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东省中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山东省中生代地层的研究表明:沂沐断裂带以西的鲁西南、鲁中、鲁北地区侏罗纪、白垩纪地层发育较全,而断裂带以东的钱是东地区仅发育白垩纪地层;断裂带两侧中生代地层的化石组合、火山岩特点等都相差很大。本文将沂沭断裂带以西的坊子组归于下-中侏罗纪,三台组归于中侏罗统,分水岭组暂归于上侏罗统、西洼组归于下白垩统;而将沂沐断裂带以东的莱阳组、青山组归于下白垩统。王氏组归于上白垩统。笔者废除使用蒙阴群(组)和汶南(亚)组,并建设将鲁北地区目前使用的“王氏组” 废除,另建新名。  相似文献   

2.
开鲁盆地晚中生代地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许坤  李瑜 《地层学杂志》1995,19(2):88-95
根据200余口钻井资料,运用了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等方法,建立了开鲁盆地晚中生代地层层序及其与邻区地层的对比关系。早白垩世为盆地断陷期,发育了含热河生物群地层,包括义县组、九佛堂组、沙海组、阜新组;中晚白垩世为盆地坳陷期,发育含松花江生物群与明水生物群地层,包括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四方台组、明水组。  相似文献   

3.
福建晚中生代火山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克丽 《福建地质》2012,31(4):325-335
对晚中生代火山岩石地层进行区域对比研究,认为武夷、沿海地层小区及浙东南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石地层基本可以对比。沿海、武夷地层小区的南园组及石帽山群,岩石组合特征、生物群面貌及时代基本相同,并分别可与浙东南地区的高坞组及永康群对比,可作为区域火山岩石地层对比的标志层,解决了福建东、西部及闽浙两省中生代火山岩石地层对比的关键问题,为最终在中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带建立统一的晚中生代火山岩石地层系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中生代地层分区、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中生代地层研究成果较多,但仍存在一些混乱。根据地层发育特征,本文首先将山东省中生代地层新划分为鲁西地层分区、鲁东地层分区和沂沭断裂带地层分区3个分区;然后对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的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划分和对比,提出了新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案,并对鲁西地层分区白垩纪的岩石地层特征做了说明,以方便今后使用。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中生代晚期地层多重划分对比新认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将浙江省中生苦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岩系:1.下部岩系建德群和磨石山群,主体时代为晚株罗世,顶部村组和横山组距入早白晋世;底部以兰江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与下伏中侏罗统渔业尖组和毛弄组分开,其底界年龄为150-155Ma。(2)中部岩系是永康群,成岩时代为早白垩世,以闽浙运动的区域不整合与下肽地层接触,其底界年龄为120-125M。3.上部岩系由衢江群和天台群构成,成岩时代以晚白垩世为主,底部中戴组和塘  相似文献   

6.
辽东南地区晚中生代地层发育不甚完全,具有两期盆地叠合演化的特征,即早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两个演化阶段,经历了2次伸展裂陷和2次挤压反转。在详细研究辽东南地区各盆地岩石地层序列、生物化石组合特征、年代地层格架以及区域地层对比的基础上,讨论了盆地的演化阶段和演化规律,指出是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大陆边缘不同方向的俯冲与走滑,以及来自北方西伯利亚板块的持续碰撞挤压的联合构造应力场制约了中国东北地区晚中生代盆地的裂陷过程和构造反转的演化,进而为揭示华北克拉通晚中生代岩石圈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冀北-辽西-大兴安岭地区晚中生代具有相关沉积建造组合、火山-沉积建造组合、生物组合和构造类型组合特征,提出建立与造山运动"同期"的构造地层单位概念.认为这种构造地层单位的概念有利于以区域构造演化为主线,理解"同造山期"陆缘活化区陆相沉积以及火山-沉积盆地地层系统的复杂性,并从区域构造学角度提出该地区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9.
皖南与湘西晚震旦世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正> 中国南方晚震旦世地层,在斜坡—盆地相区,其上部有一套硅质岩,皖南称皮园村组,湘西及湘中称留茶坡组。长期以来,不少研究者都把这套硅质岩地层与灯影组对比,并以此来解释沉积环境及古地理。 笔者对浙西及皖南地区的晚震旦世地层进行了研究之后,曾对皮园村组的涵义作了修订,认为它仅相当于西峰寺组上段或灯影组上段(唐天福等,1981)。近几年来,笔者又  相似文献   

