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统计近十年文献600余篇,主要分针灸、手法、中药三大方面或几种方法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王玉华  杨建 《河南中医》2014,34(2):362-364
目的:总结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并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统计近3 a治疗颈性眩晕的国内文献,从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和其他疗法4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显示单一疗法比较有效,但多数医师更倾向于两种或多种疗法相结合,效果也更加明显。结论:无论是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手术治疗还是其他疗法,都能够对病情的改善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针剂局部注射及口服“颈眩康”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完全随机抽样分组设计的实验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二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优良率分别为96.6%和72.2%,而对照组分别为82.5%和41.6%,二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P<0.05)。结论:中药针剂局部注射+口服中药“颈眩康”可有效改善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  相似文献   

4.
肖红 《中医正骨》2000,12(3):31-32
因颈部结构紊乱或颈椎病而发生的眩晕称为颈性眩晕。自 1997年以来 ,我们采用颈椎旋转复位法 ,配合中医药辨证治疗颈性眩晕 70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0例中男 2 7例 ,女 43例。年龄 30岁以下 3例 ,31~ 40岁 2 0例 ,41~ 5 0岁 2 4例 ,5 0岁以上 2 3例。病程 1个月之内 9例 ,~ 6个月 17例 ,~ 2年 2 7例 ,2年以上17例。有外伤史 5例。1.2 临床症状 眩晕 70例 ,头痛 48例 ,颈肩酸紧疼痛 5 5例 ,昏沉感 45例 ,睡眠欠佳 35例 ,耳鸣 13例 ,胸闷 10例 ,恶心呕吐 9例 ,上肢麻木 13例 ,晕厥、猝倒 3例…  相似文献   

5.
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性眩晕是因颈椎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压迫刺激椎动脉、颈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收缩、管腔变窄而至供血不足,最终导致前庭迷路缺血,产生眩晕症状.推拿治疗该症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 1 995 - 0 7~ 1 999- 1 2间运用挑灸疗法治疗颈性眩晕 78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78例均系门诊病人 ,其中男 30例 ,女 48例 ;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71岁 ,平均年龄 48.5岁 ;病程最长 3a,最短 1 5 d;治疗次数最少 3次 ,最多 7次。其中 42例经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本组病例均经 X线拍片检查 ,显示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消失或后突 ;部分病人经 CT或 MRI检查发现椎间盘退行性变 ;少数病人经 TCD检查确定为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 (颈部活动而引发 ) ,重者伴恶心、…  相似文献   

7.
8.
颈性眩晕的按摩手法与中药治疗相结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退行性变而引起的以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步态不稳为主症的一系列综合征,笔者从1987-2004年,对186例颈性眩晕的治疗与观察,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1 临床资料本组共186例,男104例,女82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25岁。186例患者均表现有头晕,目眩、耳鸣,改变体位时眩晕加重,X线与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小,多数伴有颈椎间盘突出,临床检查“旋转试验”均阳性。  相似文献   

9.
颈性眩晕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瑾 《江西中医药》1996,27(4):35-35
颈性眩晕治疗体会张瑾(江西省景德镇市二院中医科景德镇333000)关键词颈性眩晕,中西结合疗法,654一2,颈眩汤眩晕,分颈源性、耳源性、神经源性、眼源性、全身性等,本文就笔者对颈源性眩晕的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辨病因病理推动脉供血不足,主痰湿瘀热阻络...  相似文献   

10.
颈性眩晕是一种中老年疾病。经临床观察,颈椎骨质增生、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突出、继发性椎管狭窄可造成推动脉供血不足。表现为颈肩部不适及疼痛、头痛、头晕、恶心、四肢感觉减退和肌力下降,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导致瘫痪。在治疗中推拿组、推拿配合牵引组对比,显示推拿配合牵引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22例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21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1个月。临床均表现有眩晕、头颈活动时加重、颈部不适。其中伴耳鸣者3例,恶心呕吐者8例,上肢一侧或双侧麻木者5例。  相似文献   

12.
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1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青云  郑征 《中医正骨》1996,8(3):37-38
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13例报告南京市回民医院(210004)刘青云,郑征,刘霞,诸方受,周福贻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的眩晕(以下简称颈性眩晕)临床常见,占我院门诊眩晕病人的70%左右。该症虽然和耳源性眩晕、限性眩晕、低血糖等症状相似,但因其发病机理不同,治...  相似文献   

1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较多见一种,又名颈性眩晕,该病从认识到接受也只是20~30年时间.过去往往把颈性眩晕误认为眩晕症、内耳眩晕症;有于认识上偏差,治疗效果欠佳.笔者经过30多年临床探索,以推拿为主配合中药,内外合方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及疗程均理想,现就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颈性眩晕的中药结合手法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颈性眩晕是由颈椎退变所引起,以眩晕为主证并可伴有头痛、颈痛、耳鸣、上肢麻等多种症状的颈椎病。其包括有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等。笔者自1995年6月至1999年3月采用中药内治并配合手法及牵引综合治疗86例,获得一年以上随访,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6例、男32例、女54例。年龄21~63岁之间,平均42.3岁。病程最短者为7天,最长者9年、3个月以内34例,3个月至1年者16例、1~2年21例、2年以上者15例。1.1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详见表1,表2。表1 86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治疗后缓解情况主要临床症状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证治疗颈性眩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中,男24例,女34例;40岁以下者21例,41岁~50岁者27例,50岁以上者10例;病程最长者22年,最短者半年.全部病例均经颈椎片或颈椎CT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6.
颈性眩晕指因颈椎病造成椎动脉受压,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致的眩晕。当今治疗颈性眩晕的方法颇多,但传统的推拿疗法仍是理想的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颈性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表现,并发症状变化多端,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而且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It前中西药物对其治疗均不理想,我们运用颈康胶囊治疗颈性眩晕(瘀血阻络型)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柴晟  蔡婉莉 《中医研究》2014,(6):F0003-F0004
颈性眩晕临床多见,是由于椎动脉或颈部交感神经压迫刺激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故多诊断为椎动脉或交感型颈椎病,亦称Barre-Lieon综合征。近年来,该病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治疗方法繁复多样,但无统一标准。现将中医治疗相关近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数据库,检索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相关文献,检索年限设置建库至2023年3月5日,运用CiteSpace6.1.R6软件将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绘制出可视化分析图谱。结果 纳入相关文献2 584篇,涉及作者983位,发文量≥5篇的作者一共有12位,排名第一的范志勇发表文献23篇。核心高产机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发文64篇。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到920个关键词,18个有效聚类,“颈性眩晕”“推拿”“临床疗效”“针刺”为高频关键词。结论 我国学者在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领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针灸、手法以及联合治疗的机制与临床研究;研究团队之间缺乏跨地域合作;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各大中医高校,相互之间缺乏合作;关于中药辨证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尚存不足,未能发挥出中医药辨证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颈性眩晕的概念、成因和渗断,并就颈性眩晕的中医辨证分为外感风寒、气虚下陷、痰瘀交阻、肝肾不足4型分别予以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