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天津市农村居民超重与肥胖现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2004年天津市农村居民健康体检的3202962名农村居民进行超重和肥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降低农村居民的超重和肥胖率,减少各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将天津市2004年农村居民健康体检人群分为3个年龄组,7岁以下年龄组应用Z评分法,7~17岁年龄组应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指数值分类标准,18岁以上应用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对农村居民身高、体重的人群和地区分布作一分析,经人口标化后与全国2002年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一类农村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0~6岁儿童的超重率为5.48%,肥胖率为12.76%;7~14岁儿童的超重率为11.97%,肥胖率为9.30%;15岁及以上人群的超重率为26.70%,肥胖率为13.62%。天津市各组农村居民的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全国一类农村水平。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天津市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女性肥胖率明显高于男性)、地区、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低,肥胖率越高)、饮酒。结论超重肥胖已成为天津市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预防与控制超重肥胖应成为农村地区防治慢性病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
2004年天津市农村14岁及以下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2004年对天津市14岁及以下年龄组农村居民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了解农村少年儿童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居民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天津市559103名14岁及以下农村人口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等基本体征,内、外、五官科各项体征及3岁以下儿童的佝偻病、男童外生殖器、女童月经初潮年龄、7岁以下儿童的血红蛋白和血浆维生素A水平等项目进行健康检查。结果14岁及以下人群中,皮肤、耳、听力、心脏、肝脏、脾脏、肺、躯干四肢、精神发育正常、无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无染色体疾病的儿童在99.0%以上,0-6岁儿童的肥胖率为12.76%,7-14岁儿童的肥胖率为9.30%,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2.79%,低体重率为5.17%,消瘦率为3.16%,3岁以下儿童佝偻病检出率为5.74%,7岁及以下儿童的贫血率为12.42%,维生素A缺乏率为2.23%。结论14岁及以下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基本良好,存在的营养缺乏和超重肥胖问题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村社区人群高血压现患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山西农村有条件进行健康教育的社区人群19749人,进行了高血压患病率及其现患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1.61%,其中临界和确诊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3.29%和8.32%;男性患病率(22.84%)高于女性(20.57%);15~34岁人群患病率在10%以下,而35~54岁年龄组患病率波动在20%~30%,55岁以上患病率达40%以上。男性在50岁前患病率高于女性,而50岁以后则女性高于男性。高血压现患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父母、同胞高血压患病史等因素外,该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主要是超重、肥胖及饮酒、口味偏咸和吸烟等行为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004年天津市农村居民健康体检的2390754名15岁以上农村居民的血压结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降低农村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减少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测量血压,计算天津市农村居民的血压均值、高血压患病率,进行人口标化后与全国2002年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一类农村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高血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被调查人群收缩压为(125.9±18.99)mmHg,舒张压为(80.44±10.77)mmHg,高血压患病率为31.57%,其中男性为33.08%,女性为30.18%。与全国一类农村结果比较表明,该市各年龄组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全国水平,按2000年中国人口标化后,18岁以上人群总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一类农村水平近50%。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地区、文化程度、吸烟、饮酒、超重肥胖。结论高血压已成为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预防与控制高血压应成为农村地区防治慢性病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顺义35-70岁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为政府制定农村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年龄在35—70岁的农村居民1364人,研究内容包括饮酒等行为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以及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结果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51.2%,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病率有随年龄增高而上升的趋势;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分别为39.3%,31.9%,4.8%。农村居民超重、肥胖、腹部肥胖、规律锻炼、饮酒、高油膳食、高盐膳食、精神压力所占比例分别为35.6%,20.6%,50.5%,17.5%,28.4%,55.7%,37.5%和74.1%。结论高血压已成为影响35—70岁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如超重和肥胖、高油膳食、高盐膳食、缺乏规律体育锻炼、饮酒、精神压力等在顺义农村居民中广泛分布;应建立以政府为领导,多部门和社区广泛参与的高血压防治体系,加强危险行为因素干预工作,以遏制农村高血压流行的快速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天津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天津市东丽区万新街7 235名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被调查的7 235人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病率为17.2%,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70岁以上、腹型肥胖、脑卒中、精神应激、超重、肥胖、尿常规异常、甘油三酯异常和高密度脂蛋白异常均是60岁以上老年人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70~79岁、80岁以上、腹型肥胖、脑卒中、精神应激、肥胖、尿常规异常和甘油三酯异常是60岁以上老年人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天津市东丽区万新街老年人群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体重,重视生化指标监测,以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病水平,引导医疗卫生和健康相关产业的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居民健康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方法]2002年8~12月,在临沐县农村抽取部分18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110人,超重率为30.45%,肥胖率为8.56%;高血压患病率为19.09%,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为15.09%、治疗率为7.08%;血脂异常率为15.59%,其中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患病率分别为3.51%、7.66%、6.39%。[结论]临沐县农村成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农村四类地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状况,为控制高血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样法对石门县新铺乡、维新镇、罗坪乡14岁以上1153名居民进行血压测量及活动量、猪油摄入量调查。结果 石门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5.09%,高于全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7.80%;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占90.23%;高血压病分级以I级为主,占61.50%。结论 高血压病防治对象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措施为合理膳食,开展科学健身活动以及定期开展高血压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体重指数分布特点及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参检的1343例60岁以上的离退休职员,检测收缩压、舒张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空腹血糖,并计算不同性别不同体重指数(BMI)各组的患病率。