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笋螺科(Family Terebridae)是腹足类软体动物中种类较多的一个科,总共有300种左右,遍及世界各海洋,尤以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最为丰富。我国近海的笋螺科种类主要产于南海,有些种也出现在东海,仅个别种见于黄、渤海区。它们生活于潮间带至水深200多米的海区,但多栖息于百米之内的浅海沙滩或沙泥质、泥质海底,通常白天潜居其下、夜晚爬出活动。据记载这一科种类的化石多发现于第三纪的始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 本科动物和芋螺科同属芋螺超科,许多种类有同芋螺科动物相像的鱼叉形(标枪形)的齿并具毒腺;也有的种类只有齿舌,而无毒腺;还有的既无齿舌,也无毒腺。它们全为肉食性,以多毛类(Polychaetes)和半索动物(Hemichordat)等为捕食对象。虽然有许多种类齿舌的齿为鱼叉形,又有毒腺,但未见有伤害人的报道。 这个科的种类较多,壳形、雕刻、色彩图案各异。它们的形态变异和颜色花纹的变化也较大,是腹足类软体动物中最混乱的类群之一,在分类系统和命名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现象。早在二百多年前Linnaeus(1758)等对这一科就有不少记载。但大量的和比较深入的研究是在近百年来,如Hinds(1844)报道了他认为的有效种109种;Deshayes(1859)报道了221种和许多可疑种;一年Reve''s monograph of the genus Terebra共记载了155种;Tryon(1885)将以前的学者以贝壳雕刻、颜色图案及壳形等的微小差异而误定的许多种进行了整理归并、减少到120种。随着潜水配套装置和多种采集方法的出现,比较容易到达从前隔离的区域,获取了较完整的标本资料。Bratcher and Cernohorsky(1987)的《Living Terebras of the World》一书,共报道了268个有效种和许多可疑种。这部专著对布在世界各海洋的此类动物,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研究;对属的划分和种的归属以及种的鉴别均有较为明确的界限范围;对相近种的比较,同物异名及相互间的演化关系等作了全面的记述;订正了错误命名,归并了许多误定的种类;在很大程度上澄清了这类动物在分类系统和命名上的混乱。为世界各国研究这类动物提供了全面、系统和完整的资料,不足的是缺少研究和比较其内部形态,这对分类研究工作是一个很大的缺欠。除上述外,还有许多早期和近期学者对本科动物也作了大量工作,并发表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著作,如Kiener(1839), Adams,H.和A.Adams(1858),Melvill和 Stenden(1917),Dautzenberg (1929, 1935),Kuroda(1941),Oyama(1961a,b),Bratcher(1977),Bratche等(1967)Cernohorsky(1969,1978),以及Bratcher和 Cernohorsky(1987)等。 本科在属和亚属的划分和使用上是较混乱的,各学者所持观点也不尽相同。近期Bratcher等(1987)等所划分和使用的属和亚属,虽然在其依据上有缺欠,但他们比较和综合了前辈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划分和使用的四属二亚属,作者认为界限范围较为明确,故在本文中我们采纳了这一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2.
锉蛤科(Limidae)的种类既可食用又可做装饰品。它们的贝売大小不一,多呈椭圆形或三角形。两売相等,两侧等或不等。有的种壳质重厚,有的极薄脆。壳背缘直,腹缘呈圆形。壳顶小,略凸,位于背缘中部,其前、后方略具耳状突起;一般前耳小或退化,后耳较明显。贝壳为白、黄、褐等色。壳表具有各种放射肋,肋上有小棘、鳞片和颗粒等。有些种前缘和后缘开孔,足丝孔位于前腹缘。两壳顶分离,其间具有三角形的韧带面,中央有三角形的韧带槽。铰合部一殷无齿,有的只在韧带面两侧有齿状小突起。外套薄、外套触手极发达,少数种具外套眼,无水管,软体部具鲜艳色彩(图1)。 锉蛤科的种类虽不很多,但分布面较广,世界各大洋从潮间带的下区至数百米深的海底都有分布。它们是多能的双壳类类群,既能用足在海底做缓慢地爬行和移动,又能分泌足丝牢固地附着在岩石和其他物体上,而且还能在海水中自由游泳;当它们不活动时,又能以足丝和砂粒等筑造保护自己的巢穴。多数种软体部具色彩,在它们生活时,鲜红的足,朱红的鳃,浅桔红的外套及桔红的短外缘触手和细长的白色内缘触手衬托着白色或浅黄色的贝売,极为美丽。 中国近海的锉蛤科过去只有零星记载,未曾有人进行过系统研究。作者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中国近海搜集的材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共鉴定有13种,分隶于5属及5亚属,其中有5种为我国首次记录,1种为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海芋螺科研究增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芋螺科(Conidae)为暖水性较强、种类繁多的软体动物。作者曾报道过中国近海的芋螺科种类71种,近年来我们又发现了一些比较少见的和稀有种类,经过整理、研究,鉴定出10种,其中6种C. hypochlorous,C.vimineus,C.coelinae,C.striatellus,C.moreleti,C.sibogae在我国海区为首次记录;其余4种C.mustelinus,C. eugranmatus,C.balteatus,C.luteus分别由Kuroda(1941),Walls(1978)和台湾学者赖景阳(1987)报道,分布于中国近海和台湾。以上种类均产于南海,发现于北部湾(2种)、海南三亚(2种)、西沙和南沙群岛(分别为4种和2种)。  相似文献   

