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就战略学视野而言,普通高校武术教育发展应以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贯彻终身武术教育为战略指导思想,以高校武术教学为基础和载体,将武术文化精神蕴含的民族精神、思想道德等武德内容贯穿于武术教学过程始终,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终身武术的习惯和能力。战略发展思路是:以系统论思想把握高校武术教育;把握高校武术教育发展的重心;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为理念,处理高校武术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辽宁省高校武术运动开展现状。分析了武术课开设、师资力量、课外武术活动等内容。归纳了武术教学、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武术课程建设,夯实武术文化传承基础;重视高校武术师资建设,提高教师武术文化传承意识;丰富校园武术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武术文化认同感等武术教育传承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电影、电视剧、舞台表演等艺术行业的迅猛发展显示出该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使得更多从业者开始投身武术艺术作品的创作,并由此催生了对武术指导、编排及演艺人才的大量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表演(武术)专业因应而生。以上海体育学院新成立的表演(武术)专业的专业建设探索为例,主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表演(武术)专业学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尝试在解决思路上提出一些意见。研究认为:1)表演(武术)作为跨领域、跨方向的交叉学科专业,在新时代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表演(武术)专业融合了武术与表演两个母学科建设体系与人才培养机制,使自己从宏观上结合了二者相互关联的现代化学科建设特点,从微观上可以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武术功底与表演能力的多方面复合人才;而另一方面,因为表演(武术)专业在能力体系上存在多方向性,建设过程中又存在背景交叉、内容交叉、学科交叉等现实问题,令其在设立至今的几年间尚未从学科层次上寻得本专业存在的学术本源。2)表演(武术)专业在新时代武术文化传播进程中所遇到的代表性问题是文化的传统发展模式与当代社会文化语境的脱节,提出表演(武术)专业未来学科建设应以“师资力量”为基础、“体系建设”为保障、“生源接收”为动力、“源于技术,融于艺术”的武术美探索为内涵的多层次学科建设模式,从而为未来表演(武术)专业学科建设、武术影像文化以及武术技艺的现代化传播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清代对武术产生直接影响的宗教多为民间宗教,禁教(民间宗教)不禁拳的环境下,民间教门大都借传习武术来掩蔽其宣传教义,并借此发展组织和蓄养武装力量。民间宗教对清代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武术的传播;教化了武德的内容;加剧武术与神仙、玄虚思想融合。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解析大武术观视域下武术大众化发展战略,分析高校武术发展现状和我国武术大众化发展基础。结果表明,高校武术大众化发展是可行的,也应该是今后高校武术发展的方向。改革武术教学、加强师资建设、推广名家讲坛和武术表演结合、支持大学生武术社团发展、规范推广段位制与会员制,是促进高校武术大众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摘 要:应用现代管理学的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武术双语教学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内外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高校武术双语教学的发展对策:教育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高校要加强武术双语教学师资建设;武术双语教材的逐步健全和合理配置;注重武术双语教学的科学研究;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7.
从供给角度论发展武术市场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供给系统的层次性特点,现有武术商品供给中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是限制武术市场更好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而,从优化武术产品供给的角度,提出了推动武术市场发展的相关策略:1)构建以产品为起点,以市场为导向的武术产品供给模式;2)发挥资源优势,丰富武术产品层次和类别;3)优化武术产品结构,增强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8.
从高校武术教育发展实际出发,对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武术发展的高校武术人口,大学生自我意识、组织宣传因素、经济保障因素、教师素质因素、赛事影响因素等方面,阐述了制约我国高校武术教育发展的相关问题,为中国武术以民族文化的重要角色在高等体育教育过程中得以保留和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武术专业学生与非体育系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定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武术专业学生在幻想性上高于非体育系学生;(2)武术专业男生在敢为性、世故性、自制性、敏感性上高于非体育系男生;(3)武术专业女生在忧虑性、独立性上优于非体育系女生;(4)武术专业女生在聪慧性、幻想性上优于男生,而在独立性和敢为性上弱于男生。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以2011年新疆自治区大学生武术竞赛为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对西部地区高校竞技武术水平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目前新疆37所普通高校中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竞技武术水平较为突出,其次是新疆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昌吉学院和教育学院竞技武术训练发展较为普及和重视。分析认为,影响西部地区高校竞技武术发展水平的因素有高校武术运动员选材机制和培养模式、高校体育竞技武术管理模式、武术文化底蕴和校园武术文化氛围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象征,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后,走到了21世纪的今天,武术的生命力何在?它将何去何从?这是每一位武术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武术与奥运的接轨--从文化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法和比较研究等方法,从文化学的视角,对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形成了各自独立的体系,具有不同的文化特性。但是,它们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文化价值是相同的,这为它们走向融合提供了必要基础。武术进入奥运会不仅能够丰富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涵,推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又能实现中华民族向奥林匹克贡献中国项目的心愿。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国传统武术"技击本质"价值定位问题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结合有关史料与武术发展相关理论,从武术价值体系内部矛盾角度,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等知识对传统武术的价值体系问题进行再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新时期传统武术的价值体系、本质归属,以及其社会功能价值实现问题,以期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4.
论中华武术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中华武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 ,武术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试对中华武术的价值作一综合论述 ,以利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有所取舍 ,更加充分地发挥武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是一项被世界人民公认的璀璨多彩的明珠,但基层中学里习练传统武术的学生,在高考中并没有优势。文章从提高踢腿速度、加强双肩柔软练习、掌握抡臂规则、控制腾空飞脚击响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掌握好武术套路,勤学苦练,就能突破高考武术之难的大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审视中国武术文化的根源及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武术文化形成的深远影响,试述古代阴阳学说、五行学说、道家学说、儒家学说、中医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武术文化的密切关系,论证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是武术之魂。  相似文献   

