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栾立云  朱黎明  李英  朱凤 《河北中医》2013,(11):1685-1686
脂溢性脱发又称雄激素源性脱发、男子型脱发,是有遗传因素通过雄激素引起的有特征性款式的秃发[1]。随着人们生活步伐的加快,饮食结构及生活环境的改变,脂溢性脱发发病率逐年升高,门诊就诊患者日益增多。中医治疗脂溢性脱发有较多的临床经验及报道,多把脂溢性脱发分为血热风燥型、湿热熏蒸型,亦有较多专家认为其本质和根源应为阴精亏损、精气不固、风邪上扰[2],而临床患者确实多伴有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睡眠较差等症状。2011-10-2012-08,我们应用活力苏口服液联合中药外洗治疗脂溢性脱发20例,并与维生素B6联合中药外洗治疗2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脂溢性脱发是临床上常见的脱发性疾病,杨文信教授认为脂溢性脱发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所致,湿热为其不可忽视的病机。本文主要介绍杨文信教授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主张从肝、肾论治,治法上强调疏肝补肾补血,方用丹栀逍遥散化裁,同时结合外用冰柏液和复方皂矾洗发香波,此外,重视心理疏导、饮食及生活习惯调护。  相似文献   

3.
邱明义教授认为脂溢性脱发多以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为本,湿热瘀结、血热风燥为标;治疗以平补肝肾、清热利湿为主,兼以活血祛风。以二至丸为底方,重用黄芪,并结合食疗、外治、情志疗法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4.
唐定书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定书副主任医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治疗脂溢性脱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脂溢性脱发与禀赋有关,辨证当分虚实,早期以血热风燥、脾胃湿热多见,病久则多以肝肾不足为主,治疗以凉血消风、健脾祛湿、补益肝肾入手,兼顾活血祛瘀,达到了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脂溢性脱发为皮肤科常见疾病,因其治疗困难又有碍美观,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并且发病率又在逐年升高。基于以上原因,阐述"从脾论治"脂溢性脱发的理论基础和治疗原则,根据目前对脂溢性脱发的研究进展,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出发,进一步确定了疾病的分类及诊断标准,从病因病理病机等深层次掌握脂溢性脱发。西医认为脂溢性脱发主要病因为雄激素的代谢失常、DHT、2型5α-还原酶、和雄激素受体的水平关系密切,并与遗传、内分泌失调、情绪、自身免疫等因素均可相关;中医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为脾肾亏虚,标为湿热内蕴、血热风燥、瘀阻毛窍等等;因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常常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逆于生乐,起居无节,长此以往会损伤脾胃,以导致脾虚、湿生,故此在诸多分型当中,脾虚湿盛型又占有较大的比例;在治疗脾肾亏虚导致的脂溢性脱发方面,应首先要健脾温阳以固本,再以化痰、除湿、祛脂、活血以去标;平素养脾护脾也尤为重要,并且也要注意五脏之间的调和。再结合临床较为典型的脾虚湿盛型脂溢性脱发病例具体分析"从脾论治"脂溢性脱发的疗效。根据临床症状辨证论治,做到治病求本,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6.
三仁汤治疗脂溢性脱发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牛阳 《吉林中医药》2011,31(7):642-643
目的:观察三仁汤治疗湿热上犯型脂溢性脱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湿热上犯型脂溢性脱发患者应用三仁汤加减辨证施治,进行疗效观察。结果:20名患者服药3~6个疗程后,治愈10例,好转8例,无效2例。结论:三仁汤具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的功效,治疗湿热上犯型脂溢性脱发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王素萍 《中医研究》2014,(10):38-4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湿热型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湿热型脂溢性脱发患者给予口服中药(黄芩、龙胆草、炒白术、桔梗、茯苓、陈皮、橘络、车前草、薏苡仁、白鲜皮、川芎、丹参、郁金、石菖蒲、焦山楂),中药煎汤外洗(厚朴、蔓荆子、白芷),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痊愈10例,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0%。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湿热型脂溢性脱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脂溢性脱发是皮肤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脂溢性脱发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性别差异以及发病年龄逐渐减小,给病人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因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医药在防治脂溢性脱发中优势明显。高子平认为脂溢性脱发当以“风”“血”为辨证纲要,并常使用“二藤二叶”药对进行论治,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程益春教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不仅治疗内分泌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脂溢性脱发等其他内科疾病也都有独到的见解,认为脂溢性脱发与饮食、情志、禀赋有关,辨证当分虚实,早期以血热风燥、脾胃湿热多见,病久则多以肝肾不足为主,治疗以凉血消风、健脾祛湿、补益肝肾人手,注重治血,根据辨证行以凉血、补血、活血之法,尤其注重祛风、祛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祛湿健发饮治疗脂溢性脱发(湿热上蒸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脂溢性脱发(湿热上蒸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祛湿健发饮治疗,对照组给予非那雄胺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5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湿健发饮治疗脂溢性脱发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原文琳  倪诚 《天津中医药》2019,36(8):736-738
冠心病西医药物治疗虽可控制发作,但有时不能延缓病情发展,非药物治疗过程中围手术期多风险,易病情反复。中医辨证治疗存在证型不统一且证候消失后难根治的问题。倪诚教授秉承王琦国医大师"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理论,认为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气虚体质是冠心病的发病基础,瘀阻阴维是冠心病的病机要点,祛瘀化痰、补气通维是冠心病的主要治法,临床上自创通维止痛汤,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王新陆教授从血浊论治冠心病浅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栋先  刘清明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19,36(11):1045-1048
王新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出"血浊"理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当分为3个过程:即正气亏虚当为发病之本,血浊不清为致病之渐,痰瘀痹阻当为发病之标,而气滞、寒凝、过劳等多为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其病理性质当为本虚标实证。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提出了"治本不忘其虚,治渐不离其浊,治标不外痰瘀"的治疗大法,同时强调针对患者的体质、诱发因素等方面,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上述理论的提出,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支持,使疾病治疗的重心大大前移。  相似文献   

13.
