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于2013—2015年对骆马湖夏季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鱼类群落组成、优势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等。共监测到鱼类57种,隶属于8目15科,其中鲤形目占总种数的64.9%。3个监测点的鱼类优势种有所差异,共同优势种为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等。3个监测点相比,S1点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值较高(P0.05),S2、S3的H'、J'均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均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3个监测点的鱼类种类组成进行了对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监测点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差异,S2与S3的鱼类群落相似性程度较高,S1的鱼类群落结构与S2、S3差异相对较大。为保护骆马湖鱼类多样性,建议加强对水生高等植物的保护,进一步优化增殖放流结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三峡船闸上下引航道的鱼类空间分布特征,分别于2018年1月、5月、10月和2019年5月对靖江溪(区域Ⅰ)、上引航道(区域Ⅱ)、下引航道(区域Ⅲ)和三斗坪(区域Ⅳ)等区域开展水声学调查。将探测目标声学强度换算成鱼类体长,结果显示,区域Ⅰ、区域Ⅱ和区域Ⅳ的鱼类体长主要集中在2.5~5.0 cm,区域Ⅲ的鱼类体长集中在7.0~20.0 cm。区域Ⅰ、区域Ⅱ、区域Ⅲ和区域Ⅳ的平均鱼类密度分别为(99.53±47.78)、(57.37±33.45)、(61.51±1.72)和(30.61±15.75)ind./1000 m3,区域Ⅰ和区域Ⅱ低水位期鱼类密度显著大于高水位期,区域Ⅲ低水位期鱼类密度显著小于高水位期。区域Ⅰ和区域Ⅱ鱼类在不同水位期均倾向于中层偏下水体,区域Ⅲ鱼类在高水位期集中分布于6 m以上水层,低水位期集中分布于8 m以下水层。三峡船闸上下引航道鱼类空间分布差异主要受三峡库区水位变动及过闸通航船舶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洛阳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洛阳市旅游资源进行了空间分布模式分析,其中包括旅游资源空间集聚分析、旅游资源的通达度和相对连通性分析。结果表明:洛阳市旅游资源呈弱均匀分布态势;各景点间联系不够紧密;旅游景点主要集聚于交通便利区。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洛阳市旅游资源呈带状、圈状和孤岛状分布。最后,提出了促进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根据浙江省仙居县2017年古树资源调查资料,利用扩散系数、平均拥挤度、聚集(块)性指标、负二项分布K值、DavidMoore丛生指标等多项空间分布格局指标,研究仙居县古树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仙居县古树无论株数还是种类其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纬度、经度对古树株数或种类的空间分布无显著影响。海拔对古树株数的空间分布无显著影响,但对古树种类的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云南省农业区为研究尺度,从农业耕地资源、农业水资源、农业化肥资源3方面做定量研究。主要以农业资源压力指数衡量农业资源的压力等级,研究表明云南农业资源压力普遍较重,主要为第三等级。农业耕地资源方面,大多数农业区处于较重压力,空间上呈"中心边缘"特征;农业水资源方面,全省大范围处于轻度压力状态,且"东北轻,西南重";农业区化肥资源方面,全省大部分区域为重度压力区和较重压力区,东北角压力最小,是全省的轻度压力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全面了解云龙水库鱼类资源及净水鱼类群体状况,加强水环境管理。【方法】在库区设置10个采样点,同期分别开展4次采样,对渔获物进行分类鉴定并对样本进行生物学测量和统计分析,利用FiSAT II-VPA进行鲢的资源量估算。【结果】云龙水库库区分布有鱼类16种,隶属3目7科16属。鲢、鳙、鲫、草鱼、麦穗鱼、?、高体鳑鲏、罗非鱼、子陵吻鰕虎鱼、太湖新银鱼、池沼公鱼和棒花鱼为常见种;鲤、泥鳅、大鳞副泥鳅和小黄?鱼为偶见种。麦穗鱼、?、子陵吻鰕虎鱼和太湖新银鱼为优势种;鲤、鲫、鲢、鳙、草鱼、棒花鱼、高体鳑鲏、泥鳅、大鳞副泥鳅、罗非鱼、小黄?鱼和池沼公鱼为非优势种。鲢体质量—体长幂函数关系为:W=1.562 22×10-5L3.024 78 (n=193,R2=0.921 32),资源量估算为5.99×105尾。【结论】云龙水库鱼类资源分布与静水环境条件基本一致,水环境管理中应加大对小型鱼类的捕捞强度及适当投放净水鱼类。  相似文献   

7.
