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列举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核磁谱(NMR)、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拉曼光谱(Raman)、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法(SDAPCI-MS)、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气质联用(GC/MS)、电子舌(ET)等鉴定手段在普洱茶鉴定方面的应用,综述不同年代、产地普洱茶有效物质的含量变化,以及普洱茶与其他茶类中有效物质的含量关系,为将来普洱茶的鉴别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2):285-290
普洱熟茶是一种独特的微生物发酵茶,由中国云南省的大叶种茶的晒干叶制成,为中国特有名茶。近年来,普洱熟茶由于其降血脂、抗氧化、减肥、抗菌等多重保健功效而备受欢迎,目前已从普洱熟茶中分离出多种功能性成分并进行了验证。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普洱熟茶化学成分及主要化学成分转化的研究,特别是普洱茶中特有的加成儿茶素类成分,为进一步研究普洱熟茶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形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普洱茶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气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普洱茶中香气物质种类繁多含量少,但是特征香气成分却不一。归纳和分析了普洱生茶、普洱熟茶、渥堆后发酵、贮藏等茶叶香气变化的研究现状,对普洱茶香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临沧市普洱生茶的香气品质,本研究系统分析了16份临沧市普洱生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其主要香气成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48个香气物质,平均含量大于2%的有11个;其中芳樟醇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24.68%。在香气种类上,醇类物质占香气总量的比例最高,平均含量为46.55%;其次是醛类物质,平均含量为26.81%;酮类、酯类和其他类物质占香气总量的比例相对较小。多元统计方法分析表明:临沧市南、北部地区普洱生茶样品能够明显区分开,南部地区醇类、酯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而北部地区醛类、酮类以及其他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海拔高度可能是南、北部地区普洱生茶香气成分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基于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t for the projection,VIP)大于1,筛选出23个香气成分或种类作为区分临沧市南、北部地区普洱生茶香气的重要标志物,其中芳樟醇、异佛尔酮、酮类、醇类、醛类、β-环柠檬醛、α-环柠檬醛、2,2,6-三甲基环己酮、橙花醇、β-紫罗兰酮的VIP值相对较大,对临沧市南、北部地区普洱生茶分类贡献较大。该研究为准确了解临沧市普洱生茶香气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临沧市普洱生茶品质、产地判定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普洱茶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方  何普明  林智 《食品科学》2007,28(5):363-365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普洱茶抗氧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并与其他茶类进行比较分析,全面评价普洱茶作为特殊后发酵茶类的抗氧化活性,揭示不同发酵工艺所产生活性成分功效的差异性,为我国后发酵茶的保健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传统普洱茶与现代普洱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伟 《茶苑》2004,(1):21-22
普洱茶具有独特的品质及其保健功效。普洱茶经过1000余年的历史演进,至今仍处于上升发展的历史时期。普洱茶原产地在滇南思茅、西双版纳等地,其原料为大叶种乔木型茶树鲜叶,采白海拔1000m以上的山区及坝缘丘陵地带。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普洱茶加工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  相似文献   

8.
为鉴别不同地区的普洱茶晒青毛茶,对31 个来自不同地区的普洱茶晒青毛茶进行AFLP- 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一共得到426 个可重复的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4.6%,聚类分析主要分为台地茶类、老树茶类等两大类。结果表明,采用以下方法可鉴别不同来源的普洱茶晒青毛茶:从典型的主要特征峰和染色信号的最高值和次高值来区别;从峰形图的整个形状来区分;与对照的峰形图比较来区分。表明AFLP- 毛细管电泳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分子标记技术,能成功应用于不同区域普洱茶晒青毛茶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随着以普洱熟茶为代表的后发酵茶的广泛应用,针对发酵茶微生物的研究日益增多。以普洱熟茶为代表,对参与渥堆发酵的微生物研究现状作以综述,重点阐述普洱熟茶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及其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安全性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普洱茶多酚与茶褐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普洱茶是一类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后发酵茶,其中多酚和茶褐素都是重要的功能成分。普洱茶茶褐素是一类结构十分复杂的多酚氧化产物,属于天然色素。本文综述了普洱茶多酚和茶褐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提取分离、功能研究、茶褐素的结构探讨、变化特点、生物活性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喝普洱茶致癌"、"普洱茶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等言论时有传出,引起市场以及饮茶人恐慌。本文对普洱茶中黄曲霉污染状况以及近年来开展的相关实验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黑曲霉等优势菌群不仅会抑制黄曲霉的生长及产毒,还可降解其毒素,但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抑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同时,普洱茶由于含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对黄曲霉毒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潜在的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可能来自于鲜叶采摘、产品加工、产品流通及仓储等各生产环节的外源性污染。随着质量安全意识的日益提升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普洱茶的质量安全风险管控越来越朝着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清洁化的方向健康发展,普洱茶真菌毒素污染风险也必将得到越来越有效的控制,广大消费者可不必为此忧心。  相似文献   

12.
