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预处理大鼠小肠移植受体后的外周血及移植肠浸润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用近交系F344/N和BN大鼠建立全小肠异位移植模型,实验分4组(每组24只):同基因移植组(BN-BN组)、异基因移植组(F344/N-BN组)、异基因移植+TGF-β1基因转染imDC组(F344/N-BN+TGF-β1组)和异基因移植+TGF-β1基因转染imDC+FK506组(F344/N-BN+TGF-β1+FK506组)。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3、5、7d各处死6只,获取大鼠静脉血和移植肠。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受体鼠外周血及移植肠CD4^+、CD8^+、CD25^+细胞和IL-4的表达。同时行移植肠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观察大鼠生存情况。结果TGF-β1修饰的DC细胞能显著抑制外周血及移植肠浸润淋巴细胞CD4^+、CD8^+及CD25^+的表达,并提高IL-4的表达;显著延长受体大鼠的生存时间,但移植肠仍有排斥反应的病理组织学征象。结论TGF-β1修饰的DC通过影响受体外周血及移植肠浸润T细胞对大鼠小肠移植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可调控性大鼠小肠TGF-β1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 按RNA提取试剂(TRIzol Reagent)说明书步骤从大鼠小肠组织抽提总RNA,克隆TGF-β1基因;经穿梭载体与可调控性腺病毒载体骨架连接,鉴定后在HEK293细胞包装.获得高滴度病毒后,取上清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观察目的 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扩增出与预期大小一致的cDNA片段,其中TGF-β1大小为1173 bp;其基因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大鼠TGF-β1基因序列完全一致.重组TGF-β1腺病毒获得的滴度约为1012 PFU/ml;病毒包装后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显示,绿色荧光蛋白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高;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 构建的可调控性大鼠小肠TGF-β1重组腺病毒载体得到了正确表达,为进一步研究TGF-β1干扰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诱导小肠移植免疫耐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TGF-β1mRNA与大鼠小肠同种异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TGF-β1mRNA与大鼠小肠同种异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试验分2组,Ⅰ组:Wistar→SD小肠移植;Ⅱ组Wistar→SD小肠移植 CsA.术后3,5,7d观察病理学改变并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IFN-γ、IL-2、TGF-β1mRNA.结果:病理改变:Ⅰ组术后3d出现排斥反应,7d最重,Ⅱ组术后7d部分出现轻度排斥反应.Ⅰ组IFN-γ、IL-I mRNA术后明显增高,Ⅱ组术后略升高,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TGF-β1mRNA术后增高,Ⅱ组TGF-β1mRNA术后增高大于Ⅰ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GF-β1mRNA转录水平增高可抑制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可调控性大鼠小肠TGF-β1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按RNA提取试剂(TRIzol Reagent)说明书步骤从大鼠小肠组织抽提总RNA,克隆TGF-β1基因;经穿梭载体与可调控性腺病毒载体骨架连接,鉴定后在HEK293细胞包装。获得高滴度病毒后。取上清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扩增出与预期大小一致的cDNA片段,其中TGF-β1大小为1173bp;其基因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大鼠TGF-β1基因序列完全一致。重组TGF-β1腺病毒获得的滴度约为10nPFU/ml;病毒包装后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显示,绿色荧光蛋白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高;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构建的可调控性大鼠小肠TGF-β1重组腺病毒载体得到了正确表达,为进一步研究TGF-β1干扰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诱导小肠移植免疫耐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消化外科》2003,2(4):280-282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体外扩增培养大鼠未成熟DC,采用术前预先输入受体体内的方法,了解未成熟DC诱导小肠移植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应用不同细胞因子(GM-CSF或GM-CSF+TGFβ1)培养骨髓和肝脏来源的未成熟DC,阴茎背静脉输入Wistar大鼠体内,1周后建立SD→Wistar同种异基因大鼠并列式小肠移植模型.术后监测移植小肠的免疫排斥反应强度.结果:术后第3、5、7天移植肠出现不同程度排斥反应.结论:大鼠未成熟DC细胞能够诱导小肠移植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7.