结果受检1343人中BMI不足、正常、超重和肥胖各组检出率分别为6.18%、51.67%、35.52%和6.63%。但老年人不同性别体重指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46.09%、46.91%和7.45%。男性高血压和高血脂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患病率伴随体重指数增加而升高。与BMI正常组比较,超重肥胖组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P〈0.05)。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检出率伴随BMI升高而升高。结论BMI升高是老年人群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聚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昆明市农村中老年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及聚集性.方法 在昆明市石林县采用按比例概率抽样方法抽取6006名45岁以上农村居民,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测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该地村民吸烟、饮酒、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心血管病家族史检出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4.8%,24.3%,12.1%,2.2%.11.2%,4.6%,30.8%和7.0%;除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女性高于男性外,其余均是男性高于女性(P<0.05).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检出率60岁及以上组人群低于60岁以下组,而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检出率则是60岁及以上组人群高于60岁以下组(P<0.05).该地村民中无任何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例为38.0%,女性高于男性(P<0.001);具有1个及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为83.8%和41.7%.结论 石林县农村中老年居民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性,应大力加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天津市居民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标准,于2006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市3个城区、3个郊区共20 346名≥18岁居住5年以上的常住人口进行了调查。采用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并做体格检查和相关测量。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天津市≥18岁居民高血压实际调查患病率为27.75%(按全国人口构成标化率为21.88%,按天津市人口构成标化率为22.26%),高于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18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8.8%)。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农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城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男性均高于女性。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CI为农村1.794(1.628~1.976)、男性1.208(1.108~1.317)、年龄高1.588(1.540~1.638)、文化程度较低1.126(1.080~1.174)、人均年收入较低1.135(1.083~1.190)、饮酒1.329(1.200~1.472)、饮茶1.242(1.123~1.376)、空腹血糖受损1.722(1.488~1.993)、糖尿病1.768(1.544~2.024),超重1.749(1.614~1.896)和肥胖3.047(2.750~3.376)。结论天津市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农村高于城市,应采取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合理的生活方式等有效措施,降低高血压的患病情况。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成年居民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天津市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于2006年采用四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城区、3个郊县19 271名18岁及以上成年人进行现况调查.经培训考试合格的调查员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获得基本资料和身高、体重测量值,计算BMI.描述该人群超重和肥胖的年龄、性别、地区分布,并进行超重、肥胖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 天津市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2.8%(95%CI:32.1%~33.5%)、11.7%(95%CI:11.2%~12.2%),标化率分别为33.1%、12.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超重率、肥胖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超重率在50~59岁达高峰,肥胖率在60~69岁达高峰.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农村肥胖率高于城市;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饮酒、每周中等程度锻炼是超重和肥胖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天津市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应尽快采取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昆明市20岁及以上成人超重、肥胖的流行特征,分析超重、肥胖与血压、血糖水平和高血压、糖尿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08年1—4月随机抽取昆明市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5195人,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昆明市2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超重率为25.73%,肥胖率为8.09%。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居民的平均血压和血糖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同时,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患病率也迅速增高(P0.05),正常体重人群的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9.08%,5.35%和4.15%,而超重者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0.38%,6.70%和8.23%,肥胖者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41.10%,6.36%和14.56%,超重人群的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正常体重人群的1.59倍、1.25倍和1.98倍,肥胖人群的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正常体重人群的2.15倍、1.19倍和3.51倍。结论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昆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超重、肥胖的干预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桂林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桂林市城区15个居委会中≥60岁1 348名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了解其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桂林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55.12%和12.61%,老年人超重、肥胖、向心性肥胖、吸烟、饮酒、缺乏锻炼等比率分别为32.27%、8.46%、59.79%、16.42%、18.38%和21.21%。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中心性肥胖、超重肥胖、离婚、身体锻炼和水果摄入等;糖尿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超重肥胖、吸烟、缺少锻炼等。结论桂林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超重和肥胖是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综合干预和健康管理,对改善老年人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丹东市≥15岁居民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措施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丹东市10 713名≥15岁居民。采用卫生部《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标准判断超重和肥胖,运用统计学描述方法、χ2检验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描述分析数据。结果 丹东市≥15岁居民的超重率、肥胖率分别是30.076%、11.677%,标化率为27.355%、11.241%。城市地区超重粗率(32.781%)高于农村地区(28.052%);农村地区的肥胖粗率(12.875%)高于城市地区(10.076%),女性(12.691%)高于男性(10.639%)。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是较高年龄段、无配偶、低文化程度、活动量小的职业类型。结论 丹东市≥15岁居民超重和肥胖率较高,中年居民超重现象严重,青年男性、中老年女性肥胖现象严重,城市地区肥胖人群老龄化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6.
