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砀山酥梨不同程度缺铁叶片生长素抑制蛋白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砀山酥梨’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叶片中内源IAA的含量.依据已构建的缺铁叶片SSH文库中生长素抑制蛋白(ARP)基因片段的序列信息,应用RACE技术克隆其cDNA全长,通过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分析AR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ARP基因cDNA全长为70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351 bp,编码116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2.82 kD;该蛋白可能定位于微体,属于非分泌型、非跨膜蛋白类,并具有ARP基因家族的保守结构域.(2)在不同程度缺铁叶片中ARP基因的表达量存在差异,随着缺铁程度的增加,表达量显著升高,同时叶片中内源IAA含量逐渐降低.据此推测,ARP基因可能负反馈调节缺铁黄化叶片中IAA的水平,从而调控叶片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1-甲基环丙烯对砀山酥梨黑皮病的控制效果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砀山酥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0.5和1.0μL·L-1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2±0.5)℃冷藏梨果实黑皮病发生的抑制效应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同时分别考察了采收期(9月5日、15日、25日)和贮藏包装方式(纸箱和塑料箱)对1-MCP控制砀山酥梨黑皮病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0.5和1.0μL·L-11-MCP处理均可显著抑制梨果实在贮藏期黑皮病的发生,且1.0μL·L-11-MCP处理效果更佳;延迟采收能显著降低黑皮病发病率,并以9月下旬采收、1.0μL·L-11-MCP处理的果实黑皮病发病率最低(0.0%);1-MCP处理时塑料箱包装和纸箱包装在黑皮病发病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纸箱较塑料箱包装的果实腐烂率高.(2)随着1-MCP处理浓度增加,冷藏过程中梨果皮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对果实丙二醛(MDA)和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细胞膜透性的升高抑制作用加剧,使之维持较高抗氧化活性;同时也抑制了果皮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的上升,且抑制程度越明显,果实黑皮指数越低.研究表明,1-MCP通过保持果皮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法尼烯代谢两条途径共同控制砀山酥梨黑皮病发生;9月下旬采收的果实采用1.0μL·L-11-MCP处理控制黑皮病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笔者曾前往新建立的砀山酥梨种质资源保护区考察,感想颇多,并由此对于建立农田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安徽省砀山县位于皖、鲁、豫、苏四省交界的淮北平原上,是砀山酥梨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栽培历史已有2500多年。砀山酥梨是我国梨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它的果大核小,黄亮透美,皮薄多汁,酥脆甘甜,品质极优,生食可清六腑之热,熟食可滋五脏之阴,历代中医名家称之为“果中甘露子,药中圣醍醐”,世人视之为珍果贡品。历史上由于黄河流经砀山687年(1168—1855),并多次泛滥改道,加上连年战乱,砀…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Fuzzy-CRI近似推理方法,建立了文中图1的Fuzzy推理系统模型,分别对现有不同类型砀山酥梨树形结构的丰产性能作定量研究,并从中得到了一种理想的树形结构模型.针对本文背景,给定了隶属函数与决策函数的表达形式,提出并讨论了一种新的Fuzzy蕴涵算子.  相似文献   

5.
