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颈癌根治术术中灌注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癌广泛根治术术中+动脉灌注化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125例宫颈癌患者根治术中用顺铂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结果 在术中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后成功施行广泛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在宫颈癌根治术中应用顺铂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癌广泛根治术术中+动脉灌注化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25例宫颈癌患者根治术中用顺铂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结果在术中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后成功施行广泛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在宫颈癌根治术中应用顺铂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下腹部疼痛1年,发现腹部包块3个月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同时结合外院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盆腹腔肿物,行剖腹探查术,术后请北京某医院会诊,病理报告示:低度恶性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伴平滑肌分化,行卵巢功能去势治疗。随访10个月,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病情未复发,无远处转移。结论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少见,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及时行病理检查可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4.
【例1】女,51岁。主因阴道排液2~ 月入院。入院后行分段诊刮术示子宫内膜样腺癌,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行CAP(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方案化疗及放疗(全盆外照射,剂量50GY/次),每周5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259-1260
目的分析子宫肉瘤采取表阿霉素及顺铂联合(PE方案)治疗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将子宫肉瘤患者51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单纯采取表阿霉素化疗,而观察组采取表阿霉素联合顺铂化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则为42.8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Ⅳ度白细胞下降、Ⅳ度血小板下降、心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随访3年时,观察组复发率与死亡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肉瘤患者采取表阿霉素联合顺铂化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但毒副作用较重,尤其是对心功能损伤明显,临床治疗时除了要重视疗效还应加强毒副反应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6.
<正>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是一种原发于子宫的少见恶性肿瘤。在小肠子宫内膜异位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非常罕见。本文报道1例并复习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加深对其认识。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患者女性,45岁。因发现盆腔肿物3个月,近期自感肿物增大明显。入院彩超发现盆腔11 cm×8 cm大小肿块。CT显示:(1)空肠肿块;(2)右附件囊实性占位性病变。1.2方法回顾复习此病例的所有HE染色切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例被误诊的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年龄均在40~50岁,1例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另2例无明显自觉症状。术前均误诊为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均再次手术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其中2例同时行大网膜切除,术后2例补充腹腔热灌注化疗,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少见,误诊率较高。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谨慎实施腹腔镜下碎瘤术,误诊发生后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患者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原发性不孕症的子宫腺肉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分析。方法观察分析2例伴原发不孕症的子宫腺肉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29岁和31岁,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及宫腔占位;组织学特征为良性子宫内膜腺体伴肉瘤性间质,其中1例合并有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另1例伴肉瘤成分过度生长。2例均采用全子宫+双侧附件+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术后仍在随访中。结论子宫腺肉瘤常发生于中老年妇女,伴原发性不孕症的病例少见报道。不孕症的原因除与宫腔占位有关外,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协调功能紊乱与不孕症和腺肉瘤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双角子宫妊娠合并肾畸形一例误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26岁。因停经43天,左下腹肿物7天,于1998年4月8日入院。平素体健,月经规律,末次月经1998年2月25日,停经后早孕反应不明显,于1998年4月1日因白带增多就诊于当地私人诊所。查体发现左下腹肿物,子宫增大,诊断:早孕,盆腔脓肿。给...  相似文献   

