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图像工程中,图像增强方法有多种,如增强对比度和动态范围压缩等等,这类处理方法比较灵活方便,处理效果也不错,但对于某些灰度分布很密集或对比度很弱的图像,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增强效果但并不明显。对于这种情况就可以采用灰度直方图变换方法将原始图像(细菌图片)密集的灰度分布变得比较稀疏,从而拉大图像的对比度并在视觉上达到明显增强的效果,使一些原本不易观察到的细节能变得清晰可辨。  相似文献   

2.
基于Matlab的X线医学图像增强与直方图处理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袁丽婷  邱力军 《医学争鸣》2007,28(4):376-378
目的:改善医学图像质量,使低对比度的图像得到增强.方法:利用Matlab工具箱函数,采用灰度直方图均衡化和灰度直方图规定化的方法对一幅X线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并比较它们的增强效果.结果:用直方图均衡化和规定化的算法,将原始图像密集的灰度分布变得比较稀疏,处理后的图像视觉效果得以改善.直方图均衡化对于局部细节增强不显著,而直方图规定化则使不易观察到的细节变得清晰.结论:使用Matlab工具箱大大简化了编程工作,为医学图像处理提供了一种技术平台.直方图规定化法处理医学图像局部细节方面好于均衡化.  相似文献   

3.
由于成像设备及扫描设备的影响,传统牙X线片图像不够清晰,增强对比度是其临床及教学应用的必要预处理过程。近年来,采用图像空域增强方法增强图像对比度不断应用于各领域,其中直方图均衡化是医学图像增强技术中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直方图均衡化的优点是能自动增强整个图像的对比度,但它的特征区域增强效果不易控制,处理也不够灵活。针对具体的牙X线图像,简单地将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图像部分病症反而不清楚了。  相似文献   

4.
王卫国  孙旸  唐蕾  崔秀美 《当代医学》2009,15(21):100-101
医学图像中存在着一些直观的噪声,使图像的质量下降,因此需要对图像进行去噪,为了提高图像的对比灵敏度,显示图像中较模糊、对比度差的细节,还需要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文章对利用直方图均衡和小波变换的医学数字图像增强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莉  蔡绍皙  刘冰  蒋稼欢 《重庆医学》2007,36(23):2399-2401
目的探讨小坡变换在生物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二维小波变换方法进行图像分解、消噪与图像压缩。结果比较直方图的曲线分布和灰度中心,能从本质上判断图像间的差异;将小坡分解系数中置零的系数个数百分比设为93%压缩后,仍保留了原始图像99%的能量。结论二维多分辨率小波变换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最大程度反映图像的特征,并有利于图像的保存与传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X线图像正弦灰度变换技术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选取1000例高频X线片,针对X线图像选取不同的K值,以达到压缩灰度或扩展灰度,改善图像质量.结果 经过该方法处理后的图像,其对比度显著增强,清晰度大大提高.结论 证明该方法非常有效、实用而且灵活.  相似文献   

7.
数字牙X线图像特征及边缘提取是数字X线牙体诊疗设备能否准确分析病症的关键,也是有待普及的牙X线片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技术关键。由于牙X线机不能象光学透镜那样聚焦,牙X线影像图像边缘及特征都不够清晰,即使在采用合适方法增强对比度后,图像特征及边缘仍然不易提取。本课题从最基本的牙X线平片数字影像人手,对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实验分析、总结,提出了“按灰度分层法”和“定点灰度增长法”来提取特征及边缘,并在MATLAB中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8.
图像的阈值分割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被检测物体和背景反差较大的图像进行分割。方法 首先绘出要分割图像的灰度直方图;根据直方图选出适当的阈值;最后利用所选定的阈值对图像进行分割。结果 阈值法能把被检测物体和背景反差较大的图像分割。结论 对于被检测物体和背景反差较大的图像,阈值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可靠的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9.
1种视网膜眼底图像增强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视网膜眼底图像中血管和病灶部位的可视性,便于临床诊断。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视网膜眼底图像进行数学形态学处理,以弱化背景,使图像得到初步增强;然后,运用有限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算法改善光照不均的现象;最后,利用二维匹配滤波算法进一步强化血管和病灶部位信息,提高血管与背景的对比度。结果:该方法能很好地弱化背景,增强对比度,凸显感兴趣区域,也对视盘区域血管的分割和病灶部位的识别有极大地帮助。结论:该方法可有效地增强正常和病变的眼底图像,辅助医师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B超诊断肝纤维化提供定量诊断手段.方法 使用灰度共生矩阵原理分析肝B超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ROI).结果 正常肝和纤维化肝B超图像在角二阶距、对比度和同质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灰度共生矩阵的参数在描述肝B超图像的特征时具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mart跟踪技术在主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采用smart跟踪技术组与23例未采用smart跟踪技术组的主动脉造影图像效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采用smart跟踪技术的组主动脉造影成功率高于未采用smart跟踪技术组。结论对于主动脉造影常规采用smart跟踪软件技术可提高主动脉造影的成功率。利于主动脉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89例共101个肝内占位病灶进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癌36例38个病灶,转移性肝癌24例32个病灶,肝血管瘤16例18个病灶,肝脓肿2例,硬化结节5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例,肝腺瘤1例,局灶性脂肪肝3例。选用低机械指数成像技术GE Logiq 9超声诊断仪和Bracco公司的SonoVue超声造影剂。结果 注入造影剂后,实时谐波超声造影能显示不同肝肿瘤的造影特点,并能显示肿瘤的血流灌注信号。超声造影正确诊断肝癌和肝良性肿瘤病灶分别为67个(/70)和29个(/31)。其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7%、93.5%、95%。结论 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能反映不同肝肿瘤增强模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帮助提高肝肿瘤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王浩军  林英华 《医学争鸣》1996,17(3):209-211
探讨在图像分析仪上有效地对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中阳性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方法;采用图像灰度非线性变化,特征检测和二值化操作等多种处理和分析方法对光镜下免疫组化切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经上述处理后,阳性特征更加易于识别和定理,同时对20个视野中的阳性细胞计数,比较了经上述处理后单视野中阳性细胞的平均计数值和未经上述处理只简单的进行灰度阈值特征检测的常规处理过程后平均数值,两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偏头痛模型对脑即早基因表达的影响及盐酸氟桂利嗪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偏头痛模型组、治疗组,各组均灌胃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或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20 min后,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或硝酸甘油复制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于3 h后取材。随机选取大鼠脑片5个视野,进行c-fos和c-jun阳性细胞计数,分析每张切片上每个视野的平均灰度。结果偏头痛模型组脑组织切片c-fos和c-jun阳性细胞数[(30.60±3.78)、(26.50±6.56)]较对照组[(9.10±1.66)、(8.02±2.05)]明显增多(P〈0.01),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组c-fos和c-jun阳性细胞数[(13.40±3.45)、(14.30±2.88)]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偏头痛模型组脑组织切片c-fos和c-jun阳性细胞灰度[(104.50±13.73)、(84.34±16.92)]较对照组[(157.05±37.16)、(177.65±34.36)]显著减弱(P〈0.01);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组c-fos和c-jun阳性细胞灰度[(129.18±37.2)、(151.44±43.29)]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5)。结论硝酸甘油偏头痛动物模型可显著提高c-fos和c-jun阳性细胞数,减弱c-fos和c-jun阳性细胞灰度,而盐酸氟桂利嗪可抑制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脑内c-fos和c-jun的阳性表达,增强c-fos和c-jun阳性细胞灰度。  相似文献   

