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特征,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SH的cT特征,所有的病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病灶位于右肺者12例,左肺10例,4例位于肺门区,其余均位于肺外围;22例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14例病灶密度均匀(14/22,占63.63%),其中2例出现轻度分叶(2/22,占9.09%);8例病灶密度欠均匀(8/22,占36.36%),边缘可见点状钙化,1例可见“空气新月征”。增强以后均有比较明显的强化,密度值达90~148HU。病灶与周围血管关系密切。结论cT对于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增强扫描能更好的显示病变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勇  王莉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12):1143-1146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特征及病理基础,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PSH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 PSH多见于40岁女性;表现为直径1~3cm,境界清晰的圆形、类圆形肺内结节或肿块;CT平扫密度均匀,有时见点片状钙化;CT增强见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且有延迟强化;相对特殊征象:空气新月征、贴边血管征、晕征等。结论 PSH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周围型肺鳞癌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53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鳞癌在强化扫描时的CT表现。1材料和方法1本文收集2002年1月-2005年1月间经手术或肺穿刺后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鳞癌53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7例;年龄在42-78岁之间,平均56岁。使用日立Pzonto型螺旋CT机,扫描层厚和层距均为10.0mm,较小病灶用5mm层厚和层距扫描,平静呼吸下屏气扫描;全部经强化扫描,扫描前经肘静脉高压注射100ml碘海醇注射液。5例CT检查后1周内手术的新鲜标本做横切面,厚度1cm,肉眼观察后作组织学检查。2结果左肺19例,其中上叶12例,下叶7例;右肺34例,其中上叶17例,中叶4例,下叶13例。瘤体…  相似文献   

4.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一种肺内少见的良性真性肿瘤,起源于扩散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1956年由Liebow与Hubbell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高福平  魏谨  孙国平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2101-2101
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lung,SHL)是一种肺部不能完全肯定其组织来源和性质的少见的肿瘤[1]。本文报道一例手术切除的肺硬化性血管瘤,并复习相关文献。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2岁,因咳嗽伴痰中带血于2003年01月25日入院。患者一月前始感背部胀感,以肩胛部明显,间歇性发作,胸痛不明显,半月前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鲜红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cT、病理及临床资料。结果常规体检发现6例,上呼吸道感染就诊发现3例,术前常规发现3例,肺癌手术发现1例,痰中带血就诊发现1例。CT典型表现为肺内单发软组织肿块或结节影,呈圆形或类椭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平扫CT值(23±4)Hu,增强后动脉期(93±11)Hu,静脉期(112±15)Hu,增强扫描呈持续性强化为其特点。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少见,女性好发,临床无特殊症状,CT平扫结合双期增强扫描有助于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经肺穿刺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福平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570-1571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学表型进行观察、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类圆形占位;组织学表现为瘤组织呈肺泡内出血区、腺样乳头区或片状实性区排列,瘤细胞由实质细胞和衬覆细胞两种细胞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kpan,EMA在实质细胞和衬覆细胞均为阳性表达。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肺脏肿瘤,其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并须结合其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何威  程德云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2):952-955
肺癌的早期治疗主要靠早期诊断,胸部CT扫描成为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胸部CT主要是靠肿块的形态表现、边缘形态、肿瘤内部特征、增强扫描和邻近组织的表现来筛查和诊断肿瘤的.现在特别是多层螺旋CT的出现和应用使得薄层扫描成为常规检查,其所具有的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及高质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更加清晰地显示肺癌的细微形态学表现、支...  相似文献   

9.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虹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0):1356-1357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切除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和免疫组化标记物的表达情况。结果16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男女之比为0.1:1,平均年龄50.9岁。患者通常无症状。影像学为一孤立的境界清楚的高密度结节,单侧发生,右肺略多于左肺,位于肺周边部。镜下瘤组织形态多样,主要有四种基本结构和两种细胞:(1)乳头状结构;(2)实性细胞区;(3)肺泡内出血;(4)硬化性变化。此四种结构以不同比例混和存在。实性细胞区内的圆形或多角形细胞、乳头表面衬覆的立方细胞。免疫组化标记两种细胞均共同表达TTF-1和EMA。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多见于女性。通常无症状,影像学为一孤立的境界清楚的高密度结节。病理学有其特征性表现。免疫组化检测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脑囊虫的病理改变与CT图像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囊虫的病理改变与CT图像的对照观察宿丽英,张伟,张文萃CT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为脑囊虫的诊断起了抉定性的作用,本文作者报告不同存活时期的脑囊虫其不同CT图像与病理演变过程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一、材料选择收集了426例颅内囊虫患者,包括尸体解剖4例,...  相似文献   

