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200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24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方法和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41例,手术治疗22例;门脉高压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63例,手术治疗28例;胃癌、胃间质瘤及十二指肠克罗恩氏病出血19例,手术治疗17例;肝癌并消化道出血3例,手术治疗1例,介入治疗1例;周期性胆道出血1例,行介入治疗;不明原因出血21例;其中以内镜检查确诊179例.结论 确诊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内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最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适时手术能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愈率,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有45例镜下见到出血灶,阳性率为90.0%,其中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27例,门脉高压性胃病8例;胃溃疡出血5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例,另有3例患者未找到出血部位。治疗显效15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90.0%(45/50);无效5例,其中3例死亡。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高,发生出血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及时进内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在采用一系列止血措施的同时,要考虑预防并发症及再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2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6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行急诊胃镜检查,其中60例行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结果明确出血原因者共60例,确诊率为96.77%;一次性止血成功52例,占86.67%,失败8例,占13.33%;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急诊胃镜检查能有效明确出血原因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可作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的有效、安全手段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1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文 《现代临床医学》2009,35(3):180-18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219例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及内镜资料,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占同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7.6%,出血前有消化系统症状及病史者137例,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者75例,同时患有心、肺、脑、肾重要脏器疾病者93例。结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为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三大主要病因(84%),合并症、并发症多,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高,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尽早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5.
<正>为探讨老年人与青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治疗转归,现分析1999年1月至2012年3月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88例老年患者和117例青年患者的原因及治疗转归,比较老年组与青年组的差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1999年1月至2012年3月间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60岁)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88例,并与同期住院的青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岁)117例进行对比分析。老年组88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38例,年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肺心病以及上消化道感染出血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0例,均为肺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照组患者30例,均为肺心病未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过,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踪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0%,病死率为2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病死率为10%。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加强对肺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和预防,对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祝斌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28-29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复习2006年2月-2009年2月ICU收治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6例,对其病因及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主要原发病为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8%,经过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后,治疗总显效率为87.9%,总有效率为95.5%,无效3例患者死亡。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是患者常见危重症,及时恰当的诊断治疗对降低危重症患者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总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内科收治的6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奥美拉唑及奥曲肽等药物及胃镜下治疗57例好转,5例死亡。结论早期识别,积极合理救治可提高好转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出血为消化系统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均不理想,尤其是对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和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更感棘手.我们自1993年5月至2001年12月采用自制止血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633-634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总结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我院消化科接收的78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病情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方式,总结发病原因,观察治疗效果,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癌等是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经内科保守治疗后,78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愈32例,好转38例,无效和死亡分布为6例和2例,治愈率达到41.0%。结论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成因复杂,且多伴有并发症,建议依据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二次出血和降低临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78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统计相关临床数据并加以分析.结果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最主要发病原因是消化性溃疡,约占46.1%,其次依次为胃黏膜损害、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胃癌等;内科保守治疗后,其中治愈、好转、未愈例数,分别为79例、85例、14例.有效率为92.1%,其中有改手术治疗者10例,死亡病例数为4例.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病原因复杂,并发症多,明确的诊断与及时有效的内科治疗,对降低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及死亡机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邓妮 《中国医药指南》2013,(35):389-390
目的分析老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探讨临床治疗方,提高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6例,标记为实验组,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6例,标记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止血治疗并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随访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因胃溃疡和胃癌所致出血例数显著要高于对照组,因十二指肠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所致出血者显著要少于对照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止血方法效果,实验组有效率为70.83%,对照组有效率为9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胃溃疡、胃癌等胃黏膜自身抵抗力下降或破损所致,中青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只要见于十二指肠溃疡或急性胃黏膜损伤所致。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要比年轻患者的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3.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如未及时治疗或护理不当,可能会因失血过多导致患者死亡。为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7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资料,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0月我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5例。均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男61例,女14例;年龄34~76(45±3.4)岁;其中消化性溃疡53例,急性胃黏膜损伤1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6例,胃癌4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2例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与半年的随访,42例重症脑卒中急性期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存活35例,死亡7例,存活率为83.3%。结论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高且预后差,尤其是大面积病变及脑干病变,病死率更高,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75例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结果75例患者均有呕血或黑便等主要临床表现;溃疡病是老年人发病主要病因;通过有效治疗出血好转或痊愈70例(86.5%)。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为多见,胃溃疡、胃癌出血发生率增加,且并发症多;针对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特点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后,65例患者中显效16例(24.6%),有效45例(69.2%),无效4例(6.2%),其中5例出现失血性休克;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等。结论 EGVB(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PHG(门脉高压胃病)、消化性溃疡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第一时间的胃镜检查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的最佳途径和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及临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119-120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及临床治疗.方法 60例患者中,43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根据病情局部止血治疗及降低门脉压力减少门脉及侧支血流量;17例非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及内镜直视下局部喷洒药液治疗.结果 60例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口服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有效、简便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口服去甲肾上腺素液对7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止血治疗与64例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70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口服去甲肾上腺素液后,有效止血68例,总有效率97.1%.2例经过治疗后无效。对照组84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未采用口服去甲肾上腺素液后,有效止血49例,总有效率76.6%,15例经过治疗后无效。结论口服去甲肾上腺素液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5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58例患者中,治愈51例(87.9%),死亡7例(12.1%),出血原因主要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和应激性溃疡。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急诊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胃镜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药物传统治疗,胃镜治疗组在胃镜下采用相应的器械进行镜下止血。结果治疗后比较:胃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94.92%,对照组为70.59%,胃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治疗组再出血率、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提高了止血成功率、降低了再出血率及手术率,是安全可靠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