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针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sis)养殖池塘冬季闲置、利用率低的现状,我们结合中国对虾适合高温低盐环境,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适合低温高盐环境和主要摄食池塘底泥的生态习性,于2014年至2016年进行了海水池塘刺参与中国对虾轮养试验,在不影响中国对虾养殖生产的情况下,利用池塘闲置季节,采用适度集约化的网箱养殖模式增加一茬刺参养殖。通过对养殖池塘水质监测和浮游藻类调查以及刺参的苗种选  相似文献   

2.
<正>每年7~9月的高温多雨季节是刺参育苗容易出问题的时期,稍有不慎参苗就会大量死亡,严重的甚至导致育苗生产失败。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刺参育苗科研与生产的实践,将高温期刺参育苗常出现的问题及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常见问题1.水质不稳定大量雨水流人近海与露天蓄水池,使刺参育苗水源的水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1)盐度降低强降雨会导致海水盐度骤降,有些河口附近的海水盐度甚至短时间就从  相似文献   

3.
刺参其重要的生态习性就是夏眠,这与水温过高有关,当水温高出22℃以上,刺参的摄食量就会逐步减少,逐渐停止活动,潜伏在石下岩礁等隐蔽物处,夏季在高温季节水质变化快,难以管理,极易造成刺参发病和死亡。据有关气象专家预测,今年夏季温度将高于往年,因此,确保刺参的安全渡夏尤为重要,应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刺参养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养殖规模,成为我国北方水产繁养的主要品种之一。一般刺参在夏季高温期需要"夏眠",冬季低温期生长缓慢,因此刺参每年的主要生长期集中在春、秋两个季节,夏、冬两季往往是海参市场供应的断档时期。养殖生产周期直接  相似文献   

5.
<正>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刺激刺参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苗种的需求量剧增,市场潜力大。刺参养殖过程中受到自然海域水温等条件的限制,严重影响刺参夏季高温期的生产。尤其是刺参养殖业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许多育苗厂受到许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刺参养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养殖规模,成为我国北方水产繁养的主要品种之一。一般刺参在夏季高温期需要"夏眠",冬季低温期生长缓慢,因此刺参每年的主要生长期集中在春、秋两个季节,夏、冬两季往往是海参市场供  相似文献   

7.
夏眠是刺参的一个重要的生态习性,当水温超过22℃时,刺参的摄食量就会逐步减少,逐渐停止活动,潜伏在石下岩礁等隐蔽处。高温季节水质变化快,难以管理,极易造成刺参发病和死亡。具有关气象专家预测,今年夏季温度将高于往年,因此,确保刺参的安全渡夏尤为重要,应特别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由于夏季高温、闷热,池塘养殖刺参大面积死亡,严重的减产超过70%,刺参养殖遭受严重损失。从热带区域引进适宜高温生长的大型藻类——真江蓠,通过在刺参养殖池塘移植栽培,改善刺参养殖环境,降低池塘温度,使刺参  相似文献   

9.
将体重为(65.26±4.37)g的刺参分成3组(A组为室内低温养殖,B组为夏眠30d后室内低温养殖,C组为夏眠60d后室内低温养殖),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养殖120d,期间多次取样分析和比较刺参生长状况和体壁成分的变化。刺参夏眠期体质量显著下降,夏眠后体重增加明显。A、B、c三组刺参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03%、0.27%、0.32%/d,存活率分别为91.67%、71.43%、53.57%,说明低温度夏虽然不能促进生长,但成活率高。刺参体壁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分、粗蛋白、灰分、总糖和粗脂肪。养殖30d后,夏眠组与室内低温组相比,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增加,水分、灰分和总糖含量减少。实验结束时,A、C两组刺参体壁各营养成分与实验开始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除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实验开始时(P〈0.05)外,其他体壁营养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O.05)。研究表明,高温季节低温饲育并不能解除所有刺参夏眠;刺参经历夏眠蛰伏后有一个体重快速增长期;刺参在体重快速增长的同时,体壁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夏季极端高温是制约我国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池塘养殖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本研究基于文献拟合了北方养殖区仿刺参存活率与水温的关系, 确定了仿刺参半致死温度; 收集了 1980—2020 年夏季每小时气温数据, 分析了仿刺参养殖区域极端高温的时空特征和仿刺参池塘养殖受灾频次; 根据受灾频次判定了仿刺参池塘养殖敏感区, 最终预测了 2046—2050 年 3 种 CMIP5 典型浓度路径(RCP)情景模式(RCP2.6、RCP6.0 和 RCP8.5)下仿刺参养殖高温敏感性。结果显示, 仿刺参半致死温度(LT50), 即致灾温度, 为(31.7±0.15) ℃; 中国北方沿海区域是气候变暖的显著响应区, 2011—2020 年中国北方沿海区域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以 1.27 ℃/10 a 和 2.15 ℃/10 a 的速率上升, 导致北方仿刺参养殖区普遍遭遇致灾温度, 其中渤海西南海域受灾频次最高; 在 3 种 RCP 情境下, 渤海大部分海湾仿刺参池塘养殖风险加大。结论认为, 仿刺参产业发展需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空间发展规划, 建立基于高温预警预报系统的应对策略, 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刺参养殖生产中,收获时间的确定,影响着经济效益。适时的收获不但能保证商品参的品质,还能最大程度获得养殖效益。但是目前若干养殖企业,不论是在刺参生长的旺季,还是在夏眠期或者是冬季,都在收获海参。在生长旺季收获海参,影响了海参的产量和商品质量,高温与低温季节海参的价格与一年中其它季节尽管有差别,但价格  相似文献   