大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中细胞凋亡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小肠移植后排斥反应与细胞闻过则喜良心的关系以及雷帕霉素(RAPA)对移植后排斥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以SD大鼠为假移植组作对照(1组),其他各组采用Wistar→SD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移植后随机分为排斥反应组(2组)、雷帕霉素2mg.kg^-1组(3组)和雷帕霉素4mg.kg^-1.d^-1组(4组),每组术后1、3、5、7d分别处死6只大鼠,获取移植肠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各组在术后1、3d均未发现排斥反应,2组术后5、7d分别出现I度和Ⅱ度排斥,3组仅在术后7d出现早期排斥迹象,4组枯术后一直未见排斥证据,小肠细胞凋亡数量在排斥反应前期和排斥反应时显著增加,不同强度的排斥反应,细胞凋亡数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排斥反应中可出现大量的肠细胞凋亡,其始发时间早于排斥的组织学发现,凋亡细胞数量与排斥强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小肠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另一种可信的标志物。雷帕霉素对排斥反应的抑制能力与剂量有关,并不能抑制肠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旨在探讨大鼠原位肝移植免疫特惠的机制 ,研究肝脏移植移植物中肝实质细胞和浸润细胞凋亡及肝脏移植移植物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mRNA的表达变化。一、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分组 :肝移植模型用改良Kamada[1 ] 方法进行。A组SD大鼠原位肝移植假手术对照组 ,(n =30 ) ;B组Wistar→SD原位肝移植组 ,(n =30 )。肝脏移植大鼠分别于术后 1、3、5、7、1 4d各引颈处死 6只 ,获取移植物 ,迅速用液氮降温 ,- 80℃低温冰箱保存备用。2 .细胞凋亡的动态检测 :用TUNEL法标记过氧化物酶显色检测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与大鼠小肠同种异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试验分 3组。Ⅰ组 :Wistar→SD小肠移植 ;Ⅱ组 :Wistar→SD小肠移植 +环孢素A(CsA) ;Ⅲ组 :Wistar→SD小肠移植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 β1(rhTGF -β1)。术后 3、5、7d观察病理学改变并用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干扰素γ(IFN -γ)、白细胞介素 2 (IL -2 )、TGF -β1mRNA。结果 病理改变 :Ⅰ组术后 3d出现排斥反应 ,7d最重 ;Ⅱ组术后 7d部分出现轻度排斥反应 ;Ⅲ组术后 5d出现轻度排斥反应 ,术后 7d中度排斥反应。Ⅰ组IFN -γ、IL -2mRNA术后明显增高 ;Ⅱ组术后略升高 ,与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 1) ;Ⅲ组IFN -γ、IL -2mRNA术后升高 ,较Ⅰ组升高程度低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Ⅰ组TGF -β1mRNA术后增高 ,Ⅱ组术后增高大于Ⅰ组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TGF -β1可抑制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基因转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对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作用.方法 利用大鼠骨髓细胞诱导培养imDC,以脂质体介导的pIRES2-EGFP-hTGF-β1转染imDC,于移植前5d输注受体Lewis大鼠体内,移植后分别于3、7、10d抽血检测肝功能[总胆红素( TBIL)和谷丙转氨酶(AL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急性排斥反应病理评分、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肝脏淋巴细胞的凋亡及观察各组大鼠肝移植后的生存时间.结果 TGF-β1组移植后肝功能(TBIL和ALT)优于各对照组(P<0.05);TGF-β1组移植后3、7d血清IL-12浓度分别为71.03±10.70、80.88±14.23均低于各对照组(P<0.05);TGF-β1组移植后7d出现交界性排斥反应,移植10 d后出现轻度排斥反应(P<0.05);TGF-β1基因转染组移植后3、7、10d汇管区淋巴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6.75±1.93、14.00±2.19、18.25±1.38,较各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TGF-β1组大鼠移植后中位生存期为58 d,明显长于各对照组.结论 TGF-β1基因改造的imDC能诱导大鼠移植免疫耐受,在诱导器官移植耐受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耐受性树突状细胞(DC)的诱导及其机制。方法以20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C57BL/6小鼠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系(DC2.4)共培养6d,诱导耐受性DC(TGFβ-DC);以脂多糖(LPS)刺激DC 48h即为成熟DC(LPS-DC);以特异性针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PIR—B)的小RNA干扰片段(PIR-B siRNA)转染TGF-DC(si—DC)。