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yclin D1蛋白表达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肝细胞癌(HCC)、15例肝硬化组织和5例正常肝组织石蜡标本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Cyclin D1蛋白在HCC、肝硬化、正常肝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5%(23/40)、46.67%(7/40)、40%(2/5),Cyclin D1蛋白在HCC中表达与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表达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yclin D1表达仅与HCC的组织学分级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yclin D1与HCC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在判断患者病情预后方面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膈下逐瘀汤对HCT-8/5-Fu裸鼠移植瘤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确认人结肠腺癌细胞HCT-8/5-Fu的耐药性及对其他化疗药VCR、VP-16、DDP的交叉耐药性后,将耐药细胞HCT-8/5-Fu接种于BABL/c无胸腺裸鼠右腋下,建立耐药性稳定的裸鼠移植瘤模型。移植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5-Fu组、膈下逐瘀汤组(DSED组)、膈下逐瘀汤+5-Fu组(DSED+5-Fu组)。其中对照组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给药,其余组予腹腔注射5-Fu和(或)中药灌胃。连续给药14天后颈椎脱臼处死裸鼠。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RT-PCR法检测各瘤组织MDR-1 mRNA表达。结果 膈下逐瘀汤+5-Fu组、膈下逐瘀汤组、5-Fu组对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54.9%、32.4%和7.0%(P<0.01)。RT-PCR结果显示膈下逐瘀汤+5-Fu组及膈下逐瘀汤组MDR-1 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5-Fu组与对照组相比MDR-1 mRNA表达量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膈下逐瘀汤对大肠癌多药耐药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膈下逐瘀汤通过逆转耐药移植瘤多药耐药基因表达,增强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初发及复发转移大肠癌组织与外周血MDR 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分别检测了 5 6例初发大肠癌组织及外周血和 4 0例术后化疗的复发转移大肠癌病灶组织及外周血的MDR 1表达情况。结果 无论是组织中 ,还是外周血中经过化疗的大肠癌患者MDR 1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初发大肠癌患者 ,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可以用外周血代替癌组织来检测MDR 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腹膜癌是指在腹膜上发生和(或)发展的一类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是长期以来临床肿瘤学中的难题.近40年来,腹膜癌逐渐成为临床肿瘤学领域热点问题,在基本定义、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和腹膜肿瘤学学科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作为新兴学科,腹膜肿瘤学是临床肿瘤学实践的结晶,在知识体系建设、核心技术发展和人才团队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tissue,RCC)组织中Annexin-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肾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和16例肾细胞组织中Annexin-1的表达情况。结果:肾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肾细胞组织中Annexin-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3%(12/56)、35%(7/20)和81.25%(13/16)。结论:Annexin-1在肾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较肾细胞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检测Annexin-1有望为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tissue,RCC)组织中Annexin-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肾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和16例肾细胞组织中Annexin-1的表达情况。结果:肾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肾细胞组织中Annexin-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3%(12/56)、35%(7/20)和81.25%(13/16)。结论:Annexin-1在肾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较肾细胞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检测Annexin-1有望为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雁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2):1685-1686
腹膜癌(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PC)是指在腹膜上发生和/或发展的一类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的典型代表是原发性腹膜癌和腹膜恶性间皮瘤,后者的典型代表是各种肿瘤所形成的腹膜转移癌,如来自胃肠道肿瘤和妇科肿瘤的腹膜转移癌,现国际文献统称为PC,而国内文献则有腹膜癌病、腹膜转移癌、腹膜癌等不同称谓。为既能方便学术交流又有助于临床应用,国内学界也多采用  相似文献   

8.
9.
