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州市女大学生节食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节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节食状况测查表、进食障碍问卷的"瘦身倾向"和"对身体不满"分量表以及社会影响问卷,对914名广州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1.1%的人从未节食,32.3%的人曾经尝试节食,21.2%的人有时节食,5.4%的人经常节食;节食状况并不与体形指数相吻合,其中一些体重正常甚至较瘦或过瘦的女孩亦有节食行为。体质量指数和瘦身倾向以及社会因素中的同伴作用和媒体影响是影响女大学生节食行为的重要因素。结论广州女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节食行为,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女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私立学校初中学生节食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私立学校中学生节食情况及节食心理行为,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8所私立学校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1 307名的节食及相关行为心理资料。结果男生中11.5%的人有节食行为,女生中10.8%的人有节食行为。节食行为心理分析发现,学生对自身体重的感觉、女孩越瘦越好的审美心理、节食与健康的关系等对学生是否节食都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要培养中学生健康的饮食行为,加强他们对节食危险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肥胖有关疾病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为了解承德地区中小学生肥胖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笔者于2004年9月~2005年3月对承德市市区和郊区的5所学校4 857名中小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根据承德市各区情况,以分层二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承德市区和郊区5所学校的7~18岁学生4 857名作为调查对象。1.2方法自行设计肥胖调查问卷,调查项目有体格测量、实验检查、现场观察,并由调查人员填写问卷内容。肥胖的判断标准为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推荐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  相似文献   

4.
南阳市青少年自杀倾向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南阳市青少年自杀倾向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青少年自杀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南阳市16所学校的学生4241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分别有24.9%,6.8%,1.9%的学生在过去1a内有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试图自杀行为。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学校类别、学习成绩、学习压力、父母是否离异、是否经常受到欺侮、是否常感孤独、是否常失眠等。结论应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多方努力,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绍兴市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青少年亚健康状态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绍兴市1所大学、2所高中、2所初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3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进行评定,计算青少年亚健康症状在不同性别、年级、地区上的检出情况,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绍兴市青少年躯体、心理、身心亚健康症状总检出率分别为26.9%,35.3%和43.1%。男、女生检出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症状检出率在不同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8.026,17.142,P值均0.01);城市学生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39,4.811,8.087,P值均0.05)。绍兴市青少年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10.9%,其中男、女生分别为9.9%,11.9%,初中、高中、大学分别为11.6%,12.4%,8.5%,农村和城市分别为9.7%,1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习负担重、噪声影响、日常睡眠时间少、运动次数少等是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结论绍兴市青少年亚健康症状检出率在年级和城乡分布上具有明显差异,亚健康状态与个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相关。  相似文献   

