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活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随机分为对照组、TGF-β1组(10μg/L)和MG132(0.5μmol/L)处理组。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α1(COL1A1)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Smad7、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TGF-βI型受体(TβRI)、Smad2和Smad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GF-β1促进了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P0.05),MG132抑制了TGF-β1的上述作用(P0.05)。TGF-β1组Smad7和SnoN 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TGF-β1组Smad7和Sno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而MG132组Smad7和SnoN蛋白水平较TGF-β1组增加(P0.05)。结论 MG132可能通过阻止Smad7和SnoN蛋白泛素化降解,抑制TGF-β1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Annexin Ⅱ、TGF-β1和TGF-βRI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esmoid-type fibromatosis,DTF)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34例DTF和周围正常组织中Annexin Ⅱ、TGF-β1和TGF-βRI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1)Annexin Ⅱ在DTF中的阳性率为85.3%(29/34),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P<0.05),阳性表达在浸润区尤为突出.Annexin Ⅱ在DTF中的平均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周围组织(P<0.05);在浸润区平均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区(P<0.05).(2)DTF肿瘤组织中TGF-β1和TGF-βRI的阳性率分别为79.4%(27/34)和82.4%(28/34),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P<0.05);TGF-β1与TGF-βRI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1)Annexin Ⅱ可能参与DTF的发病及浸润性生长.DTF中Annexin Ⅱ呈弥漫强阳性,为进一步尝试应用血管抑素靶向治疗DTF提供实验依据.(2)DTF肿瘤中可能存在TGF-β1自分泌环.  相似文献   

3.
丹参素对肝星状细胞TGF-β信号转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晴  李欣  郑磊  董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25(10):1988-1994
目的: 观察丹参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肝HSCs,用不同浓度丹参素作用于HSCs,检测丹参素对HSCs增殖和TGF-β1刺激后HSCs增殖的影响;观察丹参素对TGF-β1刺激HSCs表达α-SMA的影响;观察HSCs转化生长因子受体(TβRⅠ、Ⅱ)的表达;观察丹参素和TGF-β1作用HSCs后,其Smad2、Smad3、Smad7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1)丹参素在0.0625 mmol/L-1 mmol/L时,对HSCs的生长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P<0.05);丹参素对TGF-β1诱导的HSCs增殖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0.05)。(2)丹参素0.25 mmol/ L作用HSCs能下调α-SMA的表达(P<0.05),也能下调TGF-β1诱导的HSCs的α-SMA表达(P<0.05)。(3)HSCs中TβRⅠ、Ⅱ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膜上,丹参素能下调活化HSCs中TβRⅠ、Ⅱ的表达(P<0.05或P<0.01)。 (4) TGF-β1促进HSCs中Smad2、Smad3、Smad7 mRNA的表达(P<0.01);丹参素能下调TGF-β1诱导的HSCs内Smad2、Smad3 mRNA的表达(P<0.05),并能上调Smad7 mRNA表达(P<0.05)。 结论:体外细胞实验表明,丹参素能通过下调活化HSCs细胞膜上TβRⅠ、Ⅱ蛋白的表达来抑制HSCs的活化增殖。丹参素能上调HSCs内Smad7 mRNA表达,并下调Smad2、Smad3 mRNA表达,抑制HSCs活化,并抑制TGF-β1诱导的HSCs活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MD1-53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培养新生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将其分成对照组、AngⅡ+不同浓度IMD1-53组。Westem blot法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SYBR GreenⅠ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IMD1-53受体样受体(CRLR)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表达。结果 IMD1-53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合成Ⅰ和Ⅲ型胶原蛋白(P0.01,P0.05)。IMD1-53呈剂量依赖抑制成纤维细胞TGF-β表达(P0.05)。