17.
上古巫术,影响至深至极,乃至科学昌明的今日,依然有不少孓遗。巫术与武术的交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武术愈加神秘,也因此更显文化内涵,这是实际存在的现象。本文通过研究,认为早期巫、舞、武的合一,对后来武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套路武术中的技击成份,属于巫术的残存;其次,清代秘密结社组织中巫、武的合一,促成了武术与气功的结合;此外,今人所谓的仿生拳或象形拳,也可以从巫术中找到其影子。  相似文献   

18.
《汉书·历律志》引《世经》云 :“成汤方即世 ,用事十三年十一月甲子朔。”据此 ,可推得成汤立国为公元前1 73 5年。《世经》还说“自 (成汤 )伐桀至武王伐纣六百二十九年”。如此 ,则知武王灭商为公元前 1 1 0 6年 (1 73 5— 62 9=1 1 0 6)。另外 ,我们从《竹书》、《尚书》等记载武王伐殷……惟一月壬辰旁死魄 ,越翼日癸已 ,王朝自周于征伐商”。“戊午师渡孟津 ,癸亥陈于商郊……甲子昧爽 ,受 (纣王 )率旅若林 ,会于牧野……”可推得武王伐纣灭商为公元前 1 1 0 6年。此与《世经》所载“自伐桀至武王伐纣六百二十九年”完全吻合 (1 73 5— 1 1 0 6=62 9)。而郑州商城的年代经碳十四测定为公元前 1 60 0年左右。因此 ,我们断定郑州商城绝非殷汤亳都 ,而是成汤之后的第九位商王中丁所迁的“阝敖”都。  相似文献   

19.
舒芜是1955年胡风事件中的关键性人物,他在事件当口的特殊表现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话题。舒芜从最初结识胡风和在《希望》上发表《论主观》,到运动中走向倒戈,期间思想形成和转变的状况颇为复杂。今天冷静下来进行较为细致的心理探源和思想过程描述,对于我们廓清并深入理解这段历史,认识并反思建国前后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表象训练法运用于武术套路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表象训练是一种运动心理训练的方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表象训练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改进和提高套路技术动作,而且能加快学生对武术套路动作的熟练掌握。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