研制一种普洱茶果冻食品,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将普洱茶经浸提、减压真空浓缩后,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工艺配方,结合感官审评和理化指标的检测筛选出工艺的最佳配方为:茶水比1∶30,琼脂1.0%,卡拉胶0.05%,柠檬酸0.05%,白砂糖15%,食盐0.05%,蜂蜜1.5%。通过上述优化工艺制作普洱茶果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茶叶生产与消费大国,每年在生产茶多酚、茶饮料、速溶茶等产品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剩余残渣,这些茶渣中残留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0%左右,绝大部分是非水溶性蛋白质的谷蛋白和醇溶性蛋白,同时研究发现茶蛋白具备降血脂、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及预防辐射等积极的作用;但茶蛋白结构复杂,对茶渣中茶蛋白的提取、纯化等均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本文主要针对茶蛋白提取方法(碱法提取、酶法提取、复合提取法)、茶蛋白纯化及茶蛋白的特性等进行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茶渣中蛋白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2):178-183
普洱茶产于我国的云南省,是采用晒青毛茶作为原料经后发酵工艺制作而成的,滋味醇和,汤色红褐,具有陈香。然而,目前关于普洱茶中的滋味成分鲜有研究报道。文中采用HPLC等方法查明了普洱茶中的重要呈味化合物的含量水平及其组成;并结合滋味感官审评得分以及电子舌技术,采用相关性分析发现普洱茶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儿茶素总量、DL-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有机酸总量、柠檬酸和酒石酸等7种化合物的含量水平是影响普洱茶滋味品质得分的最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PLS回归建立了1个基于上述7种重要滋味品质成分的滋味品质评价模型。此外,研究还发现,游离氨基酸总量水平与普洱茶滋味品质得分呈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查明了成品普洱茶中氨基酸成分的组成特点,以及氨基酸成分在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继开发普洱茶系列产品,研制一款既保留普洱茶营养价值不散失普洱茶香味的新型曲奇饼干。方法以云南普洱茶为研究对象,通过调制、挤注、烘培、灭菌等工序进行加工,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黄油,茶粉和烘烤时间对普洱茶曲奇饼干的感官分数的影响,测定了样品的微生物指标,筛选出最佳制作工艺。结果最佳工艺配方以低筋面粉100 g,黄油76%普洱茶茶粉13%糖粉45%奶粉8%牛奶15%1%鸡蛋50%,烘烤温度(上火190下火170),烘烤时间13min结论 筛选出的优化组合将扩大普洱茶系列产品,为普洱茶多元化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食品工业科技》2013,(04):368-371
在中国六大茶(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中,安吉白茶属于绿茶,由于名称与白茶相似,且具有类似的药理功效,常易被混淆。本文从白茶和安吉白茶的发展历史、药理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三个方面对白茶和安吉白茶进行综述,并对两者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白茶与安吉白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静  王远兴  丁建 《食品工业科技》2013,(4):368-371,377
在中国六大茶(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中,安吉白荼属于绿茶,由于名称与白茶相似,且具有类似的药理功效,常易被混淆本文从白茶和安吉白茶的发展历史、药理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三个方面对白茶和安吉白荼进行综述,并对两者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