根据浙江省仙居县2017年古树资源调查资料,利用扩散系数、平均拥挤度、聚集(块)性指标、负二项分布K值、David Moore 丛生指标等多项空间分布格局指标,研究仙居县古树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仙居县古树无论株数还是种类其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且纬度、经度对古树株数或种类的空间分布影响不显著,海拔则对古树株数的空间分布影响不显著、对古树种类的空间分布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李姣  孙虎 《陕西农业科学》2012,58(4):167-170
铜川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文物古迹众多,资源品位高且文化内涵丰富。旅游资源呈"丰"字型分布,本文应用最邻近指数分析方法对铜川市旅游资源的集聚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出铜川市旅游资源呈聚集分布。最后,依托铜川旅游资源,提出准确定位,塑造文化旅游城市;继续发展节庆旅游,扩大知名度;跨地域合作发展旅游资源等促进铜川市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GIS支持下,以中国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的DEM(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建立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大地形因子数据库及坡度、坡向、遮蔽度等小地形因子数据库。利用东北地区各县市1961—2000年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数据,采用三维二次趋势面模型进行逐步回归,构建东北地区逐月主要农业气候要素与宏观地理因子的数学模型。最终完成东北地区各气候要素空间分布的综合数学模型,并利用GIS平台建立空间分辨率为1km×1km的主要农业气候要素的网格化数字专题图。农业气候空间分布模型与栅格化数据库的建立对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与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苏北鱼类群落组成及影响鱼类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于2018年对淮河入海通道及附近水域进行了全面调查,共设采样点30个(S1~S30),采用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和冗余分析(RDA)方法对渔获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采集鱼类53种9 322尾,隶属于7目14科,以鲤形目Cypriniformes种类最多,其中,鲤科Cyprinidae占明显优势,其次是鲿科Bagridae、鰕虎鱼科Gobiidae;对鱼类群落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调查区域鱼类被划分为3个类群,其中,废黄河水域s23与灌河s25、s29 3个站位为一个类群,苏北灌溉总渠附近水域的s3、s4、s7、s10等9个站位为一个类群,射阳河及其支流水域的s13、s14、s16等18个站位为一个类群;调查站位中靠近废黄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Margalef丰富度指数(R)数值较大,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λ)在调查区域分布相对均匀;采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鱼类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深度、浊度、pH、温度为影响调查区域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淮河入海通道及其附近水系鱼类均以鲤形目鲤科鱼类为主要组成种类。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雅鲁藏布江土著鱼类进行更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必须充分了解其种类组成和区系资源特征。经近年来对雅鲁藏布江流域土著鱼类实地采集调查,结合雅鲁藏布江流域多年的鱼类调查名录,对该江域土著鱼类组成、分布区系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其资源特征,对其现有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显示:雅鲁藏布江流域土著鱼类共42种,隶属于3目5科20属,在种类组成上主要以裂腹鱼亚科鱼类、条鳅亚科鱼类和鮡科鱼类为主;区系组成较为单一,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在资源特征方面,雅鲁藏布江土著鱼类的主要食料基础为水中昆虫和藻类,但也随着土著鱼类生境不同在食性种类上有所变化,表明其食性具有可塑性。雅鲁藏布江土著鱼类在繁殖策略上也有其各自独特性。在种群数量变动上,资源价值利用较强的土著鱼类种群有下降的趋势,但绝大部分土著鱼类种群仍处于原始的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莱州湾虾虎鱼类Gobioidei资源及群落结构特征,于2011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在莱州湾(119°05′~120°00′E、37°12′~37°40′N)开展了20个站位(L01~L20)的底拖网调查,对捕获虾虎鱼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共捕获虾虎鱼12种,隶属于9属,以暖温性的河口种为主,主要分布在莱州湾西部和中南部等水深小于10 m的海域;其中,以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和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的质量为主,占虾虎鱼总质量的97.4%;虾虎鱼的质量密度夏季最高,春季最低;群落多元统计分析表明,按66%的相似性可以分为3组,纹缟虾虎鱼组群(组一)、莱州湾北部组群(组二)、莱州湾西部与中南部组群(组三);ANOSIM分析表明,组一与组三、组二与组三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IMPER分析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和矛尾虾虎鱼的组内贡献率较高,组间差异性贡献率高的种分两类,一类是某一种群的特有种,另一类是对各组群种内贡献率均较低的种。本研究结果可为莱州湾营养生态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莱州湾虾虎鱼类Gobioidei资源及群落结构特征,于2011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在莱州湾(119°05′~120°00′E、37°12′~37°40′N)开展了20个站位(L01~L20)的底拖网调查,对捕获虾虎鱼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共捕获虾虎鱼12种,隶属于9属,以暖温性的河口种为主,主要分布在莱州湾西部和中南部等水深小于10 m的海域;其中,以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和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的质量为主,占虾虎鱼总质量的97.4%;虾虎鱼的质量密度夏季最高,春季最低;群落多元统计分析表明,按66%的相似性可以分为3组,纹缟虾虎鱼组群(组一)、莱州湾北部组群(组二)、莱州湾西部与中南部组群(组三);ANOSIM分析表明,组一与组三、组二与组三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IMPER分析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和矛尾虾虎鱼的组内贡献率较高,组间差异性贡献率高的种分两类,一类是某一种群的特有种,另一类是对各组群种内贡献率均较低的种。本研究结果可为莱州湾营养生态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15.