砀山酥梨脱病毒苗瓶内生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砀山酥梨脱病毒苗作为实验材料,应用正交设计研究了基本培养基、间苯三酚(PG)、IBA和NAA的不同组合对脱病毒苗瓶内直接生根的影响,并进行了瓶内生根培养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间苯三酚是影响砀山酥梨脱病毒苗瓶内生根的重要因子,瓶内直接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ASH 80 mg/L PG 1 mg/L IBA 0.5 mg/LNAA。采用二步生根培养方式,脱病毒苗的综合生根效应优于直接培养生根方式,生根率高达87.5%。  相似文献   

6.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基因是植物调控木质素代谢、参与类黄酮和其他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关键基因之一,而木质素的合成及聚合在细胞壁沉积导致部分薄壁细胞次生壁加厚形成石细胞。为更好了解砀山酥梨中4CL基因的种类和数量,本文利用砀山酥梨基因组的氨基酸和cDNA数据库对4CL基因家族进行筛选,分析了砀山酥梨基因组中4CL基因的种类、进化关系、物理定位、以及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结果显示在砀山酥梨基因组中发现并初步确定了29个4CL基因,通过基因的定位分析发现除了4、8、11、12号染色体上没有4CL基因之外,其他染色体上都存在4CL基因;并且在9、17号染色体上还存在着基因簇。通过基因结构和进化树之间的比较,进一步确定了基因结构和进化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结果为砀山酥梨4CL基因功能的深入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SRAP分子标记,从88对引物中筛选出34对引物组合,分析砀山酥梨母本与授粉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探讨梨授粉品种亲缘关系对砀山酥梨石细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品种紫酥、鸭梨和马蹄黄与砀山酥梨亲缘关系较远,授粉品种华山、幸水和圆黄与砀山酥梨亲缘关系较近;砀山酥梨自然授粉果实石细胞含量为0.61%;选用紫酥、鸭梨和马蹄黄作授粉树时,果实石细胞含量分别为0.34%、0.33%、0.36%,低于自然授粉的砀山酥梨;选用华山、幸水和圆黄作授粉树时,果实石细胞含量分别为0.84%、0.70%、0.66%,高于自然授粉的砀山酥梨。选用与砀山酥梨亲缘关系较远的梨品种作授粉树可减少砀山酥梨石细胞含量,改善口感  相似文献   

8.
植物激素对砀山酥梨脱病毒苗增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砀山酥梨脱病毒苗培养基中添加外源激素能通过调节内源激素的含量,从而控制脱病毒苗的增殖和生长。苄基腺嘌呤(benzyladen ine,BA)处理可提高脱病毒苗内源玉米素核苷(zeatin riboside,ZR)含量,而脱病毒苗的有效增殖芽数与IAA/ZR比值呈显著负相关;1萘-乙酸(1-naphthalene acetic ac id,NAA)处理可显著提高内源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 id,IAA)含量,较高的内源IAA含量有利于芽梢的生长;继代组培苗体内含有一定量的内源赤霉素(G iberllic Ac id,GA1 3),适量的外源GA3处理,可提高内源GA1 3含量而显著降低脱落酸(absc isic ac id,ABA)含量,促进芽梢的伸长和叶面积的扩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供试酥梨的适宜贮温、最佳采收期及较优窖形作了综合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贮温中O℃库温的保鲜效果最理想,关联度达0.9123;就地冷贮以八月底采收为佳,关联度达0.8941;四种供比较的窖形中以3号窖贮藏效果为著,关联度为0.9028.  相似文献   

10.
以40年生砀山酥梨为材料,用ZD-IA型照度计测定光照强度,用分光光度法测定POD、PAL、PPO等3种酶的活性;研究了光照强度对果实发育过程中POD、PAL、PPO等3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光照强度对POD、PAL、PPO等3种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2)在光照充足的部位,POD、PAL酶活性较高,具体表现为高光强>中光强>弱光强>极弱光强,彼此间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3)PPO在光照充分的情况下,活性偏低,表现为高光强<中光强<弱光强<极弱光强,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从砀山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Dangshan Su’果实中克隆得到一条多酚氧化酶基因(PbPPO)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JF809859)。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bPPO基因CDS区全长1782 bp,编码593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由N端叶绿体转运肽、Cu结合区与C端疏水区三部分组成。为进一步研究Pb PPO基因的功能,成功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bPPO,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菌株中成功诱导表达,经优化后显示,在28℃、1.0 mmol·L~(-1) IPTG诱导5 h的条件下,融合蛋白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正常果与脱落果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化橘红生理落果的机理.