结论 IMD1-53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下调TGF-β表达,可能与IMD1-53抗心肌纤维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TGF-β3基因转染的成纤维细胞对深Ⅱ度大鼠烫伤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90只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C组)、表皮转化生长因子组(EGF组)和TGF-β3转基因成纤维细胞组(TGF-β3组),制作10% TBSA烫伤模型,各组给予对应治疗,检测各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HE染色观察烫伤创面组织变化,SP法观察烫伤皮肤组织中TGF-β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烫伤后14d、21d,创面愈合率TGF-β3组最高,与EGF组及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烫伤后14d及21d,C组、EGF组与TGF-β3组之间TGF-β1及TGF-β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烫伤后1d到21d,TGF-β3组与C及EGF组之间的TGF-β3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GF-β3转基因转染成纤维细胞可能通过在创面上持续分泌TGF-β3蛋白,降低TGF-β1及TGF-β2的水平,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TGF-β2)在口腔扁平苔癣(OLP)固有层中的表达特征及其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NF-α、TGF-β1,TGF-β2在OLP和正常口腔粘膜(NOM)组织中的细胞定位和表达量。 结果: OLP固有层中TNF-α阳性率77.27%(17/22), 表达权重与对照组相比P<0.01。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胞浆内或胞膜上。TGF-β1阳性率45.45%, 表达权重与对照组相比P<0.05, 主要分布于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内。TGF-β2阳性率27.27(6/22), 表达权重与对照组相比P>0.05,可见于细胞外间质、成纤维细胞等。 结论: OLP固有层中,TNF-α和TGF-β1的表达及其细胞定位对局部炎症的发展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miR-203a-3p对人肝癌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分子调节机制。方法 RT-qPCR检测临床肝癌(HCC)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miR-203a-3p的表达;建立miR-203a-3p过表达的HepG2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细胞凋亡;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集落形成;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表达谱芯片检测mRNA水平;ELISA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分泌;Western blot检测TGF-β1表达。结果 miR-203a-3p在HCC组织中低表达(P<0.05),与肿瘤分期呈负相关(P<0.05);HepG2细胞中过表达miR-203a-3p可显著降低细胞增殖速率(P<0.05)、迁移能力(P<0.05)、克隆形成能力(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TGF-β1表达降低(P<0.05),而TGFβR1表达升高(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含量降低(P<0.05);细胞内TGF-β1的蛋白降低(P<0.05);加入TGF-β1重组蛋白可减轻miR-2...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胶质疤痕体外模型,观察其形态及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别培养来自大脑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和脑膜成纤维细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纤连蛋白(FN)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后,将两种细胞混合共培养,2d后添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未添加TGF-β1为对照组;GFAP和F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胶质疤痕的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促红素肝细胞受体B2(Eph B2)、Eph受体作用配体B2(ephrin B2)、神经蛋白聚糖(neurocan)和神经抗原2(NG2)表达情况。结果疤痕样细胞团簇结构主要是由星形胶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共同组成;实验组Eph B2、ephrin B2和neurocan、NG2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体外混合培养星形胶质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并添加TGF-β1后成功建立体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疤痕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ERK通路是否参与TGF-β/Smad 通路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分4组:(1)对照组;(2)TGF-β1组;(3)ERK阻断剂(PD98059)组;(4)TGF-β1+ ERK阻断剂(PD98059)组。MTT法测细胞的增殖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VSMCs中细胞内核增殖抗原(PCNA)、Smad2/3、ERK1/2、Smad7蛋白表达及相关磷酸化蛋白含量,RT-PCR方法测VSMCs中Smad2、3、7mRNA的表达。结果: (1)各组PCNA蛋白表达和MTT法测得A值均低于对照组 (P<0.05),TGF-β1+ ERK阻断剂组与TGF-β1组相比无显著差异。(2)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p-Smad2/3、p-ERK1/2蛋白含量和Smad7蛋白表达增高 (P<0.05),ERK阻断剂组则明显降低(P<0.05);与TGF-β1组比,TGF-β1+ERK阻断剂组降低 (P<0.05)。各组间Smad2/3、ERK1/2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3)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Smad7 mRNA表达增高 (P<0.05),ERK阻断剂组和TGF-β1+ERK阻断剂组降低(P<0.05);与TGF-β1组比,TGF-β1+ERK阻断剂组表达降低(P<0.05)。