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观照下,从三个角度分析讨论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女性形象:第一是哈利·波特的母亲,放弃了生的可能性,选择了死亡,由此产生的自我毁灭的勇气与美,表现了如圣母般的女性形象;第二是女主人公赫敏以自我意识及独立女性的形象颠覆了传统的女巫形象,塑造了一个罗琳心目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第三是分析了小说中其他的女性形象,如魔法学校管理者麦格教授,最后得出结论:罗琳没有神化女性的形象,而是在平凡中折射出女性的伟大,女性在魔法世界起到了重大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女性创作重新崛起后,突破了传统的对妇女解放问题的重复,她们对传统性奴役角色的鄙视,更加强烈的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她们在自由恋爱结成的婚姻与家庭中的苦闷,对事业成就的追求与角色紧张取代了对女性阶级地位的争取与控诉.<人到中年>集中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多重角色的紧张性与复杂性.在此通过主人公陆文婷浅析女性在当今社会的角色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试图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探析《飞越疯人院》中的重要人物形象比利·毕比特(BillyBibbit),梳理其心理及行为发展历程,并揭露其悲剧的深层原因。跟据弗氏对于"本我","自我","超我"的阐释,比利经历了"自我"迷失-"自我"回归-"自我"再度迷失的戏剧性变化,这一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以护士长拉彻德为代表的管理层与麦克墨菲之间的话语权之争,最终护士长拉彻德获得胜利,令人窒息的"权利派"战胜了"闯入者",而善良、温顺又有点口吃的比利成为冲突下的"牺牲品",悲惨的死去。  相似文献   

4.
《烽火田园》和《光荣》都是好莱坞以美国内战作为题材和背景摄制的影片,但前者反对战争、饱含人性色彩,后者支持战争、赞颂黑人历史功绩,主题思想大相径庭。这是什么原因?该文通过对两片制作时期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它们都是在借用内战的某些事件反映制作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表达的是制作时期的社会舆论趋向。  相似文献   

5.
"双性同体"是性别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突破性别对立的传统思维框架,达到超越性别的新境界.本文从"双性同体"角度对<无名的裘德>中女主人公淑的形象进行分析,发现她不同于男权中心文化所规定的被动消极柔弱的女性形象.而是集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于一身,且具有男性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是传统性别角色的有力挑战者.  相似文献   

6.
人物塑造在剧作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物心理的典型细节在人物塑造中起着关键作用。剧作心理细节包括人物倾向性、气质、兴趣、情感、意志、能力、想象力等方面,它应该真实、生动、新鲜、巧妙。电影导演对剧作心理细节的表现必须坚持人物心理细节与人物性格相契合、与人物的生存环境相协调、与影片的整体风格相一致的三原则。萨姆.门德斯在《美国丽人》中对主人公心理细节的处理,正是这种心理细节电影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斯蒂芬·克莱恩,美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海上扁舟>是其经典之作,篇幅虽小,但包含了哲理性思考.对于其解读,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作了阐释:用"个人主义"反思美国的核心价值,从船上四人在危难时互助理解,与大自然搏斗展现在极端状况下的人性美;从"存在主义"探讨人类生存和命运的荒诞,通过重复叙事发掘英雄主义等.笔者将从文中自然主义的内涵发掘和探索其中隐含的生态女性主义观,并从自然和女性的联系来颠覆"父权中心"制度,并建构和谐的社会生态秩序.  相似文献   

8.
合唱是一种群体性的演唱形式.合唱作品的艺术再现所需要的条件众多,譬如声音、表演等等.演唱者必须通过这些条件来使合唱作品的内容再现得完美透彻.因此,演唱者需要充分理解到作品内所要传达的情感,即所谓演唱者对其角色的认识与感悟.本文试图通过了解演唱者角色感的定义及内在要求,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具体的合唱艺术实践中培养合唱中演唱者的角色感.  相似文献   