6.
近10 a来我国灾难频繁发生,如2008年5月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共造成69 227人遇难,374 643人受伤,17 923人失踪.有研究表明,重大的心理创伤会对受害者心身健康产生持久影响[1].儿童较成人更易出现心理问题[2].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对于我国灾后儿童青少年出现的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蚌埠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蚌埠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状况,探讨相关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健康上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蚌埠地区的7 104名青少年调查,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同归分析.结果 蚌埠地区青少年上网率为81.9%,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9.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网络成瘾与性别、性格、母亲打工情况、每周上网次数等因素均有关系(P值均<0.05).结论 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应该引起重视,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8.
绍兴市青少年伤害相关因素心理易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绍兴市大中学生伤害发生现况,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大中学生伤害发生的影响,为伤害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绍兴市1所大学、2所高中、2所初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继续前瞻性地进行了3次随访调查,完成1a的队列研究。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各类伤害的发生率等。同时使用《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评价青少年的心理卫生状况。结果绍兴市青少年伤害发生率为76.2%,男性伤害的发生率要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50,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习负担轻的青少年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性较学习负担重者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青少年相对于健康状态者,其危险性增大了2.472(1.477~4.137)倍。结论青少年伤害发生率高,学习负担和亚健康状态可较好预测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青少年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了解深圳市青少年自杀意念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17所深圳市大、中学校学生4000名,进行《广东青少年自杀意念》的调查。采用EPI 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以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大、中学生近1a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0.1%,初中/高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高于大学生(χ^2=21.5,P=0.000)。影响自杀意念的因素包括性别、父亲文化程度、在过去1a中孤独感、在过去1a中因学习/成绩的压力感、在过去1a中失眠的次数、在过去1a中连续2周感到伤心或绝望、有网络成瘾、在过去1个月中平均每天的吸烟量、在过去1个月中平均每天的饮酒量。结论深圳市大、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初中/高中生更高,常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消除危险因素和加强健康教育可最大限度地预防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分析1985-2010年25 a间广西汉族儿童青少年血压变化趋势,为探索从儿童青少年时期预防和控制成人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85-2010年广西6次学生体质调研中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血压、身高、体重等结果进行趋势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25 a间,广西汉族城乡男女生收缩压均呈下降趋势(F值为5.418 ~430.680,P值均<0.01),平均减少4.0 mmHg;舒张压均呈上升趋势(F值为18.651 ~ 75.257,P值均<0.01),平均增加10.7 mmHg,幅度大于收缩压;总体脉压呈下降趋势(F=3 640.650,P<0.01),平均减少13.8 mmHg;2005和2010年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与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广西汉族儿童青少年的心脏功能下降形势严峻.应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体活动水平,从儿童期预防高血压等心脑血管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珠海市青少年吸烟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珠海市青少年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卫生部提供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中国问卷》,对珠海市25所中学初二至高一年级的学生248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尝试过吸烟(包括只吸1口)的学生占29.4%,其中男生为42.0%,女生为14.6%,差异有显著性;第一次吸烟时年龄小于12岁的学生占49.7%;吸烟的学生中62.9%的香烟来自于商店或烟摊,84.9%的学生能从商店或烟摊买到香烟;父母都吸烟或其中一人吸烟的高达65.5%,父母吸烟的子女吸烟的比例明显高于父母不吸烟的子女,差异有显著性(X^2=21.576,P〈0.01);44.5%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组织过控烟活动;96.2%的学生对吸烟有害健康有正确的认识,但呈现出知识、信念、行为的分离。结论 珠海市青少年尝试吸烟现象较为普遍,父母吸烟对子女吸烟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应在家庭、学校、社区形成良好的控烟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12.
家庭因素与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与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明显相关的家庭因素,为预防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湖北省5个地区401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母亲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家庭类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管教方式与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有显著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孩子与同学、邻居关系不好,家庭矛盾性评分高。结论 家庭因素主要通过父母管教方式、家庭环境质量对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青春期女生食物选择倾向和节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为对青春期女生进行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 685名 8~ 2 1岁青春期女生进行食物选择倾向和节食行为调查。结果60 0 %以上女生存在食物好恶 ,影响食物选择倾向的主要因素是食物的味道、营养、外观、家庭饮食习惯、潮流时尚或节食减肥行为等。青春期前、中、后期女生中发生节食的比例分别为 4 9%、 2 2 6%和 2 8 9% ,各年龄组发生节食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调查还发现 ,节食与非节食的青春期女生对自身体形认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大多数青春期女生有食物好恶倾向 ,部分女生存在节食行为 ,应制定有效的营养教育措施 ,培养青春期女生健康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4.
袁飞  俞晓红  于颖慧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076-1077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中学生自杀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健康教育和社会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张家港市普通和重点初、高中以及职业高中16所共5012名初一~高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张家港市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总体报告率分别为15.3%,6.1%和2.1%,其中自杀意念报告率呈现出随年级升高而逐渐上升的趋势,高中生报告率(18.6%)明显高于初中生(11.2%);普通高中和重点初中学生的各种自杀行为报告率与同阶段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经常感到孤独、因长相或身体缺陷而被嘲笑、因学习压力感到不愉快、连续2周以上感到伤心绝望、过去1a曾和别人打架、网络成瘾及赌博等均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预防中学生自杀需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并建立起有效的干预机制和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5.
吸烟大学生尝试戒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吸烟大学生的尝试戒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控大学生吸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自填式结构问卷调查广州某大学271名吸烟大学生的尝试戒烟行为、戒烟信心、吸烟情况、吸烟相关的知识与信念水平、环境因素以及相关的社会学特征。结果吸烟大学生中,40.6%曾尝试过戒烟。尝试过戒烟的学生中,50.0%曾戒烟2次,戒烟持续时间最长的1a以上,平均1个月左右。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尼古丁成瘾”、“认为戒烟困难”是大学生尝试戒烟的显著性影响因素。结论在大学校园开设戒烟干预是必要和紧迫的。戒烟干预应注重尼古丁成瘾性和戒断症状的宣传和治疗,从而提高戒烟成功率,降低大学生吸烟率。  相似文献   

16.
南通市儿童维生素A缺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南通市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以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南通市2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2529名2~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维生素A含量测定。结果儿童血清维生素A含量低于39.8μg/dL的占19.5%;血清维生素A缺乏在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年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父母文化程度与是否食用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及维生素A制剂是其影响因素。结论采取干预措施防治儿童维生素A缺乏,尤其是亚临床缺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唐芳贵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40-1041,1043
目的从个体和文化因素2个方面考查初中生的学业求助特点,为掌握中学生的求助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我效能量表、对中国求助格言认同量表、对他人评价敏感性量表和学业求助行为量表.对172名初中生进行测评。结果自我效能、学习成绩与工具性求助呈正相关.与回避求助呈负相关;认同中国求助格言的学生更愿意作工具性求助,对他人评价敏感的学生倾向于回避求助;性别差异对学生的学业求助有显著影响,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作工具性求助。结论学业求助既受个体认知因素的影响。又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高中生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高中生的饮酒行为及父母、同伴对其饮酒的影响,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5所高中高一~高三学生969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饮酒行为,学生父母、同伴的饮酒行为,以及学生对高中生饮酒的态度.结果年级高的学生、男生、零花钱比较多的学生更容易成为饮酒者,重点中学学生报告的饮酒比例少于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父母和同伴的饮酒行为及其对高中生饮酒的态度均与高中生的饮酒行为存在明显的相关.结论在开展减少过量饮酒危害的健康教育项目时,应该考虑父母方面的因素,并教给学生一些抵制同伴不良压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