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中生违纪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本市两所普通中学 1585名在校初中生,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自编相应因素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进行调查,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初中生违纪行为检出率2.96%,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揭示母孕期不利因素,父母养育方式不当,亲子关系不良,父母关系,家庭附近风气,家庭环境等均对初中生违纪行为有显著影响。结论:初中生违纪行为的发生系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学习困难及其行为问题与父母素质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小学生学习困难与行为及父母素质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调查行为问题,并调查父母素质情况。结果 学习困难与行为问题及父母素质呈显著相关性,其中与父母的职业和受教育年限相关,与父母收入高低无关。结论 儿童行为问题及父母素质与学习困难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初中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上海市区一所普通中学288名11~13岁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初中生行为问题各因子:分裂样、抑郁、社交问题、强迫性、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行为、违纪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各因素;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偏爱显著相关。结论初中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显著相关,父母应该对子女多加关注、爱护、理解、信任和鼓励,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避免采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等养育方式。  相似文献   

4.
儿童行为问题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对1002名12~16岁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照顾者是父母,托儿所养育,父母职业为干部的学生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率低。父母期望过高,教育态度不一致,溺爱或过严,打骂为主的学生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率高。环境安静,学习风气浓,住房条件好,与家庭成员关系好,有好朋友,参加娱乐活动多的学生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率低。结论:儿童行为问题与环境和父母情况以及儿童本身素质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初中生学习成绩的相关因素。方法: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应对方式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上海市杨浦区一所普通中学28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成绩优良组与普通组在性别、年龄、父母亲文化、家庭结构、经济条件、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显著(P〈0.05或P〈0.01)。普通组与优良组在学校恐怖,焦虑、抑郁总分,应对方式、解决问题、自责、合理性,父母养育方式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与年龄、解决问题、情感温暖和理解对学习成绩有影响(P〈0.01)。结论:影响初中生学习成绩的因素除了有智力因素外,还与家庭环境、性别、年龄、焦虑和抑郁情绪、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等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1780名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小城市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中译本和自行设计的父母及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结果 1780 名6 ~11 岁小学生中行为问题部分总分平均为(23-83 ±19-23) 分,检出有行为问题者279 人(15-67 % ) ,其中男158 人,女121 人,男女比为1-3 1 。结论 父母关系不和,初中以下文化,为个体户或无业者;单纯由家庭抚养或寄养在亲戚家,二子女家庭儿童行为问题高于其它各组( P< 0-01) 。儿童出生时有窒息、脐带绕颈、使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助产者,其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顺产或剖腹产者( P< 0-01) 。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不同类型的发生情况,并探索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中文版攻击行为-教师核查表、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问卷攻击行为分量表对上海市148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评估.结果 根据CBCI量表攻击分量表,约8.8%(13/148)的学龄前儿童有攻击性行为;反应性攻击分数为(1.46±0.85),主动性攻击分数为(0.86±0.87);主要管教者为父母,以及每天看电视时间高于1h以上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显著相关.结论 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率较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且这些儿童的反应性攻击行为明显多于主动性攻击行为,可能会给儿童带来许多心理社会问题.父母管教方式以及看电视等习惯可能会影响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1200例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宁波市城区1200例4 ̄16岁儿童进行了调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5%。研究结果表明:儿童行为问题与父亲职业,母亲健康状况,父母间关系,家庭教育方法和社区环境等有关。而母亲职业、儿童性别、是否独生等则无显著关系。提示改善社会和家庭环境以及提高父母素质对防治儿童行为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流行病学。方法:对武汉市2128名4~16岁的儿童青少年采用注意力与行为问题调查量表和环境量表进行ADHD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2128名中ADHD患者289例(13.6%),其中多动为主型(ADHD—HI)(19.7%),注意分散为主型(ADHD—I)(60.9%),混合型(ADHD—C)(19.4%)。ADHD患者与人际交往受损,非父母照顾,亲子关系差,父母心理认知差有关。结论:ADHD—I型发病率高,年龄和性别对亚型分布有影响。患者的生活照顾者对亚型分布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家庭与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初中学生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珠海市4所中学的初一至初三学生l223名,男638名,女585名,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家长或监护人进行调查,以及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对初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初中生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3.7%,有行为问题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得分比无行为问题学生显著为低,行为问题因子与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是初中学生的行为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进行预防及干预时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江门市新会区高中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江门市新会区三所高中的103名独生子女和464名非独生子女进行心理卫生评定。结果约20.39%的高中独生子女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其阳性检出率同非独生子女(15.3%)无明显差异。单亲家庭独生子女阳性检出率高于核心家庭及大家庭(P〈0.05)。独生子女Scl-90中8个因子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其中尤以强迫、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差异显著(P〈0.05),女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敌对及精神病性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结论高中生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与非独生子女相近,单亲家庭及女生心理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以群体分层抽样法,共抽取受试样本206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表(自编),对宝鸡市12所中学初一至高三的六个年级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约9%的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抑郁、焦虑等。偏相关分析发现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神经质、精神质、年级、学习任务、性别等呈正相关。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值得高度重视;神经质与精神质的个性倾向、年级、学习任务等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长处和困难问卷(SDQ)(父母版)调查,探讨松江区中小学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了上海市松江区5所中小学1 739名学生进行长处和困难问卷(SDQ)(父母版)的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比较.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松江区中小学生≤11岁年龄段的学生在情绪问题、多动注意不能、总分得分均显著高于>11岁年龄段学生(P<0.01).男生在行为问题、多动注意不能、总分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亲社会行为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结论 长处和困难问卷(SDQ)(父母版)适用于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现,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敏感期,老师和家长应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4.
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重点中学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市4所重点中学的1937名在校初中、高中生,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41.71%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适应不良、强迫症状。心理健康问题与母亲拒绝否认、同伴关系、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等诸多因素有关。结论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较高,应引起教育界和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16.
Wang  Lu  Cheng  Huan  Qu  Yanhua  Zhang  Yu  Cui  Qian  Zou  Haiou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2020,55(9):1105-1119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an estimate of the prevalence of child maltreatment among Chines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 attempt was also made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heterogeneity by analyzing stratified variables and other potentially related factors included in the study.

