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文才 《印刷技术》2009,(20):41-42
由于凹印具有墨层厚实、层次清晰、工艺稳定、耐印力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包装印刷、有价证券印刷和装饰材料印刷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食品、饮料、卷烟、医药、保健品、化妆品、洗涤用品以及服装等工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凹印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据统计.在我国,凹印是仅次于胶印的第二大印刷方式,绝大多数软包装也都是采用凹印方式印刷的。  相似文献   

2.
绿色包装印刷的水溶性油墨在卷筒纸张的吸收性材料表面进行印刷已有十几年历史了。运用现代技术将国产高效添加助剂和纯天然树脂——松香,直接组成和引入油墨体系,使油墨运用在软包装塑料薄膜、塑料编织袋、钙塑纸箱、皮革等材料的印刷,以及在非吸收性材料(塑料、铝箔等)表面上的印刷成为现实。它和传统的国内外同用途的油墨制造工艺及技术指标虽略有不  相似文献   

3.
目前,消费者和用户对产品包装的要求是不仅要美观、大方,而且要健康、环保。对于烟、酒.食品、饮料.药品、儿童玩具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印刷产品,更是如此。要使包装印刷产品越来越健康、环保,必须对其原、辅材料进行改进。油墨是包装印刷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性油墨的快速发展,适应了人们对”绿色”包装印刷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软包装材料具有一定的热封性、柔韧性,耐碱、耐磨擦,又由于轻便等原因而大量用于食品的外包装、医药包装等方面。软包装材料印刷产品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加之色彩的真实再现更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常用的软包装材料主要有玻璃纸、塑料薄膜、复合薄膜、真空镀铝膜和铝箔等,其中以塑料薄膜和铝箔为主的软包装在包装印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玻璃纸、塑料薄膜和铝箔等为基材制成的复合薄膜,克服了单层薄膜的缺点,集各层材料的优点于一身,满足了不同的商品的层次包装要求,已成为比较理想的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5.
冷烫金印刷质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包装装潢印刷中,各种新颖的工艺和材料不断涌现。电化铝箔印刷(也称烫金)作为包装装潢印刷的重要工艺,在包装装潢印刷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深受商家和客户的喜爱,其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在电化铝印刷中,有热烫和冷烫两种.传统的方法都用热烫,而如今随着冷烫金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在电化铝印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冷烫金技术工艺和材料等有较大的特殊性,因此,必须充分掌握其技术特点.不断总结经验.才能烫印出精美的产品.为包装装潢印刷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包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于信息传递和美化功能的油墨,在包装的发展潮流中已成为引人注目的因素。当然油墨的用途不仅仅是作为用于印刷的材料,它还要满足各种不同的功能要求,如无毒、耐热性、耐寒性、耐溶剂性、耐油性、耐磨擦性以及耐射线性等,而且国际公认食品印刷所用油墨必须遵守无转移的原则;食品包装物内表面印刷时不得使用常规油墨;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现代包装印刷工业向快、多色一次印刷的方向飞速发展的今天,UV油墨和UV上光油已成为包装印刷材料的新宠。但随着应用的时间。应用领域不断增大,人们对上述产品也就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既要在印刷机上不干,又要印后能迅速干燥;既要用料成本低,又要光泽高:既要贮存期长,又要印刷、辊涂后附着牢度好。  相似文献   

8.
食品包装数字印刷对油墨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食品包装印刷对油墨的要求与通常商业印刷对油墨的要求是明显不同的。食品包装印刷要求油墨具有无毒、耐热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溶剂性以及耐射线性等等。这是与该包装制品的特定用途密切相关的。随着人们对个性化包装的需求日益增大,数字印刷技术已经渗透到了食品包装印刷行业中,那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对产品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对产品的包装效果、印刷质量、美感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具有色彩鲜艳、墨层厚、质感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的凹版印刷近年来在我国包装印刷行业中发展非常迅速。  相似文献   

10.
柔性版印刷与环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环保对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启动绿色工程,开发绿色产品,适应环保要求,已经是当务之急。随着各种绿色产品的出现,也就必然要求更好的绿色包装和更适用的绿色印刷材料以及相应的印刷方式出现。柔性版印刷正顺应了这种时代的需求,日益成为国内外首选的绿色包装印刷工艺。最近十多年来,柔性版印刷之所以在国内外包装印刷领域中异军突起、发展迅速,除了柔印自身具有的优势和技术进步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它适应了环保和绿色包装的要求,可以广泛使用无毒、无残留溶剂、无环境…  相似文献   