各组内VSMCs 的Smad2、Smad3 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1)TGF-β1诱导的Smad2/3蛋白磷酸化依赖ERK通路激活,但对TGF-β1的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无影响,可能有其它信号通路参与此过程。(2)ERK通路可通过蛋白和mRNA水平促进Smad7表达,反过来其又可促进ERK通路激活。(3)ERK通路对Smad2/3蛋白和mRNA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第1外显子+869T/C、+915G/C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食管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118例食管癌患者和130例正常对照组TGF-β1的基因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GF-β1水平。结果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GF-β1基因+915G/C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食管癌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3.077倍(OR=3.077,95%CI1.336~7.087),携带C等位基因食管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55.37±9.76)μg/Lvs(48.29±8.29)μg/L,P<0.05];而TGF-β1基因+869T/C多态性在食管癌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基因+915G/C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食管癌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TGF-β1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了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可溶性转化生长因子-β1Ⅱ型受体(sTβRⅡ)对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内TGF-β1诱导的Smad信号和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抑制效应。方法培养新生大鼠的心肌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4组:PBS对照组、TGF-β1(5ng/ml)组、sTβRⅡ(50ng/ml)组和TGF-β1+sTβRⅡ组。30min、1h和2h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P-Smad2和Smad3的表达;24h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α-SMA的表达。结果与PBS对照组相比,TGF-β1组P-Smad2、Smad3(核阳性率)和α-SMA的表达显著性升高(P0.05);与TGF-β1组相比,TGF-β1+sTβRⅡ组P-Smad2、Smad3(核阳性率)和α-SM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sTβRⅡ可拮抗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内TGF-β1诱导的Smad2/Smad3蛋白的磷酸化与核转位,阻断Smad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肌成纤维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适当菌量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体外感染胃黏膜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B7-H1 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诱导TGF-β1表达的菌体因素,为支持H.pylori通过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表达TGF-β1及B7-H1,抑制宿主免疫功能,参与H.pylori免疫逃逸提供依据.方法 (1)选用1.0×109CFU/ml(低浓度)、4.0×109 CFU/ml(中浓度)、8.0×109 CFU/ml(高浓度)H.pylori国际标准毒力菌株NCTC 11637活菌悬液分别感染体外培养胃黏膜上皮细胞,建立不同共孵育时间(0 h、0.5 h、1 h、1.5 h、2 h、4 h、8 h、12 h)H.pylori体外感染细胞模型,设立未加H.pylori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感染及对照细胞各时间点培养上清TGF-β1含量,原位杂交法检测不同浓度感染及对照细胞共培养12 h B7-H1 mRNA的表达.(2)同时用H.pylori中浓度灭活菌悬液与体外培养胃黏膜细胞共孵育,测定共孵育细胞2 h、12 h培养细胞上清的TGF-β1含量.(3)用超声粉碎并经离心获取的H.pylori菌体成分上清、沉淀以及煮沸后上清、沉淀分别作用体外培养胃黏膜细胞,测定2 h、12 h培养细胞上清TGF-β1含量.结果 (1)H.pylori活菌悬液3种浓度各时间组胃黏膜上皮细胞培养上清TGF-β1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各浓度时间组TGF-β1表达量有栩似的动态趋势,但尤以中浓度组TGF-β1表达量最高(P<0.05).(2)中浓度H.pylori灭活菌株组与同浓度活菌组细胞培养上清TGF-β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pylori菌体成分上清组较对照组和沉淀组细胞培养上清TGF-β1表达增高(P<0.01);上清煮沸组较未煮沸组明显降低(P<0.01);沉淀煮沸组与未煮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高、中、低浓度组感染细胞12 h B7-H1 mRNA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以中浓度组表达最高,并与高、中、低浓度组12 h感染细胞上清TGF-β1含量呈正相关(rs=0.628,P<0.01).结论 H.pylori可直接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TGF-β1,其诱导因素为可溶性不耐热菌体成分;H.pylori同样可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B7-H1 mRNA表达增高,且B7-H1 mRNA表达与TGF-β1呈正相关.推测H.pylori通过诱导TGF-β1、B7-H1高表达,抑制宿主免疫应答,参与H.pylori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调节作用.