金志民  杨春文  刘铸  李殿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289-1290,1316
2007年3月~2009年7月,利用网捕、专访周边农户、贸易调查、市场走访、标本采集等形式对牡丹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鱼类37种,隶属于6目13科,其中,主要经济鱼类14种,占被调查鱼类的37.83%。调查结果表明,牡丹江的鱼类资源有减少的趋势,部分名优鱼类濒临灭绝。基于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鱼类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参阅了近50年对洞庭湖鱼类研究的文献资料,对洞庭湖鱼类资源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洞庭湖鱼类物种数一般稳定在110~120种,但是近10年来有减少的趋势;洞庭湖的鱼类区系属于长江鱼类区系的一部分,洞庭湖鱼类区系是以第三世纪现代中国平原复合体为主体;洞庭湖鱼产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洄游型和半洄游型鱼类数量和所占鱼获物比重急剧下降;洞庭湖主要经济鱼类个体低龄化、小型化。最后,分析了鱼类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技服务》2019,(9):91-93
探明甘肃省河西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状况,为其利用提供参考,基于河西地区的3个太阳辐射站1993~2013年的辐射资料及13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年尺度和月尺度日照资料,采用空间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太阳辐射、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敦煌、酒泉、民勤的年太阳总辐射为5 302~6 672兆焦/(平方米·年),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河西地区全年日照总时数在2 956~3 241小时,5~8月日照时数最多,12月至次年2月最少,季节变化与太阳总辐射相同,太阳能资源表现为自西北向东南逐级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个河西有4个站点的日照时数出现显著上升趋势,2个站点有显著下降趋势,其他站点变化趋势不显著。河西地区太阳辐射相对稳定,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掌握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区域药用植物资源种群空间分布特征。【方法】通过样方调查,并利用种群空间分布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的药用植物资源种群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低海拔A1的药用植物种群资源是趋近随机分布的均匀分布。随着海拔升高,A2、A3以及A4 3个样地药用植物种群资源具有典型的集群分布特点。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番阳片区共有药用植物29科38属46种,分别占总植物科数的61.7%、属的46.9%和种41.4%。低海拔地区药用植物种数比例占植物总数57.4%,科数占植物总科数66.7%,均比高海拔地区药用植物所占比高。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的变化呈现下降-升高-下降的规律。多样性则反之,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升高则表现为升高-下降-升高的规律。海拔较高的A4样地物种丰富度较低,但是多样性较高。【结论】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番阳片区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尤其低海拔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拥有更加多样的药用植物,但低海拔热带林更容易受干扰和破坏,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获得延边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基础数据,在前人对延边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对延边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加以分类,并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得出其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表明延边地区6市2县的红色旅游资源呈集中分布态势。并根据延边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对其合理开发和利用提出几点建议,以促进延边地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依托海口市第2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采用传统分析与GIS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口市古树名木资源的种类组成、植物区系、结构特征、生长势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海口市共有古树名木1 684株(其中名木94株),隶属于28科45属51种。古树名木数量多且种类丰富;主要以桑科(Moraceae)、使君子科(Combretaceae)、棕榈科(Palm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和含羞草科(Mimosaceae)等为优势科;以榕树(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榄仁树(Terminalia catappa)和椰子(Cocos nucifera)等乡土树种为主;海口市古树名木资源的科、属分布类型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和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过渡的特点。(2)海口市古树树龄结构呈三角形分布,即随树龄增大古树数量逐渐减少,表明海口市古树后续资源丰富。大部分古树名木的生长状态以正常为主,占总株数的64.72%,表明整体长势良好。(3)从空间分布格局看,海口市古树名木资源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分布密度为0.736株·km?2。海口市古树名木分布的聚集程度很高,主要分布在海口府城、博爱等老城区,以及遵谭镇、新坡镇、三门坡镇、大坡镇、旧州镇和三江镇等城镇,反映出古树名木分布的历史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