4.
扇贝亚科(Pecteninae)的种类,多数个体较大,有的种生长快,数量多,是较重要的捕捞及养殖对象。本亚科的主要特征是贝壳呈圆扇形,两壳不等,右壳凸;左壳除少数种略凸外,多数种较平或略凹。一般两壳耳呈三角形,略相等。壳两侧相等或略相等。壳表放射肋一般较规则、光滑,有些种肋上具有排列整齐的生长小鳞片。两壳表颜色不同,右壳呈白色或浅色;左壳颜色较深,多具深红褐或紫褐色花斑。 这一亚科有些种在地质年代上出现较早,故化石种类较多。现生种广分布在世界各大洋,以热带和亚热带海的种类较多,多数种仅见于潮下带百米以内的浅海底。 本文继栉孔扇贝亚科(Chlamydinae),报道中国近海扇贝亚科2属4种,对每一种的形态和分布等都做了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隔鳃类(Septibranchia)又称孔螂超科(Poromyacea),由孔螂科(Poromyidae)、旋心蛤科(Verticordiidae)和杓蛤科(Cuspidariidae)组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呼吸器官——鳃已经退化,在外套腔中产生了隔膜,隔膜具有一定数量的小孔,呼吸的水流通过这些小孔进入隔膜腔内。鳃的消失也导致食性的改变,多数双壳类以鳃滤取食物,而隔鳃类却都是肉食性者,它们是双壳类在演化上比较特殊的一群。隔鰓类全为海产,在潮间带没有其踪迹,在深水区其种类多、数量大,是双壳类中的主要类群,标本的采集要由调查船进行。本文所鉴定的材料是1957年我国第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金星号下水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全国海域进行的历次底栖生物调査中所获得。 对中国近海的杓蛤从未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曾报道Cuspidaria chinensis (张玺、齐钟彦,1960), Cardiomy sinica (徐凤山,1980)产于中国近海,然而我们至今未采到前者的标本。本文记述了14种杓蛤,其中13种在中国近海是首次记录。在这些种中,发现于南海的有7种,东海有9种,其中4种是东海、南海所共有;黄海只发现2种。 杓蛤科,两壳不等,左壳大于右壳,壳的后部通常延伸成喙状。外韧带很弱,内韧带通常附着于铰合部的匙状着带板上,有时有一钙化韧带片附于内韧带上。铰合齿变化较大,但除个别情况外,右壳的后侧齿通常是恒定的。  相似文献   

