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前后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其心脏事件及心绞痛的发生情况等。方法:34例患者治疗前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后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6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腔内冠状动民形术,另18例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简称PTCA)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这一新兴科学的发展给护理及康复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我院心内科自 2 0 0 0年对 78例冠心病患者施行PTCA术 ,术后经严密观察及康复护理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PTCA的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78例患者中男 50例 ,女 2 8例 ,年龄 38~ 72岁 ,其中有冠心病史 30例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2 8例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1 5例 ,心肌病 5例。2 术前护理2 .1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向患者说明手术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情况 ,讲解成功的手术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 ,通过…  相似文献   

3.
自从 1977年第 1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成功实施以来 ,PTCA已经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PTCA术后有 30 %~5 0 %的病例发生再狭窄[1,2 ] ,尤其是在PTCA术后 6个月内。因此 ,如何有效地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已经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重要课题。至今尚无药物治疗确切有效的报道。而支架植入术被认为是目前唯一对PTCA术后再狭窄有效的治疗方法[3] ,但是支架植入术后仍有 2 0 %的病例发生再狭窄[4 ] ,而且支架的植入可能增加血管壁损伤和血栓形成的危险。近年来 ,随着对PTC…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冠状动脉粥栏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PTCA治疗的223例冠心病患者,并记录住院和随访期间的心脏事件。结果:共扩张267支血管,左前降支126支,左回顾支47支,右冠状动脉94支。非完全闭塞性病变222坂,成功率98.20%(218/222);完全闭塞性病变45支,成功率77.78%(33/45),明显低于非完全闭塞组(P〈0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0例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前3d始口服阿司匹林300mg/d;抵克力得500mg/d ,采用Seldinger技术建立右股动脉通路。结果 成功率为96%,失败4例,无1例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是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重要措施,可使病变血管达到预期的扩张效果,对冠心病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8.
切割球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69例临床应用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切割球囊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方法 对 6 9例冠心病患者的 80处病变行切割球囊扩张治疗 ,对其进行分析 ,并短期随访 .结果  80处病变血管直接切割球囊扩张治疗 ,成功率 93% ,其中 9例完全闭塞性病变中 7例获得成功 (成功率 78% ) .3例支架内再狭窄均扩张成功 .80处病变切割球囊扩张后安放支架 5 8个 (支架安放率 73% ) ,2 2例单纯行切割球囊扩张术者残余狭窄为 0~2 0 % [平均 (7± 6 ) % ].1例患者术后出现心包填塞 ,无严重内膜撕裂发生、急性闭塞、急诊冠脉架桥术及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随访 1~ 10 mo(平均 5 .9mo) ,1例单纯行切割球囊扩张术患者于术后 1mo出现心绞痛 ,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再狭窄 .其他患者随访期间无心脏事件发生 .结论 切割球囊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安全、有效 ,短期疗效良好 .  相似文献   

9.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 1999~ 2 0 0 0年共完成PTCA 35例 ,其中 1例术后猝死 ,为总结经验及教训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35例患者 ,男 2 6例 ,女 9例 ,年龄 33~ 71(平均 5 5 .6 )岁。稳定性心绞痛 15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17例 ,心肌梗死型 3例。 35例患者单支血管病变 2 5例、多支血管病变 10例 ,其中左前降支病变 19例 ,左回旋支病变 11例 ,对角支2例 ,右冠状动脉病变 3例。按照ACC/AHAPT CA规定的病变特征分类 :A型病变 9处 ,B型病变2 0处 ,C型病变 1…  相似文献   