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细胞表面PIR-A/B共同的胞外段PIR的表达、PIR—A/B及其mRNA的表达,以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观察各组DC刺激反应细胞增殖的能力,同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MLR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TGFβ-DC的PIR—B mRNA表达明显上调,PIR-A 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而LPS-DC的PIR—B mRNA表达明显下调,PIR-A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二者表面PIR的表达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PIR-B siRNA后,TGFβ-DC的PIR-B mRNA表达明显下调,细胞表面的PIR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P〈0.05)。正常DC2.4细胞可以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LPS-DC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增强,其反应体系中的IFN-γ水平明显升高;TGFβ-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受到明显抑制,其反应体系中的IFN-γ水平明显下降;而转染PIR—B siRNA后,TGFβ-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得到明显恢复,其反应体系中的IFN-γ水平明显回升。结论TGF-β1可诱导产生耐受性DC,其高度表达免疫抑制性受体PIR—B,上调PIR—B的表达可能是TGF-β1诱导产生耐受性DC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修饰的供者树突状细胞 (DC)对大鼠小肠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诱导效果 ,为抗排斥反应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健康成年SD大白鼠为供者 ,Wistar大鼠为受者。受者大鼠 18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均为 6只。A组 :为对照组 ,受者不经任何预处理 ,即行小肠移植术 ;B组 :小肠移植前 7d ,每只受者经尾静脉注射供者的DC ,细胞数为 2× 10 7个 ;C组 :小肠移植前 7d ,每只受者经尾静脉注射用IL 10修饰的供者DC ,细胞数为 2× 10 7个。B、C组 1周后行大鼠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术 ,观察各组受者移植小肠存活情况。结果 A、B、C组大鼠移植小肠存活时间分别为 :(7.33± 2 .4 2 )d、(8.33± 2 .94 )d、(18.5± 5 .17)d。经统计学分析 ,A、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而C组与A、B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用IL 10修饰的供者树突状细胞对受者进行预处理 ,可明显延长受者大鼠小肠移植术后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对异种胰岛移植的免疫耐受诱导作用。方法分别从BALB/C小鼠骨髓培养未成熟DC及成熟DC,将TGFβ1-pcDNA3质粒转染未成熟DC。分别将成熟DC和TGFβ1-DC负载Wistar大鼠胰岛抗原回输糖尿病小鼠体内,7d后将大鼠胰岛移植于左肾包膜下,观察移植物存活、T细胞增殖反应和细胞毒效应。结果以Wistar大鼠为供体,正常小鼠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10·2±1·1)d,成熟DC预处理后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缩短(7·0±1·3)d,P<0·05,而TGFβ1-DC预处理后存活时间显著延长(45·2±4·5)d,P<0·05。以SD大鼠作为供体时,移植物存活时间与对照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3±1·2)d,P>0·05。成熟DC预处理鼠T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效应显著增强(SI=6·92,KRmax=73%,P<0·05),TGFβ1-DC预处理后上述效应明显降低(SI=1·13,KRmax=6·9%,P<0·05),但两组对SD大鼠的效应无明显差别。结论TGF-β1基因修饰DC回输受体可诱导异种胰岛移植耐受,其机制与T细胞无能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沉默的半成熟树突状细胞(DC)诱导大鼠小肠移植模型免疫耐受.方法 供体乃44大鼠,受体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6).A组(半成熟DC组)移植前7d经阴茎背静脉注射半成熟MyD88沉默DC(2×106细胞数),B组(未成熟DC组)移植前7 d经阴茎背静脉注射未成熟DC(2×106细胞数)和C组(阴性对照组)移植前7 d经阴茎背静脉注射1 ml生理盐水.3组均于注射7 d后行大鼠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术,观察统计各组受体存活情况,检测受体血清中的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γ等的变化.结果 半成熟MyD88沉默DC组[(13.7±1.2)d,n=6]较未成熟DC组[(8.0±1.0)d,n=6,P<0.05]和阴性对照组[(6.0±0.8)d,n=6,P<0.05)存活时间显著延长,同时受体血清中IL-2和IFN-γ等促炎症因子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病理改变亦较轻微.结论 MyD88沉默的半成熟DC具有独特的表形和功能,能够诱导受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显著延长受体术后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5.
