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石油污染水源饮水净化工艺与水质综合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石油污染水源水的水质综合分析、净化工艺及生物处理进行较全面的研究。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石油污染水源水中检出大量石油有机污染物与毒性物质,具有较强的致突活性和致畸性;部分经处理后的饮用水中仍存在一定量的石油有机污染物、致突活性和致畸性;(2)石油污染地下水中AOC水平达400~700μg乙酸-C/L,且随季节有较大波动;经深度处理(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后饮用水的AOC水平仍高于100μg乙酸-C/L,表现出生物不稳定性;饮用水的AOC水平与工艺运行、配水管网情况有关。(3)生物预处理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COD)20~30%和无机营养物(NH_3-N)80~90%及石油污染物40%,降低水中AOC40%,同时有效控制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和水的致突活性,提高水的生物稳定性。结合生物预处理的传统工艺在控制水中有机污染物和致突活性方面明显优于其它组合工艺,保证饮水水质,是净化石油污染水源的最佳工艺组合。(4)凡使水中有机物小分子化,含羰基基团有机物比例增加的水处理技术将导致水的高度生物不稳定。对于臭氧氧化技术,必须与能有效减少水中有机物的生物技术或活性炭技术连接,以提高水的生物稳定性。(5)易降解有机物质对石油的生物降解无明显的增强;对于石油中难降解的芳香烃类物质,有可能因易降解底物的竞争而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我国城市不断发展,城市供水日趋严峻的形势,通过对饮用水源污染与更新处理工艺的回顾,提出了饮用水水质标准与水源水质相关的观念,优质饮用水水质净化的概念,建设采取节约用水、开发水源、保护好饮用水源、强化水处理工艺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前,库湖型饮用水水源地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面源污染,其中藻类、氨氮、硝酸盐、高锰酸盐等富营养化指标很难通过水处理工艺去除。以白浪河水库为例,采取“以鱼养水”措施在水源地中以生物措施降低富营养化指标是一种非常好的净水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用目前比较先进的生物制剂治理,以“土著菌”为主,从中培养、驯化、富集微生物,使微生物与水体充分接触,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质,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湿地净化水质作用分析与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湿地的水资源而言,湿地具有蓄洪防旱、均化洪水、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等多种功能。经分析,湿地还具有明显的净化水质作用。因此,要加强湿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外源污染和水库网箱养殖污染造成白沙水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水库的供水功能。白沙水库是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文章对白沙水库水质污染和生物资源现状、"保水"渔业原理进行分析,利用生物操纵原理,"以渔治水",净化水库水质,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利用藻类净化水源水质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汉辉 《水资源保护》1999,(1):18-20,23
在实验室分高培养水网藻,现场和中间试验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聚氯乙烯PVC管和10目、25目的筛绢制成的网袋进行利用水网藻净化水源水质扩大规模的中间试验。由于种类不纯、网袋设计和气候条件等多种原因,水网藻被以刚毛藻为优势种的多种藻类取代。从刚毛藻的生长实验和水质监测结果看,刚毛藻生长速度快,对氨氟和生化需氧量等水质指标有较高的转化率和去除率,与水网藻一样,也可作为去除水体中氮、磷以净化水质的藻种。  相似文献   