结果显示,N、P、K、Ca、Mg含量正常果一致地高于脱落果;脱落果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正常果则先升后降;果实中生长促进类内源激素(GA3、IAA、ZT)含量正常果显著高于脱落果,而ABA/(GA3 LAA ZT)值则是脱落果显著地高于正常果;三类水解酶活性均为脱落果显著高于正常果.说明化橘红果实的脱落与果实内部的矿质元素、总糖、内源激素含量和水解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研究光强对砀山酥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形成的影响,探讨了内源激素和梨石细胞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梨花后第1周~11周是石细胞形成期,石细胞含量为高光强<中光强<弱光强<极弱光强;内源IAA、ZR含量于花后第1周与第7周分别出现2次高峰;花后第1周内源ABA含量最高后迅速下降,IAA、ZR和ABA含量为高光强>中光强>弱光强>极弱光强。高光强促进砀山酥梨果实发育前期IAA、ZR和ABA合成,减少石细胞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IAA在梨黄化叶复绿过程中的作用,以‘砀山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黄化植株与正常植株为试材,对生长期黄化植株叶面喷施0.2%FeSO_4溶液,于处理后第3、6、9、12天分别观察黄化叶复绿情况,取样测定黄化叶片复绿过程中各时期叶片与对照组(正常、黄化)叶片的Fe~(2+)含量、内源IAA含量、IAA相关信号转导基因相对表达量,并分析Fe~(2+)、IAA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量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FeSO_4溶液处理可使梨黄化叶片复绿,且黄化叶面在处理后第3天开始出现复绿斑点,在处理后第6、9天时出现大范围的复绿斑块,第12天整叶复绿。(2)ELISA测定结果显示,对照组正常叶的内源IA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黄化叶,FeSO_4处理后各个时期的复绿叶内IA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叶和黄化叶)。(3)qRT-PCR结果显示,对照组黄化叶内AUX1.1/1.3、GH3.1/3.2/3.5、SAUR1/2/3/4、AUX/IAA1/2/3/7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叶,FeSO_4处理后其表达量大多较黄化叶显著减少;而对照组黄化叶内TIR1.1、GH3.3/3.4、AUX/IAA4/5/6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正常叶,FeSO_4处理后其各时期表达量均较黄化叶显著增加。(4)对照组黄化叶内ARF3/4/5/6/7/8/9/10/15/17/18/19/20/21/22/23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叶,FeSO_4处理显著促进了ARF3/5/6/9/19/20/21/22/23的表达;而对照组黄化叶内ARF1/2/11/12/13/14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叶,FeSO_4处理则显著抑制了ARF1/2的表达。(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eSO_4处理后复绿叶内显著增加的Fe~(2+)含量主要与AUX/IAA5、AUX/IAA6表达量显著上调相关;而IAA含量的显著增加则与GH3.3表达量显著上调、与SAUR1/2表达量显著下调相关。两者之间相关网络图错综复杂,其简要途径为:Fe~(2+)→AUX/IAA5、AUX/IAA6→(ARF14)→ARF5→SAUR1、AUX/IAA1→SAUR2/TIR1.1/GH3.3→IAA。研究认为,IAA及其信号转导基因在FeSO_4所诱导的‘砀山酥梨’缺铁黄化叶复绿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对低温的耐受性,分析其不同发育阶段耐寒力差异。【方法】以不同发育阶段瓜实蝇为实验材料,分别测定并比较了过冷却点、水分、脂肪、甘油和糖类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其不同龄期的过冷却点差异显著,5日龄蛹的过冷却点最低,为﹣17.04℃,1日龄幼虫的过冷却点最高,为﹣11.82℃,同一日龄的雌、雄成虫之间的过冷却点无显著差异;其幼虫期和蛹期虫体的含水量随着龄期的增长而下降,从1日龄幼虫79.64%下降到5日龄蛹65.31%,5日龄蛹的含水量显著低于其他龄期瓜实蝇,成虫期各龄期雌成虫含水量均显著高于雄成虫;5日龄幼虫脂肪含量最高,为32.90%,1日龄雄成虫和14日龄雄成虫脂肪含量最低,均为15%;幼虫期甘油含量随着龄期的增长而下降,从3.32μg/mg下降到1.12μg/mg,而蛹期逐渐上升,14日龄雌成虫甘油含量最高,为5.90μg/mg;1日龄幼虫总糖、海藻糖和糖原含量均最高,分别为7.51、0.94和1.93μg/mg,显著高于其他龄期瓜实蝇,蛹期糖类含量逐渐下降,而成虫期糖类含量随龄期增长而逐渐升高。【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正确评估瓜实蝇的地理适应性和低温检疫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大果水晶梨和砀山酥梨为试材,用保鲜纸包装,研究了(1±0.5)℃下大果水晶梨采后生理及贮藏特性。结果显示:与砀山酥梨相比,大果水晶梨在贮藏过程中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相对较高,贮藏结束时失重率比砀山酥梨高0.65%,硬度降幅达6.2%;大果水晶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砀山酥梨多损失9.71%,可滴定酸含量多损失15.69%,而Vc含量少损失3.53%;大果水晶梨果实的丙二醛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整个贮藏期内明显高于砀山酥梨。实验表明,大果水晶梨贮藏期间的呼吸代谢比砀山酥梨旺盛,其消耗营养物质的速率也快于砀山酥梨,耐贮性明显不如砀山酥梨。  相似文献   

17.
