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在炼钢过程中,转炉炼钢脱氧方式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有效提高钢产品质量,必须要对转炉终点上的氧气含量进行科学控制,这是确保钢产品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炼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氧气,因此,应当充分了解和掌握炼钢生产过程中氧气对钢产品质量的危害与影响,并对各类脱氧方式有一个全面了解,在实际炼钢过程中,有效利用与改进脱氧处理工艺,才能达到理想的脱氧效果,提高钢产品的质量。基于此,下文对炼钢生产中转炉炼钢脱氧工艺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钢液脱氧处理在转炉炼钢当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钢液脱氧工作的效果对炼钢的生产以及后续产品的质量会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若是在钢液当中含有非常多的氧气,那么就会让钢产品在形状的塑造效率上变低,在内部位置上出现较多的小孔,组织结构变得更加疏松,严重的还可能产生热脆的现象,对钢产品的品质以及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转炉炼钢脱氧的方式在炼钢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控制转炉终点上的氧气含量已经成为钢产品质量保障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氧气的产生和危害以及钢液脱氧原理以及几种脱氧工艺类型的介绍方面对炼钢生产中转炉炼钢脱氧工艺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3.
钢液脱氧处理在转炉炼钢当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钢液脱氧工作的效果对炼钢的生产以及后续产品的质量会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若是在钢液当中含有非常多的氧气,那么就会让钢产品在形状的塑造效率上变低,在内部位置上出现较多的小孔,组织结构变得更加疏松,严重的还可能产生热脆的现象,对钢产品的品质以及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转炉炼钢脱氧的方式在炼钢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控制转炉终点上的氧气含量已经成为钢产品质量保障的一个关键性要素.文章将对转炉炼钢脱氧工艺进行探讨并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转炉冶炼的主要方式予以概述,指出氧在转炉炼钢中带来的危害,并对脱氧技术的现状予以探讨,提出真空脱氧法、沉淀脱氧法、扩散脱氧法等脱氧工艺。对转炉脱氧工艺予以有效地运用与完善,可在确保钢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减少投入成本,让炼钢生产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当下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钢铁工业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可通过引进先进工艺提高产品的生产控制成本.在转炉炼钢中,采用脱氧工艺是有效提升炼钢产量的方式,但其工作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炼钢的脱氧效果,降低炼钢生产中的除氧成本,进一步提高了钢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转炉生产过程中,势必会产生相应的氧,如若氧含量较高,会对钢铁的质量效果产生进一步影响,使钢铁生产效益减弱,限制钢铁生产企业的长足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围绕有关炼钢生产中转炉炼钢脱氧工艺展开分析,以期强化转炉炼钢脱氧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我国氧气转炉炼钢的现状和发展。介绍了氧气转炉钢产量增长、钢水质量改善和扩大品种、提高炉龄、开发氧气转炉复合吹炼、冶炼过程计算机控制,以及中磷铁水和半钢冶炼工艺技术的成就和技术进步。对氧气转炉炼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发展氧气转炉炼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转炉炼钢脱氧工艺进行有效地分析,笔者主要针对转炉炼钢脱氧工艺的优化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究.同时进行了优化前后工艺对于资源的消耗情况的比较,从而了解到,在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廉价的碳化硅和钙系脱氧剂进行脱氧,可以降低产渣量从而对脱氧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还能够提升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稀土车轮钢在炼钢各个工序的关键控制及冶炼工艺,通过采用不同炼钢工艺控制,实现钢中稀土收得率及铸机可浇性稳定控制。为提高钢中稀土元素收得率,结合稀土元素脱氧、脱硫特性,炼钢环节通过对KR脱硫工序、转炉终点及出钢控制、LF和RH精炼过程控制、铸机浇注控制等各个工序进行严格把控,保证了稀土元素收得率稳定控制38%~40%,完成稀土车轮钢炼钢环节生产控制。  相似文献   

10.
郝忠 《河南冶金》2012,20(2):20-22
论述了转炉炼钢生产H08A焊条钢脱氧工艺优化的原理,H08A焊条钢脱氧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对脱氧剂使用工艺进行了探索,确定了H08A脱氧的工艺优化路线;使H08A的产品质量满足了用户要求,并成功地在炼钢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转炉炼钢生产中,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对生产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控,同时根据工艺要求实现了对氧枪、转炉本体、装料、供气、除尘以及余热回收等设备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精确化控制,有效提高了炼钢生产效率和钢产品质量,改善了工人工作环境,降低了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12.
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20世纪氧气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总结现代转炉炼钢的五项重大技术;转炉大型化技术,复合吹炼工艺、转炉煤气回收与“负能”炼钢、转炉长寿技术和全自动吹炼工艺。预测21世纪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优化炼钢工艺流程;转炉高速吹炼工艺;建立大批量廉价生产洁净钢的生产体系;建立了“零”排放的绿色生态钢厂。  相似文献   

