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静  王永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4):241-244
正盆腔廓清术是针对盆腔恶性肿瘤的一种根治性外科手术,主要适用于局部晚期或中央型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结直肠癌、泌尿系肿瘤等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早在1948年Brunschwig~([1])报道应用盆腔廓清术治疗局部复发性子宫颈癌,而后应用于局部复发性直肠癌,逐渐扩展至盆腔的多种恶性肿瘤。盆腔廓清术因具有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以及医疗花费相对高等特点,恰当的选择手术适应证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手术与功能重建等技术的重大进展,盆腔廓清术更加彻底和个体化,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亦随之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2.
正1948年由Brunschwing~([1])首次提出盆腔廓清术,最初是用于晚期盆腔恶性肿瘤姑息性治疗的手术方法,但随着手术水平的改善及护理技术的提高,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盆腔廓清术逐渐变成治疗性的手术方法。盆腔廓清术是临床开展较少的一种根治性手术,术中整块切除盆腔器官,部分病例需要切除会阴~([2,3])。盆腔廓清术在妇科肿瘤治疗主要应用于局限于盆腔的复发性子宫颈肿瘤、子宫肿瘤、阴道肿瘤、外阴肿瘤。  相似文献   

3.
正盆腔廓清术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手术,针对盆腔内复发的恶性肿瘤,切除所有受累的盆腔脏器并行相关重建手术,从而实现治愈目的。盆腔廓清术适用于直肠癌、泌尿系肿瘤和各种类型的原发或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甚至包括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本文就盆腔廓清术的历史,在妇科恶性病变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具体手术方式、并发症和预后进行综述。1盆腔廓清术的历史1948年,外科医生Alexander Brunschwig首次  相似文献   

4.
正盆腔廓清术常用于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复发,具有涉及范围广、难度高、手术时间长的特点。传统的盆腔廓清术经腹完成,手术野直观,但皮肤创伤较大、愈合期长~([1])。现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经腹腔镜行盆腔廓清术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中心型复发1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盆腔廓清术是一项复杂的根治性手术,以整块方式切除骨盆内脏器官,甚至包含部分会阴~([1,2])。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来说,通常对于骨盆中央的复发性子宫颈癌、子宫体恶性肿瘤、阴道癌和外阴癌进行盆腔廓清术。因为手术的切除范围广泛,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1%~88%~([3~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行盆腔廓清术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情况及预后。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妇科行盆腔廓清术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肿瘤类型、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1)50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1岁(27~68岁),45例(90.0%)为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以复发性子宫颈癌(35例,70.0%)为主;5例(10.0%)为初治局部晚期恶性肿瘤。(2)50例中行前盆廓清术、后盆廓清术、全盆廓清术的患者分别为17例、2例、31例。平均住院时间为31.7±18.1天,平均术中出血量2769.0±1929.3 ml,平均手术时间482.9±160.5分钟,平均住院费用115786.0±64485.1元。(3)34例(68.0%)出现早期并发症,主要为术后发热(64.0%);28例(56.0%)出现晚期并发症,主要为泌尿系感染(48.0%)。接受盆底功能重建的有8例患者中仅1例(12.5%)术后出现盆腹腔感染(并发症ClavienDindoⅡ级);未接受重建手术的患者42例,术后发生空盆腔综合征15例(37.5%)。(4)50例患者中失访6例,中位随访时间37.4个月(1~6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8.2个月(1~63个月),中位无瘤生存时间17.1个月(1~63个月)。随访期内11例术后复发(7例,29.2%)或未控(4例,16.7%),手术切缘均为阳性;11例死亡,手术切缘阳性9例(81.8%)。结论:盆腔廓清术多应用于复发性子宫颈癌,并发症较多但可控,盆底功能重建可能有助于降低术后空盆腔综合征的发生,切缘阳性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盆腔廓清术的临床价值和预后相关因素有待于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盆腔廓清术是一项复杂的根治性手术,以整块方式切除骨盆内脏器官,甚至包含部分会阴[1,2]。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来说,通常对于骨盆中央的复发性子宫颈癌、子宫体恶性肿瘤、阴道癌和外阴癌进行盆腔廓清术。因为手术的切除范围广泛,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1%~88%[3~5]。  相似文献   

