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负荷模型泛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负荷模型的准确度对电力系统仿真的有效性影响很大,但是建立反映实际负荷特性的负荷模型目前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这主要是由于负荷的组成、大小与特性时刻都处于变化之中,因此根据已获得的负荷数据所建立的负荷模型不一定具备好的泛化能力,即该负荷模型虽然能够精确地拟合已有的负荷数据,但未必能够描述未知的负荷特性。文中应用支持向量机工具,建立了负荷数据的特征样本空间;并以辽宁虎石台变电站2004年所有负荷数据为例,研究对比了以下3类负荷模型:基于某月全部数据所建立的负荷模型;基于随机样本所建立的负荷模型;基于特征样本空间所建立的负荷模型的泛化能力。研究表明:基于文章提出的特征样本空间所建立的负荷模型对整个负荷样本空间内的数据都具有强的解释能力,因此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实测负荷建模法因其自身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实测数据的来源成为了制约实测建模研究的主要因素,RTDS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点,以四川攀枝花电网的RTDS数据为依托,对实测负荷建模中TVA模型的有效性、泛化能力以及负荷的时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VA负荷模型不但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很好拟合各种扰动强度的数据,而且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在解决负荷时变性的过程中应用了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最后在总结分类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分类方法,为消除负荷时变性对建模的影响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实测负荷建模法因其自身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实测数据的来源成为了制约实测建模研究的主要因素,RTDS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点,以四川攀枝花电网的RTDS数据为依托,对实测负荷建模中TVA模型的有效性、泛化能力以及负荷的时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VA负荷模型不但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很好拟合各种扰动强度的数据,而且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在解决负荷时变性的过程中应用了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最后在总结分类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分类方法,为消除负荷时变性对建模的影响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型激励响应的负荷分类及泛化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负荷时变性已经成为制约负荷模型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而负荷分类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很好的办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负荷分类及模型泛化的方法:首先以模型阶跃响应为特征矢量,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负荷进行分类,然后用多曲线拟合的方法对每一类建立一个代表整个类的负荷模型,并对各类模型的参数以及各类扰动数据之间存在的规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律合并类,最终得到了具有较强泛化能力和实用性的负荷模型.  相似文献   

5.
不同负荷模型对东北电网送电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4年东北电网冬腰方式为例,对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synthetic load model considering distribution network,SLM)以及各种常用的负荷模型进行了适应性分析。吉黑断面稳定极限和辽吉断面稳定极限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与II型马达、40%恒阻抗+60%恒功率的静态负荷模型以及30%恒阻抗+30%恒电流+40%恒功率的静态负荷模型计算结果比较接近。最后对考虑配电网络的综合负荷模型进行了参数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东北、华北联网工程为例,针对不同负荷模型分别计算暂态稳定极限并进行比较分析;对电动机负荷比例变化进行敏感性分析比较计算;取一典型方式,比较了电动机负荷挂在220kV母线和66kV母线对稳定计算的影响;在同一断面,采用不同负荷模型和不同计算程序(BPA和PSASP)进行暂态稳定计算结果比较分析。提出了合理确定负荷模型、充分发挥电网应有输电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结合吉林电网,采用了3种不同的负荷模型:50%电动机+50%恒阻抗模型、基于实测的TVA模型、使用东北电网统一参数的SLM进行了电网的仿真计算,分别计算了吉林地区部分线路的极限切除时间及延吉断面的极限传输功率,证实了不同的负荷模型对电网稳定计算的影响差别较大.对于短路故障,基于实测的TVA模型最"乐观",使用统一参数的SLM最"保守".通过对城西变电站实测数据的回响测试,证明用基于变电站实测数据所建的TVA模型来描述该站的负荷特性要比使用统一参数SLM更准确.  相似文献   

8.
负荷模型的准确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控制有重要影响。由于电力系统负荷的时变性,常规的负荷模型难以准确描述真实负荷的动态特性。基于成都某变电站故障录波仪的实测数据,采用时变自适应的负荷模型(TVA负荷模型),对成都某大区负荷进行了建模。根据仿真结果,对TVA负荷模型结构做了改进,在模型结构中增加了动态补偿环节。根据实测的数据,改进的负荷模型仿真结果明显更接近于真实的负荷,验证了动态补偿环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电网负荷模型的选择影响着其仿真计算的准确性,采用乐观的负荷模型可能对电网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近期南方电网发生的三次扰动事件,选择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中常用的静态、电动机加恒阻抗、综合负荷模型进行故障拟合,分别从短路电流、有功功率振荡及电压波动等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各负荷模型在现阶段南方电网仿真计算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层叠泛化策略SG (stacked generalization)提出一种新的母线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包含两级学习层,第1层针对原始母线负荷样本空间,对一组支持向量机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进行交互验证式训练,训练完成后得到新的特征空间,该特征空间由这些支持向量机的输出和对应的真实值组成;第2层对输出进行线性组合,将新特征空间中的输出序列作为观测,对应的输出权值作为状态,使用卡尔曼滤波对权值进行递推估计.实例仿真证明,采用所提方法模型的泛化能力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母线负荷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负荷建模方法,通过求取变电站实测数据的PSQ、PSF、SPRSQ三个指标,确定数据分类的最优分类数,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建立不同的负荷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描述短路时电动机负荷向系统倒送无功的现象,还能反映故障清除后负荷节点中感应电动机对电压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配电网供电能力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尊张  艾欣 《现代电力》2006,23(3):16-20
电力负荷的迅猛增长,对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配电网供电能力的评估,主要依据配电网络基础数据和配电网运行数据,计算一些技术统计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分别从某些方面反映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文中以配电网最大负荷供应能力(DistributeLoadSupplyCapability,DLSC)为指标,研究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建立用线性规划方法求解的基于直流潮流的最大负荷供应能力计算模型。模型的原理是在不考虑配电网外来电源约束的条件下,各配电线路不过载时,计算配电网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配电网最大负荷供应能力指标,丰富了配电网供电能力研究的内容,可以有效指导配电网的设计规划、制定运行计划。文末的实例证明了研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负荷模型对系统暂态稳定计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理  王天  唐果  赵瑞  赵东成 《电网技术》2007,31(22):26-29
文中介绍了两种比较成熟的负荷模型,并将两种负荷模型分别应用到东北电网仿真计算当中,比较了两种负荷模型下系统的暂态稳定特性,并分析了特性不同的原因。文中的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认识电网负荷特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三相单级光伏并网系统对配电网侧负荷建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三相单级光伏并网系统的动态模型,研究了其外特性,指出含有三相单级光伏并网系统的广义负荷模型结构,只需在传统的综合负荷模型结构的虚拟母线上增加一个有功随电压变化的有功功率源.待辨识参数需要增加光伏阵列的3个特性参数、与光伏阵列并联的电容器的电容值、光伏发电相对纯负荷的比例以及电压控...  相似文献   

15.
作为对一种新型的基础结构的研究,对斜插挖孔桩基础进行承载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基础型式在设计荷载作用下,不仅能够满足规定要求,而且较普通的直柱挖孔桩基础,有降低混凝土用量、降低综合费用等优点,斜插挖孔桩基础更为安全、经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感应电动机模型是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理论研究和工程仿真计算中最常用的负荷模型 ,其运行特性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行为有重要影响 .深入研究了感应电动机模型结构与其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 :阐述并提出了既能描述负荷的功率恢复特性 ,又能描述负荷的低电压失稳特性的综合负荷模型结构应当满足的必要条件 ;提出适合于电压稳定分析的综合负荷模型的基本结构形式 .对电力系统综合负荷建模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