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建立更高效的垂枝樱花的组织快繁体系,以垂枝樱花的当年生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外植体的灭菌、启动、增殖和生根培养,探讨了适宜的外植体灭菌方法与程序,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启动、增殖、生根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表面灭菌方法为75%乙醇浸泡30s,0.1%的HgCl2浸泡10min,最后无菌水冲洗5遍,成活率达66.7%;较适宜的启动培养基为1/2 MS+6-BA 0.5mg·L~(-1)+NAA 0.1mg·L~(-1),分化达68.3%;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3mg·L~(-1)+NAA 0.05mg·L~(-1)+GA310mg·L~(-1),增殖系数为7.0,平均苗高2.9cm;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1.0mg·L~(-1)+IBA 0.5mg·L~(-1)+蔗糖20g·L~(-1),生根率达93%。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何首乌离体快繁技术体系,为其种苗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从广西陆川县采集的何首乌幼嫩单芽茎段为外植体,分析不同灭菌时间、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及不同培养方式对其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影响.[结果]适宜何首乌外植体消毒灭菌的方法为0.1%HgCl2浸泡处理8 min;适宜不定芽诱导的初代培养基为MS+1.0 mg/L 6-氨基腺嘌呤(6-BA)+0.05 mg/L a-萘乙酸(NAA),腋芽萌发率达96.7%;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苯基噻二唑脲(TDZ)+0.05 mg/L NAA,增殖系数为5.68,植株健壮;无菌苗的单芽茎段以浸没间歇式培养(TIBs)增殖系统效果最佳;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01 mg/L NAA,生根率达91.33%.[结论]建立了以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的何首乌离体快繁技术体系,可为其种苗生产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独兰花的组织培养方法.[方法]以独兰花假鳞茎为外植体,以1/2MS +0.5 mg/L 6-BA +0.05 mg/L NAA为芽诱导培养基,以1/2MS+ 1.5 mg/L 6-BA+ 0.05 mg/L NAA为生根培养基,研究外植体的芽诱导和生根情况.[结果]外植体消毒的最佳方式为75%酒精30 s+0.2% HgCl 6~7 min;试验外植体的污染率、诱导率、死亡率、成活率、生根率分别为14.3%、57.1%、28.6%、50.0%、33.9%.[结论]该研究为独花兰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马同富  蔡健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7):1471-1473,1480
考察了消毒方式、外植体部位、培养基配方等因素对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p.)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先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处理30 s后,再用1 mg/L HgCl2+2滴吐温80浸泡一定时间,消毒效果好于40 mg/L的漂白粉处理,适宜的HgCl2消毒时间分别为茎段、叶片、叶柄和已萌发的芽12 min;末萌发的芽10 min.茎段的不定芽诱导率和不定芽生长情况好于其他外植体.在薄荷旺盛生长期采集半木质化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诱导培养,不定芽萌芽早而且生长速度快.MS+0.50 mg/LBA+0.10 mg/L NAA是适合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5.
付娜  白志川  刘世尧  贾志刚  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258-19259
[目的]为百合快速繁殖提供参考。[方法]以龙牙百合珠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分别研究外植体消毒条件(75%酒精浸泡20或30 s后用0.1%HgCl2处理8、10、12 min)、珠芽处理方式(整个珠芽、单瓣珠芽、中心几个叶原基、单瓣珠芽上部、单瓣珠芽基部)、激素种类和浓度(100、200、300 mg/LGA、IBA、NAA)对不定芽诱导效果的影响。[结果]75%酒精浸泡20 s后用0.1%HgCl2处理12 min消毒效果最好,外植体污染率较低,成活率较高;以整个珠芽为外植体时,成活率最高,但诱导的不定芽数量较少,单瓣珠芽基部诱导的不定芽数量最多;300 mg/LIBA浸泡珠芽10 h最有利于不定芽诱导,GA对不定芽诱导无明显作用。[结论]该研究确定了龙牙百合珠芽组织培养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菊花脑离体培养再生植株技术。[方法]以菊花脑叶片、叶柄、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对其不定芽诱导率的影响。[结果]叶片外植体诱导率最高,叶柄次之,茎段最低。菊花脑叶片生芽的最佳培养基是MS+1.0mg/L6-BA+0.5mg/LNAA;叶柄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6-BA+0.5mg/LNAA;茎段生芽的最佳培养基是MS+1.0mg/L6-BA+0.5mg/LNAA。[结论]建立了菊花脑叶片、叶柄、茎段直接诱导不定芽的组织培养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定芽的直接再生方式,建立高丛越橘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高丛越橘‘比洛克西’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的ZT、6-BA、NAA和IBA,进行腋芽诱导、不定芽增殖和试管苗生根研究.[结果]消毒处理以0.1% HgCl24 min为宜,诱导率为68.3%;适宜不定芽继代增殖的培养基为WPM+ZT 2.0 mg/L,不定芽的增殖系数达到11.3;将试管苗转接至生根培养基WPM+IBA0.2 mg/L中,生根率为63.3%,平均每个苗形成4.8条根,根长9.4 mm.当试管苗长至5 cm时出瓶移栽,成活率可达80%以上.[结论]建立了高丛越橘组培快繁体系,为试管苗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剂对外植体的灭菌效果及不同激素浓度和组合对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建立龙选蕉的高频再生体系.[方法]以龙选蕉吸芽为外植体,以升汞和0.2%次氯酸钠对外植体灭菌;采用0~6.0 mg/L 6-BA、0.1~0.2 mg/L NAA激素组合对不定芽进行诱导或增殖培养.[结果]相对于升汞,次氯酸钠对龙选蕉外植体灭菌的效果更理想,灭菌率达到90.47%,且外植体生长良好,无中毒现象.在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随着6-BA浓度的升高,不定芽萌发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以添加6-BA3.0mg/L的诱导效果最理想,萌发率为66.67%;随着6-BA和NAA浓度的提高,不定芽的增殖系数也随之增加,其中以4.0 mg/L 6-BA+0.2 mg/L NAA为最佳组合,不定芽增殖效果最理想,增殖系数为4.05,芽苗粗壮,叶片颜色正常.[结论]次氯酸钠对龙选蕉吸芽的消毒效果优于升汞,操作简便,易于获得无菌外植体并利于不定芽生长;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3.0 mg/L 6-BA;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 4.0 mg/L 6-BA+0.2 mg/L NAA.  相似文献   

9.
