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的CT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的CT表现。结果 CT主要表现为气管、主支气管前壁和侧壁黏膜下散在或多发的斑块状小结节突起,突向管腔,部分结节钙化,大多数小结节直径在2~4mm,有2例在叶支气管可见;2例同时出现气管壁增厚,气管环变形,管腔狭窄。结论 气管、主支气管内多发的黏膜下小结节钙化影并突向管腔是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较具特征性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3.
4.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0岁。因右足跟部反复酸痛不适1年,踝部活动受限1个月入院。患者于1年前在400m障碍训练中拉伤右足跟部,未予特殊处理,继续参加常规训练,自感右小腿及足跟部酸痛不适,反复发作,近1个月症状加重,踝部活动明显受限。查体:右踝关节活动中度受限,跟腱处肿胀、质硬,压痛明显。X线摄片检查示右跟腱条索状高密度影。在硬膜外麻醉下切开,见跟腱已广泛骨化、弹性极差,切出部分钙化跟腱后逐层缝合。术后给予物理治疗,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腹部切口骨化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切口骨化是指腹部手术后瘢痕内骨组织形成 ,是一种少见的创伤性骨化性肌炎 ,我们于 2 0 0 0年 6月发现腹部切口骨化病人 1例 ,现报告如下。病人 ,男 ,5 0岁 ,胃小弯腺癌。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术中经上腹正中切口 ,长约 18cm ,上至剑突 ,下至脐右旁 ,手术顺利 ,切口予常规丝线缝合 ,术后 9d拆线 ,切口愈合等级为Ⅱ /甲 ,术后 15d ,痊愈出院。术后 4 5d来院复诊 ,诉原切口上端有轻度钝痛 ,伴压抑感。查体 :腹部切口上端剑突下可扪及条索状物 ,质硬 ,可移动 ,予腹部正侧位X线摄片检查发现剑突下有一 1.0cm× 1.0cm× 1.5c…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85岁 ,职业 :医生。 6 1岁时患高血压 ,6 5岁时诊断患隐性冠心病。 75岁时发现主动脉瓣区有轻度舒张期杂音 ,82岁时此杂音明显增强 ,此后发展成心衰 ,先后 7次住院 ,85岁时因心功不全合并肺部感染、室颤死亡。死亡前留下遗嘱愿贡献自己心脏作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示 :心脏重 46 5 g ,前降支血管骨化 ,管腔明显狭窄并完全闭塞长达 4cm ,坚硬如骨。右冠状动脉及左旋支动脉有轻度硬化狭窄 ,主动脉瓣瓣膜增厚 ,呈结节状硬化 (纤维化 ) ,二、三尖瓣轻度硬化。镜检冠状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硬化 ,轻者纤维化 ,重者钙化。前降支呈骨化表现 ,…  相似文献   

7.
骨化性肌炎系指肌腱、韧带腱膜及骨骼肌的胶原性支持组织的异常骨化现象而言。分为两种类型,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和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其中局限性骨化性肌炎以外伤最常见,也称外伤性骨化性肌炎,外伤后,软组织内出血可能是造成骨化的原因。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又称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为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有时表现为家族性疾患,较少见。本人收集我科10例均为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病例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骨化性肌炎是发生在横纹肌及其邻近组织的局限性含有非肿瘤性钙化、骨化和软骨形成的一种病变.截瘫患者发生骨化性肌炎的发病率较高,一般为16%~53%,有人称之为截瘫性骨关节病,病变多侵犯骨盆和大腿部粗大肌肉部位.  相似文献   

9.
硬脑膜骨化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硬脑膜骨化极为罕见,经文献检索。国外每年仅有10几例报道。而国内笔者未见有报道,现报道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一氧化碳中毒3年后出现全身关节纤维性强直,关节周围软组织纤维性骨化是比较罕见的后遗症。本文总结了我院诊治的1例。1 病历简介男,36岁,四肢多关节活动障碍,伴双下肢软瘫3年多入院。3年前,患者睡觉时不慎煤气中毒昏迷24h,即送医院治疗。清醒后感到全身乏力,躯干四肢不能活动,右小腿外侧及右侧躯干感觉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煤气中毒以前,身体健康,无关节肿痛病史。3个月后经高压氧仓治疗3个疗程症状好转。四肢仍然无力。6~7个月后,感到双肩关节,左肘关节及髋关节活动度差,僵硬,未经任何治疗出院。8个月后…  相似文献   

