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建立清眩丸U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RRHD C18(50 mmx2.1 mm,1.8 μm)色谱柱;以0.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5 μL.建立清眩丸U...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建立不同产地丹参茎叶UPLC指纹图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对其特征峰进行定性研究,为丹参地上茎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UPLC法构建丹参茎叶的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 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质谱检测采用负离子模式;电压3.0 k V;离子源温度120℃;雾化温度400℃;雾化气800 L/h。同时应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以分析5个不同产地12批丹参茎叶样品间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并通过UPLC/Q-TOF/MS对丹参茎叶共有峰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获得丹参茎叶UPLC特征图谱,共有峰13个。12批丹参茎叶的相似度为0.823~0.997,聚类分析、PCA结果与相似度分析结果一致。结论丹参茎叶UPLC指纹图谱的构建和化学模式的识别为其质量控制和丹参非药用部位利用价值的挖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研究34批吴茱萸药材样品的色谱图,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吴茱萸中药材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吴茱萸中药材品种鉴别与品质评控提供参考。方法: 色谱条件为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150.0 mm,3 μm),流动相乙腈-1%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45 nm,进样量10 μL,柱温25℃。结果: 34批样品有11个共有峰,共有峰保留时间的RSD<1%,峰面积的RSD比较大。各批次药材品质较为一致,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上均存在一定差异。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从化学成分上揭示了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3种吴茱萸中药材种质的远近关系。结论: 以指纹图谱数据为基础,将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进行吴茱萸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乃至品种鉴别,还可以为下一步制定新的吴茱萸质量控制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凹叶厚朴M. officinalis var. biloba 2种基原厚朴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为厚朴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L/min;波长294 nm;柱温30℃;进样量为1μL。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式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t检验对2种基原厚朴的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结果厚朴、凹叶厚朴指纹图谱均具有9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出其中2个共有峰,分别为厚朴酚、和厚朴酚。13批厚朴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07~0....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远志药材U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性成分测定的方法,用于不同规格等级远志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采用UPLC法,建立不同规格等级远志药材的指纹图谱,并测定远志药材中sibiricose A5、sibiricose A6、lancerin、sibiricoxanthone B、glomeratose A、7-O-methyl mangiferin、polygalaxanthone Ⅲ、3,6′-disinapoyl sucrose、tenuifoliside A、tenuifoliside C 10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同时建立综合质量评价函数。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指纹图谱共标定37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22个峰;不同规格等级远志药材样品间的相似度在0.927~0.971;10种指标性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综合质量评价函数表明大筒远志药材样品的整体质量优于中筒远志药材样品,野生远志药材样品的整体质量优于栽培品。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成分测定的方法可用于远志药材样品的综合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魏娟  曾金祥  毕莹  张寿文  张忠立  吴波  韦国兵 《中草药》2013,44(23):3400-3405
目的 研究吴茱萸药材水溶性化学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并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建立吴茱萸药材的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以期为吴茱萸药材质量控制与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色谱柱(150.0 mm×4.6 mm,3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5%醋酸和0.04%磷酸)混合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进样量10 μL;柱温:25 ℃。结果 34批吴茱萸药材有27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945~0.997。聚类分析能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3种吴茱萸药材进行有效识别,并且从水溶性化学成分上揭示吴茱萸药材的种质远近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类似。结论 建立的方法能够成功应用于吴茱萸药材的质量评价与控制及品种识别,可为制定吴茱萸质量评价与控制模式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吴茱萸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吴茱萸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鉴定吴茱萸药材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柱:YWG-C18(250mm×4.6mm,10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梯度洗脱,流速:0~8min为1.0mL·min-1,8-20min为0.5mL·min-1,20-35min为1.0mL·min-1,检测波长327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测定的10批吴茱萸样品有15个共有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24%~1.3%,相对峰面积的RSD为11.8%~59.3%。10批样品之间的重叠率均在0.80以上,共有峰占总峰面积均约在90%。结论本实验首次建立了中药吴茱萸中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吴茱萸药材的真伪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吴茱萸药材TIC指纹图谱及测定药材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为控制药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TLC法建立吴茱萸药材指纹图谱,采用RP-HPLC法测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吴茱萸药材TLC指纹图谱中显示有4个共有条斑,作为吴茱萸的特征性成分这4个条斑可用于药材的定性鉴别.不同批次药材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TIE指纹图谱鉴别结合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测定能较全面反映吴茱萸药材质量,可用于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香附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指纹图谱,结合4种化学成分含量对不同产地及用药规格香附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采集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A)等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及用药规格的香附药材进行区分比较。利用HPLC法测定香附药材中香附烯酮、α-香附酮、木犀草素和阿魏酸的含量。结果 CA和PC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香附均可单独聚为一类,而浙江金华与其他产地香附差异最大,河南尉氏香附综合得分最高,质量较优;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OPLS-DA)结果显示,指纹图谱中13号峰(α-香附酮)、10号峰(香附烯酮)和14号峰是不同产地间香附质量产生差异的主要成分。广东湛江和浙江金华香附中香附烯酮与α-香附酮含量较为接近,香附烯酮含量远大于河南香附,α-香附酮含量远小于河南香附;不...  相似文献   

10.
