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传统的微带低通滤波器的宽阻带、窄过渡带和小型化性能不能兼顾的矛盾,本文设计出一种基于Hilbert分形DGS的微带低通滤波器。Hilbert分形DGS单元和半圆型并联枝节谐振单元级联构成该低通滤波器,Hilbert分形DGS单元可减小结构尺寸和通带内的反射损耗,并联谐振单元可有效抑制高次谐波分量。此外,针对DGS单元对微带线特性阻抗的影响,采用渐变微带线进行阻抗补偿,使滤波器的通带与阻带性能获得明显改善。测试结果显示滤波器通带范围为0~5.2GHz时,通带插入损耗0.3dB,阻带范围5.8~20.0GHz以上,面积为23.6mm×9.5mm。  相似文献   

2.
基于Hilbert分形缺陷地结构的微带低通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Hilbert分形缺陷地结构单元和并联枝节串联设计制作了一种微带低通滤波器。HFSS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滤波器通带回波损耗小于–20 dB,通带范围为0~5 GHz,阻带带宽能达到10 GHz以上。实物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实现了回波损耗和通带内的纹波小、过渡带陡峭、阻带宽、结构紧凑、尺寸小的微带低通滤波器。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得到较高的带外抑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带技术的新颖紧凑型准椭圆函数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设计采用了枝节加载的半波长谐振器,具有电磁耦合谐振结构,谐振结构以交叉方式耦合到输入和输出馈线,由于枝节的存在会产生扰动,所以需要谐振器作为多模设备。此外,枝节引入了两个传输零点,以显著提高滤波器的通带选择性并抑制谐波和杂散,使用标准PCB技术对提出的滤波器进行实际制造和测试。结果显示,滤波器可以产生宽带响应,插入损耗低至 0.74dB,回波损耗大于20dB,且带外抑制在2GHz~ 4.5GHz和5.8GHz~ 16GHz范围内大于40dB。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的高低阻抗微带低通滤波器和开路端短截线微带低通滤波器体积较大、过渡带较缓且插入损耗较大的问题,采用高阻抗传输线单元加载并联倒T形枝节方法,构成带阻滤波支路,抑制了寄生通带,减小了滤波器面积。以7阶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为例进行了设计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倒T形并联枝节滤波器截止频率为5.06 GHz,通带内最大插入损耗小于0.95 d B,在5.61~13.6 GHz内阻带抑制超过21 d B,而滤波器的面积比传统的开路端短截线微带低通滤波器减小20%。  相似文献   