13.
炼钢厂150t转炉出钢过程脱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脱氧理论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复合扩散脱氧剂在梅钢炼钢厂150 t转炉出钢脱氧工艺试验,开发了新的转炉出钢过程脱氧工艺,可以显著降低成本和改善脱氧效果,对炼钢厂炼钢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钢铁生产过程有中有大量的CO_2产生,围绕CO_2在转炉炼钢中的作用,简述了CO_2在转炉炼钢以及炼钢全流程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探讨了炼钢过程中减少CO_2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冶炼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 ,NKK福山厂由 3座碱性氧气转炉(BOF)稳定运行生产 ,年粗钢产量达 1 0 0 0万t。该成绩的获得应主要归功于其完全采用了“无渣”炼钢工艺 (ZSP) ,从而导致该厂碱性氧气转炉的产量和钢水质量极大提高。在传统的炼钢工艺中 ,出高炉后的铁水通过钢包车运往碱性氧气转炉 ,在此与除碳过程一起除去磷和其它的夹杂物质。而ZSP工艺中实现了铁水的有效预处理 (除硅和除磷 ) ,然后才将铁水喂入碱性氧气转炉 ,从而实现无渣炼钢过程 ,同时使BOF炉内副产品渣的形成最小化。为提高碱性氧气转炉的产量 ,最重要的是缩短装入铁水、吹氧和…  相似文献   

16.
纵观炼钢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九五○年以来氧气炼钢已迅速发展起来。今天这种炼钢已占世界钢产量的三分之二,冶炼工艺,工艺控制及生产率等都已很成熟,产品质量也很优良。与电炉炼钢相比,高炉+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不足是投资成本大,灵活性差。很难预料氧气炼钢与用废钢、海绵铁作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最近25年来西欧氧气炼钢的发展。介绍了铁水预处理,复合吹炼,以及钢包精炼的现状,而对于生产率、金属消耗、石灰消耗、工艺控制以及煤气回收等给予了特殊的关注。最后,还讨论了氧气转炉的耐火材料和顶吹氧转炉渣的利用问题。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氧气炼钢工艺还将生产出更多的钢。  相似文献   

18.
倪弦 《冶金与材料》2022,42(1):29-30
现在我们国家还处于工业化的发展时期,所以钢材的冶炼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转炉炼钢。因为转炉炼钢在我国的技术工艺相比于其他炼钢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且生产率高,所以应用的较为普遍。但是在应用转炉炼钢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地提升炼钢技术工艺,时刻更新转炉炼钢脱氧技术。总的来说,在转炉炼钢中使用脱氧工艺对炼钢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树棠 《钢铁》1994,29(3):77-81
氧气炼钢和连铸工艺的发展,改变了现代炼钢的面貌。在LD转炉炼钢取代了平炉炼钢的主导地位后,而今氧气转炉炼钢又面临电炉炼钢的竞争与挑战。目前,世界上氧气转炉(包括LD法及其派生的新工艺)炼钢的产能在总粗钢产能中的比例似乎稳定在60%左右。氧气转炉炼钢欲保持继续发展,就必须研究完善其现有的一些多用废钢的技术;同时还要开发新的炼铁工艺,提供具有竞争价格的铁水。  相似文献   

20.
<正>转炉是炼钢生产的基础,转炉出钢温度是炼钢工艺的重要控制指标。炼钢生产过程以连铸为中心,转炉炼钢为基础,通过PES系统,调节转炉装铁时间,协调组织资源,最终实现多快好省的目标,即实现产能的最大化。同时,也要兼顾产品质量,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钢水中氧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公示表达为:log[%O]=-6320/T+2.734。转炉终点温度高会提高钢中的氧含量,并增加消耗脱氧剂的总量,导致脱氧产物增多,产生很多夹杂物。出钢温度升高还会侵蚀转炉工作层的镁碳砖,致使耐材夹杂物流入钢水。以上两点均会影响钢水质量,造成后续的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