方法 差速贴壁法获取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采用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的合成.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Ⅰ型与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着TGF-β1浓度的增加(1μg/L, 2.5μg/L,5μg/L,7.5μg/L),细胞脯氨酸含量(CPM值)逐渐增加(分别为147.6±10.2,229.2±16.4,427.0±40.6,454.8±26.1),分别是对照组(CPM值为91.6±9.8)的1.61倍、2.50倍、4.66倍、4.97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当加入不同浓度的AcSDKP(10-10mol/L,5×10-10mol/L, 10-9mol/L, 10-8mol/L)时,细胞脯氨酸含量逐渐下降(CPM值为378.8±6.4,292.8±14.4,130.6±17.6,230.6±19.4),分别是TGF-β1组(5μg/L)的88.7%,68.6%,30.6%,54.0%.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TGF-β1组(5μg/L)细胞内Ⅰ型与Ⅲ型胶原蛋白平均吸度值分别是对照组的1.36倍和2.12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Western blotting法结果显示,TGF-β1组的Ⅰ型与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条带吸光度值分别是对照组的1.09倍和1.29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当给予AcSDKP(10-9mol/L)进行干预时,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细胞内Ⅰ型与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强度较TGF-β1组减弱,其平均吸光度值分别是TGF-β1组的61.3%和68.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ting法结果显示,Ⅰ型与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条带吸光度值分别是TGF-β1组的83%和5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AcSDKP对TGF-β1介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与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这可能与其抗心脏纤维化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姜黄素抑制TGF-β1诱导的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10 ng/mL TGF-β1单独或联合姜黄素(Cur)(6.25、12.5、25、50和100μmol/L)共同作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Cs)72 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检测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SP-1)表达;同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标志物E-cardhrin和细胞角化蛋白以及基质标志物波形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变化,以及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HKCs贴壁增殖,呈铺路石样外观。TGF-β1单独刺激能明显促进细胞由上皮样形态向纤维样细胞形态转化。当TGF-β1与姜黄素联合作用于HKCs时,姜黄素在12.5~50μmol/L浓度时能明显对抗TGF-β1诱导的细胞形态转变而维持HKCs细胞铺路石样外观,同时,TGF-β1能明显抑制HKCs细胞E-cardhrin和角化蛋白基因表达(P<0.05,P<0.01),而促进FSP1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P<0.01);上调波形蛋白、α-SMA和I型胶原的表达(P<0.05,P<0.01);并且,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Akt、mTOR、p70S6K、4E-BP1和eIF4E的磷酸化水平表达也显著增加(P<0.05,P<0.01)。而姜黄素能抑制TGF-β1诱导的HKCs表型转化,同时下调TGF-β1诱导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对抗TGF-β1诱导的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化,可能是姜黄素抗肾纤维化的关键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介导的大鼠心成纤维细胞MMP-1/TIMP-1的调节作用。方法:差速贴壁法分离与获取新生大鼠心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成纤维细胞MMP-1、TIMP-1蛋白表达。结果:TGF-β_1可使心成纤维细胞MMP-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而促进TIMP-1蛋白表达,MMP-1/TIMP-1比值下降。AcSDKP可以抑制TGF-β_1对心成纤维细胞MMP-1表达的下调作用,使MMP-1蛋白表达增加,而对TGF-β_1介导的TIMP-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MMP-1/ TIMP-1比值增加。结论:AcSDKP可以通过上调TGF-β_1介导的心成纤维细胞MMP-1蛋白表达并增加MMP-1/ TIMP-1比值,以加速细胞外基质降解,这可能与AcSDKP抗心纤维化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构建成功的三个针对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小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抑制人肺成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方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siSTRIKE-RNAi1、psiSTRIKE-RNAi2、psiSTRIKE-RNAi3和对应的阴性对照载体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后,以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人肺成纤维细胞,48小时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肺成纤维细胞TGF-β1 mRNA的表达并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GF-β1蛋白质的浓度.