8.
污染河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技术及其集成化策略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如何选用和集成适宜的技术实施污染河流的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以及如何评价其工程措施的效果,是污染河流治理实践中面临的难题。分析了我国河流水质污染及生态破坏的现状、特点及其成因,总结了污染河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技术的特点及其对不同类型河流的适用性进行了剖析。探讨了污染河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技术的选择原则与集成化策略,在分析我国北方河流的物理结构与生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生物/生态技术为核心的污染河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综合技术方案。还就污染河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健康河流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关于在城市饮水净化中采用绿色工艺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什么水最适合人类饮用人类发展史(从猿到人)经历了约500万年。我们的祖先——现代人种约于10万年前离开非洲向世界各地迁徙,到2或3万年前已遍布世界各地。人类都是傍水而居,直接饮用天然地面水(河水、湖水、由地面水补给的浅层地下水),直到工业革命后特别是近百年来才有了改变,为了控制城市水介传染病的大流行,提高饮水的生物安全性和化学安全性,开始了对城市饮水进行集中处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扎鲁特旗"十一五"期间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情况,总结分析建设成效和面临问题,探讨今后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和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
松辽流域水质保护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随着人口剧增,工业超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崛起,污水治理滞后的现实,水体污染有增无减,特别是有机毒物的污染已形成对人类的“包围圈”。作者根据多年来对松辽水系,水质保护研究与管理经验,提出了“九五”期间水质保护的重点、难点与生长点。渴望唤醒流域内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便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水系重点污染问题,实现国家提出的2000年水质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李丹 《水利天地》2008,(12):46-47
几十年前,我家住在东北边陲的一个农村,这里冬季漫长寒冷,人们的生产生活有许多难处。水源(水)主要是露天水井;能源(火)为柴草,取水取暖都很艰辛。而今,家乡人已不再为“水、火”两件事发愁了。  相似文献   

13.
张楠  刘琦 《山东水利》2003,(3):41-41
2002年山东省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省会城市泉城济南地下水位一路走低,到8月20日,水位已跌至23.95m,距离趵突泉的最低喷涌水位26.80m差近3m。持续连年的干旱是影响泉水喷涌的最根本原因吗?据资料记载,历史上济南市区年平均降水量也只有650mm,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5m~3,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十分之一。即使在这种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滕晓春 《治淮》2000,(4):40-41
1999年,烟台市的旱情进一步恶化。据统计,全年全市平均累计降雨仅338毫米,只占常年同期的50%,是1886年有史料记载以来降雨量最少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如何开发利用好地下水,是烟台市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烟台地处胶东半岛丘陵山区,无客水入境,水资源完全依靠大气降水,年均  相似文献   

15.
《北京水务》2016,(4):6-7
正日前,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成功召开,北京市政府迅速组织首都科技界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水源)同时参加了以上两个会议,中央和北京市的重视和支持,是碧水源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环保企业的坚强后盾。作为首都科技界一员,在这个生态环境领域正处于新旧技术更替期的当下,通过世界领先的创新科技,实现首都碧水蓝天,是碧水源最大的心愿。首都不碧水,创新永不歇,是碧水源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给水排水》2012,(2):129
随着"十二五"规划拉开大幕,我国城镇水务事业的发展正迎来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水务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二五"期间,将围绕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净水厂水质稳定达标等重点领域形成饮用水安全多级屏障,同时,国家将继续推行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城镇水务技术领域将开启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7.
李来祥  张京文  刘建 《山东水利》2005,(10):32-32,35
在新的历史时期,山丘区水利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山丘区水利建设发展思路及对策显得尤为重要。1即墨市山丘区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即墨市十年九旱,降雨不均,水资源贫乏。据资料统计全市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381m3,仅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据科学测定调算,全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684·6mm。20世纪80年代以来,降水量呈下降趋势,自1981年至今,年平均降水量522mm,仅占历史年平均降水量的80%,接近或超过历史平均降水的只有3年。天然降水的减少,使即墨市水资源更加贫乏,特别是东部山丘区水的供…  相似文献   

18.
周村电站刚投运不久就发生了2次“主变重瓦斯”保护动作跳闸。经检验查找,找出了原因,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之后进行了相关处理,圆满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19.
《治淮》2021,(8)
正全面建立河湖长制以来,江苏省宿迁市以生态河湖行动为统领,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围绕认河巡河治河管河护河宣河,充分发挥河长制制度优势,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湖,全市河湖水质生态提升明显,河湖空间管控更加规范。一、概述近年来,宿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认识到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一线调研、  相似文献   

20.
以江西省新余市孔目江流域为例,在系统分析其水资源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其驱动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水质-水量"联合保护与恢复的水资源系统保护思路和模式,即通过实施水量调控工程、水质保育提高工程和流域复合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工程,使流域内的森林、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协同演变,增强孔目江流域的水源涵养和水体净化功能,从而实现保育和提高水质、保持和增加水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