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该院大肠埃希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预防院内感染。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该院1 588株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用WHONET5.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占分离菌的57.5%,主要分离自尿液(42.6%),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的敏感性最高分别为99.6%、99.5%、99%,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87.3%。产超广谱(ESBLs)菌株的检出率51.8%,其耐药率增高。结论该院大肠埃希菌感染主要为泌尿系感染,耐药情况严重,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增高,应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大肠埃希菌感染分布状况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临床分离的234株大肠埃希菌耐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4株大肠埃希菌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大于65.0%,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达61.0%,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99.6%,对头孢哌酮/舒巴坦100.0%敏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64.1%。结论医院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严格控制耐药株的产生和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1年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246株,用VITEK-32鉴定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246株大肠埃希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112株,阳性率高达45.5%。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小于20.0%;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和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大于60.0%。产ESBLs菌株对常用的18种抗生素耐药性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临床尿液标本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和耐药性逐年增强,临床医师应该重视病原菌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对该院泌尿系感染者分离出348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鉴定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抗菌药敏感性试验。结果医院尿路感染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敏感率为100.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和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也大于60.0%。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应该重视病原菌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1—2013年泌尿系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IEMENS 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系统或API系统鉴定细菌和真菌,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 151份中段尿细菌培养标本中共检出344株病原菌,阳性率为29.9%。其中革兰阴性菌263株(76.5%),最为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183株(53.2%)、肺炎克雷伯菌33株(9.6%)、变形杆菌21株(6.1%)、铜绿假单胞菌12株(3.5%);革兰阳性菌81株(23.5%),最常见的是粪肠球菌17株(4.9%)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株(4.4%)。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的检出率为51.9%和63.6%;产ESBL菌株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等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菌株,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敏感(敏感率为90.5%~100%)。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和美罗培南较为敏感(敏感率为83.3%)。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仍高度敏感(敏感率为86.5%~100%)。检出2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2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大肠埃希菌是泌尿系感染主要病原菌,病原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定期监测和及时总结并分析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菌在尿路感染中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尿培养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 Expression微生物鉴定系统、ID-32E鉴定条及ATBG-5药敏试条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药敏试条检测出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表型用双纸片法进行确证,并对所分离的103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所致的尿路感染在41~70岁年龄段有随年龄增长而感染率呈上升的趋势。在分离出的103株大肠埃希菌中,有43株产ESBLs,阳性率为41.7%。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为100%,其次是阿米卡星(89.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5.7%)。产酶株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助于临床治疗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尿路感染,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扩散,控制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BD Phoenix 100细菌分析鉴定仪对236株感染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检测。结果 23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23株(52.1%),革兰阳性球菌86株(36.4%),真菌27株(11.4%)。在所有分离菌中,大肠埃希菌89株,占37.7%;其余依次为粪肠球菌43株(18.2%);真菌27株(11.4%);屎肠球菌菌25株(10.6%);铜绿假单胞菌19株(8.1%);金黄葡萄球菌11株(4.7%)等。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耐药率分别为0.4%和1.2%,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2.8%。结论大肠埃希菌在泌尿系感染中仍占绝对优势,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检出率明显增多。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126株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美英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3):290-290,302
目的 了解本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动鉴定系统,体外药物敏感实验采用K-B法,ESBLs检测采用CLSI 2008 M100-S18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结果 126株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58株(46%,58/126);产酶株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阿米卡星为86%,左旋氧氟沙星4%,氨苄西林/舒巴坦4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75%,呋喃妥因为73%.结论 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率逐年升高,且多重耐药现象普遍,临床应引起重视,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避免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9.