Methods

Literature retrieval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databases, including Pubmed, Embase, Web of Science, Cochrane Library,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Wanfang database and 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 (CBMdisc), for relevant published studies up to October 2019. The Cochran’s chi-squared test (Cochran’s Q), I2 test and subgroup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heterogeneity. Funnel plots were used to detect publication bias. Trim-and-fill method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possible asymmetry and assess the robustness of the conclusions.

Results

A total of 1433 studies were obtained after retrieval. Finally, 19 eligible studies were included in meta-analysis after detailed exclusion. The pooled prevalence of child physical abuse (CPA), child emotional abuse (CEA), child sexual abuse (CSA), child physical neglect (CPN) and child emotional neglect (CEN) were 0.20 (95% CI 0.13, 0.27), 0.30 (95% CI 0.20, 0.39), 0.12 (95% CI 0.09, 0.15), 0.47 (95% CI 0.35, 0.58) and 0.44 (95% CI 0.28, 0.59), respectively. In subgroup analyses, a higher prevalence of CEN was reported in rural areas. Meanwhile, the prevalence of CPN and CEN in non-only chil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bserved in only child group. Compared with children without mental symptoms, children with mental symptoms have a higher incidence of all categories of child maltreatment. In terms of assessment tools, studies using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as an assessment tool reported lower prevalence of CPA, CEA.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In addition, the prevalence of CPN, CEN in studies conducted in northern Chin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estimated in southern and central China. For CSA, eight additional studies required trimming according to the trim-and-fill analysis, and the pooled estimate was 0.042 after filling. For CPA, CEA, CPN and CEN, there were no indications of publication with the trim and fill method (data unchanged).

Conclusion

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d a relatively high prevalence of maltreatment. Because of the visible heterogeneity of the studies included, more large samples, high-quality and prospective studies are needed in the future to acquire the accurate prevalence of child maltreatment in China. Certainly, future research needs to focus not only on the estimate of prevalence of child maltreatment, but also on risk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child maltreatment.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并比较上海初中生与高中生对心理卫生问题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儿童心理卫生知晓问卷和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737名中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 初中生在同伴交往和社会行为方面问题多于高中生组。高中生在情绪、注意力上问题多于初中生。高中生对严重心理卫生问题的识别力高于初中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对服药和与人谈论来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都不认可,尤其是高中生。都认为家庭对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很大,初中生更相信他们的父母能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而高中组中则相反。结论 上海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心理卫生问题的知晓情况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上海市区外来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上海市区的450名外来学龄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有行为问题的外来学龄儿童34名,检出率为9.44%(34/360);6~11岁组中(小学)有行为问题的外来学龄儿童22名,检出率为9.48%(22/232);12~16岁组中(初中)有行为问题的外来学龄儿童12名,检出率为9.38%(12/128)。考试压力、读书环境与外来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应重视上海市外来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有必要进行心理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初中生独生子女攻击行为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为初中生独生子女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新乡市某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抽取500名学生作为被试.采用青少年攻击性问卷(AAQ)和家庭环境量表(FES)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46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4%.结果 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量表中亲密度、知识性、独立性、娱乐性等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3.81,P均<0.05).亲密性、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均与独生子女攻击总分呈负相关(r=-0.47~-0.27,P均<0.05),矛盾性与独生子女攻击总分呈正相关(r=0.50,P< 0.01).家庭环境量表中的矛盾性、成功性二因子对初中生独生子女的攻击性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均< 0.05);组织性对初中生独生子女的攻击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P<0.01).结论 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能降低独生子女初中生的攻击行为,矛盾性可能增加其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