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杂色动物纤维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2+作催化剂对紫山羊,驼绒,卡拉库尔羊毛,牦牛绒进行催化氧化脱色。探讨了脱色前后各纤维的白度,强力变化及失重度。分析了Fe2+在各种杂色动物纤维上的吸附性能以及纤维脱色后的表面形态结构与缩减性能。结果表明,Fe^2+在杂色动物纤维上的吸附率随纤维色泽的加深而增加,采用本工艺对这几种动物纤维脱色可以达到较高的白度,而强力损伤较小,表面形态结构没有明显的改变,缩绒性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Fe2+在有色羊毛双氧水脱色中的催化作用机理,并通过对处理液中Fe2+含量的定量分析,研究了FeSO4浓度、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对毛纤维吸附Fe2+的影响.其结果对于有色羊毛脱色加工工艺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色羊毛对二价铁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Fe^2+在有色羊毛双氧水脱色吕的催化作用机理,并通过对处理液中Fe^2+含量的定量分析,研究了FeSO4浓度、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对毛纤维吸附Fe^2+的影响,其结果对于有色羊毛脱色加工工艺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绿色环保的仪纶纤维脱色新方法,通过臭氧-过氧化氢协同对仪纶纤维进行氧化脱色处理,分别考察了过氧化氢浓度、pH值、臭氧浓度、脱色时间、脱色温度、纤维带液率对仪纶纤维白度和断裂强力的影响,并通过拉曼光谱仪与X射线衍射仪考察脱色处理对纤维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O_3-H_2O_2协同对仪纶纤维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脱色处理使纤维大分子链发生断裂,纤维结晶度降低,破坏了纤维中有色物质的共轭体系,从而使仪纶纤维白度增加;最佳工艺条件为H_2O_2用量110 g/L、pH值为3、臭氧质量浓度为40 mg/L、温度65℃、时间30 min、纤维带液率80%,纤维亨特白度可达90以上,强力损失率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用分析纯LiCO3,Fe2O3和NH4H2PO4制得了20Li2O-xFe2O3-(80-x)P2O5系统玻璃,并应用红外和穆斯堡尔谱对其结构和铁的化学结合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玻璃中存在Fe(2+)和Fe(3+)离子,Fe(2+)的配位数为6,而Fe(3+)有4和6两种配位数。随Fe2O3含量的增加,Fe(2+)/Fe比值减少,而Fe(3+)(4配位)/Fe增加,发生[FeO6]到[FeO4]的配位变化,并且出现了焦磷酸盐基团的振动光谱.显然,玻璃的性质与Fe(2+)/Fe和Fe(3+)/Fe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6.
牦牛绒纤维皮质层细胞壁中分布大量黑色素,以颗粒形式存在,且稳定性高。本实验采用催化氧化法,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氧化—还原脱色技术作了研究,通过改变脱色工艺中部分组分的用量、脱色温度和时间,并且随即测定牦牛绒的各种理化性能,如白度、碱溶解度、强力、断裂伸长率及其他的一些性能,使得脱色后的牦牛绒白度较高且牦牛绒纤维结构弹性、强力受损相对较低,从而得出了脱色的较优工艺处方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预处理、氧化脱色、还原脱色三步工艺,以助剂用量以及工艺参数对脱色工艺进行优化,以脱色后纤维的白度、单纤维强力、手感作为评价指标,得出最佳脱色工艺.结果表明,采用新型脱色技术对紫山羊绒进行脱色,使纤维在脱色过程得以显著的保护.与传统工艺相比,脱色绒的白度提高了1.21%,强力提高了5.82%,断裂延伸度提高了34.46%,手排长度提高了7.12%,手感更接近原绒的手感,更利于后续纺纱织造.  相似文献   

8.
用Raman光谱研究了GeO2-PbF2-ZnF2系统玻璃结构。结果表明,这种氟氧混合体系玻璃主要以「GeO4-xF」四面体、「ZnF4」和「ZnO4」单元同共构成三维网络。网络中非桥氧或「GeO4-xFx」四面体的数量随F-/O^2-比例增加而增加,而F^-/O^2-比例一定时,Zn^2+则能提高「GeO4-x-Fx」四面体的聚合度。  相似文献   

9.
用Raman光谱研究了GeO2-PbF2-ZnF2系统玻璃结构。结果表明,这种氟氧混合体系玻璃主要以[GeO4-xFx]四面体、[ZnF4]和[ZnO4]单元共同构成三维网络。网络中非桥氧或[GeO4-xFx]四面体的数量随F-/O2-比例增加而增加,而F-/O2-比例一定时,Zn2+则能提高[GeO4-xFx]四面体的聚合度。  相似文献   

10.
Fe^3+对钢铁酸洗的影响及CQH—2缓蚀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失重法测试了Fe^3+在酸洗中对钢铁的影响,以及多功能酸洗缓蚀抑雾剂CQH-2对Fe^3+腐蚀的抑制作用,采用恒电流法,线性极化技术测试了极化曲线,分析讨论了CQH-2的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1.
芳香族化合物和氨衍生物可以防止纤维素降解。这类助剂用于次氮酸盐单段漂白中可以减少漂白时纤维素降解及提高漂白浆的强度。研究表明,这类助剂中以2,4,6-三叔丁基苯酚和防老剂D效果较好,漂白损失降低、白度提高、浆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大麻全杆化机浆H2O2漂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麻全杆化机浆经H2O2单段漂白后,其白度和物理强度明显增加,达到二号凸版纸标准,漂白纤维变得更柔软,纤维表面变得更整洁,主要发色基因双键和共轭羰基被破坏,芳族邻羟基酮和聚木糖C=0键及甲氧基等被消除.  相似文献   