昆明市农村地区人群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昆明市农村地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探讨制订糖尿病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74岁常住居民3440人,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临床检验,调查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情况。结果昆明市农村地区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2.90%,其中,男性标化患病率为3.55%.女性标化患病率为2.61%.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静坐生活方式、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劳动强度、食用植物油、常吃水果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应针对昆明市农村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实施农村糖尿病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开展重点人群糖尿病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为制定改善居民营养和预防控制慢性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16个县区8425户25785名居民,采用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方法。结果城市农村动物性食物每日人均消费358克和229克,油脂36克和31克,食盐8.7克和10.0克,钙摄入576mg;总热能摄入2039千卡,脂肪供能比为30.16%;城市脂肪供能比为34.28%,蛋白质供能比13.04%,谷类供能比城市农村分别为36.33%和50.79%。贫血患病率18.86%;15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19.80%,城乡和性别差异不明显;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7.13%、29.61%和10.15%;15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3.02%;18岁以上肥胖患病率5.39%,超重率22.72%;血脂异常率24.66%,高胆固醇血症现患率8.34%,高甘油三酯血症现患率20.73%。15岁以上现在吸烟率27.28%,仅31.77%的人没有被动吸烟;15岁以上人群现在饮酒率28.07%;过去1年中参加锻炼的占15.12%,城市33.37%,农村6.40。结论浙江省居民膳食明显改善,但存在结构不合理;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血脂异常患病率高,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率高,迫切需要加强改善公共营养和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通辽市牧区蒙古族居民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与血压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市蒙古族相对集中的4个嘎查(村)居民1108名,进行现场询问和体格检查。结果该人群超重率、肥胖率、腹型肥胖率、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31.4%,15.5%,40.1%,47.65%。腹型肥胖时其1、2、3级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升高(P〈0.05):超重、肥胖、腹型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危险分别是相对正常人群的1.2、1.6、1.7倍;血压水平随着BMI、WHR增大而升高:BMI和WHR均正常、BMI异常WHR正常、BMI正常WHR异常、BMI和WHR均异常时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7.80%,20.69%,44.62%,65.35%,其RR值分别为1.0,0.6,1.2,1.7。结论BMI和WHR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预防与控制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应成为防治通辽市牧区蒙古族居民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南京市部分社区居民,分析居民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某区18周岁以上居民812名进行体格和实验室检查,根据体质指数及腰围身高比,计算超重及肥胖率与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共调查居民812名,超重率为39.4%,肥胖率为17.6%,中心肥胖率为62.9%,高血压患病率为36.8%,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8.3%,糖尿病患病率为13.6%。高年龄组超重肥胖率、中心肥胖率、血脂异常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低年龄组。超重肥胖组(或中心肥胖组)高血压、糖尿病、甘油三酯异常及高密度脂蛋白异常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显示南京市某区超重肥胖率和糖尿病患病率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西省18岁以上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状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居民超重和肥胖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江西省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3000人,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取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江西省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25.90%,标化率25.09%,男、女性超重率分别为28.36%和23.64%,18岁以上城乡居民超重率分别为29.17%和23.72%;调查对象肥胖率8.13%,标化率为7.94%,男、女性肥胖率分别为9.06%和7.28%,18岁以上城乡居民肥胖率分别为10.33%和6.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超重与肥胖的保护性因素(OR=0.65,95%CI:0.42~0.78),而植物油摄入过多为危险因素(OR=1.43,95%CI:1.21~1.69)。结论江西省18岁以上城乡居民超重与肥胖流行水平较高,应加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等梏旆讲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