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化学法提取脱油米糠中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油米糠为原料,采用碱法、酸法、盐法依次分步对米糠蛋白质进行提取,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这3种方法中料液比、pH值、温度、时间以及盐溶液的浓度对其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各方法的最优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碱法最佳提取条件:时间3 h,pH值13,温度35 ℃,料液比1∶10,提取率为24.3%;酸法最佳提取条件:时间3.5 h,pH值0.5,温度40 ℃,料液比1∶8,提取率为18.18%;盐法最佳提取条件:NaCl浓度0.6 mol/L,温度45 ℃,料液比1∶10,时间2.5 h,提取率为7.86%。最后依次采用碱法、酸法和盐法的最优参数对脱油米糠蛋白进行分步提取,提取率为48.23%。   相似文献   

2.
以老鹳草为原料提取总鞣质,研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数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等因素对总鞣质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老鹳草总鞣质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出老鹳草总鞣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1%、料液比为1:18、温度为83℃、提取时间为2h和提取次数为3次,在最佳条件下,一次提取率为13.55%。  相似文献   

3.
以黑花生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获取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花生中的蛋白质和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84 W、温度45℃、料液比1∶9、提取时间8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黑花生蛋白质的提取率为29.25%,色素含量为5.75 mg/g。  相似文献   

4.
柠檬酸法鱼鳞脱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柠檬酸对罗非鱼鱼鳞进行脱钙研究,考察了柠檬酸浓度、料液比、温度和脱钙时间等因素对脱钙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了用柠檬酸脱除罗非鱼鱼鳞中羟基磷酸钙等无机盐的最佳工艺条件:脱钙温度为室温、柠檬酸浓度8%、料液比1∶17和脱钙时间3.5h,该条件下鱼鳞的脱钙率达到96.13%。  相似文献   

5.
香菇多糖复合酶法提取及其脱色工艺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复合酶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香菇多糖的脱色工艺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酶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木瓜蛋白酶与纤维素酶质量比为2,酶解反应的温度55℃,pH值6.5,反应时间3 h,提取率可达16.1%;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2%、脱色温度30℃、酶解液pH值4.0、脱色时间90 min,多糖损失率和脱色率分别为8.09%和71.21%.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豆皮中木聚糖的提取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了碱提取木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建立了提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以NaOH为提取溶液,在物料粒度为60目的条件下,影响木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碱液浓度;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12g/mL、提取温度92℃、提取时间119min和碱液浓度1.58%,木聚糖提取率可达9.55%;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较准确预测木聚糖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油茶籽粕中具有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对黑曲霉、黑根霉抑菌活性为指标,探讨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对黑曲霉抑菌活性组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油茶籽粕中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80℃、液固比15:1和提取时间4h。在此条件下,其对黑曲霉的抑菌效果显著,其抑菌圈直径为17mm。  相似文献   

8.
茶末中儿茶素的乙醇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儿茶素乙醇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主要研究了乙醇浓度、浸提温度和液料比对儿茶素乙醇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组合设计和动量梯度下降神经网络对反应条件网络进行训练仿真,充分挖掘试验信息,定量分析因素变化规律,利用训练好的网络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网络可以很好地模拟提取条件,得到了乙醇提取儿茶素的最佳工艺参数.在乙醇浓度为45%、浸提温度为67.5℃、液料比为15:1的条件下,儿茶素提取率为22.6%.该优化方法提高了儿茶素浸提率,为提取效果的预测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松籽壳中含有相当成分的棕色素。研究松籽壳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以松籽壳为主要原料,水为提取溶剂,利用微波辐照的方法提取棕色素,选择不同的料液比、微波功率和微波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再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松籽壳棕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同时考察了光照、温度和pH值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8g/mL、微波功率80%和微波提取时间160s,该条件下色素得率为3.3%,色值为9.35。  相似文献   

10.
以葡萄籽为原料,研究提取溶剂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提取溶剂浓度对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工艺条件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溶剂pH为3,提取溶剂浓度为80%,提取时间为70 min,提取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11.
实验以青海沙棘籽为原料,进行了原花青素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5、粉碎粒度60目、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0min。采用NKA大孔树脂对提取物进行纯化,产品浓度由29.5%提高至95.2%,原花青素回收率为73.9%。对纯化原花青素进行DPPH·、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原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药食兼用的栀子、山楂为主要原料,根据食疗验方,以栀子与山楂质量比2∶3进行配伍,经浸提、蒸馏、调配和杀菌等加工工艺,制成一种橙红色,清亮透明,酸甜适口,具有栀子、山楂干果特有的风味和降压、降脂功能的保健饮料。研究以感官评定平均分值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取得产品最佳配方:栀子、山楂浸提液混合物99.39%,阿斯巴甜0.5%,柠檬酸0.02%,CMC-Na 0.09%。根据调配后混合物pH值为3.53,经试验所得85 ℃,10 min的杀菌工艺较为合理。成品经检测,黄酮含量为146.4 mg100 mL,多糖含量为301.1 mg100 m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3%,pH值为3.52。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鲜苎麻叶中总酚酸的提取分离工艺,以惰性气体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溶剂,提取鲜苎麻叶中的总酚酸,以AB-8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惰性气体保护提取分离苎麻叶中总酚酸工艺的适宜条件为,采用闪蒸提取器提取,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Imin,碱液浓度1.0mol·L^-1,料液比1:8,提取液调...  相似文献   