5.
基于DGS和SIR单元的超宽阻带低通滤波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维明 《电子器件》2012,35(6):746-750
为了解决传统的微带线低通滤波器尺寸偏大,阻带较窄的问题,采用阶梯阻抗谐振(SIR)单元加载哑铃型缺陷地结构(DGS)单元设计了一个五阶微带低通滤波器,并通过在主传输线两侧添加并联开路枝节,以补偿DGS微带线的特性阻抗。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结构尺寸21.6mm×8mm,3dB截止频率4GHz,通带内平均驻波比小于1.5,阻带范围5GHz~35GHz。实现了滤波器结构尺寸的减小和超宽阻带。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低阻抗线结构的平面低通滤波器的阻带不够宽、截止频率的2倍频或3倍频处出现寄生通带、尺寸较大的问题,采用并联T型枝节代替高阻抗传输线的方法,利用T型枝节构成的带阻滤波支路,可以抑制寄生通带,增加阻带宽度,提高滤波器性能。以截止频率为4.25 GHz的七阶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为例,实验结果表明,通带插损和回波损耗较小,过渡带陡峭,频率在13 GHz处的衰减低于-20 dB,阻带较宽,可以抑制3次谐波,同时滤波器的体积减小了,改善了滤波器的性能,可为低通滤波器宽阻带和小型化的设计及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型化超宽阻带共面波导低通滤波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传统CPW低通滤波器尺寸偏大、阻带较窄和插入损耗偏大的问题,采用 /4阶梯阻抗谐振单元(SIR)加载半圆形并联枝节(SISS)和缺陷地结构(DGS)单元的紧凑型结构设计了一个5阶CPW低通滤波器,分析了各单元结构参数对阻带性能的影响,引入微带线补偿方法对共面波导中心导体线特性阻抗进行局部补偿,改善了阻抗匹配性能,进一步降低了通带内的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结构尺寸25mm×18mm,3dB截止频率3.5GHz,阻带范围3.8~17GHz。实现了CPW低通滤波器的低插入损耗、超宽阻带和小型化。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款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的小型化边沿陡峭低通滤波器,该滤波器通过网络综合法设计,利用 ADS和HFSS联合仿真进行优化,结合传输零点理论,在阻带设计两个位置可调的零点,可增加阻带抑制,并且通过合理设置各个元件的位置和外形,形成陡峭边带, 实际加工出的滤波器性能与仿真结果吻合,滤波器截止频率500MHz,通带插入损 耗小于0.55dB,在0.9GHz、1.3GHz处产生两个传输零点,825MHz处衰达到23dB,1.71GHz处衰减达到31dB,形成了陡峭 的边带特性,该滤波器已在蜂窝通信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单端接地耦合线结合微带传输线加载开路枝节,提出了一款宽带带阻滤波器。该滤波器由输入输出端的单端接地耦合线并联微带传输线上加载三个开路枝节组成。采用奇偶模理论分析、传输线模型和结构模型仿真优化,对滤波器的特性开展了研究。实物加工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的一致性好,验证了所设计的宽带带阻滤波器。该滤波器的阻带中心频率为2 GHz, 3 dB衰减带宽为98%(1.19~3.15 GHz),20 dB衰减带宽为84.5%(1.24~2.93 GHz),阻带带内抑制大于35 dB,结构紧凑,可与航电系统设备板级电路集成,用于电磁干扰防护。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新型枝节加载谐振结构的超宽带滤波器,具有良好的超宽带特性,其3dB带宽为2.65GHz-10.95GHz,并且通带内3.18GHz-10.46GHz的范围内S11>20dB。通过仿真的结果可以表明使用本文采用的枝节加载形式,可以实现滤波器良好的的选择性以及阻带特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横向型信号干扰的新型多传输零点的宽带带阻滤波器。通过采用终端加载一段四分之一波长开路传输线枝节的弯折型反耦合线与两段对称的半波长传输线开路枝节相并联的方式,在滤波器的阻带内引入了五个传输零点,并在通带内产生了四个反射零点,从而获得了陡峭的过渡带特性、宽阻带特性以及较好的阻带抑制水平。最终设计的宽带带阻滤波器中心频率为3 GHz,20 d B衰减带宽可达106%。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个共面波导馈电的电小缝隙天线,天线包括两个相同的终端短路的槽线缝隙辐射面及加载在馈线中间导带上的阻抗匹配网络,所述的阻抗匹配电路由终端开路的共面波导和并联的两个终端短路的槽线组成,通过引入的阻抗匹配网络与缝隙辐射面,在谐振频率5.8GHz下,天线的尺寸减小到 9.05mm×12.08mm×0.8mm(电长度为0.9),采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提出的结构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S11<-10dB的带宽为9.3%,且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款加载EBG反射板且工作于ISM波段2.45GHz 的天线系统,可应用于体域网通信,采用单极子天线作为辐射主体,利用梯度馈线结构和地板蚀刻环形缝隙的方法调节天线端口匹配,在天线底部加载一块2×2阵列的风车型EBG反射板结构用以提升天线增益性能并增强与人体之间的隔离。仿真结果表明,风车型EBG反射板的加载能够提升天线增益和前后比的幅度分别为4.5dBi和17dB对人体组织SAR值缩减达到95%以上,且加载反射板之后天线系统整体尺寸约为0.46λ,测试结果显示:天线工作带宽为65MHz,中心频点 2.45GHz处回波损耗为-20dB,在人体不同部位测试时辐射性能稳定,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新型的多口三环CSRR结构,利用CSRR谐振器的单极点低通特性和环与微带线之间的耦合,构成低通滤波器.分析该结构的等效电路模式,指出谐振频率的计算公式.使用HFSS适当优化参数,可以得到性能良好的低通滤波器.其-3 dB截止频率8.76 GHz,通带内插入损耗小于0.3306 dB,通带内回波损耗小于-13.810 2 dB,衰减15 dB以上阻带带宽达到10.31 GHz.为了改善通带内的回波损耗,在微带线两侧加载并联开路枝节.其-3 dB截止频率8.385 GHz,通带内插入损耗小于0.174 7 dB,通带内回波损耗小于-19.707 7 dB,衰减15 dB以上阻带带宽达到10.7 GHz.  相似文献   

