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翁永林 《全科护理》2015,(5):409-410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方法应用于儿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使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58例患儿采用随机方法分为生理盐水组(30例)和肝素盐水组(28例),予以持续冲洗管路,比较两种不同冲洗方法在48h内的临床效果。[结果]生理盐水组和肝素盐水组在24h内均未发生管路堵塞,在36h内分别堵塞2例(6.6%)和1例(3.6%),在48h内分别累计堵塞3例(9.9%)和2例(7.1%)。两种护理方法在血栓形成和患儿使用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生理盐水和肝素盐水冲洗管路对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管路在血栓形成和患儿凝血功能方面差异不明显,对于儿童特别是低体重患儿建议使用生理盐水1mL/h冲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种溶液冲洗在ICU有创动脉测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ICU需持续有创动脉测压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A组使用3125 U的肝素钠加入500 ml的软袋生理盐水中;B组使用4000 U的低分子肝素钙加入500 ml的软袋生理盐水中;C组使用软袋生理盐水,三者皆用加压袋以3 ml/h的速度给予持续冲洗动脉管路。采用临床观察的手段,比较三组患者动脉留置管通畅率,每隔4 h检查回血1次,并检查记录回血前后有创血压变化。结果:小剂量肝素钠盐水、低分子肝素钙盐水及生理盐水在有创动脉测压持续冲洗中皆能保持管路通畅,均无血栓形成,有创动脉血压〈5 mmHg变化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为了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我们认为可以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就可达到保持动脉测压管路通畅的目的,且安全有效简便,对患者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维持留置管通畅更安全的方法.方法 将12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肝素生理盐水(6 U/ml),另一组使用普通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动脉留置导管,在动脉留置导管过程中对留置管置管时间、发生血栓堵塞、血肿、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及凝血功能指标等进行随机、双盲的对照研究.结果 在动脉留置导管过程中,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68±16.21)h、(65±10.6)h,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病例发生血管内血栓栓塞及血流不畅情况、感染等并发症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并发症血肿、出血、凝血功能下降的发生比例,肝素盐水组比生理盐水组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持续有创血压监测中使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维持动脉留置管通畅,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压计袖带加压低浓度肝素盐水对监测有创动脉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5例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加压袋进行加压持续滴入,观察组采用血压计袖带包裹塑料输液瓶外进行气囊充气加压持续滴入;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与维持测压管通畅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计袖带气囊可加压液体持续注入,并能保持在特定的压力下起冲洗测压管、维持导管通畅的作用,且血压计袖带取材容易、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可代替加压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生理盐水和肝素生理盐水用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冲管效果。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生理盐水、肝素生理盐水对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导管冲洗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包括研究对象1 593例,3篇为A级,11篇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堵管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动脉导管留置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动脉炎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生理盐水对维持有创动脉置管通畅性、动脉导管留置时间可能优于生理盐水,而生理盐水可能减少患者的出血事件和凝血功能改变,但两者动脉炎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生理盐水冲管对维持有创血压监测管道通畅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使用生理盐水冲管,对照组使用常规肝素化生理盐水冲管(1U/ml),比较两组5d内堵管发生率和动脉炎发生率。结墨:试验组相关性动脉炎的发生率为10.42%,对照组相关性动脉炎的发生率为6.1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生理盐水冲管能代替肝素钠有效地维持有创血压监测管道的通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冲管溶液在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持续冲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创伤中心收治的需进行有创动脉导管监测的严重多发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对照组给予肝素钠盐水持续冲洗。比较两组血栓堵管率、血肿发生率、感染发生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堵管率、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及血肿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持续生理盐水冲管在有效维持严重多发伤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管道通畅的同时,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更小,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李桂娇  农彬 《护理研究》2012,26(14):1321-1322
[目的]探讨使用传统血压计袖带代替加压输液泵应用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方法]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CCU监护治疗的200例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病人,利用传统血压计袖带部分稍加改造代替加压输液泵,对肝素盐水袋进行加压,持续冲洗动脉.[结果]本组病人中发生穿刺口出血3例,管道堵塞5例,管道脱出3例,无一例发生感染、血栓形成、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结论]传统血压计袖带可代替加压输液泵应用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可使肝素盐水持续冲洗测压管道,保证抗凝效果,预防血栓、空气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分别采用生理盐水间歇冲洗和持续稀释抗凝冲洗法的效果.方法 将80例需要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40例患者采用间歇冲洗法为对照组, 40例患者采用持续稀释抗凝冲洗法为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透析器的凝血情况、管路凝血情况及有效透析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稀释抗凝冲洗法是无肝素透析治疗中疗效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有创血压监测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平  匡秀兰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2):1093-1094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与无创动脉血压(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NBP)监测在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误差及原因。方法对36例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休克早期患儿进行有创和无创动脉血压监测比较,在监测有创动脉血压时,同时选取同一侧上肢进行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创和无创动脉血压在休克早期(24~48h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在休克后期(48h以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休克早期的有创动脉血压与无创动脉血压值有一定差别,在临床治疗时,应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作出合理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冲洗法在有创动脉置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进行有创动脉置管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25U/mL稀释肝素钠溶液持续进行加压冲洗,观察组采取0.9%的氯化钠溶液持续进行加压冲洗。结果观察组的穿刺部位出血率为0.00%(0/30)、动脉炎率为0.00%(0/30)、血小板减少症率为0.00%(0/3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堵管率分别为10.00%(3/30)、13.33%(4/30),无明显的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理维度、疾病程度、社会维度、满意度、心理维度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生理维度、疾病程度、社会维度、满意度、心理维度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0.9%的氯化钠溶液持续冲洗法在有创动脉置管患者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维持患者有创血压管道的通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具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HD)患者,在无肝素透析时采用吸附法联合加温盐水冲洗以减少透析器及管路的血液凝集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次有高危出血倾向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次,采用无肝素透析,在透析过程中对照组予常温生理盐水冲洗法,实验组予吸附法联合加温生理盐水冲洗透析法,观察2组透析完成情况以及透析器及管路的凝集情况。结果实验组完成透析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透析完成率提高,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明显减少。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有高危出血倾向时运用吸附法联合加温生理盐水冲洗于无肝素透析可减少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达到安全、有效的无肝素透析目的。  相似文献   

13.
