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制对含水溶性染料废水进行脱色的新型凝聚剂,并确定其最佳使用条件、探索脱色机理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表明,亚铁与一定组分的其它无机盐组成的新颖复合型脱色化学凝聚剂,对含水溶性染料(典型的活性和酸性染料)废水,取得了甚佳的脱色效果(处理水色度及 pH 值皆可达排放标准),且处理成本很低.该凝聚剂脱色机理为单个组分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化学作用以及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该凝聚剂脱色效率及处理成本综合效果均优于目前单一型的无机凝聚剂,且可以废治废,综合利用,对实际工程应用尤为有利。  相似文献   

2.
糖蜜酒精废水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色素,对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利用专用微生物(细菌、真菌等)对废水进行生物脱色,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在糖蜜酒精废水生物脱色的研究现状,重点是新的脱色菌种的发现和脱色机理的阐述,最后对未来糖蜜酒精废水脱色的研究发展做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3.
林少敏  高秀佳 《科技信息》2011,(22):118-118,121
本文针对印染废水中染料的存在状态,分析染料废水的絮凝脱色机理,对不同种类脱色絮凝剂的处理方法进行分类,介绍目前国内外在脱色絮凝剂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印染脱色絮凝剂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改性膨润土对工业废水的脱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对膨润土进行了改性,将其用于造纸废水和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脱色效果较好,并进一步探讨了该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固定化混合脱色菌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以活性炭、纤维挂条为载体的固定脱色菌处理废水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两者处理效果较好。活性炭为固定载体的适宜流量小于6.7mL.min^-1,处理38h,只需对载体上的脱色菌采用循环新鲜营养液,使其繁殖再生,又可继续可处理废水约104h,脱色率可达85%。此方法比无菌体等量活性炭处理废水的有效寿命长,以纤维挂条为载体固定脱色菌,以相同接种量无载体的游离菌液处理废水作对比,经一定时间培养,处理相同  相似文献   

6.
从保定某印染厂印染废水中分离到13株具有较好脱色能力的细菌,其中1株对直接黑绿、1株对活性红、1株对直接大红GBE、3株对直接胡蓝、7株对活性艳红X-3B有脱色能力.在最适条件下其脱色率都达到80%以上,尤其对直接胡蓝有脱色能力的3株菌脱色率达到100%.研究了这13株细菌在不同温度、pH值、供氧量条件下对所试染料的脱色情况.并根据各菌株的个体形态、群体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对这13株脱色细菌进行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海绵铁、锰砂金属多孔滤料对印染废水色度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静态实验和取用某毛纺厂实际生产废水的动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海绵铁投加量为100 g/L,粒径为1.2~1.45 mm,废水pH值为5.6和反应时间为40 m in时,印染废水脱色率可达90%以上。结论海绵铁对印染废水脱色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双氰胺、甲醛为原料并引入改性剂氯化铵,在氯化铝的催化下合成了一种高效脱色絮凝剂MDF.以活性艳橙K-G模拟印染废水的脱色率为考核指标,考察了改性剂用量、反应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脱色絮凝剂MDF最佳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4 h,反应物配比为n(甲醛)∶n(双氰胺)∶n(氯化铵)∶n(氯化铝)=2.5∶1∶0.75∶0.05.脱色絮凝剂MDF对活性艳橙K-G模拟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8.5%,最佳药剂投加量为100 mg/L.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解淀粉芽孢杆菌LC03的芽孢漆酶对染料废水有更好的脱色作用,将其固定于海藻酸钙的凝胶中,测定其最适温度和最适pH及操作稳定性,并对RBBR、靛红(IC)、活性黑(RB5)、结晶紫(CV)等4种单染料进行脱色; 通过加入漆酶介体,研究固定化漆酶-介体系统对单染料及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漆酶最适温度65 ℃,最适pH为6.2,重复利用10次酶活还在80%以上; 固定化小球对染料CV脱色作用尤为明显,脱色1 h后脱色率就达到80%以上,对其他3种染料也有一定的脱色作用; 漆酶介体对染料的脱色均有促进作用,对染料IC、RBBR和RB5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且随着介体浓度的升高脱色率增大; 固定化小球提高了漆酶的重复利用率,增加了漆酶的稳定性,在酸性、碱性、中性条件下,对单染料和模拟染料废水都有很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0.
改性粉煤灰对酸性黑10B的脱色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H2SO4为改性剂对粉煤灰进行活化处理,用活化后的粉煤灰对酸性黑10B水溶性模拟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研究了各种反应条件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对活化机理和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粉煤灰经质量分数为50%的H2SO4活化后,在染料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灰水质量浓度为12.5 g/L,pH=1~5,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脱色率可达94%以上.说明粉煤灰经改性后,对染料废水有很好的脱色效果,在造纸废水、纺织印染废水的处理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活性染料染色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活性炭和保险粉2种方法进行脱色,分析处理后得到的回用水指标,进而比较2种处理方式对染色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为脱色废水再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研究了在染料废水脱色处理中几种混凝剂及助凝剂混凝处理的最佳PH值、最佳用量、脱色效果以及混凝与其它物化方法联合处理的情形,其中混凝剂-NaClO氧化处理是洒料废水脱色为最佳方案。另外,在新型混凝剂聚合硅酸铝的研制应用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硅酸铝对于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优于其它混凝剂.  相似文献   

