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白"构图手法是传统中国画的特征之一,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千锤百炼的结晶。这种艺术理念源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基于中国阴阳辩证、虚实相生等原理而生。"留白"理念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己经在许多现代设计领域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如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家居设计等都能看到"留白"理念的影子,并获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本文通过探讨如何将传统的留白概念巧妙地融入现代设计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油画家一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的艺术,另一方面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意象油画的发展在当下具有代表性,这种油画可以将西方的"表现"同中国文人画精神中的"再现"很好的结合起来.丈人画精神是我国传统的绘画思想,对于油画家来说在发挥油画原有艺术语言与表现力的同时,融入中因的写意精神和笔墨意趣也是形成自己绘画语言和风格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语篇存在投射机构修辞人格和维持意识形态的内在张力.作为硬新闻的涉华危机报道保持这种张力平衡的机制在于通过中介引述和级差强化等评价资源获得累积效应和"修辞在场",并以动机语法组合暗显意识形态倾向,进而完成对立认同,最终实现重生修辞与举证责任转移.这实际上也例示了西方他者化中国的话语策略和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尝试探索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中国当今艺术中的"坎普"意趣,并从郭德纲"新相声"和中国当下某些广告中发现"坎普"艺术的民主性和边缘性的艺术表征.  相似文献   

5.
一、课堂留白与课堂精彩的含义 留白原指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国画要"留白"才空灵不呆,书法出了"飞白"才显出神韵,对弈做了"眼"才满盘皆活.特别是我国的国画,就更讲究留白--方寸之间显天地.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仅此而已,这就是南宋的<寒江独钓图>.  相似文献   

6.
胡适与李大钊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二十世纪初一场著名的论战,胡适的思想根源来自于其信奉的美国"实用主义",而李大钊的观念则与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人所秉承的两种"实用"观念的冲突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当时中国思想界论争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笔人物画的创作技巧多年来也是许多绘画工作者和爱好者致力于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于工笔人物画创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的阐释,向大家讲解了工笔人物画创作技巧方面的一些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底层社会是一种社会存在,也是一种价值关怀,还是一种研究立场.转型社会的社会学研究尚未获得开阔的想象空间和深厚的学理支撑,究其原因,在于各种理论范式的束缚和分析框架的约制,使本身根植于底层社会的社会转型议题囿于宏大叙事、结构秩序的窠臼之中而不能自拔,其研究过程亦悬置于底层生活层面之上而与底层生活世界渐行渐远.富有底层意识和底层关怀的底层社会研究,要求研究者理清底层行动者"行动逻辑"的二重分殊,特别关注底层行动者真实和变通的存在方式与施加在他们身上的总体性安排之间的距离;强化"深度在场"意识,以底层社会的内部眼光来凝视底层行动者的遭遇及命运;用"积极干预"重塑研究者的行动立场,向行动者或研究者揭示抗争行动背后的关系实质.  相似文献   

9.
在观念艺术以及后期当代艺术,给传统绘画带来极大的冲击时,在面对"绘画死亡"的论说时,画家们一直为未来的发展做出各种新的尝试.他们用足够的洞察力和自信心.来抵抗前卫艺术对于绘画的冲击.使绘画重新回归艺术领域,赢得它独有的特权,并独具新绘画精神.在新绘画新精神的当代艺术下,中国应坚持怎么样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30年代是"装饰艺术"运动发展的高峰时期,其鲜明的艺术设计思想与风格影响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建筑、产品和平面设计.中国的书籍装帧设计深受其影响,书籍装帧艺术家们积极地学习与借鉴"装饰艺术"运动的思想、艺术语言与风格,促进了书籍装帧设计思想、观念的转换和艺术语言的建构,促进了书籍装帧设计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这种影响是必然性的.  相似文献   

11.
油画自传入中国之后,面临着西方理论、制作方法和民族化、当代化的双重压力,中国油画在不断受到冲击又不断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探索前进.意象油画是中国油画家在探索中收获的有剐于西方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的文化果实,它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审美在油画艺术中的彰显.  相似文献   

12.
"难易"结构(Tough-Construction)是一种特殊的提升结构,一直以来都是生成语法中的热点话题.由于"难易"结构中的谓词是一类特殊谓词,传统文献中涉及这类谓词提升的研究为数不多.文章从分析英语"难易"结构形容词性谓词特征出发,探讨其补语既可以移位也可以留守的原因,对比分析英汉语"难易"结构补语提升移位的区别,发现英语"难易"结构的补语提升是名词词组的提升移位,而汉语中对应的结构是主题提升移位.  相似文献   

13.
"被和谐"、"被就业"之类的"被X"结构是近两年新兴的一种表达形式,能产性非常高.本文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来分析"被X"结构,并简要阐述该结构产生的原因,最后得出这一新结构不能归并到传统的"被"字句结构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束的西方文坛,"意识流"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表现技巧.伍尔芙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和意识流小说理论的阐述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文坛也刮起了"意识流"之风,王蒙的几篇反传统小说引起了中国文坛的轰动,被称为"中国的意识流小说".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和王蒙的<春之声>,以探讨中国与西方作家在意识流小说的创作上有何异同.  相似文献   

15.
对安庆师范学院2009级女生篮球选项课中"柔性"教学比赛模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柔性"教学比赛模式在高校女篮选项课中的教学是可行的,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它将成功教育有效地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王洛宾音乐中的民族性和音乐中表现的"真善美"的审美思想为主题,通过对一些典型作品的分析简单论述王洛宾民歌创作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宋代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绘画发展的高峰期,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宋代绘画之所以有如此大成就,与这一时期的美术教育是不可分开的。北宋建国初期,宫廷设立翰林图画院,后有设立了国子监画学,对书画艺术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18.
"文革"宣传画是我们考察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政策及其传播,最为生动的文本栽体.它大致可以分为"革命斗争"、"生产建设"和"教文卫体"三种类型."革命斗争"类型画作中的女性形象畸形造作,反映了女性的男性化描绘;"生产建设"类型宣传画图画了女性与男性一道参与新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美丽图景,体现了男女在工作地位上的平等;"教文卫体"宣传画全方位地再现了妇女在新中国所担任的各种职业,生动地宣传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国家政策.这些类型都从各自的功能出发,服务于新中国建设发展的国家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19.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是以建构和践履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人文之道为核心内容的,是以达致"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价值取向为其本质特征的,它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不仅在古代社会曾经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历史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实际网络中存在大量的"乒乓"效应问题,分析了传统基于运动位置更新算法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算法.新算法增加了2个运动阈值,分别用来限制因局部蜂窝间往返运动和相邻位置区间的局部运动导致的位置更新次数,优化了传统算法中的运动阈值.在3G网络中3层数据库结构下对改进后的算法进行了仿真,并与传统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有效抑制"乒乓"效应,并能降低平均位置更新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