吸附法联合加温盐水冲洗法在无肝素透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具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HD)患者,在无肝素透析时采用吸附法联合加温盐水冲洗以减少透析器及管路的血液凝集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次有高危出血倾向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次,采用无肝素透析,在透析过程中对照组予常温生理盐水冲洗法,实验组予吸附法联合加温生理盐水冲洗透析法,观察2组透析完成情况以及透析器及管路的凝集情况.结果 实验组完成透析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透析完成率提高,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明显减少.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有高危出血倾向时运用吸附法联合加温生理盐水冲洗于无肝素透析可减少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达到安全、有效的无肝素透析目的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自创无缝合固定法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患儿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实验组采用自创无缝合固定法,使用透明敷贴加3M自粘性胶布加水胶体敷料固定。结果两组患儿各有2例中心静脉导管移位,两组中心静脉导管牢固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导管固定部位皮肤感染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和皮肤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采用自创无缝合固定法代替缝合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能够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冲洗液对持续行中心静脉压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及导管堵塞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持续行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的冲洗液选择0.9%的氯化钠溶液250 ml,对照组选用浓度为2.5 U/ml的肝素盐水作为冲洗液。两组分别于持续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后,比较1 d、3 d、5 d、7 d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同时观察两组中心静脉导管堵塞情况。结果对照组持续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后3 d、5 d、7 d的APTT、PT、TT均高于实验组,对照组持续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后1 d、3 d、5 d、7 d的APTT、PT、TT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两种冲洗液后导管阻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持续行中心静脉监测的患者,宜采用未加肝素的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胸外科术后使用苏灵进行止血治疗的患者中,维持动脉血压监测管通畅更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3-11月我院110例胸科术后使用苏灵进行止血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中,经排除标准剔除无效数据后,最终观察组纳入50例,对照组纳入49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动脉测压管,对照组患者使用肝素钠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动脉测压管。观察两组留置导管过程中导管发生堵管、局部淤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留置导管过程中,两组患者导管留置的时间、导管堵塞、局部淤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动脉测压管对术后使用苏灵止血的患者同样有效,既能减轻临床工作负担,又可减少反复穿刺采血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压输液袋在PICU有创动脉压监测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我院内科监护室住院治疗的需使用有创动脉压监测的患儿5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间断脉冲式冲管配合加压输液袋持续冲管;对照组采用定期脉冲式冲管,比较两组患儿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穿刺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导管堵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加压输液袋持续冲管,能有效降低有创动脉压监测患儿导管堵管的发生率,延长穿刺置管留置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金芸  陆国平  卢亚芳  顾莺  贺骏  胡晓静 《护理研究》2011,25(36):3344-3345
动脉血压监测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并发症,其中主要的是动脉留置导管内血栓的形成、血管痉挛[1,2]以及更换冲洗液时压力传导系统内出现气泡,影响血压监测准确性并给病人带来医源性损害。为避免这些并发症,在血压监测过程中会持续采用低浓度肝素液对压力传导系统进行冲洗[3]。为阐明连续冲洗的临床效果,我院PICU于2009年11月开始采用微量泵持续输注低浓度肝素液(1U/mL)。就持续肝素液输注对儿童有创血压监测出凝血时间的影响、动脉留置时间、留置部位及其拔管、并发症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脑梗死亚低温治疗的时间窗.方法120只SD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只;每组再分为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后2、4、6、8、10和12小时亚组,每亚组10只.所有大鼠MCAO后2小时开始再灌注.监测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O2)、肛温(T)和血压(BP),实验组在MCAO后不同时间将肛温控制在(34.0±1.0)℃.24小时后处死动物,每亚组各取5只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另5只测定梗死灶体积并作病理检查.结果所有SD鼠MCAO后BP均较阻塞前明显升高(P<0.01),但对照组与实验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MCAO后2、4、6小时的SD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但MCAO后8、10小时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MCAO后2、4、6、8、10小时开始亚低温组的脑梗死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1);但MCAO后12小时开始亚低温不能减少梗死体积(P>0.05).结论MCAO后2小时开始再灌注,10小时后开始亚低温仍能减少梗死体积,8小时后开始亚低温能减少脑组织含水量;但12小时后开始亚低温并不能减少梗死体积,10小时后开始亚低温不能减少脑组织含水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部位测量儿童血压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儿童肱动脉血压值和桡动脉血压值的相关关系以及能否用测量桡动脉血压来取代测量肱动脉血压。方法用电子血压仪监测了105例儿童的肱动脉血压值和桡动脉血压值,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进行比较。结果105例儿童的肱动脉和桡动脉血压的平均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回归和相关分析表明,105例儿童的肱动脉与桡动脉血压值之间呈直线正相关(P<0.0001)。结论采用儿童的桡动脉血压测量可以取代肱动脉血压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