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4月期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超声仪检查颈部淋巴结,术后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将临床病例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测定诊断效能、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超声特征与诊断结果.结果:与未转移淋巴结比较,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阻力指数、内部回声不均匀、收缩期峰值速度、边界不清、纵径/横径<1.5与内部微钙化分值高;甲状腺癌颈部非转移性淋巴结27例,转移性淋巴结43例;超声检查准确67例,误诊2例,漏诊1例,准确率95.71%;病理检查准确59例,误诊7例,漏诊4例,准确率84.28%,与病理检查比较,超声检查准确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显示,甲状腺癌颈部非转移性淋巴结28例,转移性淋巴结42例,其中单侧转移36例,双侧转移6例;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癌颈部非转移性淋巴结27例,转移性淋巴结43例.结论: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超声诊断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便于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囊性转移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①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囊性转移的声像图特征。②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囊性转移病人(8个病灶),观察其声像图特征及血供特点。③结果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囊性转移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包括颈侧部囊性肿物,伴囊壁实性结节,较大囊壁结节内可探及动脉血供,部分壁结节可显示微钙化。④结论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囊性转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病早期常合并区域淋巴结转移。前哨淋巴结(SLNs)是指引流原发肿瘤的第一站区域淋巴结。如在术前或术中能检测出SLNs是否被肿瘤细胞浸润,则可有效指导术式和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探查甲状腺SLNs的方法包括核素淋巴闪烁显像和亚甲蓝染色术中活检法。近年来,SLNs超声造影技术的产生为检测甲状腺癌SLNs状态提供了一种几乎无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依据以及分布规律。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270例甲状腺癌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前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根据颈部区分标记可能为淋巴结转移的病灶,并在超声下观察其表现。对所选的患者进行颈廓清术,同时将标记的淋巴结送病理检查,将二者的结果进行对比,详细记录颈廓清除术中转移淋巴结的分布以及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研究,经超声检查共发现536枚转移淋巴结,经过病理检查正确存在442枚转移淋巴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2.46%。对颈部实施廓清术在Ⅱ、Ⅲ、Ⅳ、Ⅴ、Ⅵ区域转移淋巴结的阳性率分别为55.56%(20/36)、70.83%(68/96)、70.00%(70/100)、30.58%(74/242)、52.38%(22/42)及87.85%(188/214),各区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比较Ⅱ、Ⅲ、Ⅳ、Ⅴ区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Ⅵ区出现转移淋巴结的几率明显高于Ⅱ、Ⅲ、Ⅳ、Ⅴ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形态、大小、回声与淋巴结转移并不存在相关性,而与微钙化、有无淋巴门以及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甲状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最重要的部位在Ⅵ区,因而对颈部的Ⅵ区实施淋巴结清扫非常关键,在对甲状腺癌诊断时,无淋巴结微钙化和无淋巴门现象对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超声征象.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9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临床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按照术后患者病理特征不同分为A组(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和B组(颈部淋巴结未转移者).比较超声检查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以及logistic多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时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56例疑似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患者淋巴结的门部回声情况、边缘缺损情况、钙化情况以及纵径和横径的比例,同时测量患者的淋巴结内部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和阻力指数(RI)情况,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39例(73枚),非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17例(94枚),阳性诊断率为87.2%;另外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和Vmax、RI都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疑似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阳性诊断率较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淋巴管超声造影(CEUS)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怀疑为甲状腺癌并拟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及经淋巴管CEUS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颈部淋巴结的超声及CEUS特征在转移组与未转移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20例甲状腺癌中,1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8例未转移。经淋巴管CEUS诊断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的灵敏度(91.7%比75.0%)及准确度(90.0% 比80.0%)均高于常规超声。正常淋巴结经淋巴管CEUS表现为均匀增强,转移淋巴结表现为不均匀增强及无增强。结论 经淋巴管CEUS可有效诊断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弥补常规超声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7月于瑞金市人民医院行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术治疗的135例DTC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超声检查在D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效能;另外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135例DTC患者,病理检查检出36例有淋巴结转移,超声检查检出31例有淋巴结转移。超声检查的敏感度为80.56%、特异度为97.98%、准确度为93.33%、阳性预测值为93.55%、阴性预测值为93.27%。Kappa检验显示:超声检查DTC患者淋巴结转移与金标准检查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822,P=0.000)。