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患者 ,男 2 6岁 ,主因恶心、呕吐 ,腹部胀痛 6d而于 1 998年 3月 2 6日入院。 1 4年前 ,因食入柿子皮后感上腹部胀痛 ,恶心 ,呕吐 ,不思饮食。此后 ,每遇食入硬面条 ,凉食 ,韭菜等难消化性食物后均出现以上症状 ,且以胀痛为主。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胃痉挛。采取禁食 ,俯卧位休息 ,补液等处理后均能缓解。本次因食入较多的面拌苜蓿菜后又出现上腹部憋胀 ,隐痛等不适。数小时后反复恶心、呕吐 ,吐出苜蓿碎屑及隔宿食物等和胆汁后稍感轻松 ,但不能进食 ,口喝 ,饮水后上腹有重压和振水音。查体 :T37℃ ,P 80次 /min ,BP1 2 .6/1 0 .…  相似文献   

2.
3.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道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例脉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结果11例中8例首诊者均经上消化道钡餐确诊,余3例经外院手术诊断。单纯保守治疗5例中痊愈3例。保守治疗无效而行手术的6例中痊愈4例。结论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腹腔血管彩超及动脉薄层CT也有助于诊断;保守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10例小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CSMAS)诊治的分析,探讨有效的诊治方法,以提高治疗率。方法:选择1998年-2000年收治的10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儿,对其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果:10例中9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对于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的必应警惕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存在,及时做X线钡餐透视和综合治疗,取得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对该院2005~2007年诊治过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行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9例明确诊断;10例均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2例同时行血管造影,明确诊断;10例患者均先行内科保守治疗,其中9例因无效而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5例,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3例.十二指肠血管前移位术1例.术后患者全部随访,均痊愈.结论 消化道钡餐造影、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简单、可靠的诊断手段,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其有效、易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事征是指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引起十二指肠梗阻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上比较步见,我院收治4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10a间收治的11例SMAS的确诊病例和治疗措施.结果 11例SMAS病人经手术治疗后随访10a痊愈.结论确诊的SMAS病人虽然内科保守治疗后症状可一时缓解,但根本的措施仍然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临床少见 ,笔者曾诊治 1例 ,现报告如下。1 病历资料  患儿男 ,7岁 8个月 ,因腹痛 6天于 1 999年 5月 1 1日入院。为脐周阵发性疼痛 ,能耐受 ,入院前 1天进食后呕吐 5次 ,为胃内容物 ,无胆汁及咖啡样物 ,无发热、头痛、腹泻。查体 :体重 2 8kg,T3 7.5℃ ,HR88次 /min,R2 6次 /min,BP90 /6 0 mm Hg,神清 ,呼吸平稳 ,黄疸 (- ) ,颈软 ,咽红 ,心肺 (- ) ,腹平软 ,剑下及脐周稍有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麦氏点及莫菲氏点无压痛 ,无皮疹 ,神经系统征 (- )。血常规及小便常规均正常。B超示 :肝、胆、脾、胰未…  相似文献   

9.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也称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文献中亦称Wilkie病。本病常见瘦长体型女性患者,儿童少见。我院2006年6月-2007年7月发现3例男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8岁,因间断腹胀伴恶心呕吐7d入院。既往曾因右侧卵巢癌在外院行双侧卵巢、输卵管、子宫和大网膜切除,手术后已行1周期化疗。近1周出现间断腹胀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或进食后膝胸卧位或左侧卧位时可缓解,大便1—2次/d,量少干结,无腹痛、腹泻及便血,3个月来体质量下降约13kg,在外院予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效果欠佳,遂转入我院。入院查体:患者消瘦、衰弱,心肺未及异常,上腹部可见明显肠型,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正常,未闻及血管杂音,无气过水音。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及血尿淀粉酶无异常,心电图、X线摄胸片正常,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示:钡剂顺利通过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降段,缓慢通过十二指肠球部,十二指肠水平段有纵形压迫迹象,似刀切状,  相似文献   