10.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证明这一治疗方法在提高客观生理指标的同时,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从医学和社会学两个角度来说,都是冠心病治疗的理想方法。方法: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的成功病例62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选用国际上流行的简短表格-36(SF-36)和自行设计的针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情况的随访表。术前资料于手术前-晚采集,术后3月及6月以信访、门诊复查的方式发放问卷。同时比较了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测量的LVEF。结果:术后发生心绞痛的病例数减少(P<0.001),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较术前增加(P<0.01)。简短表格-36中各项计分除总体健康感觉外,手术前后均有显著差异,术后3月及术后6月计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001,精力及活力为P<0.005),但术后3民术后6月之间无显著差别。心绞痛迅速而可靠地缓解是术后早期生活质量的提高的主要原因。半数以上患者术后体力恢复较慢,大部分在随访期间恢复正常工作。结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可减少心绞痛的发生,改善客观的心脏功能指标,显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从当前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标准来看是冠心病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 3 5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疗效、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对 3 5例 AMI患者行 PCI治疗 ,其中男性 3 4例 ,女性 1例 ,年龄 3 9~ 72 (5 4.8± 8.6)岁。其中 2 1例患者为急诊 PTCA,均在发病后平均 (7.4± 6.6) h内直接进行 PTCA;3例为溶栓失败后补救性 PTCA;11例为延迟PTCA。 结果 :PCI成功率为 10 0 % ,术前梗塞相关血管平均狭窄 (93 .2± 5 .9) % ,术后残余狭窄为 (10 .6± 6.3 ) %。结论:AMI时行急诊 PTCA成功率高 ,残余狭窄少 ,对溶栓失败或并发心源性休克者应积极行 PTCA,可获得较高的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率和较低的心梗复发率和死亡率 ,同时可减少梗塞面积 ,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27例为单支病变,13例为双支病变,2例为三支病变;59支病变血管中左前降支(LAD)35支,左回旋支(LCX)7支,右冠状动脉(RCA)17支;狭窄程度为75~100%。采用Gruentzig等建立的方法进行PTCA。结果42例患者扩张成功40例,成功率为95.2%;59支病变血管扩张成功53支,成功率为89.8%;75处狭窄扩张成功66处,成功率为88%。术后40例扩张成功患者的症状均得以缓解或消失。结论PTCA对冠心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应注意术中的一些问题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射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安全性及其对近期临床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3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美托洛尔组分别在第1次球囊扩张前和放置支架前向冠状动脉内注射美托洛尔5 mg,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两组心率、血压、心肌酶、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同时观察住院期间及发病后30 d心绞痛、再梗死、心力衰竭,血运重建、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在两组基线资料可比的情况下,冠状动脉内注射美托洛尔对AMI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无影响。在注射美托洛尔过程中未发生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心动过缓、心力衰竭及低血压。住院期间美托洛尔组和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3.94±5.76和53.33±5.88,心肌酶肌酸激酶峰值分别为(2354.24±693.66)和(1981.87±412.92)U/L,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两组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死亡、再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在AMI患者的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射8受体阻滞剂是安全的,但无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无复流现象被定义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或支架植入后TIM I血流≤2级,但冠脉内无机械性阻塞。本研究探讨急诊PTCA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意义。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就诊于同仁医院的53例[男37例,女16例,年龄(54±12.35)岁]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 I)行急诊PTCA的患者。病例被分为无复流组(18例,TIM I≤2级)和PC I后冠脉血流正常组(35例,TIM I3级),随访6个月,观察有无心脏病性猝死和非致命性心脏事件。组间差别采用t检验或x2检验。结果:无复流组发生充血性心衰(P<0.05)、恶≤2级性心律失常(P<0.05)、再发心绞痛(P<0.05)、心脏性猝死(P<0.05)高于冠脉血流正常组。无复流组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冠脉血流正常组。结论:无复流现象强烈提示AM I预后不良。但需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5.
李琴 《吉林医学》2012,(31):6858-6860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Intracoronary stent)置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诊介入治疗方法,探讨急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急性心机梗死行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ST段抬高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在12 h以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急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选的急性心肌梗死35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100%。术前梗死相关血管狭窄(93.1±5.8)%,术后残余狭窄(10.3±7.6)%。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2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3例拔管时出现迷走反射性低血压,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残余狭窄小,可获得较高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和较低的心肌梗死复发率和死亡率,同时可减少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严密的观察,精心的、全方位的护理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examine long-term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coronary stenting and to assess the factors affecting its efficacy. Methods A total of 79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ccessful PTCA and PTCA+stent in this ho spital were followed by direct interview or letter. The rate of follow-up was 84.2% and the period of follow-up was 0.9-12.7 (3.5±2.4) years. Results During follow-up, 4 (0.5%) patients died, 22 (2.8%) had nonfatal acute myocar dial infarction, 10 (1.3%) ha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and 98 (12.4%) had repeat PTCA. The rate of recurrent angina pectoris was 31.1%. The cardiac event-free survival rate calculated by the Kaplan-Meier method was 88.2% at 1 year and 80.6% at 12.7 years.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MI history, stent implantation and the risk of cardiac events, and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disea sed arteries and the risk of cardiac events. Compared to the PTCA group, patien ts with PTCA+stent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rates of total cardiac events. Conclusion The long-term efficacy of PTCA, especially PTCA + stent in Chinese patients was very satisfactory, suggesting that PTCA+stent therapy should be the major treat ment for revascula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中缺血和再灌注时QT离散度的变化。评价成功的PTCA术对改善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方法22例冠心病患者行成功的PTCA术治疗,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9.8±9.0)岁,记录PTCA术中及当日同步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分别于术前、首次球囊扩张期间、首次球囊扩张后即刻、术后2h及12h测定QT间期和RR间期,QTd=QTmax-QTmin。结果QTd在首次球囊扩张期间与扩张前比较明显增大(P<0.05),在术后2h及12h均较术前减小(P<0.05),且术后12h与术后2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球囊扩张后即刻与扩张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A球囊扩张期间,由于产生一过性短暂的心肌缺血使QTd增加,而成功的PTCA术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QT离散度,从而可能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 (AMI)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的适应证、时机、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对 76例急性Q波型心肌梗塞患者行直接PTCA治疗并随访。结果 :76例患者共有 79支梗塞相关冠状动脉 ;78支再灌注成功 ,再灌注成功率为 98.7%。其中心肌梗塞溶栓疗效分级 (TIMI)Ⅲ级者 77支 ,TIMIⅡ级者一支 ;再灌注未成功一例 ,再灌注后冠脉急性再闭塞一例 ,死亡一例。随访无一例发生急性左心功能不全与心肌梗塞再发。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直接PTCA安全可行 ,对AMI时间超过 2 4h ,经内科药物治疗后临床上仍有明显胸痛的患者 ,亦可考虑直接PT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