转移组有微小钙化、淋巴结长径/短径<2、有囊性或液化区、淋巴结血流丰富、淋巴门消失或淋巴结结构不清的占比分别为83.33%、80.56%、69.44%、86.11%、72.22%,高于无转移组的13.33%、17.17%、20.20%、24.24%、1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效能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PT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将其分为转移组(40例)和无转移组(50例),比较2组患者癌结节大小,CEUS特征(灌注强度、均匀强度、灌注缺损及灌注模式),CEUS定量参数[上升时间(RT)、峰值强度(PI)、平均渡越时间(MTT)、曲线下面积(AUC)、峰值降半时间(TPH)、上升斜率(WIS)及达峰时间(TTP)],应用ROC曲线分析CEUS相关指标取不同cut-off值的诊断价值。 结果 100个癌结节中76.00%(76/100)表现为低增强,89.00%(89/100)表现为灌注强度不均匀,转移组癌结节大小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02);2组患者癌结节边缘区PI、AUC和WIS显著高于中央区(均P<0.05),转移组边缘区PI、边缘区AUC显著高于无转移组(均P<0.001);ROC曲线显示,癌结节边缘AUC、边缘PI和结节大小的AUC分别为0.866、0.869和0.720,其中边缘AUC和边缘PI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均高于癌结节大小(P=0.026、0.018);Youden指数提示癌结节边缘AUC、边缘PI和结节大小位于最佳截点时,边缘AUC和边缘PI的准确率、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结节大小(PAUC=0.042、0.001、0.019,PPI=0.018、0.003、0.022)。 结论 在PTC患者颈部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的诊断中,癌结节边缘区CEUS定量参数PI和AUC准确率和灵敏度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病儿,女,8岁.无意中发现左颈部无痛性包块就诊.高频彩超显示:甲状腺左侧叶体积增大,形态饱满,左侧叶上极腺体内探及一1.8 cm×1.4 cm大小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晰,内回声欠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该结节周边可见丰富血流信号环绕;甲状腺右侧叶及峡部回声未见明显异常;左侧中上颈部探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呈串珠状,较大者约1.8 cm×1.3 cm大小,大多呈不均质低回声;右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提示:甲状腺癌(左侧叶)并左颈部淋巴结转移.手术病理结果: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癌组织浸润至甲状腺包膜外并腺叶内广泛转移,送检淋巴结4/7癌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为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13年8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616例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616例有完整统计资料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病理诊断颈部淋巴结总转移率为58.77%(362/616),中央区(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8.70%(300/616),颈侧区(Ⅱ、Ⅲ、Ⅳ、Ⅴ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8.80%(239/616),原发肿瘤的部位、最大直径、是否累及包膜、是否为多发病灶及患者年龄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越大,转移到颈侧区的可能性越大。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Ⅵ区,术中应常规清除,其次依次为Ⅲ、Ⅳ、Ⅱ、Ⅴ区,对于患者原发肿瘤具有累及包膜、直径〉1cm、多发病灶及位于双侧等特点应清扫颈侧区,术中快速病理检查颈侧区淋巴结病理状态,确定颈侧区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喉前淋巴结(DLN)转移与颈部其他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33例行手术治疗且有DLN检出的PTC患者,分为DLN-阳性组(139例)和DLN-阴性组(39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在533例PTC患者中,DLN的转移率为26.08%(139/533),16例仅发生DLN转移而无其他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1 cm(P<0.001),多灶(P=0.002),位于中上1/3(P=0.047),临近被膜(P=0.011),中央区(P<0.001)及侧颈淋巴结转移(P<0.001),淋巴脉管浸润(P=0.014),甲状腺外侵犯(P<0.001),高侵袭性病理亚型(P=0.013)与DLN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1 cm(OR=0.466,P=0.001),位于中上1/3(OR=1.748,P=0.024),中央区(OR=0.180,P<0.001)及侧颈淋巴结转移(OR=0.468,P=0.003)和淋巴脉管浸润(OR=0.294,P=0.005)是D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DLN阳性患者同侧及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和侧颈淋巴结转移率更高(P<0.05),且有更多的淋巴结转移数目(P<0.05)。结论:PTC术中应规范清扫喉前及锥状叶周围的淋巴及软组织,对于DLN转移,尤其高侵袭亚型者,建议行全甲状腺切除及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必要时选择性侧颈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39侧)cN0期DTC患者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观察术后近远期的临床疗效。结果: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率41.03%(16/39)。36例中有1例暂时性声音嘶哑,无永久性低钙抽搐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6年有3例Ⅵ区淋巴结阳性患者术后颈侧区复发再次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结论:cN0期D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常见,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可行的,应常规清扫。  相似文献   

14.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上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模式和规律.方法 将4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颈清扫标本(共42例)的淋巴结术中均按照颈部分区放置并送病理检查.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直径大小.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合分析淋巴结转移特点和规律.结果 平均淋巴结转移数目是6.2个.好发的转移部位依次是Ⅵ区(95.24%)、Ⅲ区(69.05%)、Ⅳ区(57.14%)、Ⅱ区(52.38%)和Ⅴ区(19.05%).副神经以上区域检测到转移占患者总数的7.14%.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数目之间存在回归关系(P=0.02),病人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数目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32). 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从颈Ⅱ区到Ⅵ区间存在很高的淋巴结转移率.