12.
鼻腔结石CT误诊为骨性纤维瘤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例患者女40岁一年来反复出现鼻阻、流脓涕,2005 年5月26日CT诊断为右侧下鼻甲肥大、骨化性纤维瘤?2005 年12月12日CT诊断为右侧中下鼻甲肥大、下鼻甲骨化性纤维瘤?伴右侧上颌窦炎。手术所见:内窥镜下见双下鼻甲肥大,肿物嵌顿于右侧总鼻道及右下鼻道,质硬、呈灰色钙化物、大小约2 cm×1.5 cm,右侧上颌窦腔内大量脓液,镜下将结石钳碎后取出。术后诊断:右侧上颌窦炎,右鼻石症。讨论误诊原因:主要是对此病影像表现认识不足,发病  相似文献   

13.
病例男,52岁,2006年10月体检摄X线平片发现中腹部右侧见一边界清楚、密度增高、约为0.7cm×0.8cm大小的致密阴影。考虑为腹部淋巴结钙化。当时无临床症状,未作治疗。近日感下腹部间断性疼痛,无放射痛,于2009年12月再次来我院就诊。体检:腹平软,平脐右侧有一压痛点,无反跳痛,中腹部偏右扪及鸡蛋大小包块,活动度大。  相似文献   

14.
骨化性肌炎是脂发生于肌肉或其他软组织内的异常骨化性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和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又可分为外伤性骨化性肌炎和非外伤性骨化性肌炎即职业病所致的骨化性肌炎。其中以外伤性骨化性肌炎较常见,为本文讨论的重点,且本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很重要的原因是骨伤后治疗和活动不当所致。部分外伤性骨化性肌炎因轻微外伤或外伤史不明显,X线表现呈肿瘤样生长,术前常难与某些骨恶性肿瘤相鉴别,故提醒注意并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异位骨化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7例异位骨化患者影像学资料,总结异位骨化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异位骨化累及腕部1例,踝关节2例,膝关节3例,髋关节2例。X线平片上表现为软组织内的条状、片状或层状不规则骨化影,可伴有软组织肿胀;CT可清楚显示骨化区范围;骨化区在MRI 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周围可见片状高信号。结论异位骨化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掌握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所致椎间瓦狭窄的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43岁。12日前伤及腹部,腹部持续性隐痛,二便正常。当地卫生院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近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解稀水样血便少许。查体:腹部略膨隆,稍紧张,右下腹压痛明显,可触及一拳头大的韧性肿块,固定。腹部叩诊鼓音,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移动性浊音( )。血、尿常规及肝功能均正常。腹部平片显示中腹部有多个较大汽液平面,提示:肠梗阻。B超探查见右下腹一约6.5cm×5cm×5cm大小肿物,边界清楚,周边不规则,内部以低回声为主,有散在的点状和短条状强回声,肿块内未见气体形成的强回声及液性暗区。肿块与右肾及膀胱无关。腹腔亦可探及不规则液性回声,最大液性暗区达5.0cm。提示:①腹腔实质性占位病变(回盲部肠道外肿瘤可能);②腹腔积液。急症行剖腹探查,腹腔内有约2000ml不凝血性积液,清除积血见距屈氏韧带约100cm处回肠系膜根部有一约7cm×6cm×6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周边粘连多。肿块顶端  相似文献   

18.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48岁.近3个月经常做跳绳运动,逐渐出现右股内侧疼痛,因近期疼痛加重且出现包块就诊.查体: 轻度跛行,右下肢外展受限,右股内收肌上部可触及一约5cm×3cm肿块,无明显移动,质韧且有轻度触痛.超声所见: 右股内收肌近端肌纤维与肌腱移行处探及一4.4cm×2.2cm稍强回声团块,边界较清,未见包膜回声,切面内呈团簇状强回声,可见周边血流信号(图1,2).超声诊断: 右股内收肌骨化性肌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创伤诱导的Sprague-Dawley大鼠跟腱异位骨化动物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机制。方法:30只Sprague-Dawley大鼠行右侧跟腱切断术,分别于术后第3、5、10周行X线和组织学检查。结果:3周时所有动物未见异位骨化;5周时60%的动物X线平片可见异位骨,40%的动物组织学检查发现有软骨形成;10周后所有动物均出现异位骨化。这种异位骨的结构和常位骨相似,具有骨小梁和骨髓结构。异位骨是通过软骨化骨过程形成的。结论:采用切断Sprague-Dawley大鼠跟腱的方法能有效诱导异位骨化,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0.
<正>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HO)是骨科常见并发症,好发于创伤及手术部位,其破坏软组织原本的形态结构,加剧疼痛症状并损害运动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且该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文记录并分析1例骨盆骨折术后继发股骨远端HO病例,以期引起临床对该并发症防治的重视。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3岁,于2021年12月7日以“骨盆骨折术后7个月余,左膝活动受限6个月”为主诉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