9.
汤显祖是明朝晚期的文学家、戏剧家.他的<牡丹亭>一剧是在当时社会思潮、文学思想革新的背景下创作完成的.剧本体现了作者"主情"说的创作原则.女主人公杜丽娘在情欲复苏、慕色而亡、死而复生的过程中,个人需要得以实现,显示了其青春意识、自我意识的苏醒,反映出其自身性格的弱点一一软弱性、妥协性的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在愤怒的葡萄中,在约得一家西迁的过程中,他们历尽磨难.约得的母亲勤劳善良,坚忍,不仅乐于助人,而且总是那么乐观,正是有了这种杰出女性的出现,西行的路上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1.
《牡丹亭》与《西厢记》并称为爱情戏剧中的双璧。王实甫和关汉卿在剧本中,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争取个性解放和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在两个光彩夺目的女主人公崔莺莺和杜丽娘身上,可以看到处于不同时代反抗封建礼教女子的心路历程,以及各个时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深化,本文试从缘起、缘倾、缘定三个阶段,分析两部戏剧中女主人公心灵深处的感触、悸动及其产生发展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克拉拉·毛姆是玛格丽特·德拉布尔<金色的耶路撒冷>中的女主人公,她从小生活在一个无爱的家庭中,母亲的冷酷无情迫使她想逃离家庭去寻觅心灵的圣地.本文试图分析克拉拉对家庭的两次逃离及逃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在作品《钢琴教师》中塑造了女钢琴教师埃里卡的形象。作为一位现代知识女性,埃里卡试图从三个方面反抗社会加在她身上的桎梏:一是与他人的抗争;二是与自己的抗争;三是与社会的抗争。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埃里卡所面对的问题也是现代社会所有知识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是女主人公的自强、自尊与平凡,而本文通过"除了罗切斯特,还有谁会去爱简爱?"这个问题的探究,对<简爱>中的爱与女性独立意识进行重读.  相似文献   

15.
女性所面临的空间焦虑,以及由此带来的生存问题和情感困惑是苏青小说一以贯之的一个母题.女性无论身处家庭或社会,总是感受到空间带给她们的压力,处在空间焦虑中.她们对空间的焦虑,反映了现代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挣扎,是作者对女性角色和自我认同的思索.苏青用自己的笔展示了现代都市知识女性真实而又普遍的生存状态,传达出她们真实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6.
《黄石的孩子》作为中国、澳大利亚、德国联合拍摄的一部抗战期间的影片。看后我的心灵深深的震撼,但是在面对日本侵略者飞机的狂轰乱炸时,我并没有感到害怕,因为我知道,有许许多多共产主义先烈在保护中华民族的斗争中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完善自身,寻找自己内心深处对国家的归属感,向无数共产主义先烈致敬。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了周大新小说<第二十幕>中尚达志的人物形象,作为一个20世纪中国民族工商业者,尚达志身上有着坚忍不拔的光辉,也有着"重物轻人"的缺陷,既顽强,又懦弱,周大新用饱含深情的笔调,冷峻客观的角度将尚达志的人物形象刻画的圆润饱满.  相似文献   

18.
《平凡的世界》是凝聚着路遥毕生心血的长篇佳作,荣获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部作品以其宏大的社会背景、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奠定了路遥在当代文学史的地位。作品主人公孙少平的形象深入人心,他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却演绎出了不平凡的人生,他在苦难中成长、奋斗,既铸造了他钢铁般的铮铮铁骨,又造就了他深沉而细腻的柔情,为男子汉形象作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田小娥是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塑造的一位悲剧女性形象。以小说发展的时间顺序,分析田小娥与几位男性的关系,可见其作为一位封建男权的牺牲者和抗争者的形象。田小娥形象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性关怀,也值得当代作家的学习和理论工作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位哲人说过:现实是永不枯竭的秘密。正如科恩兄弟在《血迷宫》中的一段旁白所述:"没有什么东西是有保障的,你管你是罗马教皇,美国总统还是年度人物,有些事总会出错。"鉴于大片的可复制性和过于关注技术层面的表达,往往使大片陷入思想性匮乏的泥潭。实难满足观众精神层面的需求。与此同时一批类似科恩兄弟这样有见地,有独立追求的制作人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