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主要对我国现阶段移动核心网在发展过程中的趋势进行探究和分析,进一步提出移动分组域在外来网络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IMS是我国移动核心网日后发发展中的主要目标。在对融合业务进行推动的过程中,应该对IMS终端开放给予充分的重视,不仅包括硬终端,同时也包括软终端应用。所以,在对软终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对日后不断发展的移动核心网需求进行满足。  相似文献   

2.
随着3G的日益临近,如何改造目前的2G移动核心网,使其既能支持现有的2G网络,又能适应未来3G网络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移动核心网络规划、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为了突破现有移动核心网设备的性能瓶颈,支持移动核心网向下一代移动网络(面向IMS)的演进,业界提出了基于IP的、兼容2G/3G、面向IMS的移动软交换核心网建设思路:即建设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将业务承载与信令控制分开,基于IP承载的面向3G、IMS的软交换核心网。这种核心网既支持现有2G网络,又支持未来的3G网络,还支持TDM/IP混合组网。本文以陕西移动为例就移动核心网如何转型以适应未来3G、IMS格局,作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3.
马跃 《通信世界》2006,(1):18-19
未来的通信网络将是基于多种技术(有线、蜂窝、移动宽带等)的接入网和基于软交换和IMS统一核心网和业务平台,支持多模终端的综合网络.在融合的背景下,摩托罗拉提出了无缝移动的的综合网络概念.  相似文献   

4.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IMS成为下一代核心网的重要组成部分。IMS技术基于分组交换域拓展的移动核心网络,不但能支持传统语音业务还能提供其他新型移动多媒体技术的业务,也是目前各大运营商网络建设中的首选的技术。文章围绕IMS技术及其特点浅析IMS技术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IMS技术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马娟 《中国新通信》2013,(19):28-28
在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中移动核心网的建设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中,为整个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从移动核心网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移动核心网发展趋势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论述,对移动核心网的IP化融合以及IMS技术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和分析,从而不断的促进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移动核心网络技术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移动核心网的发展趋势,指出移动TDM电路交换退出历史舞台,移动分组域将对网络发展起重要作用,IMS是核心网发展目标;并对GSMARCS工作组目前所取得的进展、已发布的各版本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由此提出了对RCS和IMS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核心网络发展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慧玲 《移动通信》2010,34(1):48-52
文章主要探讨了核心网络的IP化、融合化、扁平化趋势,总结了国外运营商的IP化不同演进路径和策略,指出IMS将是未来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共同的核心业务控制层,为运营商的全业务运营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分析了基于软交换和IMS技术的核心网组网的扁平化趋势;文章还对基于IMS提供融合业务的集中的用户数据管理、业务能力开放和终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信世界》2009,(34):5-5
建设IMS的目的是要淡化核心网络,让网络成为一张云,云的上面是业务、云的下面是终端,特别是移动终端,而IMS产业链缺少的就是这两端的参与者:终端厂家、内容提供商及SP。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前CDMA核心网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在移动核心网软交换适应未来IMS、全IP网络进程中,移动核心网扁平化即IP承载网承载语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以山西电信为例就移动核心网软交换扁平化进程中的问题作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前移动核心网规划、建设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将业务与信令控制分开,基于IP承载的面向3G、IMS的软交换核心网,实现既支持2G网络,又能适应未来3G网络的思路已为业界所公认。在移动核心网软交换化以适应未来3G、IMS格局进程中,语音IP化即IP承载网承载语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以陕西移动为例就移动核心网软交换化进程中语音IP化阶段的特点,作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刘立宇 《移动通信》2007,31(2):117-120
目前移动核心网规划、建设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将业务与信令控制分开,基于IP承载的面向3G、IMS的软交换核心网,实现既支持2G网络,又能适应未来3G网络的思路已为业界所公认。在移动核心网软交换化以适应未来3G、IMS格局进程中,语音IP化即IP承载网承载语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以陕西移动为例就移动核心网软交换化进程中语音IP化阶段的特点,作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立宇 《移动通信》2007,(3):117-120
目前移动核心网规划、建设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将业务与信令控制分开,基于IP承载的面向3G、IMS的软交换核心网,实现既支持2G网络,又能适应未来3G网络的思路已为业界所公认.在移动核心网软交换化以适应未来3G、IMS格局进程中,语音IP化即IP承载网承载语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以陕西移动为例就移动核心网软交换化进程中语音IP化阶段的特点,作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通信》2009,(9):80-80
近日,中兴通讯联合四川电信在四川省的EV—DO网络上,成功打通国内首个基于IMS的视频电话(Video Telephony,VT),并实现了IMS商用平台和四川省CDMA移动核心网的对接。同时中兴通讯透露,其计划在2009年二季度末推出多款支持视频电话功能的EV—DO商用终端。  相似文献   

14.
方丹 《通信世界》2011,(12):30-30
以FTTx宽带接入为基础,依托IMS核心网架构,帮助企业、家庭和个人用户通过多样化终端获得融合语音、多媒体、数据和信息等各种服务,才是移动运营商的全业务正解。  相似文献   

15.
在经历了从传统电路交换到软交换的发展之后,随着移动无线侧LTE网络的大规模承建及发展,移动语音业务未来正在走向移动宽带语音。随着FMC融合核心网IMS网络的日益成熟,关于LTE移动宽带语音的技术选择上,业内人士认为基于IMS的Vo LTE方案将最终成为LTE网络语音业务的商用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兴通讯技术》2009,(3):39-39
2009年4月,中兴通讯联合四川电信在四川省的EV-DO网络上,成功打通中国首个基于IMS的视频电话,并实现了IMS商用平台和四川省CDMA移动核心网的对接。中兴通讯计划在2009年第二季度末推出多款支持视频电话功能的EV-DO商用终端。  相似文献   

17.
首先描述了IMS的应用背景,介绍IMS标准制定过程及其应用领域,同时给出了3GPP标准组织对IMS架构的定义和各功能实体在IMS架构中的作用;其次,分别描述了IMS 3种组网应用模式:移动应用模式、固网应用模式和固定移动融合应用模式,并介绍固定移动融合应用中终端在不同网络漫游原理;最后简要介绍了IMS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核心网技术演进到IMS,无缝移动技术也从UMA演进到VCC。文章介绍了VCC技术的两种实现方案:发起域控制和IMS域控制,并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IMS域控制方案是发展方向,并对VCC技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核心网技术演进到IMS,无缝移动技术也从UMA演进到VCC。文章介绍了VCC技术的两种实现方案:发起域控制和IMS域控制,并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IMS域控制方案是发展方向,并对VCC技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虞险云 《通信世界》2010,(11):35-35
IMS是先进的面向未来的融合网络架构,能够提供基于固定、移动的统一融合核心网,绝大多数运营商将IMS视为它们未来网络架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一些运营商在实际商务需求和明确触发因素的推动下,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IMS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