钟冠唇柱苣苔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海霞  张占江  吕惠珍  韦莹  黄雪彦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606-2608,2615
为了筛选出适合钟冠唇柱苣苔[Chirita swinglei (Merr.) W.T.Wang]不定芽诱导、分化和生根的培养体系,以其嫩叶为材料,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进行了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灭菌20 s,再用1g/L HgCl2浸泡7 min为最佳的外植体灭菌方法;MS+6-BA 0.5 mg/L+NAA 0.1 mg/L为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MS+6-BA 0.3 mg/L+NAA 0.1 mg/L为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1/2MS+NAA 0.1 mg/L+活性炭1 g/L为最适的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剂对外植体的灭菌效果及不同激素组合对马槟榔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建立马槟榔的组培快繁体系.[方法]用马槟榔一年生的幼嫩茎段及幼苗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激素组合对外植体进行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结果]相对于10%次氯酸钠,0.1%升汞对马槟榔外植体灭菌效果更理想,灭菌率达到90%,且外植体的生长状况良好.在芽诱导培养中,随着6-BA的增加,马槟榔芽的诱导数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当6-BA为1.0 mg/L时,诱导率最高;当NAA为0.5 mg/L时,诱导率相对较高.在增殖培养中,当6-BA用量大于NAA时,增殖系数较低;当6-BA用量小于NAA时,增殖系数较高,最高可达3.8,且丛芽长势好,芽苗粗壮,叶片颜色正常.[结论]升汞对马槟榔外植体的灭菌效果优于次氯酸钠;芽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1.0 mg/L.  相似文献   

11.
以剑麻H.11648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培养基和激素对不定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珠芽苗茎尖为最佳快繁材料,最佳消毒时间25 min,最适合的基本培养基为SH;最佳分化培养基为SH+NAA0.05 mg/L+6-BA 4 mg/L,芽的分化率达到85%,同时可做增殖培养基,增殖平均倍数为18。分化芽在MS和SH两种培养基中添加NAA 0.1 mg/L+6-BA 0.1 mg/L中均可生根,生根率为95%。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甜叶菊的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甜叶菊茎段为外植体,筛选其最佳外植体消毒条件、最佳不定芽增殖及壮苗生根培养基。[结果]甜叶菊外植体材料的灭菌最佳条件为75%酒精20 s,0.1%升汞5~8 min;最佳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6-BA+0.1 mg/L NAA,此时不定芽增殖率达80%;最佳壮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0.1 mg/L 6-BA+0.1 mg/L NAA+0.2 mg/L IBA。[结论]该研究为甜叶菊的工厂化规模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蔓性千斤拔组织培养中种子灭菌的方法,筛选适宜芽增殖的外植体及激素组合。[方法]用乙醇、次氯酸钠和升汞的不同组合对种子进行灭菌,然后比较顶芽和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继代增殖的效果,探讨不同激素组合对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较好的种子灭菌方法为:75%乙醇30 s+10%NaClO10 min+0.1%HgCl25 min;带腋芽的茎段为较好的继代增殖外植体。6-BA对芽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KT对芽的增殖效果不如6-BA;芽增殖的最佳激素组合为6-BA2.0 mg/L+IAA0.1 mg/L,增殖倍数为6.74。[结论]获得了较好的种子灭菌方法,筛选出适合继代增殖培养的外植体和激素组合,为蔓性千斤拔组织培养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意大利生菜组织培养体系。[方法]以意大利生菜(Lactuca sativa L.var.ramosa Hort.)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有效氯含量(0、0.5%、1.0%、2.0%、4.0%)的漂白水灭菌,于MS培养基上培养无菌苗。取4~5 d苗龄的无菌幼苗子叶,在添加不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进一步诱导生芽、生根,筛选最佳诱导激素配比及激素浓度。[结果]意大利生菜种子经有效氯含量1.0%的漂白水处理,于MS培养基上培养可获得意大利生菜无菌苗。无菌幼苗子叶在MS+0.5 mg/L 6-BA+0.20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的培养基上,可以得到理想的意大利生菜愈伤组织;在MS+0.25 mg/L 6-BA+0.20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的培养基上,最有利于意大利生菜愈伤组织不定芽的发生且对后期生根有良好的诱导作用。[结论]配合使用一定浓度的6-BA和NAA可有效建立意大利生菜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为进一步建立意大利生菜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及训化条件。[方法]以南方红豆杉幼芽、幼茎以及幼叶为外植体,比较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效率,并对愈伤组织的增殖条件及悬浮细胞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以幼芽作为外植体的诱导效果最佳;南方红豆杉外植体消毒的最佳方法为链霉素浸泡2h+洗洁精浸泡3h+75%酒精消毒30s+10%次氯酸钠浸泡25min+1‰氯化汞10min;愈伤继代的最佳配方为B5+4.0mg/LNAA+0.5mg/L2.4-D+0.2mg/LGA+0.5mg/L6-BA+2g/L活性碳。[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南方红豆杉的高效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6.