15.
王晓军  付超  孙琳 《西部医学》2011,23(6):1141-1142
目的为保障临床合理利用血液资源,科学制定血液采集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将统计学方法应用于临床用血需求量预测中,对成都市2002~2009年临床用血量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灰色GM(1、1)模型,预测2010、2011、2012年临床用血需求量。结果 2010、2011、2012年临床用血需求量分别为195568、229611、270089单位。结论灰色GM(1.1)模型具有所需样本量小,无需典型概率分布,计算简便和拟合度高等优点,是血站制定血液采集、制备、供应计划,强化科学管理的可行性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冰霜雪眼药水对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作用。方法 单纯疱诊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73例随机分为冰霜雪眼药观察组和无环乌苷眼药水对照组。治疗前对患者眼部症状与体征进行检查、确诊。结果 中药组39例中痊愈26例,30只眼;好转5例,5只眼;无效5例,9只眼;治愈率为70.6%,有效率85,3%。对照组34例中痊愈24例32只眼,好转5例9只眼,无效5例7只眼(其中3例加重),治愈率为70.6%,有效率85.3%(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应用冰霜雪眼药水可以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除有效控制外,还能预防复发和退翳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孟馨  张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0):3057-3060,3064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inflammatoryprotein-1α,MIP-1α)在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中的表达与分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13例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15例非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及7例健康人正常动脉内膜MIP-1α的表达和分布,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对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进行灰度扫描,作相对定量分析。结果正常动脉内膜未见MIP-1α阳性表达,平均灰度值为234.27±8.04。MIP-1α在非糖尿病患者不同期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中呈不同程度的表达:MIP-1α在脂纹期动脉内膜平均灰度值为168.40±7.69,主要分布在内皮细胞及泡沫细胞中;MIP-1α在纤维斑块期动脉内膜平均灰度值为173..67±6.56,主要分布在泡沫细胞,而内皮细胞仅有弱的MIP-1α染色。在糖尿病患者脂纹期及纤维斑块期动脉内膜中,内皮细胞及泡沫细胞中皆有较强的MIP-1α染色,脂纹期动脉内膜MIP-1α平均灰度值为132.73±6.01,纤维斑块期动脉内膜MIP-1α平均灰度值为138.68±9.41。结论正常动脉内膜未见MIP-1α阳性表达。MIP-1α在非糖尿病患者脂纹期动脉内膜中的表达明显增多,在纤维斑块期动脉内膜中的表达逐渐减弱。MIP-1α在糖尿病患者脂纹期动脉内膜中的表达显著增高,与非糖尿病患者脂纹期动脉内膜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糖尿病患者纤维斑块期动脉内膜中仍有较强的表达,与非糖尿病患者纤维斑块期动脉内膜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边缘检测方法大都是基于灰度图像的,这就不能充分利用彩色图像的全部信息。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色差的彩色图像的边缘检测方法,它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到图像的边缘,具有低的错判率和较高的效率,优于传统基于灰度的边缘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制氟碳声学造影剂对正常兔腹主动脉造影效果及不同造影剂注入方式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变化。方法经兔耳缘静脉注入0.5mL/kg自制造影剂,常规成像观察实时造影过程,触发成像模式定量分析团注和推注法(0.1mL/s)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变化。结果造影后腹主动脉灰阶及多普勒信号显著增强。团注法同推注方式比较,峰值强度显著增高,但曲线下降斜率快,平均通过时间短(P〈0.001);而推注方式可显著延长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P〈0.001)。结论自制氟碳声学造影剂显著增强血流显像,根据不同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造影剂注入方式,对提高造影效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