慢性咳嗽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治疗棘手。中医认为本病在病因病机上具有复杂性,虽为肺系病,却常涉及他脏,且多见虚实夹杂、内外合邪。体质是脏腑关系、阴阳平衡的综合体现,决定了本病在内伤、外感两方面的病机走向,使得其证候特点各异,采用“辨体-辨病-辨证”结合的诊疗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治本病。文章以国医大师王琦院士体质分类学说为基础,借鉴古今多位医家诊疗思路,结合导师崔红生教授临床经验,探讨该病的中医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4.
贾英杰教授对前列腺癌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经验。文章从分析前列腺癌病机特点到提出从脾论治,总结出“健脾”“利湿”“化瘀”为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法则,并描述了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治疗特点以及临证中所要注意的事项,目前“健脾利湿化瘀”方已获得专利,用于治疗相关疾病。文章拟将贾英杰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进行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主要原因。倪青教授根据病证结合理论,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糖尿病肾病病证结合分期分步骤治疗。通过辨主证、辨兼证、辨指标,并结合疾病分期,确定主方、加减用药,包括单味药、对药、角药。形成病证结合诊疗模式。倪青教授病证结合分期分步骤治疗糖尿病肾病在临床取得良好疗效。该诊疗模式调理清晰、考虑全面,对于中医临证经验较少的年轻医生有极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相似性网络能够有效的发现处方群中的高度相似处方模块,可用于名中医的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研究。本研究将丁教授多年的处方数据,利用处方相似性网络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丁教授治疗冠心病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系统的丁书文教授治疗冠心病的8689个处方,采用处方相似性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对丁教授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获得了丁教授治疗冠心病的主要处方,提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是其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法;利用处方相似性和社团分析方法,发现了丁教授治疗难治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等兼症以及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反映了丁教授治疗冠心病的“常法”与“变法”的诊疗思路。结论 处方相似性网络技术能够从大量医案中挖掘名中医诊疗的处方规律,为名中医传承研究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杨春波教授系全国第三届国医大师,脾胃病名家,临床经验丰富,对脾胃湿热证有较深入研究。舌诊是中医诊病的特色诊法,文章介绍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察舌辨湿热泄泻验案1则,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杨春波教授运用舌诊辨治湿热病经验,突出舌诊在湿热病中的优势。文章对其临床运用经验与学术观点进行总结,为湿热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皮肤镜在不同中医证候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皮损中的皮肤镜图像特征及在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确诊的且经中医辨证分别属肝肾不足证、血热风燥证及脾胃湿热证的雄激素性脱发患者120例,按证型分为3组,每组40例,每组拍摄120张皮肤镜图像,以毛周征、血管征、黄点征、蜂窝征为指标,观察3种证型患者图像的差异。结果:脾胃湿热组黄点征阳性率高于血热风燥组及肝肾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热风燥组血管征阳性率高于肝肾不足组及脾胃湿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脾胃湿热组高于肝肾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肝肾不足组蜂窝征阳性率高于血热风燥组及脾胃湿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肝肾不足组毛周征数量高于血热风燥组及脾胃湿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毛周征数量与病程正相关(r=0. 369,P 0. 05)。脾胃湿热组及肝肾不足组患者毛周征数量与病程呈正相关(r=0. 410,P 0. 05; r=0. 549,P 0. 05)。结论:不同中医证候的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皮肤镜征象的阳性率及数量具有一定差异,皮肤镜可辅助应用于雄激素性脱发的中医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9.
王济  赵永烈  王琦 《天津中医药》2020,37(3):255-258
慢性疼痛涉及临床各科的多种疾病,包括一些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中医体质学是中医学的新兴学科,其体质分类、体病相关思想以及"辨体论治"的诊疗方法已广泛应用到临床各科疾病的诊疗中。文章探讨了以中医体质学思想指导疼痛性疾病诊疗的若干理论问题,认为疼痛性疾病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类型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临床辨治疼痛性疾病时要考虑患者体质因素。所施方药不仅要符合病证特点,也要针对患者体质类型。并列举国医大师王琦教授辨体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疼痛综合征、偏头痛、过敏性头痛等疼痛性疾病的案例加以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防治SPID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230例SPID患者为观察组,230例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入组病例进行中医体质分类,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对SPID发病有影响的中医体质类型;运用对应分析探讨SPI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在2组间分布差异显著(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为SPID的易感体质(P<0.05),平和质是SPID的保护体质(P<0.05);对应分析提示阳虚质较其他体质人群更容易出现寒湿瘀阻证,气郁质人群更容易出现气滞血瘀证,湿热质人群更容易出现湿热瘀结证,阴虚质更容易出现血瘀肾虚证。结论SPID与中医体质类型有密切的关系,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为SPID的易感体质,平和质是保护体质;SPI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