6.
捻螺科(Acteonidae = Pupidae)是一群有壳后鳃类软体动物。它们的侧脏神经索在发育过程中没有象其它后鳃类那样再经过逆转,仍然保持着不对称而互相交叉呈“8”形;它们具有螺旋形的外壳,身体能完全缩入壳内,具有角质厣。这些都表明它们在演化上仍保留着前鳃类的特征,所以是一群原始类型的后鳃类。 这科动物在潮间带与潮下带浅水区,直至水深数百米的泥砂质海底营底栖生活。由于它们具有较坚固的贝壳,所以在海底沉积物及地层化石中也常见到。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尤其在印度-太平洋区种类较多。它们大多是暖水性种,有些既是化石种又是现生种。 在我国已报道5属,共14种, 在报道过的14种中有2种——Acteon secale, A. mariae 我们尚未找到标本。 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我国沿海潮间带调查采集、潮下带底栖生物调查及东海地质取样中所获得的标本,选行整理鉴定,共有20种,分隶于5属;其中有2新种,6个新记录。在这些种类中,有5种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坚固蛹螺 Pupa solidula,纵沟蛹螺 P. sulcata,红斑蛹螺 P. coccinata,火焰斑捻螺 Punctacteon flammeus,线红纹螺 Bullina lineata;其余的种均为西太平洋种。同日本共有的种为14种,其中5种是日本-中国特有种:卵圆捻螺 Acteon teramachii,吉良斑捻螺 A. kirai,希氏捻螺 A siebaldii ,宽带斑捻螺 Punctacteon kajiyamai,华贵红纹螺 Bullina nabilis。在这些种类中,仅黑纹斑捻螺可向北分布到黄海、渤海。可见我国的这科动物为暖水性种,在区系上与日本南部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海多毛纲龙介虫科(石灰虫科)Serpulidae的分类区系,除吴宝铃和陈木(1985,1991)、陈木和吴宝铃(1978,1980)发表过6个新种以及杨德渐和孙瑞平(1988)作过一些常见种报道外,迄今尚未见系统研究报道。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调查、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和作者近年来调查补采的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共鉴定龙介虫科盘管虫属28种,其中11种为我国首次记录、1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蛾螺科(Buccinidae)是腹足类软体动物中经济价值较大、种类较多的一个科,许多种类在世界上某些地区被视为美味上品,它们不仅个体大,而且产量多,营养价值高,如香螺、东风螺等为我国主要经济贝类。该科种类遍布世界各海区,既有分布于高纬度区域的冷水种,也有局限于低纬度区域的暖水种。种类不同栖息的环境也不同,有岩石、珊瑚礁、沙、泥沙及软泥等底质;从潮间带至水深数千米的深海都有分布。 作者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多年来搜集的标本,记述了我国海域唇齿螺属(Engina)和甲虫螺属(Cantharus)种类共14种,其中5种为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9.
蛇首螺科(Colubrariidae)是前鳃亚纲、中腹足目,嵌线螺总科中的一个科,对此科的分类位置学者间各有不同,有的放在嵌线科,有的放在蛾螺科或单独一科。Fischer(1887)和Thiele(1931)将Colubraria属放在法螺属Charonis中的Sectio,迄今仍然如此,但多数是放在嵌线螺总科中,18世纪记载此科种类多数放在Triton属内。 此科动物生活在潮间带和潮下带岩石、沙质和泥沙质的海底,有不少种类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水域。在中国沿海分布的北限为浙江南部,迄今为止在潮间带尚未发现有生活的种类分布。关于对此科的研究,迄今仅有一些零星报道,缺乏系统的记载,作者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多年来搜集到的标本作了整理,鉴定出2属7种,其中有两新种和1个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整理山东胶州湾和福建厦门五通湾及东山湾的底栖多毛类环虫时,发现白毛虫科(Pilargiidae)合甲虫属(Synelmis)的一个新种,共有37个标本。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现将新种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马林  李新正 《海洋与湖沼》2015,46(6):1321-1325
通过对2008 年5 月在江苏平岛潮间带采集的砂质沉积物进行离心提取, 经形态分类学方法 鉴定发现底栖猛水蚤目两个新记录种, 濑户叶足猛水蚤Phyllopodopsyllus setouchiensis Kitazima, 1981 和扎哈美猛水蚤 Ameira zahaae Karanovic & Cho, 2012, 分别隶属于矩头猛水蚤科 Tetragonicipitidae Lang, 1948 和美猛水蚤科 Ameiridae Boeck, 1865.其中, 濑户叶足猛水蚤目前仅在 砂质潮间带环境中发现。扎哈美猛水蚤与韩国海域发现的种形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海蟹守螺科(Cerithiidae)两新纪录种及常见种名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整理研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中国近海采集的蟹守螺科标本时,鉴定出属于蟹守螺属(Cerithium)的中国两新记录种,分别是:阶梯蟹守螺Cerithium novaehollandiae Adams in Swoerby,1855和锉形蟹守螺Cerithium scobiniforme Houbrick,1992。两新记录种分布于中国海南省沿海,栖息于潮间带至浅海的岩礁、砂或石砾质海底。文中对两新记录种的外部形态、软体部、厣特征和习性及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与相似种进行了比较。且对中国近海蟹守螺科一些常见种名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13.
徐凤山 《海洋与湖沼》1987,18(5):437-441
本文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30多年来在我国各海区进行调查时所采获的海螂科双壳类软体动物的新种和新记录,它们是第一次发现于太平洋的球海螂属的两个新种:黄海球海螂Tugonia huanghaiensis sp.nov.和中华球海螂Tugonia sinensis sp.nov.。另外还描述了两个新记录:矩形拟海螂Paramya recluzii和侧扁隐海螂Cryptomya busoensis。加上过去由各学者报道的砂海螂Mya arenaria、日本海螂Mya arenaria japonica和截形脉海螂Venatomya turncata,中国近海共有海螂科7种。  相似文献   