花椰菜再生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子叶和上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下花椰菜离体培养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上胚轴作为外植体时不定芽分化率较高,在不加IAA或添加0.5 mg/L IAA的培养基上均能达到100%,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IAA.子叶作为外植体时不定芽分化率低,最高为4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兰州百合鳞茎快繁体系,并测定丛芽与鳞茎的淀粉含量,为系统研究兰州百合鳞茎离体再生过程中淀粉的代谢奠定基础.[方法]以兰州百合鳞片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消毒剂组合、激素与蔗糖用量对鳞茎诱导培养过程的影响.[结果]随着75%乙醇(10~30 s)与0.1%升汞消毒时间(7~10min)的延长,外植体鳞片污染数不断下降,但诱导芽数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75%乙醇消毒30 s+0.1%升汞消毒10 min组合的消毒效果最好,外植体污染率和芽诱导率分别为12.33%和91.00%.使用1000倍多菌灵处理10 min后,再使用75%乙醇30 s +0.1%升汞7~13 min组合进行消毒,可明显降低鳞片污染率3.00%~5.00%(绝对值).在MS+0.03 mg/L NAA+30.0 g/L蔗糖+5.0 g/L琼脂培养基中添加6-BA 0.5~1.0 mg/L,可显著提高平均芽诱导数;在MS+5.0 g/L琼脂培养基中添加30.0~60.0 g/L蔗糖,对外植体芽诱导无明显影响;培养基MS+1.0 mg/L 6-BA+0.03 mg/L NAA+30.0 g/L蔗糖+5.0 g/L琼脂是外植体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MS+0.50 mg/L 6-BA+0.03 mg/L NAA+30.0 g/L蔗糖+5.0 g/L琼脂为适宜增殖培养基,芽增殖系数达最高,为3.67.在MS培养基中添加60.0~90.0 g/L蔗糖可明显促进鳞茎的形成,以添加90.0 g/L蔗糖处理的鳞茎重量最高(99.30mg).小鳞茎的淀粉质量分数比丛芽增加62.34%.[结论]以鳞片为外植体建立的兰州百合鳞茎再生繁殖体系具有可行性;在丛芽至小鳞茎形成阶段淀粉含量明显升高,小鳞茎的形成与淀粉含量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降低软枣猕猴桃外植体初代培养污染率和提升外植体诱导率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半木质化的软枣猕猴桃新梢作为外植体,根据外植体灭菌时间和氨苄青霉素培养基浓度差异组合,分析降低软枣猕猴桃外植体初代培养污染率和提升外植体诱导率的因素,筛选出最适宜的处理方法。[结果]增加外植体75%乙醇灭菌时间至10 s可降低软枣猕猴桃初代培养污染率,培养基中氨苄青霉素浓度为100~150 mg/L时,软枣猕猴桃初代培养污染率随培养基中氨苄青霉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增加外植体灭菌时间和培养基中氨苄青霉素浓度均能增加软枣猕猴桃外植体诱导率。[结论]污染率低且诱导率高的处理方法为1/2MS+100 mg/L氨苄青霉素、1/2MS+150 mg/L氨苄青霉素、外植体75%乙醇灭菌10 s+0.1%升汞灭菌8 min和外植体75%乙醇灭菌10 s+0.1%升汞灭菌10 min。  相似文献   

19.
南方红豆杉离体胚培养诱导不定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成熟胚为外植体,筛选出外植体灭菌途径,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等因子对其离体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灭菌处理为25.0 g·L-1的次氯酸钠(NaClO)溶液真空灭菌10 min,其污染率仅为6%,出苗率可达86%;木本植物培养剂(WPM)为胚培养的最适基本培养基;细胞激动素(KT) 0.1 mg·L-1和玉米素(ZT)1.0 mg·L-1最有效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为丛生芽;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异戊烯基腺嘌呤(2iP)诱导不定芽较少;噻苯隆(TDZ)不能诱导不定芽;以萌动种胚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优于未萌动种胚。图3表7参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