10.
福建长乐全新世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乾盛 《福建地质》1989,8(2):100-109
本文从研究长乐汪田钻孔剖面入手,结合岩相、岩性、微体古生物、孢子花粉、~14C同位素等资料,对我省沿海全新世地层三分,即晚、中、早全新世.而且就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1、全新世海侵与海退;2、中全新世存在一次海退沉积间断;3、全新世海侵究竟有几次;4、全新世海侵时,海水最大深度为何时;5、全新世的海平面是否比现在更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最新古生物、磁性地层年代学资料对鸡西群、龙爪沟群进行了年代地层划分.确定了两群形成时间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期-阿尔布中期。同时采用层序地层、盆地形成动力学、事件地层学、盆地湖(海)平面升降曲线与全球海平面升降曲线对比等方法.对两群进行了综合对比.证实两群为同一构造-沉降旋回背景下的等时异相关系。笔者认为龙爪沟群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组,即裴德组、七虎林河组、下云山组、朝阳组,其在横向上分别对应鸡西群滴道组、城子河组、穆棱组、东山组。这一研究结果将对进一步讨论黑龙江东部中生代海陆变迁机制、地层、构造格架建立及煤矿预测等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大桂  韦德光 《福建地质》2005,24(4):207-216
在区域地质构造上闽西与闽东分属2个不同的构造单元。闽东以晚中生代火山岩广泛出露而著称,闽西晚中生代火山岩虽不及闽东发育,但其出露面积亦相当可观,且在区域地质找矿方面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经过此次调查工作,并结合上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1:5万、1:25万区调成果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提高了对闽西晚中生代火山岩的认识,从而为闽西与闽东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地层层序及其岩石岩相、火山活动特征等的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福建沿海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福建白云山、鼓山和石牛山均位于福建沿海地带,该区域花岗岩类分布广泛。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白云山、鼓山(魁歧)和石牛山地区花岗岩年龄分别为99.3Ma±1.8Ma、99.4Ma±2.3Ma和94.7Ma±1.4Ma,属晚白垩世早期的产物。花岗岩均具有富硅、富碱、贫钙镁、高分异指数等特点,属弱过铝到准铝质岩石。稀土元素具中-强Eu负异常,总体呈现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V型”模式。微量元素Rb、U、Th、La等强烈富集,相对亏损Ba、Sr、P、Ti等元素。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花岗岩属典型的A型花岗岩,其中魁歧花岗岩为碱性A型花岗岩,其余地区为铝质A型花岗岩。研究表明,研究区A型花岗岩具有相似的源区组成;岩浆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可能有部分地幔物质参与;碱性A型花岗岩较铝质A型花岗岩可能有更多的地幔物质加入。结合地球化学、野外地质、区域背景及年龄资料综合判定,中国东南沿海2类A型花岗岩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体系中弧后伸展环境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晚侏罗世—白垩纪陆相火山岩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兼海 《福建地质》1994,13(4):240-247
本文应用地层多重划分观点和方法,对福建省东、西部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岩系进行地层划分、对比,确立晚侏罗世─白垩纪岩石地层单位19个,其中群级4个,组级15个,并与年代地层单位进行对比,指出坂头组与小溪组属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火山岩地层从内地(西北)向沿海(东南)略具穿时特点。  相似文献   

15.
川西上三叠统的须家河组与川中香溪群地层对比问题一直富有争议,而且由于前陆盆地的活动性、不对称性、沉积中心的迁移性等特点让川西—川中地层的划分对比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本次研究重在借助钻、测井资料的层序地层学分析,并结合露头剖面和地震资料,寻找全区可对比的标志性的层序界面,然后根据地层叠置样式、岩性、岩相的变化以及古生物资料等细分出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在连井剖面层序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川西—川中以四级层序为单元的等时层序地层对比格架,提出了合理的须家河组与香溪群地层对比方案。这对盆地范围的岩相古地理重建、沉积体系的展布、有利相带的预测、油气资源评价等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福建早中生代火山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润生  林东燕 《福建地质》2006,25(4):169-179
总结了近十余年来福建省早中生代,尤其是早侏罗世火山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早侏罗世火山地层在全省都有发现,采用化石和同位素测年对火山地层时代进行了精细确定,认为其主要形成于早侏罗世晚期。通过火山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深入研究,永定地区的拉斑质玄武岩浆主要源于岩石圈地幔,但与来自富集岩石圈地幔的早白垩世玄武岩对比又具有明显的地球化学差异,不排除有来自软流圈地幔岩浆的加入。早侏罗世火山岩主要形成于板内的拉张环境,由于后造山应力松弛,沿北北东或北东向构造伸展致使地幔上隆(涌)-底侵的动力学机制是形成双峰式火山岩的内在因素。从早侏罗世火山作用入手来研究华南地区两大构造域的转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论述了我省早侏罗世火山作用的研究方向,认为早中生代构造体制的转换与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论浙江中生代晚期地层划分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马武平 《地层学杂志》1994,18(2):91-101
中生代晚期,浙江先后形成了寿昌型、永康型和金衢型三种不同构造类型的盆地,三者呈叠加关系,其堆积物属于3个地质时期。在理顺其层序的基础上,通过对3个不同时期古生物群和同位素年龄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衢江群(天台群)属于早白垩世晚期一晚白垩世;永康群属于早白垩世中晚期;建德群(磨石山群)属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如果采用130Ma作为侏罗-白垩系划界时标,其界线应划在横山组与寿昌组及相应的岩组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