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古祠堂是徽州民居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分析屏山祠堂建筑与民宅建筑的异同点,阐述徽派建筑之屏山村明清祠堂的建筑形制特征。分析了祠堂与民宅建筑关系的处理方法,对当代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徽州传统建筑的实地踏勘,探讨了卷棚轩结构形式在徽州的起源、发展及传承;通过不同时期案例的对比,提出卷棚轩结构在徽州传统建筑中的应用,及发展和安装位置的变化,由位于祠社类单幢建筑的前廊步上,推广到一般民宅建筑中,再发展至园林建筑的外檐装修等。  相似文献   

3.
徽州古道作为徽州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对徽州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形成、发展、传播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梳理、古籍查阅、实地调研等方法,采用β指数、γ指数、可达性指数等分析技术,对徽州古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徽州古道形成时间较长、类型多样、数量较多且分布范围广泛;其空间上多分布于地形平坦地带,但密度分布不均匀;古道空间网络结构的连接度较好、可达性呈现分层特征;徽州古道对沿线聚落的分布、发展等都有重要影响。徽州古道的空间网络特征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当地古代社会发展脉络,而且对徽州历史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古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与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村落承载着一个区域的历史变迁和地域文化。以古徽州"一府六县"所辖范围为研究区域,以古徽州范围内公布的国家级和省级历史名村和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文献法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和演化。研究发现:魏晋南北朝之前的传统村落增长缓慢,宋朝新增传统村落数量达到鼎盛。元明清时期传统村落格局基本定型,数量增加减少,区域整体呈现出星罗棋布的发展特点。古徽州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低海拔,沿水,各县不均衡"的特征。古徽州传统村落在类型上主要有传统农耕类、交通枢纽类、特色产业类和商业贸易类四种类型。181个传统村落中,有30个发生过转型。部分传统农耕型从魏晋南北朝和明清时期开始分别向交通枢纽和商业贸易型转形。总体来看,古徽州传统村落体现出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个别县向其他县辐射,沿水发展的时空开发特征。  相似文献   

5.
徽州独特的自然环境符合传统理想村落模式的需求,文章以古徽州村镇志为中心,分析道家风水思想与徽州自然人居环境的相互关系,指出徽州古村落择地而居的风水选择和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从村落选址和水口改造利用两方面探讨徽州古村落的营建理念.  相似文献   