13.
取未漂和漂白硫酸盐浆进行浆料复配和纤维回用实验,考察木素含量和纤维回用次数对漆酶处理改善纸浆性能的影响.漆酶处理后复配浆的强度性能提高,尤其湿强度提高明显,随着漂白浆比例的增加,浆中木素含量减少,经漆酶处理后纸浆强度增幅逐渐降低.漆酶处理后未漂浆的湿抗张指数提高33.45%,当漂白浆含量为40%时湿强的增幅减小为2.72%,说明适宜的木素含量是漆酶催化提高纸浆强度的必要条件.回用浆经漆酶处理后纤维性能得到改善,但随着纤维回用次数的增加,漆酶增强幅度呈降低趋势.纤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纤维回用过程中纤维长度和宽度降低,针叶木细小纤维含量略有减少,阔叶木细小纤维含量变化与此相反,漆酶处理后纤维性能无明显变化.扫描电镜检测说明漆酶处理后纸浆纤维间产生“黏合”现象.  相似文献   

14.
利用KDN果胶酶,采用田口实验设计的方法,控制酶浓度、温度、pH值和时间,分别处理纯棉纬编针织物,通过测试处理后织物的白度、毛细效应、顶破强力、质量损失等性能,分析果胶酶处理织物的效果.结果表明纯棉纬编钟织物经果胶酶处理后毛细效应得到很大改善,白度增加,但织物顶破强力下降,质量减轻.综合各项指标,通过统计分析得出KDN果胶酶最优处理工艺如下:酶质量浓度1.5 g/L,温度50℃,pH值为6,时间40 min.与碱精练相比,毛细效应变好,白度稍差,织物强力及质量损失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牦牛毛纤维的表面性能,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牦牛毛对其表面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PS分析了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形貌和纤维表面元素成分的变化,探讨了经氧等离子体和空气等离子体分别处理后,牦牛毛的拉伸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能够刻蚀牦牛毛纤维表面的鳞片,而且空气等离子体的刻蚀效果优于氧等离子体的刻蚀效果;等离子体处理能够保持牦牛毛的拉伸强度不变。  相似文献   

16.
针对草浆绿液硅含量高的问题,对绿液进行二氧化碳法除硅,并探讨了不同硅含量对苛化白泥及成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绿液除硅率的提高,得到的白泥碳酸钙平均粒径逐渐下降,比表面积增加,沉降体积升高,吸油值下降,白度增加.当其用于纸张加填时,纸张的光学性能、物理强度以及抗水性能都有了明显改善.当绿液的除硅率达到93%,硅含量为0.62g/L时,制得的白泥碳酸钙能代替商品PCC用于纸张加填.  相似文献   

17.
采用UV处理Kevlar纤维以改善它与树脂基体间的界面粘结性能.研究了处理时间及光敏剂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XPS和SEM技术研究Kevlar纤维表面化学组成和表面结构的变化,通过纤维断裂拉伸实验研究UV处理对纤维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UV处理对纤维的损伤较小.但表面极性基团增加,比表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Kevlar纤维/UP树脂的界面粘结强度。通过UV处理,材料的拉剪强度可提高16.5%。  相似文献   

18.
选用没食子酸、紫丁香醇和阿魏酸三种酚类物质作为天然介体,研究了漆酶/酚类化合物处理旧瓦楞纸箱(OCC)纸浆,其纤维表面形貌、纤维形态、卡伯值及物理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种酚类化合物在漆酶催化氧化过程中均发生了缩合反应;以漆酶/酚类化合物处理OCC纸浆后,其纤维表面呈光滑、平整状态,并可以观察到纤维表面有沉积物及纤维间的连接膜生成;纤维粗度和卡伯值增加;纸板湿强度,特别是湿环压强度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9.
Fe2O3对污泥与底泥制备轻质陶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在以污水污泥和河道底泥为主要原料制取轻质陶粒过程中,Fe2O3质量分数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对陶粒的物理性能、表面形态、抗压强度和晶体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e2O3质量分数在3.5%~7%时,可取得松散容重和表观密度较高、吸水率比较小、抗压强度较高的陶粒.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随着Fe2O3质量分数的增加,陶粒表面玻璃化效果明显.在Fe2O3质量分数为5%时,可得到致密性较好、表面微孔分布均匀的陶粒.Fe2O3质量分数在3.5%~7%时,陶粒的抗压性能良好(14 MPa以上).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明,陶粒中主要晶体为石英、钠钙长石、蓝晶石和赤铁矿,内部以稳定的硅酸盐晶体为主.随着Fe2O3质量分数的增加,更多的Fe2O3可以在高温条件下转换为晶体结构的赤铁矿.在利用污水污泥与河道底泥制取轻质陶粒的过程中,控制Fe2O3质量分数在3.5%~7%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