8.
<正>手术治疗是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例如:肿瘤细胞减灭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盆腔廓清术等,有时还需要行肠切除、肠吻合及肠造瘘术。由于妇科恶性肿瘤手术部位广泛,涉及膀胱、输尿管、肠道及大血管等邻近器官的精细解剖,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妇科良性疾病明显升高,包括:泌尿系统与肠道损伤、大血管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盆腔廓清术在盆腔局灶晚期或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995-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吴鸣团队施行的所有盆腔廓清术病例(不包括卵巢癌)。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无病生存、总体生存及相关因素。结果团队总计完成40例盆腔廓清术,患者中位年龄45.5岁,90%为宫颈癌患者,80%为复发性肿瘤。前盆腔、后盆腔以及全盆腔廓清术分别有12例、7例和21例。Ⅰ型、Ⅱ型和Ⅲ型手术分别为4例、9例和27例。有2例(5%)患者术后死亡。早期和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5%和37.5%。最常见的问题是伤口问题和吻合口瘘。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为28个月和16个月,5年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3.0%和34.0%。局灶晚期肿瘤、手术切缘阳性、肿瘤直径≥5 cm是总体生存恶化的重要因素。对于复发性患者,如果切缘阴性、肿瘤直径5 cm,5年总体生存率为63.0%。肠周淋巴结转移是无病生存下降的重要因素,没有转移患者54个月的无病生存率为57.0%。结论盆腔廓清术是一项需要多学科合作的系统性复杂手术,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盆腔脏器切除术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弥补了放疗、化疗等姑息性治疗的不足,为缓解复发或晚期患者的症状提供了可能,特别是盆腔内中央性扩散,不宜进行小范围部分切除且不适合放疗的晚期或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最后的治疗机会。但由于手术范围广泛,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高。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正确处理术前术后可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吴鸣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4):244-246
正盆腔廓清术是一种针对妇科癌症中心型复发的挽救性手术措施,也被描述为"迄今为止治疗盆腔癌症最具根治性的手术"。手术范围包含所有盆腔结构,也就是说要切除子宫、子宫颈、阴道、膀胱和直肠。更确切地说这个手术是由多个根治性手术整合而成,如膀胱癌根治术、子宫颈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阴道癌根治术、外阴癌根治术等。接受盆腔廓清术的患者多数为复发性子宫颈癌患者,而复发性子宫内膜癌、外阴癌或阴道癌患者也有可能受益于这个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发性子宫颈癌盆腔廓清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接受盆腔廓清术的6例复发性子宫颈癌患者,通过搜集临床资料和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40~57岁,平均49.8±6.2岁。3例行全盆腔廓清,3例行前盆腔廓清。术中出血量600~3300 ml,平均2050±1107 ml。平均住院天数17.67±5.65天。随访至2018年3月1日,随访时间6~28月,平均12.83±8.66月。术后出现上尿路积水4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肠梗阻1例;无并发症者1例。至随访截止日,术后3例无瘤生存,平均无瘤生存13.33月;1例可疑复发;2例病情未控,至随访截止日带瘤生存,平均存活10月。结论:盆腔廓清术手术范围大,并发症发生率高,需注意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预防围术期并发症;满意的盆腔廓清术安全、可行并可以延长患者无瘤生存和总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现就腹腔镜用于妇科恶性肿瘤诊治的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该项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1腹腔镜手术分类1.1以诊断和病情评估为主要目的的腹腔镜检查术Sypurdeeva等[1]认为,对于不明性质的盆腔肿块,应尽早行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即使临床已经怀疑卵巢恶性肿瘤,仍可通过腹腔镜确诊而不应成为腹腔镜检查的禁忌。对于复发性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在实行盆腔脏器廓清术前进行腹腔镜检查,了解肿瘤扩散和转移的真实范围,评估盆腔脏器廓清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对于确保患者得到适度治疗和良好的生活质量同样具有实际意义[2,3]。1.2以手术…  相似文献   