吴茱萸生物碱类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对照品建立吴茱萸生物碱类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为鉴定吴茱萸药材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柱:D iamonsil C18(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梯度0~5 m in水80%,5~25 m in水80%~35%,25~55 m in水3 5%~0,55~60 m in水0。检测波长225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测定的20批吴茱萸样品有11个共有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1.2%~2.5%,相对峰面积的RSD为2.3%~3.5%。结论该实验首次建立了中药吴茱萸中生物碱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吴茱萸药材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多波长HPLC法研究67批栀子药材,对不同产地的栀子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等化学模式识别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栀子药材品质评控和生产区划提供参考。方法色谱条件为Durashel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 L/min,检测波长238、330、440nm,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 67批样品有16个共有峰,共有峰保留时间的RSD<1%,峰面积的RSD比较大。各批次药材化学成分组成及量均存在一定差异。采用聚类分析及PCA从化学成分上揭示了67批样品的相似性及差异性。结论以指纹图谱数据为基础,将聚类分析与PCA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进行栀子药材的质量控制,还可以为下一步栀子全国生产区划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李晶峰  杨海南  郅慧  高旭  杨小倩  张辉 《中草药》2021,52(21):6677-6682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槐角Sophorae Fructus中槐角苷、芦丁、染料木苷含量,并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建立槐角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为槐角药材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在检测波长为260 nm,体积流量为0.6 mL/min,甲醇-乙腈-0.07%磷酸水(12∶20∶68)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共有峰并筛选差异性成分。结果 10个不同产地槐角样品的指纹图谱中有9个共有峰为特征峰,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在0.98以上。不同产地槐角的槐角苷、芦丁、染料木苷平均含量分别为8.9%、4.2%、6.45%。聚类分析将10批不同产地的槐角分为2类,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一致,并筛选出不同批次的差异性成分为9、1、2、6、3号峰,其中9、6号峰分别指认为槐角苷、染料木苷。结论 建立了槐角的HPLC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下寻找不同产地槐角质量差异成分的方法,为全面评价槐角药材的质量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斑马鱼模型,通过生化指标、病理组织学、体内细胞凋亡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整合评价模式对吴茱萸提取物肝毒性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给予亚致死剂量(<LC10)下的吴茱萸提取物24 h,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ic aminotr...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吴茱萸与甘草配伍后发挥减毒作用的化学成分变化.方法 采用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研究甘草配伍对吴茱萸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层次递进法进一步研究甘草中3种主要成分配伍对吴茱萸中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 化学计量学结果表明,吴茱萸单煎液和吴茱萸-甘草药对各自聚为一类,配伍后吴茱萸中多数化学成分的含量显著降...  相似文献   

15.
何宁  马珍珍  王秋月  王婷  袁佳烨  杨军令  李川 《中草药》2024,55(6):1812-1838
有毒中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医药在使用有毒中药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毒性的认识,并通过炮制减毒、配伍减毒、对证用药、剂量与疗程控制等方式保障其安全使用。吴茱萸是临床常用“小毒”中药,一方面,吴茱萸的药效作用明确,既是治疗肝寒气滞诸痛的主药,又是治疗脾胃阳虚、五更泄泻的常用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吴茱萸具有抗炎、抗肿瘤和心脏保护等作用;另一方面,吴茱萸具有潜在的毒性,古代多部经典医书中对其有“小毒”的描述,现代研究也证实其具有肝毒性。为保障吴茱萸的临床安全使用,需要对吴茱萸的毒性相关研究和减毒措施进行全面了解。以吴茱萸的现代药物科学研究为中心,对吴茱萸所含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毒理研究、药代特征进行系统阐述,结合已有配伍研究对吴茱萸的后续减毒配伍研究进行探讨,以期达到毒性作用明确、毒性物质明确、减毒配伍物质和机制明确的目标,明确临床安全用药的技术条件,使其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治疗,由此扩大中医的用药范围和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槐角炮制前后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和色度值,结合不同模式识别方法比较槐角炮制前后的差异性,为槐角和蜜槐角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PLC法对槐角炮制前后样品进行测定,按《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色谱图进行匹配生成槐角炮制前后的UPLC特征图谱,并对炮制前后的色度值(Lab)进行测定,通过相似度分析、对照品比对、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槐角炮制前后进行多模式识别研究。结果 建立了槐角炮制前后的UPLC特征图谱,槐角和蜜槐角分别确定了23、24个共有峰,指认2、15、16、20、21号峰为没食子酸、芦丁、染料木苷、槲皮苷、槐角苷,炮制后新增成分24号峰为5-羟甲基糠醛;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槐角炮制前后相似度均大于0.9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槐角炮制前后区分不明显,PCA可以将槐角和蜜槐角大致分为2类,OPLS-DA分析可将槐角和蜜槐角明显区分为2类,且结果显示1、2、10、22、23、24号峰是引起槐角和蜜槐角间成分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与方差分析结果一致;色度值ΔE范围为5~13,炮制前后色差可被肉眼识别。结论 建立的多指标特征图谱和色度值鉴别方法对槐角药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及整体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洋  陈健  张越  李俊松  狄留庆  李文  王洪兰 《中草药》2022,53(1):231-237
目的 建立白芍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白芍药材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0~17 min和22~45 min,244 ni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