10.
妇科腹部手术合并水中毒1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我院妇科腹部手术合并水中毒1例的护理体会如下。1病历摘要女,51岁。以右输卵管浆液性乳头状腺癌Ⅲc期术后8个多月,第7疗程化疗后47 d为主诉,于2004-10-05入院,患者曾于2004-01-16因盆腔肿物行全子宫 双附件 大网膜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骶前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示:右输卵管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侵犯浆膜层,脉管内瘤栓,累及右输卵管,盆腔淋巴结转移。术后行CAP(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方案化疗7次。入院时T 37℃,P 76次/m in,R 19次/m in,BP 110/60mm Hg,W BC 2.8×109/L(正常值3.2~9.7×109/L),血CA125 43.32 U/L(正常值0~35 U/…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肿瘤,根据肿瘤的组织学和临床特征将其分为两类,即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可形成息肉状或结节,白宫内膜突向官腔或突至宫颈口外,肿瘤蒂宽,质软脆。肿瘤似平滑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内,常浸润子宫肌层,呈结节状或弥漫性生长。肿瘤切面质地柔软,似生鱼肉状,伴出血、坏死时,则可见暗红、棕褐或灰黄色区域。宫旁组织或子宫外盆腔内可见似蚯蚓状淋巴管内肿瘤,质如橡皮,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12.
作者观察了枢复宁对肝动脉化疗检塞时止吐的作用。1临床资料 1993年8月~1995年收治原发性肝癌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3~64岁。初治22例,其中8例为第2次治疗。枢复宁由英国葛兰素公司提供。每例均经肝固有动脉注入顺铂80mg/m2、丝裂霉素8mg/m2和阿霉素40mg/m2,然后行碘化油及明胶海棉栓塞。 30例随机分为枢复宁组及对照组各15例,枢复宁组在化疗前5~10min由肝动脉注入,治疗后4h肌注20mg,以后10mg肌肉注射每8h1次,连用5d。对照组于化疗后给予高剂量胃复安口…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超声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其误诊原因,以降低超声检查的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6例患者中,2例超声图像表现为宫腔内单发的等回声占位,超声诊断内膜病变;2例表现为子宫肌层偏高回声占位,超声误诊为子宫肌瘤;1例表现为子宫肌层不均匀增厚,超声误诊肌腺症;1例表现为盆腔内巨大混合回声肿块,超声误诊为卵巢肿瘤合并子宫肌瘤。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超声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息肉生长型、肌层肿块型、肌层弥漫生长型、盆腔肿块型。在不规则出血的妇女中,尤其在绝经前期的妇女,若超声发现以上表现者,应考虑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各子宫内膜间质相关肿瘤在临床表现、病情进展、组织病理、免疫表型及预后的差别.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0月13例子宫内膜间质相关肿瘤,复习病理组织学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及其临床资料.结果: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多见于育龄期及绝经期妇女,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发病年龄较大,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子宫内膜间质结节发病年龄较年轻;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肿物偏大,质地糟脆或软,成鱼肉样,常常肌层浸润性生长,伴有坏死,可见脉管内生长;免疫组化标记Vimentin,CD10,ER,PR阳性,而MCK,SMA,Desmin常阴性,Ki-67在良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低,在恶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偏高,且随着恶性级别的增高而增高.结论:根据肿瘤的边界区分子宫内膜间质相关肿瘤良性或恶性,根据细胞的异型性和坏死区分恶性度的级别,结合临床表现、肿物大小、生长特点及镜下细胞、组织学结构的变化和不同的免疫组化标志物表达,从病理形态学方面协助临床对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做出明确的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5.
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较为罕见 ,临床上诊断较困难 ,往往在术后病理检查时才发现。本文收集1998年1月~2000年3月本院收治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作一报道。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8年1月~2000年3月 ,我院共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282例 ,其中证实诊断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年龄最小26岁 ,最大51岁 ,均未绝经。10例患者均已婚已育 ,无剖宫产史。双侧输卵管结扎7例 ,宫内放置节育环2例 ,避孕套避孕1例。临床表现 :详见表1。4例有经期腹痛 (占40 % ) ,但可忍受 ,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5例主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小细胞癌(SCC)合并浆液性乳头状癌(PS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原发性子宫内膜小细胞癌合并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女性,60岁。因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入院。B超及MRI示子宫腔内实性占位性病变。行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镜下肿瘤组织由SCC及PSC 2种组织学形态组成,2种成分穿插混合生长。SCC中,CD56和TTF-1(+),NSE、Cg A和Syn(-);CK、EMA、p16和p53两种成分均弥漫强(+)。患者术后给予放、化疗,随访6个月状况良好,无复发和转移。结论原发性子宫内膜SCC合并PSC非常罕见,易与子宫内膜腺癌伴去分化、子宫癌肉瘤、腺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淋巴瘤等混淆。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8岁,主因"子宫内膜癌术后9个月,放化疗后,伴右下腹疼痛1个月"于2010-05-17入院.家族史:母亲因结肠癌去世,否认家族其他肿瘤病史.患者因确诊子宫内膜癌于2009-08-24行"扩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子宫峡部子宫内膜样癌(中分化),侵及子宫肌层1/2,侵及宫颈管间质;(盆腔左侧)淋巴结0/9枚癌转移、(盆腔右侧)淋巴结0/5枚癌转移.  相似文献   

18.
1990~1996年对12例Ⅲ、Ⅳ期卵巢上皮癌患者施行PAC方案化疗,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2例中,年龄最小40岁,最大60岁。均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术。12例中,6例腹腔内残留多个瘤灶。直径小于2cm4例、>2cm2例。按1987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Ⅲ期10例(83.3%),Ⅳ期2例(16.7%)。经病理检查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5例、腺癌3例、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癌2例、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各1例。1.2治疗方法手术关腹前,腹腔放顺铂100m…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子宫切除术存在许多不足 ,近年来掘起一种新的手术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优点较明显 ,我院自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施行该术式68例 ,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筋膜内组68例 ,年龄37~52岁 ,平均42岁。选择同期传统筋膜外子宫全切术34例对照 (称为传统组 ) ,年龄45~68岁 ,平均48岁。二、手术指征见表1表1能膜内组和传绝组手术指征例数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血宫腔积液筋膜内组6848(70.50% )8(11.76%)10(14.71%)2(2.94%)0(0%)传统…  相似文献   

20.
强强 《浙江临床医学》2000,2(2):135-135
我院近二年收治严重子宫穿孔伴内脏损伤4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例1:住院号98076,26岁,G2P1,1998年2月16日入院。患者哺乳期8月未转经,诊断早孕,行刮宫术,给8号吸管吸宫时见脂肪样组织,感剧烈腹痛转入我院。BP14/10kpa。妇检:宫颈举痛明显,子宫前屈如孕80天质软,有压痛。立即剖腹探查,见子宫后壁右侧角裂口2 × 2cm,少量出血,回肠浆肌层撕脱约 40cm,破口 3×2cm,腹腔内被肠内容物污染,内出血约400ml,冲洗腹腔后,直视下行吸宫术,00肠线修补子宫,切除回肠约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