乳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MDR-1基因表达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乳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MDR-1基因表达的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3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新鲜组织MDR-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原发灶MDR-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灶基因表达高于转移灶,原发灶基因表达与年龄、TNM分期有关,而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
TRAF1在鼻咽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承兴  邓锡云  李晓艳  肖绘  曹亚 《癌症》2000,19(9):856-858
目的:研究鼻咽癌组织EB病毒LMP1与TRAF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1)表达的关系,以探讨LMP1可能促进TRAF1表达的作用。方法:应用LMP1和TRAF1抗体对30例鼻咽癌和12例慢性炎症鼻咽粘膜石蜡标本,以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LMP1及TRAF1的表达。结果:30例鼻咽癌中16例是LMP1阳性(53.3%),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GLUT1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切缘正常黏膜组织中GLUT1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膜中,GLUT1在口腔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46%、54.84%和19.23%,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LUT1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吴瑗  王欣  陈永华 《现代肿瘤医学》2019,(23):4227-4229
目的:探讨胎盘特异基因1(placenta-specific 1,Plac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7例HCC组织及10例非肝癌的正常肝组织中Plac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97例肝癌组织中,Plac1阳性表达51例,阳性表达率为52.6%,而在10例非肝癌的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Plac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清AFP水平、肿瘤大小、是否有肝硬化及HBsAg阳性与否无关(P>0.05),但与癌栓的形成及肿瘤转移相关(P<0.05)。Plac1阳性表达组HCC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低于Plac1阴性表达组HCC患者(P<0.05),提示Plac1的表达可能与HCC患者的预后有关。结论:Plac1表达升高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yclin D1和kip1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以期获得评估肾细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评价的指标.方法:将肾细胞癌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染色,按半定量方法进行结果判定,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yclin D1和kip1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cyclin D1和kip1在不同性别组、年龄组和直径组肿瘤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对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yclin D1和kip1在不同病理分级组肿瘤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kip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40).cyclin D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45).结论:cyclin D1和kip1在肿瘤细胞的表达呈现一定规律,可以作为判断肾细胞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同时也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靶点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和复发转移时外周血MDR-1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术前(n=30)、术后(n=33)和复发转移(n=28)大肠癌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患者的外周血MDR-1 mRNA并进行比较。结果 MDR-1基因和内参β-actin基因扩增良好,扩增效率分别为92.8%和105.7%。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MDR-1基因扩增产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大肠癌术前患者外周血中MDR-1mRNA相对表达量为0.565±0.069,术后患者为0.271±0.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转移大肠癌患者MDR-1mRNA相对表达量为1.458±0.254,明显高于在术前及术后大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MDR-1 mRNA表达水平在不同时间点存在差异,不同时间点检测外周血MDR-1 mRNA表达对制定临床治疗策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临床发现女性患者腹膜除可发生种植或转移癌外 ,尚可见少数原发癌。其组织学类型与卵巢表面上皮 -间质肿瘤相同 ,并以浆液性乳头状癌多见。本文报告 2例并探讨其形态特点及组织发生。例 1 ,患者女性 ,63岁 ,绝经 8年。一月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腹胀 ,伴食欲减退。近一周始感右季肋部疼痛 ,发病以来明显消瘦。 2 0 0 2年 1 2月 2 3日来我院就诊 ,经 B超检查发现盆腔占位病变伴腹水。于同年 1 2月 2 9日入院后手术探查见腹腔内多量血性腹水 ,大网膜全部呈大小不同的结节状肿物 ,质硬脆 ,双侧卵巢形状大小、色泽、质地均正常。未发现结…  相似文献   

16.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是一种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瘤,来源于第二苗勒系统,其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征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相似,术前误诊率高,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指标。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分化程度低、侵袭性强、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近几年对该病的认识有所提高,相关报道不断增多,现对其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乳斑(milky spots,MS)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腹膜,主要组成细胞包括腹膜间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不同成熟阶段的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基质细胞.腹腔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脱落,种植在乳斑形成微转移灶,最终形成腹膜转移癌(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PC).本文就乳斑的大体解剖(形态、大小、分布)、组织学特征、生理功能以及病理反应方面进行综述,以全面系统地认识乳斑,进一步了解乳斑与腹膜转移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腹膜癌1 5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例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腹胀、腹水、食欲不振、消瘦为首发症状(100%).15例均行肿瘤减灭术,病理为盆腹腔腹膜广泛种植的中、低分化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2例伴砂粒体,2例卵巢浅表受侵.术后给予CAP(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或TP(紫杉醇、顺铂)化疗,平均8.4个疗程结果随访<2年4例,均无瘤生存.>2年11例,仅1例死于癌,2年生存率90.9%(10/11),3年生存率54 5%(6/11),5年生存率1 8.2%(2/11).Ⅲ和Ⅳ期3年生存率各为83.3%(5/6)和25.0%(1/4),5年生存率各为33.3%(2/6)和0.残存肿瘤<2cm和>2cm,3年生存率各为50.0%(3/6)和33.3%(3/9),5年生存率各为33.3%(2/6)和0结论临床应警惕腹胀、腹水患者的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的诊断积极减瘤术和术后辅助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中MGMT和XRCC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石蜡标本、30例乳腺良性病变石蜡标本中MGMT和XRCC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72例乳腺癌组织中MGMT阳性表达率为70.8%,低于良性病变组织表达率90.0%(P<0.05),且其表达与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分化程度、ER及p53表达相关(P<0.05).XRCC1阳性表达率为52.8%,低于良性病变组织表达率83.3%(P<0.05),且其表达与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 DNA修复基因MGMT及XRCC1是临床评估乳腺癌恶性程度、判断预后及制定治疗策略的重要病理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肾透明细胞癌、70例癌旁肾组织、20例正常肾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HMGB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HMGB1在正常肾组织、癌旁组织、RCCC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5);RCCC中,HMGB1阳性表达率在临床Ⅲ期、Ⅳ期高于Ⅰ期、Ⅱ期,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肿瘤直径≥5cm组高于肿瘤直径<5cm组,肿瘤坏死组高于无坏死组(均P<0.05);其表达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所在部位均无关(P>0.05)。结论 HMGB1蛋白的表达参与了RCCC的发生、发展,可以作为判断RCCC预后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