14.
甘蓝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在我国各个地方均有大量种植,但我国甘蓝收获依然依靠人工,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导致甘蓝的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甘蓝的机械化收获已是大势所趋。为此,以江浙地区的甘蓝为研究对象,利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在电脑上设计出虚拟样机,在虚拟样机技术与前期田间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并试制了4GYZ-1200甘蓝收获机物理样机。田间试验表明:当机具前进速度为0.4m/s时,样机收获效果最佳,拔取成功率为93%,输送成功率达92.5%,切根合格率为91.9%,基本具备甘蓝的机械化收获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栗壳天然食用色素的最佳提取_T艺,以栗壳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探讨乙醇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二者进行比较。乙醇回流提取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pH=8.0、浓度为5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20,在80℃下提取3h。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频率为40kHz及200W条件下,以浓度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5,在60℃下超声波提取60min。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得率略高于乙醇回流提取法的得率。  相似文献   

16.
余秋强 《农业工程》2013,3(3):70-73
食用菌复合饮料是指以两种以上食用菌为主要原料,配以红枣、菊花、甘草等中草药,并按一定比例配制后经浓缩提取而成。该文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优工艺条件:浸提时间120 min,浸泡时间60 min,浸提温度95 ℃,浸提比例(mL∶g)1∶80。对于糖、蜂蜜以及稀释比例的确定,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组合:稀释比例为1%,白砂糖比例为3.5%,蜂蜜比例为1.0%。   相似文献   

17.
紫玉米色素的提取工艺及产品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玉米为原料提取紫玉米色素,并对产品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工艺参数对紫玉米色素提取率的影响;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对紫玉米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紫玉米色素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以80%乙醇与0.2mol/L柠檬酸混合溶液为提取剂,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10。  相似文献   

18.
大豆磷脂酰胆碱(PC)是由三甘油酯分子上的磷酸与胆碱等基团结合而成的一类脂类物质,其生理功能多样高效,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为了提升产率,以大豆浓缩磷脂为原料,采用丙酮精制法提取粉末磷脂,然后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优化了乙醇浸提法的工艺条件。正交试验以乙醇浓度、浸提温度和蒸馏温度为因子,结果显示,提取的最佳条件是乙醇浓度85%、浸提温度45 ℃和蒸馏温度35 ℃。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非接触、高精度个体识别,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牛只脸部RGB-D信息融合的个体身份识别方法。以108头28~30月龄荷斯坦奶牛作为研究对象,利用Intel RealSense D455深度相机采集2334幅牛脸彩色/深度图像作为原始数据集。首先,采用冗余图像剔除方法和自适应阈值背景分离算法进行图像预处理,经增强共得到8344幅牛脸图像作为数据集;然后,分别选取Inception ResNet v1、Inception ResNet v2和SqueezeNet共3种特征提取网络进行奶牛脸部特征提取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确定FaceNet模型的最优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最后,将提取的牛脸图像特征L2正则化,并映射至同一特征空间,训练分类器实现奶牛个体分类。测试结果表明,采用Inception ResNet v2作为FaceNet模型的主干网络特征提取效果最优,在经过背景分离数据预处理的数据集上测试牛脸识别准确率为98.6%,验证率为81.9%,误识率为0.10%。与Inception ResNet v1、SqueezeNet网络相比,准确率分别提高1、2.9个百分点;与未进行背景分离的数据集相比,准确率提高2.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干旱区复杂环境下水体光谱特性空间差异大、水体提取方法适用性差的问题,本研究基于Sentinel-2卫星多光谱数据,通过超分辨率算法重建10 m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影像,将短波红外(Short-wave infrared, SWIR)重建波段、近红外(Near-infrared, NIR)重建波段作为水体识别特征波段,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像素分割算法识别水体像元,基于24种光谱指数、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 NN)、K-means共构建60种水体提取方法,采用总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 OA)、准确率(Precision)、F1值、马修斯相关系数(Matthew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CC)等水体提取精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黑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确定干旱区最佳水体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基于Sentinel-2绿色波段(中心波长为560 nm)与超分辨率重建短波红外波段(中心波长为1 610 nm)构建的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方法,显著增强水体提取时对干旱区细小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