11.
齐成 《网印工业》2008,(1):23-28
在包装装潢印刷领域.鉴于商品装潢效果和防伪等多方面的需要,要求包装印刷材料和技术不断创新.为此,特种光泽印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特种光泽印刷主要有珠光印刷、金属光泽印刷、珍珠光泽印刷、折光印刷、可变光泽印刷、激光全息虹膜印刷、结晶体光泽印刷、仿金属蚀刻印刷等。其中.由于珠光印刷有鲜艳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包装印刷中,绿色包装印刷已成为主要发展方向。水性油墨作为世界公认的环保油墨,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凹版印刷是包装印刷中的主要印刷方式,日常用品、食品、药品、烟酒等包装印刷大多都采用凹版印刷,它以印迹清晰、层次分明、能进行高速印刷等优点而备受欢迎,随着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的应用,更扩大了凹版印刷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UV油墨适用于众多的承印材料,目前UV印刷工艺在化妆品包装、食品包装、玩具包装、发泡包装、高档商业印刷、高光泽要求的产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UV油墨已遍及柔性版印刷、胶印、网印、凹印以及喷墨印刷等各个印刷领域。  相似文献   

14.
水性色浆作为包装彩色油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装饰和遮盖以及保护作用,也可以展现包装印刷后代表的各种文化、风格及印刷艺术,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并对包装印膜耐紫外线、耐候、耐水、耐碱、耐酸等性能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娇 《丝网印刷》2004,(1):45-48
特种光泽印刷提高了商品包装的档次和品位,特别流行于包装装潢领域。分析了珠光印刷、结晶体光泽印刷、荧光及磷光印刷、可变光泽印刷、金属光泽印刷、仿金属蚀刻印刷、折光印刷、激光全息虹膜印刷和哑光印刷的工艺特点、发光原理、材料特性、应用方法和适用范围等。  相似文献   

16.
潘杰 《印刷世界》2002,(1):52-53
为什么要发展包装印刷高职教育1、大家知道,德国在世界包装印刷业方面无论是工艺、材料、设备、管理及教育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从德国包装印刷教育院校来看:从事包装印刷本科教育院校约占10%,高职教育学校等约占90%。从德国对包装印刷毕业生需求量来看,本科及本科学历以上需求量约17%,高职等其它学历的毕业生需求量约73%,无技术要求的毕业生需求量约10%。我国的包装印刷本科院校有40多所,从事高职教育的学校不超过5所。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包装印刷业必将得到迅速发展,我国将需要大量的懂技术、动手能力强…  相似文献   

17.
环保油墨引领新潮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绿色印刷正以其强大的影响力调整并引导着全球印刷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环保油墨在食品、药品等包装印刷中开始应用,但从整体来讲,其应用范围仍极为有限。要油墨符合环保要求,首先应当改变油墨成分,即采用环保型材料配制新型油墨。目前,环保油墨主要有水性油墨、UV油墨、大豆油墨等。  相似文献   

18.
包装印刷是提高商品附加值,增强商品竞争能力,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过去几年中,包装印刷品的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是由于基材、加工方法、印刷手段等均有了显著的改善。这一改善最明显的体现是包装印刷品上图像的质量大为改观,彩图越来越多,色彩也越来越丰富。此外,包装行业对包装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或经修改的设计起先是在桌面系统上完成创意的,如今对形状和彩图的创意的要求越来越完美,而且要求快速完成。由于一个产品在作市场推广应用时需要经常推出新产品,而且目标市场更加众多,小批量即时印刷已成为一种规则。…  相似文献   

19.
绿色包装印刷的水溶性油墨应用在卷筒纸张的吸收性材料表面进行印刷已有10几年历史了。运用现代技术将国产高效添加助剂和纯天然树脂——松香直接组成和引入油墨体系,使油墨运用在软包装塑料薄膜、塑料编织袋、钙塑纸箱、皮革等材料的印刷以及在非吸收性材料(塑料、铝箔等)表面上的印刷成为现实。印刷时,它和传统的国内外同用途的油墨制造工艺及技术指标虽略有不同,但完成印刷包装的原理则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20.
新型绿色包装印刷油墨--水性油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成为21世纪的发展主题.近年来,很多国家已在包装印刷方面增加了许多卫生、环保方面的要求和制约条件,尤其是对食品包装印刷,由于使用有机溶剂油墨和上光油,会排放碳氢化合物,污染空气,并有损健康,所以目前发达国家的食品包装印刷已基本上不再使用溶剂型的印刷材料.研究开发和应用公害小、污染少,以至无公害的绿色包装印刷材料成为绿色包装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环境的绿色包装印刷材料必将更加受到重视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