妇女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情况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妇女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标本分离培养后,予以鉴定到种并进行相应的药敏试验.[结果]120份标本分离出120份阳性标本,培养阳性率为100%.这192株病原菌中,G 菌占检出菌的40.63% ,以葡萄球菌占多数.G-菌占检出菌的25.52%,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16.15%) ;真菌(15.11%) ,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检出真菌的(79.31%);支原体(14.59%);表皮葡萄球菌(14.07% ).真菌感染率明显上升.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支原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敏感率大于90 % ,而对喹诺酮类的敏感率均小于50 %.[结论]临床医生要根据生殖道标本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菌素,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分离和鉴定方法及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507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该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头孢替坦、丁胺卡那等抗菌药物较敏感,对美洛培南敏感率100%。结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应提高药敏试验率,以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临床送检的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耐药性诊断依据CLSI(2013年)标准进行判断。结果 609株大肠埃希菌检出产ESBLs菌株327株,检出率53.69%。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啉、头孢唑林耐药率达100.0%、头孢曲松为98.3%;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氨曲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较高,达62.4%~70.6%;对头孢替坦、呋喃妥因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0.9%~4.6%);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ESBLs阴性大肠埃希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可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医院内检出的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性及基因型,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由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ATB系统完成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检测,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表型确证试验,采用碱裂解法提取产ESBLs菌的质粒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EM型、SHV型、CTX-M-1组和CTX-M-9组基因。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阳性率为66.7%(279/418);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4.3%;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第1、2代药物耐药率均为100.0%;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耐药率在60.6%~84.9%;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仍保持较高的敏感度。11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基因型有113株(97.4%)为CTX-M型,其中CTX-M-9亚型68株(58.6%),CTX-M-1亚型67株(57.8%);TEM型有86株(74.1%);未检出SHV型。结论产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产ESBLs阴性的大肠埃希菌,且具有多重耐药性。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碳青霉烯类为最敏感的药物,但本研究中发现亚胺培南耐药菌株,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社区与院内获得性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药物敏感率,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09年门诊和住院患者尿液标本,培养分离得到大肠埃希菌,采用K-B法标准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出283株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率大于85%的药物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社区感染分离株药物敏感率普遍高于院内感染分离株.结论 社区与院内患者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有所不同,总结该地区泌尿系感染流行病学资料及耐药菌变迁规律,对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本地区泌尿系感染常见病原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常规培养鉴定方法对病原菌菌进行培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培养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114株,其中居首位的是大肠埃希菌78株(68.4%).结论 以大肠埃希菌为首位的革兰阴性杆菌是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并对产生了相当高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应合理有效的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性,以便指导临床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半定量微量板法检测389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被膜形成情况。采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389株大肠埃希菌中有301株生物被膜形成阳性,阳性率为77.4%,其中绝大部分形成中等或较大量的生物被膜;能形成生物被膜的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酶占53.2%(160/301);产酶的生物被膜菌对12种抗菌药物(除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外)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非常强,耐药及多重耐药性较严重。  相似文献   

16.
何树洪  崔颖鹏  任斌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3):1477-1479
目的:了解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院内分布及耐药性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K-60鉴定细菌,药敏用K-B法,用双纸片法检测ESBLs。结果:2002-2004年3年间共分离出1183株大肠埃希菌,产酶株占27%;肺炎克雷伯菌661株,产酶株占25.4%。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敏感率均在97%以上。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81.1%和71.2%,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余抗生素的敏感率均不佳。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严重,应控制三代头孢抗生素的使用以遏止ESBLS菌株不断上升的势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女性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12月泌尿系统感染女性患者的合格标本进行培养鉴定与药敏试验,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284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97株(69.37%),革兰阳性球菌43株(15.14%),真菌44株(15.49%)。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1.39%),而对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结论女性泌尿系统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高且多重耐药的细菌呈上升趋势,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医院分离出的666株大肠埃希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全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检出大肠埃希菌666株,排分离菌的第3位,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检出的主要科室是呼吸科、保健科、普外科。其中产ESBLs菌株244株(36.64%),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或P<0.01)。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加强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率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286株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9~2010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86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其中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100%敏感。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39.2%。结论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应加强其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菌在临床感染中的分布与耐药情况,为其在院内、外感染控制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5年间该院临床各类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分离情况并分析大肠埃希菌的科室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分离的2 405株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尿液1 049株(43.60%)及痰液562株(23.4%);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57.92%;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等的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50%;耐药率小于10%的抗菌药物有亚胺培南(0)、美罗培南(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6%)、头孢哌酮/舒巴坦(6.4%)和头孢西丁(7.7%),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等部分第3、4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有明显增加趋势。结论大肠埃希菌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耐药情况,临床应加强对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检测,避免产生更多的耐药菌株,以降低细菌的耐药性及医院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