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游客和旅游活动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络游记已成为旅游者表达和反映对目的地形象感知的重要平台.在回顾前人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旅游者发表在携程旅行网上的西安游记进行相关质性分析,探讨了国内旅游者对西安的城市旅游形象感知,以期有针对性地打造旅游产品,精准游客认知.  相似文献   

2.
采集马蜂窝网站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的游客游记文本作为研究的数据源,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对广州市游客的时空行为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品尝美食与游览各具特色的建筑是广州游客最主要的旅游行为。(2)不考虑疫情因素,游客出行受气温和假期等因素影响主要选择在冬季和长假出游,其中:家庭/亲子游类型游客的出行季节集中程度高且出行天数长,个人游类型游客的出行季节集中程度低且出行天数短。(3)广州游客的空间聚集呈现明显的极化特征,旅游活动空间主要集中在荔湾、越秀、天河和海珠等中心城区,游客的空间活动轨迹由中心城区向外辐射。(4)广州旅游流网络中一、二级节点具有紧密联系,游客主要在这些节点间流动。  相似文献   

3.
酒店等住宿设施是体现旅游城市形象和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对其空间分布特征的现有实证研究中,鲜有基于游客需求侧维度的系统解读,亟需一个能对多元结论提供合理解释的分析框架,以明晰不同结论的场景约束条件和应用价值边界。以携程旅行网上发布的桂林游记作为数据来源,提取游客旅游轨迹中的住宿信息,运用聚类分析、核密度估计、空间句法等方法解读桂林市区游客酒店住宿的空间特征,并从“旅游地—旅游流—酒店”三元关系的视角解读游客住宿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桂林市区游客住宿空间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表现为多节点的分布格局;(2)酒店等住宿设施的集聚节点可分为“邻近交通门户”“邻近目标景观”“位于交通便捷区”三大类型,表现为至少具有“便捷旅游交通”与“邻近景观资源”两大空间特征之一;(3)酒店等住宿设施的集聚受旅游流空间集散的影响,而旅游流空间集散受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影响,“旅游地—旅游流—酒店”间的关联脉络构成游客住宿空间分布机制的解析框架;(4)“旅游地—旅游流—酒店”的分析脉络可以将传统研究中因侧重不同视角而得出的多元结论纳入同一框架并给出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4.
了解"农家乐"旅游者出游的影响因素对"农家乐"旅游的健康蓬勃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以西安市长安区"农家乐"为例实证研究发现,农家生活氛围、农家娱购条件、可进入性和农村特色是"农家乐"旅游者旅游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创造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氛围、举行富有参与性的农家娱购活动、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提供具有农村突出特色的农家美食来提高"农家乐"旅游的吸引力,研究结果对今后"农家乐"旅游市场发展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了解"农家乐"旅游者出游的影响因素对"农家乐"旅游的健康蓬勃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以西安市长安区"农家乐"为例实证研究发现,农家生活氛围、农家娱购条件、可进入性和农村特色是"农家乐"旅游者旅游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创造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氛围、举行富有参与性的农家娱购活动、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提供具有农村突出特色的农家美食来提高"农家乐"旅游的吸引力,研究结果对今后"农家乐"旅游市场发展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铁是旅游地域系统要素中重要的一部分。选取2010年与2016年两个典型年份,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研究吉林省9个地级市(州)交通通达性的变化;运用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和旅游赫芬达尔指数三个指标分析了高铁对吉林省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高铁的开通提高了吉林省旅游地域系统整体交通水平,沿线城市交通改善率明显高于非沿线城市,拓展了沿线城市"一日交流圈"的辐射范围,产生了明显的"时空压缩"效应;对旅游者出游意愿、客源市场格局、旅游吸引力产生影响,进而削弱了核心区域极化效应,使空间结构形态逐渐趋于均衡,对吉林省旅游业发展产生了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7.
以武夷山为案例地,通过筛选整理旅游网站相关游记,使用ROST Content Ming软件进行分词、高频词汇统计和语义网络分析,得出游客对武夷山的深刻感知要素,然后通过扎根理论进一步研究武夷山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情感感知形象。研究发现:游客对武夷山旅游形象的感知主要体现在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与氛围、旅游设施与服务、旅游管理等4类。游客对武夷山的情感态度整体上趋于良好,对武夷山的自然景观评价较高,对景区个别景点、旅游设施、服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消极感知。在此基础上,提出景区应加强自然景观保护,完善住宿、饮食和游览设施,开发旅游与文化相融合的产品来进一步完善游客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宜兴旅游地形象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选择网络文本作为数据来源,以江苏宜兴为案例地,研究了官方宣传形象和游客感知形象之间存在的异同。结果表明:内容分析法可获得各文本的关注热点,社会网络分析法能分析旅游地形象各属性之间的联系,两者的结合能较完善地剖析旅游地形象,发挥网络文本词汇量丰富的优势;以茶、陶、竹、溶洞、梁祝、深氧为特色的自然风光旅游地是官方和游客共同认可的宜兴旅游地形象,不同的是官方文本更重视文化输出和乡村旅游地塑造,而游记更注重地方自然性和原生态性;官方宣传形象存在内部错位;游客对住宿感知强烈。  相似文献   

9.
旅游餐饮不仅影响旅游者对旅游行程满意度的评价,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基于英文问卷开展深度访谈,通过对国际游客在西安的餐饮行为调查,发现影响国际游客餐饮决策的关键因素主要是食物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对国际游客对陕西地方小吃的感知调查,得出陕西地方小吃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做好整体规划,挖掘餐饮文化内涵,加大产品宣传,改进并提升服务质量,注意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宣传,确保食品安全.研究结果对西安构建国际化大都市及其形象提升乃至我国旅游餐饮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得到关于太白山的游记100篇,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了太白山游客的行为特征.结果表明,猎奇探险是太白山游客的旅游动机,游客出游时间大部分集中在每年的5月和10月,5人同行登山的最多,网络联系组团的比率很高,太白山游客偏好于徒步行,大多数游客选择厚畛子上山、汤峪下山这一条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