13.
陈祝军 《科技信息》2010,(27):10-11
利用H2O2/Fe2+光助催化氧化,对活性艳红X-3B的染液模拟废水及印染厂活性染料的实际废水进行脱色研究,讨论了影响因素和控制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对活性染料废水脱色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印染废水脱色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印染废水脱色研究的发展现状,对各种脱色方法,包括:吸附、混凝、氧化还原、离子交换、超滤、生化和电化学等进行评价,并且对脱色条件及原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膜胶粒电荷效应对动态膜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以FeO(OH)、Al(OH)3溶胶、壳聚糖、明胶之间的二元组合,并通过调节pH,在陶瓷基质膜上通过错流过滤制备预涂动态膜,同时考察其对直接大红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试验表明:可通过选择不同组合和控制pH实现面向过程的动态膜设计.制备的4种动态膜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为94%~100%,通量为20~55 L/(m2·h).当电位极性相反时,脱色率最大;当电位极性为负时,脱色率最小.电性相同时,电位差越小,脱色率越大;电性相反时,电位差越大,脱色率越大.  相似文献   

16.
在硫酸介质中,利用痕量铁(Ⅲ)作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有机染料甲基红脱色,系统地研究了影响有机染料甲基红脱色的因素,建立了甲基红脱色的新方法,其脱色率达到了99.8%。为治理废水中的甲基红污染,开辟了一条简便、快捷、高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偶氮染料废水由于其有机成分复杂、色度高、毒性强、难降解等而被视为急待处理的废水之一.生物锰氧化物由于其高催化活性而具有很大的控制水污染的潜力.本文研究Pseudomonas putida QYS-1产生的生物锰氧化物用于甲基橙和刚果红的脱色,对于相同初始浓度的甲基橙和刚果红,生物锰氧化物对其的脱色效果存在显著的差异,刚果红脱色率比甲基橙高59%.通过生物锰氧化物的循环利用,表明生物锰氧化物随着循环利用次数的增加,其自身活性及对偶氮染料的脱色作用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染料废水排放前必须加以控制,杂多酸光催化可以有效地降解颜料废水,但对其动力学和光催化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以磷钨酸为光催化剂,在紫外灯照射下,对模拟染料废水直接橙S溶液进行光催化脱色反应.研究了磷钨酸质量浓度、pH值、直接橙S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和羟基自由基捕获剂对直接橙S溶液脱色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20 mg/L的直接橙S溶液,磷钨酸最佳加入质量浓度为0.4 g/L;pH值最佳值为2.0;当直接橙S溶液低于35 mg/L,直接橙S溶液的光催化脱色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L-H)动力学方程;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直接橙S溶液能被有效矿化;羟基自由基捕获剂能抑制光催化脱色反应.研究结果对理解杂多酸光催化过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泥炭对模拟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问题,探讨了各种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泥炭均表现出良好的脱色性能,在加入量分别为80mg/100mL和65mg/100mL时,泥炭对活性嫩黄K-6G和活性深蓝K—R模拟废水的脱色率分别达到84.6%和86%。其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20.
鸡毛角蛋白脱色剂的研制及其脱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鸡毛角蛋白脱色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探讨助剂用于印染废水脱色的最佳脱色条件,评定该助剂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为:(1)先用40%(质量分数)的盐酸在75℃预处理鸡毛1 h,然后用30%的NaHSO3同温处理1.5 h;最后经20%的NaOH在80℃水解40 min,由此制备出的鸡毛角蛋白脱色剂脱色效果良好.(2)在室温酸性条件下,加入2 g/L的脱色剂,1 h后该脱色剂对实验所选的酸性、活性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达到了95%以上,对分散、士林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