14.
1991年Querleu等报道腹腔镜盆腔淋巴清扫术^[1]。国外许多文献相继报道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2-4],我院在开展近千例腹腔镜手术基础上进行腹腔镜盆腔淋巴清扫术的初步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盆腔廓清术在原发及复发性宫颈癌中的应用现状及预后。方法: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上检索原发及复发性宫颈癌行盆腔廓清术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1990年1月至2019年3月。由两名评价员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资料并行质量评价后进行循证评价。结果:研究纳入11篇文献,共818例宫颈癌患者接受盆腔廓清术,其中原发宫颈癌患者160例,复发宫颈癌658例。164例患者行前盆腔廓清术,39例患者行后盆腔廓清术,615例患者行全盆腔廓清术。中位手术时间为5.9~10.3h,中位出血量为800~2537.9ml,中位输血量为800~1600ml,中位术后住院天数为17~65.5天。患者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8%~55.3%,晚期并发症为36.1%~74.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3%~83.3%。5年无瘤生存率为13.2%~61.0%,5年总生存率为20.5%~56.0%,其中原发性宫颈癌5年总生存率为49.0%~52.5%,复发性宫颈癌5年总生存率为20.5%~65.8%。8篇文献认为手术切缘阳性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结论:盆腔廓清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但仍在可预防、可治疗的范围内。适当的盆腔廓清术可延长原发及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技术的出现使外科微创手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中机器人也逐步得到应用,其主要应用于宫颈癌的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术,此外机器人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晚期宫颈癌分期手术及复发性宫颈癌的盆腔脏器切除术也有相关报道;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机器人分期手术也日趋增多.目前,机器人手术多是回顾性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17.
正最早美国外科医生Alexander Brunschwig于1946年12月12日、12月26日和1947年4月3日开展了3例盆腔廓清术(pelvic exenteration,PE),并于1948年首次进行了正式报道~([1]),当时PE是作为一种盆腔恶性肿瘤的姑息性治疗手段。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随着PE适应证的明确、手术设备和技术的逐渐改善以及围手术期管理和支持治疗水平的提高,PE围手术期死亡率已经由原来的23%下降至约1.2%~3%~([2~4]),手术目的也逐渐从缓解症状的姑息性治疗向临床治愈的根治性治疗发展,适应证从中心型复发扩展至盆壁复发,适用病种从子宫颈癌扩大到外阴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阴道癌、直肠癌、泌尿系肿瘤等病灶局限于盆腔的晚期或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甚至用于部分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但还是以应用于放疗后盆腔复发的子宫颈癌患者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8.
对复发性宫颈癌患者,尤其是中央型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盆腔器官廓清术可能是唯一的治愈方案。经过彻底手术治疗之后,术后辅助治疗可起到巩固手术效果,甚至对部分切缘阳性的廓清术后患者可以进行补充治疗。根据患者初次手术治疗方案、肿瘤类型及廓清术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如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从而改善盆腔廓清术患者预后,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盆腔脏器清除术18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盆腔脏器清除术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晚期宫颈癌8例、外阴癌8例和阴道癌2例施行了盆腔脏器清除术。宫颈癌中Ⅳ期(中央型)5例,其余3例为复发癌;外阴癌中Ⅲ期3例,Ⅳ期5例;阴道癌2例均为Ⅲ期。结果 本组资料的3年生存为72%,5年生存率为50%。无术中死亡者。术中出血700~1200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2例肠梗阴,1例手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后缓解  相似文献   

20.
机器人技术的出现使外科微创手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中机器人也逐步得到应用,其主要应用于宫颈癌的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术,此外机器人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晚期宫颈癌分期手术及复发性宫颈癌的盆腔脏器切除术也有相关报道;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机器人分期手术也日趋增多。目前,机器人手术多是回顾性病例报告,缺乏随机对照、大样本比较性研究,其适应证和手术效果还需要大量临床探索,以作出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