11.
李梅 《医学综述》2014,(4):744-746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合并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保定市第五医院于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8例严重烧伤合并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按就诊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空肠置管内营养支持为主、静脉营养为辅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静脉营养支持为主、口服营养为辅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压迫症状的消失时间、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的恢复及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患者烧伤创面的修复及并发症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压迫症状消失时间(43±7)h、创面平均愈合时间(37±17)d、正常进食的恢复时间(61±13)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3±25)h、(48±22)d、(122±37)h;观察组检出2例创面细菌,显著少于对照组的6例创面细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照组2例血液细菌、4例静脉炎、2例肠道感染、1例胃溃疡、1例脏腑功能不全,观察组均无此并发症的发生;术后714 d观察组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肠置管肠内营养可有效地治疗严重烧伤合并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征。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上腹疼痛5 d,于2007年4月15日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2010年5月4日因高血压转入心内科。5 d前饱餐后约30 min出现上腹疼痛,疼痛持续约半小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黄绿色胆汁,无咖啡渣样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3l岁。上腹胀满不适 8年 ,加重伴疼痛、呕吐 5天 ,8年来患者以“胃炎”服药治疗 ,5天前劳累后感上腹部疼痛 ,餐后加重 ,呃逆 ,呕吐后症状缓解。查体 :患者体形消瘦 ,营养差 ,上腹饱胀以左上腹为重 ,腹软 ,左上腹压痛 ,无反跳痛及肿块 ,肝脾未及 ,Murphy氏征 (- ) ,移浊 (- ) ,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 :Hb130g/L ,WBC6 7× 10 9/L ,N0 78。B超检查 :肝、胆、胰、脾无异常。无症状时做上消化道钡餐未见异常 ,症状急性发作复查上消化道钡餐透示 :钡剂通过十二指肠第 3部受阻 ,钡柱呈重直切断 ,梗阻近侧…  相似文献   

14.
15.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亦称良性十二指肠瘀滞证,是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距离变小,致夹在其中的十二指肠水平部或升部受压而造成的排空困难,出现间歇性发作的慢性肠梗阻。发病以体型瘦长的女性为多,罹患年龄多在20~40岁,儿童亦可患此疾病。本病也见于体质量快速下降、长期卧床或有脊柱前突的病人。临床主要表现为逐渐发生的上腹胀痛或绞痛、恶心、呕吐,于食后数小时或更短时间发作,俯卧位或胸膝位可以缓解症状。X线钡餐透视检查可见十二指肠近段扩张,钡剂瘀滞,胃与十二指肠排空延缓。笔者在实习期间遇到SMAS病案1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48例小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观察,提高儿科医生对此病的重视,以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方法:对48例小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早期治疗预防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8例患儿均未再出现呕吐、上腹部疼痛不适症状,46例食欲明显好转,体重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22例较大患儿复查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结果正常。结论:对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患儿应警惕小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存在,及时做X线钡餐透视和综合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黄贤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12):1407-1407,1410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发病率为 1% ,多发生于伤后3周以后 ,我科曾收治 1例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后第 8天出现该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性 ,2 2岁 ,于 1997年 7月 2 6日被火药爆炸烧伤全身各处 ,总面积 85 % ,2 5 %浅Ⅱ度 ,45 %深Ⅱ度、15 Ⅲ度。伤后2h即送当地医院予补液、抗感染、创面外涂烧伤湿润膏等处理 ,伤后 5d转入我院 ,病程中一直禁食 ,无恶心、呕吐及腹胀 ,既往有胃下垂历史 ,入院时无不适主诉 ,生命征平稳 ,神志清楚、精神差 ,明显消瘦 ,体重 3 6.1kg ,肝功总蛋白 5 1.4g L ,白蛋白 2 8.44g L。予抗感…  相似文献   

18.
彩超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研究。方法:应用彩超诊断的40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均经放射线胃肠钡餐透视检查证实。结果:本组超声显像诊断的符合率为100%,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之间夹角及十二指肠通过段距离变小,饮水后其近端二十指肠扩张明显,左侧卧位时十二指肠潴留消失。结论:彩超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高、无损伤、实时。能同时显示肠管形态,判断血管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8例经X线钡餐透视证实为SMAS患者及38例正常人的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O)夹角、十二指肠在SMA与AAO夹角处内径(d)、夹角前内径(D)及D/d比值.结果 38例患者中36例CDFI清楚显示SMA,2例因肠胀气SMA显示不清,SMA显示率为94.7%.36例中4例SMA与AAO夹角在 20°~30°之间,18例在15°~20°之间,14例﹤10°.34例十二指肠于SMA与AAO夹角处受压变窄,近段扩张,呈"漏斗形"征,d﹤10mm,D>30mm,D/d比值3.0.2例未记录十二指肠受压征象及D/d比值.38例正常人均显示SMA与AAO夹角﹥30°,无十二指肠受压征象,d﹥10mm,D﹤30mm,D/d比值﹤3.0.结论 SMA与AAO夹角小和十二指肠受压征是超声诊断SMAS的重要征象,有助于SMAS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颖  谢鹏雁 《中国医刊》2003,38(2):33-35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的发生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旨在提高对SMAS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76-2001年确诊SMAS的17例住院病人,所有病人均经上消化道钡餐,腹部B超确诊。结果 男:女为1:1.4,平均发病年龄19.2岁,以20-30岁发病率最高,多数以上腹痛或不适(64.7%)。恶心,呕吐(88.2%)。为首发症状,查体多无阳性发现,58.8%病人胃体形态异常。影像学检查仍为目前主要的确诊手段。误漏诊率较高。为47.1%。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SMAS临床并不少见,临床表现多样,且可和其他消化系疾病并存,应提高对其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