柴胡幼苗越冬抗寒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柴胡、地产柴胡、三岛柴胡的根为试验材料,以早春植株成活率为越冬抗寒性指标,测定越冬期不同柴胡品种根系生理生化特征,进行柴胡抗寒性综合评价,并对主要抗寒生理指标进行通径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冬季自然低温条件下柴胡生理特性与抗寒性的关系,筛选适合柴胡越冬抗寒性鉴定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北柴胡、地产柴胡、三岛柴胡返青期的返青率依次为80%、50%、10%,且各品种间差异显著。(2)3个品种柴胡越冬期根系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与返青率大小顺序一致,其中北柴胡根系游离脯氨酸平均含量分别为地产柴胡和三岛柴胡的2.44倍和4.49倍,且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地产柴胡、三岛柴胡,但3个品种柴胡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水平与返青率大小顺序相反。(3)自然越冬过程中,各柴胡品种的根系活力均呈下降趋势,且以三岛柴胡根系活力下降幅度最大,达80%,而北柴胡根系活力下降幅度最小为52.04%。(4)越冬期3个柴胡品种的越冬抗寒性综合排序为:北柴胡地产柴胡三岛柴胡;柴胡根中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综合评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电导率与综合评价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生理指标决策系数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电导率。研究表明,越冬期柴胡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是影响其抗寒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含量可作为评价柴胡抗寒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及女性生育并伴有恶性侵袭性的妇科良性疾病。以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异位至深部子宫肌层,并伴随相邻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为特征,其临床特点特殊,近期统计研究发现其发病率正逐渐升高,而且趋向年轻化。现有研究报道子宫腺肌发病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期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存在的基底层干细胞可能与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发生脱落、增殖相关,其功能紊乱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异常性疾病包括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子宫内膜干细胞侵入子宫肌层,在局部环境的诱导下增殖、分化或可形成子宫内膜的异位病灶。子宫内膜干细胞的研究可能为子宫腺肌病发病和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希望。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就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及与干细胞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果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与品质性状的典范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果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14个品种,用典范相关分析法研究不同生育期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对果蔗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蔗茎蔗糖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与蔗茎含水率,可溶性总糖含量与蔗汁还原糖含量均呈正相关;伸长初期叶绿素含量、CAT活性与蔗茎蔗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蔗茎纤维含量均呈正相关;伸长盛期Mg^2+ -ATP酶活性与蔗茎纤维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与蔗茎蔗糖含量呈正相关,C/N与蔗茎含水率呈负相关;成熟期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蔗茎蔗糖含量呈正相关,可溶性总糖含量与蔗汁还原糖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黄瓜苗期耐低温性及相关生理指标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耐低温弱光性不同的6份黄瓜材料9504、9507、9506、9517、9511、9514按Griffing方法Ⅱ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对亲本及F1进行低温弱光处理(昼/夜温度12℃/8℃,每天光照7.5 h,光照强度30μmol·m-2·s-1)14 d后调查幼苗耐低温性、保护酶(POD和SOD)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分析其遗传规律.结果显示,黄瓜亲本9504、9507及其组合F1幼苗的耐寒性较强,保护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较高,黄瓜幼苗耐寒性与其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关系密切;黄瓜幼苗耐低温性、POD和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所有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它们的广义遗传力分别达82.133%、93.351%、97.368%、59.230%、93.460%,狭义遗传力达73.170%、53.191%、26.316%、58.587%、45.963%.研究表明,黄瓜耐低温性、POD和SOD活性、脯氨酸含量适于早代选择;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受生长环境的影响较大,可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