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的老龄人口已超过2亿人,中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将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未来三年,中国领取养老金人口的数量和比例都将出现巨大的变化,中国社会老龄化的拐点即将到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养老健康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在中国即将迈入老龄化社会之际,也将遇到诸如相关人才严重不足、配套政策缺失、政府“一肩挑”担当养老机构主体以及养老地产迅速兴起背后存在隐忧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超2.6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据推算,到2035年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4亿人,占总人口数的30%。自2013年医养结合相关政策出台后,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在各地广泛开展,但仍需进一步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合理利用资源,不断满足老年人对老有所养的需求。本文通过对陕西省20余家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老年人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将各类情况分析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老年人口逐年增多,占总人口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此种形势下,养老机构的建设逐渐受到了政府及相关企业的关注。而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正在探索阶段,须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如财政资金、中国人的养老观念、老年人的经济实力、医疗资源情况等等。
  就目前各国的做法来看,基本上是将老年人进行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的老年群体,建设和设计有针对性的养老机构。养老机构涉及到生活、护理、医疗等各种功能的整合,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会针对特定人群对功能进行选择和定位。具体到我国的实际情
  况,有哪些相关政策?老年人口具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我国应建设哪些类型的养老机构?其他国家的养老机构建设有哪些形式和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针对上述问题,我刊策划了本期专题,旨在了解新时期养老机构的建设现状与趋势,以促进我国养老机构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对我国未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本文对沈阳市未来老龄人口进行预测,探讨适宜的养老模式,为政府的宏观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沈阳市2003年至2011年户籍人口资料,以年代为自变量,老年人口数量、比重、总人口数为因变量,建立GM(1,1)灰色系统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进行验证。通过该模型预测沈阳市未来老龄人口每年增加的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例。另外,根据政府公布的养老机构注册资料,分析2000年以后沈阳市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及机构属性的变化情况,探讨适宜的城市养老模式。结果沈阳市老龄人口在2012年至2040年间呈较快增长,其年平均增长率从4‰上升到7‰,到2030年沈阳市的老龄人口比2012年将翻一倍,达到248万,老龄人口比重达到23.5%;到2040年老龄人口比重约为30%。沈阳市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从2000年的不足1千张,上升到2007年的近7千张。截止到2007年沈阳市注册的养老机构共60家,总床位数达6 813张。以同期老龄人口数996 617人计算,每百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的床位数0.68张,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每百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5-7张的平均水平。按国际最低标准计算,到2030年沈阳市养老机构床位数需求量为12.6万张(增加约20倍)。此外,每年新注册的养老机构属性在发生改变,由2000年的全部国营变为2006年的全部民营。结论 2012-2040年间沈阳市老龄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预计从4‰上升到7‰,到2040年老龄人口比重接近30%。在养老机构床位数远不能满足养老需求的困境下,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模式是解决沈阳城市养老困境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丽水市医疗养老的现状,探索出一个适合丽水的养老方式。 方法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式对丽水市莲都区、龙泉市、青田县等地区的养老结构有所了解。 结果本文结合丽水市目前医疗养老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对丽水市"医养产业"发展探索出一个新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养老模式。 结论丽水市应从政府层面作为切入点,联合社会人士以及老人子女共同建设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机构。  相似文献   

6.
<正>公办养老机构无法满足巨大的养老需求,养老产业已逐渐向市场化发展,但是大量民营资本举办的养老机构存在无证经营、场地难寻、政策不明晰等问题和困难。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加大对民营资本举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缓解需求与供给"冰火两重天"的现状。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老年人口达到2.3亿。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养老床位数为  相似文献   

7.
<正>按照联合国定义,中国在2001年进入老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达到7%,将在2025年和2040年进入高龄社会和超高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达到14%和21%,中国人口老化速度全球第一。政策给予较大推动力面对严峻的形势,决策层开始考虑医疗和养老结合的政策规划。2006年,《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首次提出"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对我国31个省 (区、市) 养老机构资源配置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养老事业的持续健 康发展提供思路。方法: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收集2011—2020年反映中国养老机构发展水平的 相关指标,如机构数量、床位、从业人员情况等数据,结合全国及各地区养老资源增幅和质量情况分析我国养老资源配置现 况。结果:“十三五”期间我国养老机构资源处于增长阶段,但速度缓慢,养老机构床位供不应求,专业人员缺口大,各地 养老机构发展参差不齐、分化严重。结论: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协调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完善养老机构服务体 系,培养专业人才,促进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老龄化不断加剧的社会现状,适应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需求,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产业开始融合发展,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2013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要求,强调多部门联合,协同发展。而今在"医养结合"模式更具多样性、灵活性的发展情况下,有些政策在落地时难以取得实效,给行业监管带来极大挑战,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者于2018—2019年对医养结合机构发展情况做了相关调研,对医养结合机构的发展现状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进行了研究,分析目前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监管影响因素,从监督执法角度总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寒 《家庭医学》2023,(11):42-43
<正>最近,上海市卫健委公布了2022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户籍人口1 505.19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53.66万人,占总人口的36.8%。《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指出,预计2030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2.8亿人,占比为20.2%;2055年达到峰值,4亿人,占比27.2%。随着老龄人口的急剧增长,与增龄有关的各种老年期疾病也会明显增加,老年失智(医学称老年痴呆)就是比较常见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