15.
基于枝节加载型阶梯阻抗谐振器(SIR)设计了一种加载变容二极管的微带可调带通滤波器。SIR结构利于抑制高次谐波且可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提出的模型通过在SIR的中心平面加载2个枝节构成多模谐振器。通过奇偶模方法分析了枝节加载型SIR的谐振特性;通过加载变容二极管实现了对滤波器奇偶模谐振频率的独立控制,利用变容二极管容值的变化实现了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可调,中心频率随变容二极管偏置电压的增加而增大。该可调滤波器实现了在0.82~1.17 GHz范围内中心频率可调且插入损耗小于5 dB,回波损耗大于10 dB。  相似文献   

16.
童荥贇  姬五胜  张志悦  戴薇  崔俊海 《电讯技术》2019,59(10):1222-1226
在枝节加载谐振器(Stub-loaded Resonator,SLR)的理论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陷波宽带滤波器,应用于3.0~6.7 GHz频段。该滤波器由一个倒T形短路枝节加载谐振器(Short SLR,SSLR)和一个基于半波长SIR基本结构的阶跃阻抗枝节加载谐振器(Stepped Impedance SLR,SISLR)构成。与传统陷波滤波器相比,该滤波器没有采用传统的缺陷地结构或缺陷微带结构,其陷波特性由SISLR与SSLR耦合所致,能够实现更好的设计灵活性。对电路进行了仿真和实物制作,仿真结果表明,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分别优于0.3 dB和12.2 dB,陷波的中心频率位于5.8 GHz,其分数带宽为6.8%。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体现了良好的电路性能。  相似文献   

17.
设计制作了一种紧凑型超宽带微带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两对由1/4波长型SIR谐振器和1/4波长终端短路谐振器构成的枝节线对与微带低通滤波器相联而成。在ADS软件上对该滤波器进行仿真验证,然后制作实物。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相对带宽达到112%,阻带带宽超过4 GHz,通带范围内插入损耗小于1 d B,回波损耗大于10 d B,阻带范围回波损耗大于20 d B;滤波器尺寸为14.22 mm×9.65 mm。  相似文献   

18.
通过加载枝节,改进了基于CPW-微带过渡结构的超宽带带通滤波器。在微带线的中间采用了一个T型枝节以增强其选择性。该T型枝节能够在通带的上下边缘分别产生两个传输零点(2 GHz 与14 GHz)。此外,通过扇形开路枝节引入一个传输零点,将滤波器的上阻带延伸到了16 GHz。最后,加工并测试了一个滤波器用于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能够实现131% (2. 6 GHz ~12. 5 GHz)的相对带宽;同时,实测结果和仿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新型的加载非对称开路枝节的阶梯阻抗谐振器,设计了一种具有高频率选择性的单频微带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非对称的开路枝节作为容性负载,抑制高次杂散频率,具有较宽的上阻带,中心频率(2.4 GHz)处的插入损耗为0.6 dB.与传统结构相比,该滤波器在相同的谐振频率下尺寸减小了45%.调整新型阶梯阻抗谐振器的尺寸,还能实现中心频率为3.5 GHz单频和2.4 GHz/3.5 GHz双频带通滤波器.  相似文献   

20.
用0.1μm赝配InAIAs-InGaAs-InPHEMT技术研制了覆盖整个W波段(75~110GHz)的单片平衡放大器。该放大器首次成功地制得75到11OGHz的增益为23士3dB,具有良好的反射损耗。这种放大器在94GHz附近的噪声系数约为6dB。据我们所知,在覆盖整个W波段单片放大器中,这是在带宽和高增益性能方面报道的最好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