14.
爱神螺科(Eratoidae)是宝贝总科中的1个小科,均为小型动物,全世界分布的种类也很少,最多不超过40种,故以往我国很少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至今仅报道过3种(Yen,1936; Kuroda,1941;张玺等,1975)。作者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40余年在全国沿海搜集到的标本,整理鉴定为7种,分隶于3属2亚属,其中有2个新种和2个新记录。  相似文献   

15.
早在30年代,张玺教授就领导采集团对胶州湾的海产动物进行了系统的调査。全国解放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胶州湾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吴宝铃教授发现了多毛类的许多新种和新记录。作者自1980年以来在胶州湾进行了连续三年的逐月底栖生物调査,又发现了许多过去未曾记录的多毛类,基本掌握了胶州湾多毛类的全貌。本文根据现有资料,报道胶州湾多毛类46科213种,其中前人已记录的有132种,作者补充了81种(名录中带*号者),有23种在我国为首次记录。本文对新记录的种类作简单描述,并在后列出胶州湾多毛类名录。  相似文献   

16.
肖丽婵 《海洋与湖沼》2014,45(1):212-216
本文记述了采自中国南沙及北部湾的活额寄居蟹科Diogenidae真寄居蟹属Dardanus Paul’son 1新纪录种:丽螯真寄居蟹D. callichela Cook, 1989。提供了形态描述、形态特征图及分种检索表,并讨论了其与近似种的区别。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MBMCAS)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东海深海渔场调查时采得的铠甲虾类四种,是我国的首次记录,名称如下:鳞纹刺铠虾Munida normani,首颈刺铠虾Ce-rvimunida、长额仿刺铠虾Munidopsis longirostris、日本粒折尾虾Uroptychus gran-ulatus。  相似文献   

18.
东海蛾螺属二新记录种(腹足纲,蛾螺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近年来东海采集的蛾螺科Buccinidae标本时,鉴定出属于蛾螺属Buccinum Linnaeus,1758的两个中国新记录种:(1)白肋蛾螺Buccinum leucostoma Lischke,1872,采自于东海300—400m深的泥沙质海底;(2)古式蛾螺Buccinum koshikinum Okutani,1988采自于东海400m深的泥沙质海底。文中分别对这两个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进行了描述,并与相似种进行了分类学讨论。此外,文中还列出了中国海已报道的其他蛾螺属种类。  相似文献   

19.
1979年夏季,我们从海南岛采集的淡水虾类标本中发现有2新种和2新记录,现记述如下。匙指虾科 Atyidae 大卵米虾Caridina nilotlca macrophora Kemp Caridina nilotica macrophora Kemp,1918.p.277,fig.9. 额角长,上缘具14—20齿,基部2—3齿在头胸甲上,末部约1/3无齿,末端有1—2附加齿;下缘末部1/2处有7—16齿。第一步足腕节长约为宽的2.5倍。第二步足腕节长约为宽的5.3倍。第三步足掌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