6.
银杏树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银杏树在我国栽植历史久远,资源丰富的特点,指出其在古代民宅、行道、庙宇、名胜古迹和古园林均有应用,并给出了它的树龄长,好管理,树姿优美,秋季满树金黄色,观赏价值极高的特性,通过近年来在辽西地区广泛应用证明:银杏树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7.
徽州古建筑是指主要分布在古徽州地域,类型多样,数量较多的一个广泛建筑概念。本文针对这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建筑,在实地收集它们实际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他们的工艺流程与北方大木作及石作的不同做法,探索徽州古建筑木作的维修原则与方法,徽州古建筑石料及石作的用料规格及修补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徽州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内涵十分丰富而厚重,具有着鲜明的区域文化特征和诸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对徽州文化中一些比较典型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剖析,试图揭示出古徽州人的一些社会心理特点以及对促进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祠堂是封建宗法制度下的重要建筑类型,它是聚落中最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对徽州传统村落的规划和空间形态结构影响深远。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黟县屏山村祠堂规划选址、平面形制、构成元素等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屏山村祠堂与村落、民宅的空间关系以及空间特征与功能,总结出屏山村祠堂特有的空间组织结构及承载着尊重自然、凝聚宗族、突出伦理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0.
徽州"天井",是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在建筑功能上起到集水、纳阳、通风、采光、消防和美化环境的作用,是适应自然,实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它在满足古徽州人实用需求的基础上,还满足其审美需求和社会需求,是中国伦理哲学的物化表现。天井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在地域性、绿化、以人为本、满足人的社会需求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雷州红砖民居以其特有的色彩与形式在岭南地区传统民居中独树一帜。那一片片色彩艳丽、形式多样、造型夸张的封火山墙成为其显著的标志。雷州红砖民居封火山墙样式源于福佬,在继承福佬系传统特征的基础上,受历史移民、地域文化、社会背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又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并在色彩、形式、装饰等方面衍生出了自身独特的特征。以乡野调查研究为基础,通过描述封火山墙的多样性特征,对雷州传统红砖民居封火山墙多样性演变的产生诱因,从美学、功能、技术等角度进行实证分析,透彻探寻其在建筑中功能、形式、艺术等多方面和谐统一的人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以来,欧式建筑传入中国,在建筑设计形式与方法上都影响了中国民居。在设计形式方面,中国民居吸收欧式建筑元素,创造了外廊形式、骑楼形式、合院式多层结构形式等等;在设计方法方面,中国民居也吸收了欧式建筑观念,形成了开放式设计、多元化设计、表现性设计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无损检测技术是对徽州古民居结构构件检测的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采用超声波技术对某栋徽州古民居的主要构件检测其存在的缺陷,并对无损检测方法和检测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检测得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归纳,提出了对徽州古民居检测的一些有益建议,为今后徽州古民居的检测、鉴定、修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rmal performance of envelopes and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were technologically improved for traditional wooden vernacular dwellings of Tujia Minority in Western Hunan, China, on the premise of protecting their conventional styles. Thermal insulation boards and wooden boards were added to the interior side of external walls of vernacular dwellings to form two layers of air cavities, so as to gain excellent thermal performance. The indoor temperature of such dwellings after reconstruction was appare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data before reconstruction both in winter and summer, which verified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5.
徽州传统民居室内水体蒸发对室内环境的营造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水体蒸发热平衡,建立民居室内水体蒸发模型,用实地连续测试的蒸发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的计算徽州传统民居室内水体蒸发过程,计算和测试的水体蒸发量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1.5 g/(m2·h)和4.2%。环境参数中地面温度、太阳辐射、风速、相对湿度和气温对水体蒸发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蒸发量和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9、0.779、0.736、-0.654和0.622。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宁蒗县"6.24"地震中的摩梭民居的调研实践,分析了我国西南地震多发地区传统聚落民居抗震设防的总体状况,并指出加强抗震设防在传统聚落更新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总结了调研中发现的传统聚落民居在抗震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聚落的规划、建设场地的选择、民居建筑的结构和构造等方面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论述了强化民居的抗震性能与传统聚落风貌保护相协调的问题.对西南传统聚落更新中的重点问题,木结构的抗震问题做了专门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以徽州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一幢典型传统民居进行为期一年的室内多项环境参数现场测试以及连续监测,从舒适性角度对民居室内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徽州传统民居具有"冬冷夏凉"特性;夏季自然通风、遮阳以及隔热性能良好,其室内热环境较为适宜;冬季防寒保温及密闭性效果不佳,其室内热舒适性差;过渡季(春、秋季)室内热环境较好,人体热舒适性好。徽州传统民居室内具有较好的声环境,但是光环境不佳,大部分时段不能达到现代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8.
装饰一直都作为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给予建筑美学特征,又赋予建筑文化、历史、社会、宗教等象征意义。本文针对徽州建筑,以及徽州文化、经济影响至深的扬州传统建筑,通过分析比较,挖掘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历史信息、不同的建筑文化。通过装饰对比,研究徽州与扬州传统建筑的互融与差异,揭示徽派建筑与江浙建筑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由地域文化和乡土景观营造出的原生态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求.以福建省永定洪坑土楼景观规划为例,在研究洪坑客家土楼文化内涵和土楼建筑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此类设计思想、意向和方法,并结合各种造景方法,构建了一个具有观赏性、游览性和参与性的乡村土楼景观.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为地域文化保护和乡土景观设计规划提供了...  相似文献   

20.
从建筑热工学层面以天井热压通风原理为影响因子,对室内热环境进行评测.由于传统评价标准所涵盖的室内热环境影响因素有限,测试结果与人体实际热舒适感存在偏差.选用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07730为测试标准,首先结合徽州传统民居中天井的平面组合形式及其基本构成,对天井的通风降温原理进行定性分析.其次运用INNOVA 1221仪器对当地典型的"一屋一井"式传统民居内不同位置房间的预计平均投票数值进行实测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的室外环境条件下靠近天井侧房间的热舒适度显著高于远离天井侧的房间.天井对传统民居室内热环境的调节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