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和DNA测序证实插入片段的碱基序列与预期设计一致.转染组细胞TGF-β1表达受到明显抑制,以psiSTRIKE-RNAi2的抑制效应最为显著(P<0.01).结论:三个针对TGF-β1shRNA的重组质粒均能抑制TGF-β1在人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 PNS)对马兜铃酸I(aristolochic acid I,AAI)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转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HK-2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的含量。结果:AA I诱导组HK-2细胞从原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形态;胞浆内大量表达α-SMA,其积分光密度值增加(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含量均增加,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不同剂量PNS治疗可减轻AA I诱导的细胞形态学改变,不同程度的抑制α-SMA的表达和TGF-β1的分泌,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PNS对照组HK-2细胞形态学、α-SMA表达和TGF-β1分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AA I可通过促进TGF-β1的分泌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促进细胞外基质α-SMA的合成;PNS可抑制AA I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作用,减少α-SMA的表达,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转化生长因子β1抑制食管癌细胞的生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检测食管癌细胞系EC9706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抑制生长作用的反应,并探讨其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检测TGF-β1信号转导因子在食管癌细胞系EC9706中的表达。TGF-β1(10μg/L)刺激后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细胞的增殖,信号转导因子在细胞内的转移和表达以及TGF-β1信号的靶基因p15、p16、p21、p27蛋白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食管癌细胞系EC9706中TGF-β1信号转导因子均有表达,TGF-β1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有着较强的抑制生长作用。在TGF-β1刺激后磷酸化的Smad2以及Smad7在细胞内发生转移,而且蛋白表达量发生改变。此外TGF-β1诱导p27蛋白的表达升高,刺激后24h,p27表达量是刺激前和刺激后12h的3.2和2.7倍,而p15、p16、p21无变化。这些结果提示,TGF-β1信号通过下游Smad因子传人细胞核,并诱导p27表达增高,来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青蒿琥酯抑制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系的CDC25A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系的抑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Art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与CDC25A、TGF-β表达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系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利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周期;应用RT-PCR方法检测CDC25A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Art能显著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IC50为(68.80±0.76)μmol/L,而对hPBMC的增殖则没有明显抑制作用。低浓度Art可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S期细胞显著减少,当浓度达到100μmol/L时,细胞阻滞于G2/M期。Art可显著抑制Eca-109细胞CDC25AmRNA及蛋白表达,同时显著上调TGF-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Art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上调TGF-β表达,抑制CDC25A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氧及TGF-β1干预小鼠肺泡Ⅱ型细胞(AECⅡ)后,是否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及其影响。方法:小鼠肺泡Ⅱ型细胞系MLE-12,随机分为空气暴露组、高氧暴露组、TGF-β1干预空气暴露组、TGF-β1干预高氧暴露组。观察各组6、12、24、48 h细胞形态变化。应用细胞免疫荧光双标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各时间点肺表面活性物质B(SP-B)及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高氧及TGF-β1干预时间的延长,AECⅡ逐渐由鹅卵石样变成纺锤体形状,获得成纤维细胞样外观。同时,AECⅡ特异性标记SP-B表达逐渐减弱,成纤维细胞特异性标记FSP1表达逐渐增强,24 h时两者时可见明显的共表达。高氧暴露组、TGF-β1干预空气暴露组及TGF-β1干预高氧暴露组24、48 h SP-B mRNA表达较同时间空气暴露组下调,而FSP1 mRNA表达较同时间空气暴露组上调。结论:高氧及TGF-β1均能诱导AECⅡ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且两者对EMT的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