Li Y  Li N  Wu B  Li J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6):372-374,I022
目的 明确移植肠上皮细胞凋亡在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中的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近交系大鼠F344/N和Wistar/A进行全小肠异位移植,实验分4组。第1组:非基本对照 ;第2组;同基因移植组;第3组;异基因移植组;第4组;异基因移植加环孢霉素A治疗组。术的第3、5、7天取移植肠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移植肠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病理学检查显示第3组大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study MyD88 silent semi-mature DC (simDC) inducing immune tolerance in rat small bowel transplantation model. Methods All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6). Seven days before transplantation of intestine from F344 donors, Wistar recipient rats were injected with simDC (group A) , imDC (group B) and saline ( group C) through the penile dorsal vein respectively.Small bowel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and the survival time of recipients was observed. Serum IL-2 and IFN-γ levels were assayed. Results The survival time of recipients in group A was ( 13.7±1.2) day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groups B [(8.0±1.0) days,P<0. 05] and C [(6. 0±0. 8) days P<0. 05]. The serum levels of IL-2 and IFN-γ in group A were lower than in groups B and C (P<0. 05). Conclusion Depending on the unique phenotypic and functional features of sem-DC,they can induce the transplantation tolerance and prolong the survival of intestinal allografts after transplantatin.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study MyD88 silent semi-mature DC (simDC) inducing immune tolerance in rat small bowel transplantation model. Methods All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6). Seven days before transplantation of intestine from F344 donors, Wistar recipient rats were injected with simDC (group A) , imDC (group B) and saline ( group C) through the penile dorsal vein respectively.Small bowel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and the survival time of recipients was observed. Serum IL-2 and IFN-γ levels were assayed. Results The survival time of recipients in group A was ( 13.7±1.2) day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groups B [(8.0±1.0) days,P<0. 05] and C [(6. 0±0. 8) days P<0. 05]. The serum levels of IL-2 and IFN-γ in group A were lower than in groups B and C (P<0. 05). Conclusion Depending on the unique phenotypic and functional features of sem-DC,they can induce the transplantation tolerance and prolong the survival of intestinal allografts after transplantat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中的细胞凋亡现象,并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用SD/Wistar大鼠进行节段性小肠移植。实验分3组:同基因移植组(SD→SD);异基因移植组(Wistar→SD)和异基因移植加环孢素A治疗组(Wistar→SD+CsA)。术后第1,3,5,7天分别用TUNEL法检查移植肠上皮凋亡细胞,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结果TUNEL法显示:Wistar→SD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在其发生轻、中、重度排斥反应中存在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数随排斥反应的加重而增加(P<0.01),并显著高于SD→SD组(P<0.01)。Wistar→SD+CsA组细胞凋亡数亦有显著增加(P<0.01)。SD→SD组排斥反应轻微,凋亡细胞数无明显变化(P>0.05)。ELISA法显示:在SDSD组血清IL1β无明显变化(P>0.05),WistarSD组和Wister→SD+CsAz组随凋亡细胞数的增加血清IL1β亦增高(P<0.01)。IL1β增加与细胞凋亡指数增加呈正相关(r=0.798,P<0.01)。结论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IL1β在细胞凋亡发生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人凋亡相关因子配体(hFasL)及人转化生长因子-β1( hTGF-β1)基因共转染的大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对其生物学活性影响.方法 实验分6组:mDC组、imDC组、空载体组、hFasL基因转染组、hTGF-β1基因转染组及hFasL-hTGF-β1基因共同转染组(即共转染组).用hFasL或(和)hTGF-β1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FasL、pIRES2-EGFP-hTGF-β1)转染培养6d后大鼠骨髓来源的imDC,转染24 ~48 h后应用荧光显微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不同基因修饰的imDC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pIRES2-EGFP-hFasL及pIRES2-EGFP-hTGF-β1质粒转染imDC后可见绿色荧光;ELISA检测共转染组和转化生长因子(TGF)组TGF-β1基因表达均高于mDC组、imDC组、空载体组及FasL组(P值均<0.01),imDC组、空载体组及FasL组的TGF-β1基因表达均高于mDC组(P<0.05).hFasL基因表达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Westen blot检测hFasL及hTGF-β1基因转染组有均有相应蛋白表达(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1×103和43×103);流式细胞术显示表面分子CD86、CD80在mDC表达高于imDC及各基因转染组和空载体组;转染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显示,共染组T细胞的增殖反应均明显弱于TGF组和FasL组(P<0.05).结论 联合FasL和TGF-β1基因转染的imDC在体外诱导同种异体免疫耐受的能力强于FasL或TGF-β1单基因转染.  相似文献   

20.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延长大鼠移植脾存活时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供者来源的耐受性树突状细胞(DC)在脾移植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以Wista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建立同种颈部异位脾脏移植模型。(1)分离供者的骨髓细胞,分别采用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诱导培养出成熟的DC和耐受性DC,并在光镜下观察两者的细胞形态学差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者对共刺激分子CD86表达的差异,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比较其在体外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反应能力。(2)将受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单纯移植组:受者不经任何预处理仅进行脾移植。IL-10DC组:在移植前7d经受者尾静脉注射2×10^6/ml的经IL-10诱导的DC 1 ml。IL-4 DC组:在移植前7d经受者尾静脉注射2×10^6/ml的经IL-4诱导的DC 1 ml。空白对照组:在移植前7d经受者尾静脉注射无细胞的培养液1ml。观察各组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时间。结果 (1)经IL-10诱导的骨髓细胞表现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和特性,细胞体积大,但少见树突状突起,细胞表面低表达CD86分子,不能有效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而经IL-4诱导的骨髓细胞为典型的成熟树突状细胞,细胞胞体大,并有树突状突起,细胞表面高表达共刺激分子CD86,可显著刺激T细胞的增殖。(2)IL-10 DC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时间较其他3组明显延迟(P〈0.01);IL-4 DC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时间较单纯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而单纯移植组与空白对照组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供者来源的耐受性树突状细胞能够延缓大鼠移植脾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