11.
刘志英  徐虓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857-1859
目的 探讨老年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方法 分析65例老年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予以分析.结果 老年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特征是以女性多见,多数无临床症状,主要的症状是咳嗽、咳痰,临床上多数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和肺部肿块或结节,一般经过手术治疗后很少有复发和肿瘤转移情况;影像学一般无脂肪、空洞和胸膜受侵,边缘以光滑为主,上下叶肺可有点状钙化;在组织学方面,巨检均位于肺实质内,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无包膜,切面以棕黄色和灰白相间为主,镜检有四种结构:肺泡上皮增生形成的乳头状结构、实性细胞区、肺泡内出血和硬化性变化,在免疫组化表达方面以TTF-1、EMA、AE1/AE3和CgA、Syn阳性表达为主.结论 老年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特征不典型,缺乏特异性,但是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而手术治疗可治愈此病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肝血管瘤(HH)与肝转移癌的价值,为临床准确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133例,接受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综合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诊断,其中HH 102例,肝转移癌31例。结果 HH组肝血流通过时间为(14.3±1.7)s,肝血容量为(25.4±2.6)ml/100 g,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为(33.1±4.6),显著高于肝转移癌组【分别为(9.4±1.0)s、(13.7±1.6)ml/100 g和(27.1±3.1),P<0.05】,而肝动脉灌注为(0.3±0.1)%,肝血流为(151.3±15.9)ml/100g/min,显著低于肝转移癌组【分别为(0.5±0.2)%和(189.3±19.6)ml/100g/min,P<0.05】;HH病灶融合发生率为60.8%,肝包膜下分布为74.5%,靶环征为33.3%,显著高于肝转移癌组(分别为3.2%、0.0%和0.0%,P<0.05),而病灶呈类圆形中心低密度发生率为2.0%,牛眼征为1.0%,显著低于肝转移癌组的61.3%和48...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使用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测定肝血管瘤(HH)容积的价值。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3月我院诊治的HH患者88例,接受64层螺旋CT进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经后处理系统,测定瘤体容积和增强容积,计算动脉期强化比率,分析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的意义。结果 在88例HH患者中,CT平扫检出122个病灶,其中单发病灶54例(61.4%),多发病灶34例(38.6%);肝右叶95例(77.9%),肝左叶27例(22.1%);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100个(82.0%),边界清楚,不规则22个(18.0%);病灶直径为2~10 cm者87个(71.3%),>10 cm者35个(28.7%);CT平扫显示111个(91.0%)为低密度灶,7个(5.7%)为等密度灶,4个(3.3%)为高密度灶;增强扫描动脉期122个病灶中有102个(83.6%)存在边缘结节状或斑块状强化,其中轻度强化灶25例(24.5%),中等强化灶37例(36.3%),明显强化灶40例(39.2%);门脉期122个病灶中有98个(80.3%)存在造影剂向病灶内部填充,密度逐渐下降,另24个(19.7%)病灶...  相似文献   

14.
Diffuse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rectosigmoid is a rare lesion. Preoperative recognition has been recorded but, because of lack of awareness and inconsistent diagnoses inappropriate therapy still persists. Surgical therapy is the hallmark of treatment.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has been advocated. Three cases of diffuse cavernous hemangiomas of the rectosigmoid, recognized preoperatively and 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 sphincter-saving procedures, are reported. Use of the CT scan as a consistent diagnostic tool will be presented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15.
肺硬化性血管瘤5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lung,SHL)组织成分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探讨其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5例SHL组织标本的CK、CEA、EMA、CD34、SMA、MC、Vim、NSE、CgA进行标记,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 SHL主要表现为乳头区、实性细胞区、血管瘤样区及硬化区等四种结构,乳头、实性区裂隙及血管瘤样区表面衬覆有立方状上皮细胞,乳头间隙及实性细胞区为圆形多角形胞质浅染的细胞。免疫组化显示乳头、实性区裂隙及血管瘤样区表面衬覆细胞阳性表达CK、CEA、EMA,圆形或多角形细胞阳性表达Vim和CgA,NSE和EMA在圆形或多角形细胞灶性表达阳性,CD34仅在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呈阳性表达,MC和SMA在两种细胞均为阴性表达。结论 SHL的组织成分包括表面的立方状上皮细胞、圆形多角形胞质浅染的细胞、肺泡腔内出血和硬化性变化,四种组织结构至少存在三种,免疫组化对SHL的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硬化性血管瘤的PET/CT表现及显像机制,提高对PSH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5年2月至2011年9月于我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3例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18F-FDG PET/CT资料,结合近15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3例(国外12例,国内1例)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共18个病灶资料,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双肺多发病灶(多发病灶仅将最大者纳入分析)。2例位于肺下叶,1例位于左肺上叶;大小约1.8 cm×2.7 cm×1.7 cm~2.8 cm×2.4 cm×3.0 cm;3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结节影,1例边缘浅分叶,2例可见短毛刺;2例密度均匀,1例可见小钙化;糖代谢轻、中度增高,SUVmax 1.7~5.4。文献复习示硬化性血管瘤同机CT多表现为单发的边界光滑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肿块,位于双肺下叶者多见,平均直径(3.0±1.1)cm(1.7~5.5 cm),密度较均匀,偶见钙化,少见分叶、毛刺,周围可见肺气肿,偶见多发或淋巴结转移。18F-FDG PET表现为轻中度放射性浓聚,平均最大SUV 3.0±1.2(1.6~5.4)。大小与FDG摄取高低无相关性。结论:18F-FDG PET显像示硬化性血管瘤糖代谢多呈轻中度增高,摄取程度可能与细胞类型有关。不典型的硬化性血管瘤及多发硬化性血管瘤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应谨慎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