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与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6例,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各43耳。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0.8 mg/k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滴注时间30 min,连续用药5 d后逐日递减8 mg至第10天停药。治疗组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与稀释液混合,1次/2 d,治疗5次。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听力平均阈值和并发症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46%、8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0.25、0.5、1、2、4、8 k Hz的听力平均阈值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耳鸣有效率分别为58.62%、83.87%,耳闷有效率分别为52.63%、83.34%,眩晕有效率分别为61.11%、89.47%,两组并发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射与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疗效,鼓室注射给药在提高听力阈值、治疗并发症方面优于静脉滴注给药,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蒋虹  董雅萌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2):2422-2425
目的探究耳聋胶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6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肌内注射天麻素注射液,2 m L/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耳聋胶囊,3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症状消失时间和听力损失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7.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呕吐、头晕、耳鸣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轻度听力损失患者明显增加,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患者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重度、重度和极重度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聋胶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 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鼓室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低于对照组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显著,且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具有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1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加入到生理盐水10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血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肾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黏度(PV)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流变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肾病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肾功能和血流变学相关指标,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7月来本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听力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纯音听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使患者防病治病的意识增强,护理干预突发性耳聋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听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高峰  顾平  汪旭  钟志生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2):2417-2421
目的探讨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和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海安县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0.5 g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250 m L中,1次/d;且对照组缓慢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30 mg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50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3 d后剂量调整为5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听力指标,眩晕、耳鸣发生率和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9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纯音听阈、低频区听阈和高频区听阈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耳鸣和眩晕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和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两种用药途径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近期疗效的比较。方法将60例突发性耳聋耳鸣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0耳)和对照组(30例,30耳),每组在应用扩张血管、营养神经治疗药物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对照组加用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0 d,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耳鸣痊愈5例,显效7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患者耳鸣痊愈2例,显效3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36.7%。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Ρ<0.05)。治疗过程中无中耳炎、鼓膜穿孔、听力进一步下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局部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的疗效优于全身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辅助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疗效。方法:随机将诊断为突发性聋的5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使用能量合剂、营养神经药物、扩血管药物、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所用药物基础上加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前者听力改善有效率高于后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突发性聋方案基础上加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该疾病的治疗显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20 m L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听力和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08%、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低频区听阀、高频区听阀、平均纯音听阀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听力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指数、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听力功能,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华剑 《黑龙江医药》2021,34(4):898-900
目的:对比突发性耳聋采取耳后鼓膜下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与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病例数78例,分组方式选用数字随机法,一组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记为对照组,病例数39例,一组给予耳后鼓膜下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治疗,记为观察组,病例数39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不同频率下听力阈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7.44%,与对照组临床疗效84.62%相比差异显著,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250Hz、500Hz、1000Hz频率下的听力阈值平均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同频率下听力阈值平均值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并且观察组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5.13%,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使用耳后鼓膜下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与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均可以获得不错的疗效,相比之于耳后鼓膜下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疗效更高,并且听力阈值改善情况更好,两种治疗方式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相近,都是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案,可以放心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5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暂时性左侧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tMCAO)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动物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模型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1.71 mg/kg)组、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17.86 mg/kg)组、银杏内酯注射液(0.91 mL/kg)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0.45 mL/kg)组、注射用血塞通(冻干) (18.02 mg/kg)组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阳性药,9 mL/kg)组。假手术组同法造模,不栓塞大脑中动脉。各组大鼠尾iv给药14 d后,评估神经功能评分;干湿比质量法测定脑含水量;TTC染色法评价脑梗死面积;伊文思蓝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生化分析法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E染色法检测组织病理学变化;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神经细胞及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组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组差异显著(P<0.01);各给药组脑含水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除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外,其他各给药组均差异显著(P<0.01);各给药组脑梗死面积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给药组给药后伊文思蓝渗出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差异显著(P<0.05、0.01);各给药组IFN-γ、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SOD的降低,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和注射用银杏内酯注射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MDA的升高,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和银杏内酯注射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5种中药注射剂均能在不同程度抑制脑组织神经细胞和神经元病理形态的改变以及神经细胞的凋亡。结论 5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对MCAO大鼠的损伤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其改善各指标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联合他克莫司胶囊和甲泼尼龙片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三亚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9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泼尼龙片,1 mg/(kg·d),连续治疗4~8周后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减少剂量;同时口服他克莫司胶囊,初始期剂量为2 mg/次,2次/d,间隔12 h餐后服用,血谷浓度维持在5~8 ng/mL,连续治疗4~8周后,维持期剂量为1 mg/次,2次/d,血谷浓度维持在2~5 ng/mL。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匮肾气丸,5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肾功能指标、血清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93.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补体C3、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联合他克莫司胶囊和甲泼尼龙片治疗狼疮性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保护肾功能,改善血清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肾固齿丸联合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6例(131颗患牙)牙周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所有患者根据诊断顺序分为对照组(47例,65颗)和治疗组(49例,66颗)。对照组患者于患牙处贴替硝唑口腔贴片,1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肾固齿丸,4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3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评分、瘦素、细胞外弹性蛋白酶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08%、9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均显著降低,OHRQOL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和OHR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瘦素、细胞外弹性蛋白酶、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瘦素、细胞外弹性蛋白酶、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固齿丸联合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炜  陈仁杰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0):1950-1954
目的探讨巴曲酶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次,3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加入到生理盐水100 m L中,1次/2 d,自第2天复查凝血指标,若纤维蛋白原(FIB)1.0,则用量减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不同程度耳聋有效率、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度、中重度、重度耳聋患者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TPP)均明显上升,而FIB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高切黏度(HS)、中切黏度(MS)和低切黏度(LS)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凝血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解放军空军第九八六医院接收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脏指数(CI)、心排出量(CO)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显著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魏璐  陈燕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0):2691-2695
目的探讨麒麟丸联合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0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在每个月经第5天服用,50 mg/次,1次/d,连续治疗5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麒麟丸,6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性激素水平、排卵情况和胰岛素抵抗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8%、9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量指数(BMI)、多毛评分、卵巢体积显著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H、T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卵率、成熟卵泡数、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降低,胰岛素作用指数(IAI)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麒麟丸联合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性激素和胰岛素抵抗紊乱情况,促进患者排卵和妊娠,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呋塞米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芜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呋塞米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芪参益气滴丸,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和血清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8%、9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降低,左心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型利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呋塞米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心酮滴丸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于睡前口服辛伐他汀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益心酮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8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06%、95.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肌钙蛋白I(hs-cTn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脂联素(ADPN)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酮滴丸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清学指标,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