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术前综合干预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及手术等待时间探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探讨术前综合干预对在手术室等待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寻求最佳接入手术室时间.方法 将2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及接入手术室等待方法,观察组术前访视采取首访负责制等综合干预措施.于术前1 d,接入手术室即刻,10、20、30 min后测评两组心率、血压、焦虑自评量表(SAS,除外10、20 min时间段)和目测模拟焦虑评分(VAS)情况.结果 两组心率、血压及VAS值在接入手术室后至20 min时均有升高(均P<0.05);至30 min时对照组仍升高,观察组回复至术前水平,心率、血压、SAS及VAS值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手术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并于术前30 min接入手术室有利于患者在焦虑程度最低的状况下接受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中预约模式在眼科日间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12例眼科日间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分散预约模式;2017年3~6月收治的1 227例眼科日间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集中预约模式。结果对照组爽约52例(5.70%),患者到达医院后取消手术65例(7.13%);观察组爽约28例(2.28%),到达医院后取消手术37例(3.02%),观察组爽约率、到达医院后手术取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集中预约模式能有效减少眼科日间手术患者爽约率和手术取消率,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水平,改善患者住院体验。  相似文献   

3.
个体化音乐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缓解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方法 将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1d按常规进行心理干预,不进行乐曲的选择和试听;术前1h嘱患者静卧于病床,放松躯体.观察组予个体化音乐干预,即术前1d在常规心理干预的同时指导患者选择乐曲和试听,术前1h患者静卧于病床时通过MP3播放机欣赏选定的音乐,持续30min.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血压、心率和唾液皮质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收缩压及唾液皮质醇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个体化音乐干预可减轻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措施对日间手术患者焦虑及术后康复的影响,为医护人员实施专业的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提供参考。 方法 将接受日间手术的11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前焦虑评分、术后饮食与下床活动时间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术前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为日间手术病房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服务可减轻其心理压力,加速术后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5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扩理干预组(观察组,279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2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手术前和手术后焦虑情况;干预前和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术中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前后焦虑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纽(P<0.01);术中,现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总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45%对63.17%,P<0.01).结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减少血压、心率波动,减轻疼痛,使患者更好地适应和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预康复护理在日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预约日间膝关节镜手术的1220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620例,观察组6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术前预康复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日间手术临时取消率、术前等待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膝关节镜日间手术患者设计并实施术前预康复护理方案可提高日间手术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术前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身心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巡回护士于手术前1 d进行术前访视、术日晨到病房迎接患者、入室后给患者戴上耳机欣赏选定的音乐30 min.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与术前焦虑程度、心率及血压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心率和血压稳定.结论 实施术前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跨学科合作团队导航模式在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手术预约时间,将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导航前)预约拟入住日间手术中心的患者3 186例设为对照组,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导航后)的患者5 653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按日间手术中心常规流程对患者从门诊就诊、预约手术日、住院治疗、术后出院至居家康复进行全程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以护士为主导的跨学科合作团队导航模式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时取消手术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日间手术取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以护士为主导的跨学科合作团队导航模式使日间手术流程顺畅快捷,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利于日间手术按时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陪护亲属同步进行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影响的研究.方法:选择择期或急症手术患者陪护亲属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并对干预组的家属进行同步护理干预.在手术患者入院1d及术前1d分别通过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自测,以评定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症状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进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40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术前访视,观察组由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共同进行术前访视、心理干预及放松训练,并于术后回访.结果 两组患者入手术室20 min后焦虑评分及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观察组因高度紧张需延迟手术及术中增加麻醉辅助用药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改进后的访视方法,能有效缓解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性触摸对鼻窦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75例择期鼻窦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治疗性触摸,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I评分和术前晚睡眠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前晚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治疗性触摸能有效降低鼻窦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水平,改善术前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King达标理论为依据的术前访视对腹壁巨大切口疝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及焦虑状况的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行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以King达标理论为依据进行术前访视。比较2组应激状态、焦虑情绪和术前访视满意度情况。 结果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其焦虑值、收缩压、心率,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前访视满意度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以King达标理论为依据的术前访视,可以改善降低患者应激反应水平,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术前访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干预对造口旁疝手术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在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行造口旁疝手术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8.5岁。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积极的心理疏导。记录2组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的焦虑指数。 结果干预组患者入手术室麻醉前及气管导管拔出时的血压均较对照组稳定[(116.25±8.79)mmHg vs(129.17± 7.65)mmHg,(121.35±15.30)mmHg vs (126.17±10.8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8.173,P<0.05)。干预组在入手术室麻醉前及导管拔出时的心率较对照组稳定[(71.23±7.26)次/min vs (80.26±7.63)次/min,(77.39±5.63)次/min vs (85.26±11.69)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8、8.241,P<0.05)。麻醉前及术后3 d干预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42.63±76.69)分vs (48.26±6.62)分,(43.16±6.32)分vs(46.28±5.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6、2.145,P<0.05)。 结论手术室心理干预对造口旁疝术患者的情绪及生理特征具有显著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感知觉信息支持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术前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法,将4个产科病区拟行择期剖宫产的初产妇100例按病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剖宫产常规术前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1 d实施感知觉信息支持干预。结果 两组各46例完成研究。干预后干预组恐惧程度、术前焦虑与信息需求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本组干预前(均P<0.05)。结论 感知觉信息支持干预可降低剖宫产初产妇术前恐惧和焦虑水平,满足其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70岁以上疝外手术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岁以上疝外手术患者6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心理组各34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心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之上予以心理干预护理。就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绪情况进行测评。 结果干预后,心理组患者的抑郁(35.14±4.27)、焦虑情绪(36.94±2.38)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47.26±5.68、49.86±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就70岁以上老年疝外手术患者予以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促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围术期护理干预在眼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 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眼部整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整形满意 度、护理技术评分、心理状况(HAMA、HAMD评分)、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 组手术成功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研究组整形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 照组的88.00%(P<0.05);研究组临床护理技术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AMA、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命体征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 20.00%(P<0.05)。结论 临床干预眼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期间予以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缩短患者症状恢复时间,缓解其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术前焦虑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将41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心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依据准确期待论制定的干预措施。测定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前焦虑值、心率、血压和心肌缺血发生情况。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前各阶段心率、血压、焦虑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待手术期观察组心肌缺血事件亦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缓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术前焦虑和减少术前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手术室心理干预对局麻整形美容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手术室心理干预对局麻整形美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局麻整形美容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与对照组(只是常规护理)各100例,测量两组血压、心率、疼痛程度及焦虑值,并对其差异做出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压、心率、疼痛程度及焦虑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整形美容局麻患者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日间手术全周期闭环智慧系统对日间手术的管理效果.方法 应用智慧系统实施日间手术全周期质量闭环管理,实现预约检查手术、手术精准确认、医护患全程手术信息共享,多维度宣教知识精准推送,按时逐级完成出院随访、过程质量控制等.结果 应用智慧系统管理后,患者术前检查完成率、病情评估完成率、麻醉访视完成率、首台准时麻醉率、...  相似文献   

20.
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行为与应对方式及其心理干预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行为、应对方式及其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睡眠行为特征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72例失眠症患者(干预组)和72例睡眠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测评,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干预前睡眠的不合理信念、非功能性睡眠行为和夜间焦虑以及自责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睡眠效率以及解决问题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经过8周的心理干预后,失眠症患者睡眠的不合理信念、非功能性睡眠行为和夜间焦虑以及解决问题、自责因子分与入组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存在睡眠的不合理信念、非功能性睡眠行为和夜间焦虑,解决问题能力低,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行为和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