甲状腺原发肿瘤的大小和患者年龄是影响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重要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3月-2010年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6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因颈前区无痛性包块入院36例,颈淋巴结肿大入院5例,声音嘶哑就诊2例,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18例.行患侧叶、峡部全切、对侧叶大部切除术46例,甲状腺全切除术15例.传统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83-85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临床特点及防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52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淋巴漏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出现淋巴漏22例,发生率为4.2%。不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淋巴漏发生率不同(P0.001),其中,与右侧中央区清扫相比较,左侧及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淋巴漏发生率明显升高(P=0.007、P=0.000004)。21例淋巴漏患者均通过各种保守治疗治愈,术后住院时间为(7.43±1.57)d,仅1例行手术治疗,22例患者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清扫术后淋巴漏主要在于预防,清扫左侧中央区淋巴结时尤其要注意,多数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少数保守治疗无效患者可考虑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特征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超声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12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术前超声诊断资料与术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肿瘤边界、钙化、肿瘤位置、甲状腺被膜与肿瘤关系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肿瘤边界、钙化、肿瘤位置、甲状腺被膜与肿瘤关系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不同超声积分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不同超声积分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超声积分为2.5作为临界点,积分≥2.5分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颈侧区淋巴结很有可能发生转移,临床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是86.0%、90.0%。结论临床中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应用超声积分能够有效地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进行诊断,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7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50.7%(34/67)。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肿瘤直径≤1.0cm或>1.0cm无关(χ2=0.42,P>0.05);与原发灶是否侵犯包膜(χ2=8.76,P<0.01)及年龄<45岁或≥45岁(χ2=4.30,P<0.05)有关。67例均无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抽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必要的、安全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通过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清扫中央区淋巴结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76例患者行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清扫中央区淋巴结后均顺利度过围术期,康复出院,无窒息、甲状腺危象、切口感染、术后出血、手足抽搐及死亡等发生;2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并发症。术后常规门诊随访,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率为100%;1例患者出现右侧侵犯颈内静脉、迷走神经、颈总动脉癌结节,行二次手术,病理类型为滤泡型乳头状癌。结论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完全符合肿瘤手术淋巴结清扫整块切除的原则,能够彻底清除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减少了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25(20):3635-3639
Background  Parapharyngeal lymph node (PPLN) metastasis from thyroid carcinoma is rare. We describe the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is condition.
Methods  Twenty-five patients with PPLN metastasis from thyroid carcinoma were treated at our institution from January 1999 to December 2010, including 22 patients with papillary carcinoma, two with medullary carcinoma, and one with follicular carcinoma. Of these, 16 had a history of surgical treatment prior to PPLN metastasis. Of the nine patients without a history of surgical treatment, five had widespread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es and four had occult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PLN metastasis was diagnosed by 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in 22 cases.
Results  Resection of metastases was performed via a transcervical approach in 23 patients and a transmandibular approach in two patients. After a median follow-up time of 31 months (range: 6–130 months), nine patients developed distant metastases, and six of these died of their disease.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63.8%.
Conclusions  PPLN metastasis from thyroid carcinoma may occur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 neck dissection, with widespread metastases to cervical lymph nodes prior to initial treatment, and with occult thyroid carcinoma. 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is helpful for diagnosis in the first two presentations. Surgical resection remains 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for this disease. PPLN metastasis has a tendency to be associated with distant metastases and a poor progn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