12.
<正>夏季高温多雨期,近海水质发生剧烈变化,是刺参育苗容易出问题的阶段,一些技术与设施条件差的育苗单位常出现参苗大量死亡现象。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刺参育苗科研与生产实践,针对近几年夏季刺参育苗出现的问题,总结出提高夏季刺参育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1水质管理夏季水温高、阴雨天多,近岸海水混浊,盐度降低,有害微生物和敌害生物易大量繁殖,是一年中  相似文献   

13.
1.1 亲参选择 刺参成熟繁殖季节随生活海区的水温高低有密切关系,不同海区水温不同,刺参成熟繁殖期也不同。青岛、日照及蓬莱近海5月下旬即可  相似文献   

14.
<正>高温多雨时节是刺参人工育苗问题多发期,笔者在分析该时段水质与环境变化、参苗摄食与生长发育特点等基础上,总结高温多雨期刺参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如下。一、加强水质管理夏季雨水多、水温高,大量陆源污物随雨水入海,海水较混浊,水质不稳定,有害细菌及敌害生物易大量繁殖,须采取更为严格的水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春、秋两个季节是刺参适温生长的高峰期,是年产量高低的关键环节。由于两个季节温度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即春季水温由低转高,秋季水温由高转低。温度变化的不同,导致刺参生存环境变化的差异,环境不同就应在养殖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有些养殖户对此分辨不清,没有及时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在生产中留下安全隐患。本文将两个季节应采取的不同技术措施分列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在夏季高温期,一些刺参养殖池塘出现不同程度的刺参死亡现象,极端高温天气甚至会造成“全军覆没”,给刺参池塘养殖造成极大的危害。近年来,笔者在刺参池塘采用多品种混养、轮养模式,规避了刺参度夏的养殖风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供参考。一、试验条件池塘位于胶东半岛的五垒岛湾畔,面积64亩,泥沙底质,最高水深2米;设进排水闸门各1个,进排水便利;池塘配备1.5千瓦的推水式增氧机8台。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夏天高温季节刺参池塘混养大型藻类——菊花江蓠对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运用黑白瓶法对混养菊花江蓠的刺参池塘进行4次初级生产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混养藻类池塘的初级生产力为271.63~1 354.82(mg C)/(m~2·d),平均值为724.12(mg C)/(m~2·d),较无藻对照池塘提升16%。有藻池塘排水口的平均毛初级生产力和平均呼吸量比无藻池塘分别高53.44%和103.75%,7—8月份初级生产力较其他月份高出24%。菊花江蓠的混养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池塘水体的初级生产力,满足池塘中刺参的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辽宁省营口地区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不同季节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菌群16S rRNA基因测序文库,解析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菌群的季节性差异和共性,查明影响沉积物菌群构成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显示,营口地区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以夏季最高,春秋次之,冬季最低。不同季节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差异菌群呈显著性季节演替特征(P<0.05)。其中,春季差异菌群主要隶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s),夏季差异菌群主要隶属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秋季差异菌群主要隶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冬季差异菌群主要隶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尽管不同季节沉积物细菌组分比例不同,但第一优势菌门均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43.19%)。环境因子中,影响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菌群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温度、总有机碳、总氮和pH。本研究将为刺参养殖池塘微生态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许多育苗企业在刺参育苗夏季生产管理过程中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产量不稳定,有些甚至导致育苗失败。笔者谨就刺参育苗高温期管理技术要点简介如下:1水质管理在夏季高温期,水温高使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氨氮含量增高,水质腐败变快,再加上水中有害微生物及原生动物繁殖  相似文献   

20.
<正>8月,山东的高温、多雨季节到来,水产养殖动物进入生长旺盛期,投饲量的增加使得残饵、排泄物增多,养殖水质多变、易恶化,容易引发水产养殖动物的各种疾病。一、病情预测1.淡水鱼类: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锚头鳋病等,细菌性败血症有局部暴发流行趋势,重点关注内陆淡水养殖区域。2.海水鱼类:易发生腹水病、盾纤毛虫病等,重点关注沿海鲆鲽类主养区。3.甲壳类:易发生白斑综合征、红体病、纤毛虫病等,重点关注虾蟹精养区。4.刺参:持续高温和强降雨易导致刺参受灾死亡,重点关注沿海刺参室外养殖池塘及底播增养殖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