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贝伐珠单抗是首个抗血管生成的分子靶向药物,可以与多种化疗药物联合用于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本研究旨在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8例Her-2阴性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多西他赛75 mg/m2静滴,第1天:同时给予贝伐珠单抗15 mg/kg,第1天;21 d为1个周期.每个周期评价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7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其中CR 1例,PR 21例,有效率(CR+PR)为81.5%.粒细胞减少及白细胞减少是主要的不良反应,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5.2%.研究中观察到高血压3例,静脉血栓1例,分级均为1级.蛋白尿12例,鼻衄15例,均为1~2级.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是治疗Her-2阴性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方案,其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序贯应用贝伐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62岁,中位年龄为53岁,均经改良根治术后病理组织学确诊,免疫组化检查HER-2为(-)或(+)。治疗方案:贝伐珠单抗15mg/kg d1,多西他赛 75mg/m2 d1,3周为1周期。治疗6个周期未出现病情进展者应用贝伐珠单抗(15mg/kg)单药维持治疗,每3周1次。结果 全组8例中获CR 1例,PR 3例,SD 4例。有效率(RR)为50%,疾病控制率(DCR)为100%。7例经联合治疗6~9个周期后用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时间为2~31.3个月,中位维持治疗时间为15.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2.3个月。全组5例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其中2例伴发热;5例患者出现指甲毒性,其中3例1、2级,2例3级。贝伐珠单抗应用4~36.5个月过程中,1例发生血栓3级,1例高血压2级,1例高血压3级,2例蛋白尿2级。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序贯应用贝伐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HER 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尼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顺铂(观察组)及30例多西他赛+顺铂(对照组)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案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评估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ORR分别为42.9%和16.7%,DCR分别为78.6%和53.3%,中位PFS分别为6.2月和4.3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OS分别为12.2月和8.5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可提高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方案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组87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贝伐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化疗.2组均以21 d为1周期,共化疗3周期.对比分析2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64.45%)显著高于对照组(4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68.89%)高于对照组(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2组1 a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方案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灿  丁昊 《实用癌症杂志》2017,(11):1896-1898
目的 探讨曲妥珠单抗、卡铂及多西他赛联合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9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观察组采用曲妥珠单抗、卡铂及多西他赛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73.3%)显著高于对照组(51.1%)(P<0.05).观察组的病理疗效(62.2%)显著高于对照组(40.0%)(P<0.05).两组患者的贫血、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MGI-C阳性率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妥珠单抗、卡铂及多西他赛联合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HMGI-C阳性率和CRP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类药物一线治疗Her-2阴性的局部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32例Her-2阴性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类方案的化疗,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良反应不能耐受或患者要求出组。研究者选择化疗方案:贝伐珠单抗15mg/kg静滴d1,多西他赛75mg/m^2,静滴d1,21d为一个周期;或贝伐珠单抗10mg/kg静滴d1,15紫杉醇80mg/m^2,静滴d1,8,15,为一个周期。每3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32例可评价疗效和副作用,PR16例,SD15例,PD1例,总有效率50%,中位TTP为7.25个月。3级以上不良反应为阴道出血、粒细胞下降以及腹泻。[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类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含贝伐珠单抗不同联合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截至2017年7月31日有关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和评价质量,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 分析。 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2 64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Meta分析显示,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组(包括单药和联合化疗)前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优于无治疗组(HR=0.65,95% CI:0.53~0.78,P<0.001;HR=0.83,95% CI:0.71~0.98,P=0.020),但前者3~4级感觉神经障碍及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后者(P=0.001,0.008)。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组与持续治疗组对比,两者的PFS和OS相当(HR=1.05,95% CI:0.56~1.71,P=0.830;HR=1.11,95% CI:0.92~1.35,P=0.270),而后者3~4级感觉神经障碍、疲乏和手足综合征明显高于前者(P<0.001,0.020,0.040)。与单药贝伐珠单抗组比较,贝伐珠单抗抗抗联合厄洛替尼组能改善PFS和OS(HR=0.81,95% CI:0.67~0.96,P=0.020;HR=0.81,95% CI:0.67~0.99,P=0.040),但贝伐珠单联合厄洛替尼组3~4级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药贝伐珠单抗组(P<0.001)。结论 贝伐珠单抗单药、联合低毒化疗药物或厄洛替尼,均可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PFS和OS,患者可耐受,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可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维持阶段的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孙愚  李帅  罗婷  郑鸿  鄢希 《实用癌症杂志》2016,(8):1355-1356
目的 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的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妥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RR)及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年总生存率(OS)及5年无病生存率(DFS)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曲妥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近期疗效显著,并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报告 病例1,患者女,44岁,因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右侧胸膜转移入院.免疫组化示:HER-2(-).2008-06-20行多西他赛联合贝伐单抗治疗.具体剂量:贝伐单抗15 mg/kg,d1,多西他赛75 mg/m2,d1,每3周重复.  相似文献   

10.
三阴性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因不具备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治疗的靶点,因此在治疗方面以化疗为主。贝伐珠单抗作为一种针对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单克隆抗体,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是仅有的使用比较广泛的靶向治疗药物。本文将就贝伐珠单抗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和晚期一线、二线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选择性环氧合酶2(cy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多西他赛和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5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采用塞来昔布联合多西他赛和替吉奥方案化疗,对照组25例给予单纯多西他赛和替吉奥方案化疗,2个周期治疗后评估两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观察生存情况。结果 完成2个周期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为60%,疾病控制率为96%,对照组分别为52%和9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 vs 32%,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7.6个月vs 6.3个月,P<0.05);但中位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6个月vs 12.2个月,P>0.05)。结论 塞来昔布联合多西他赛和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与单用化疗疗效相当,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延长,可改善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唑来膦酸和帕米膦酸二钠分别联合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51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7)和治疗组(n=24)。治疗组口服阿那曲唑(1 mg/d)联合唑来膦酸4 mg静滴;对照组口服阿那曲唑(1 mg/d)联合帕米膦酸二钠60 mg静滴,28 d为1个周期。观察两组骨痛缓解情况、骨转移灶清退情况、无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d,SRE)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 d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疼痛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6 d后对照组疼痛控制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为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骨转移灶清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中位无SRE生存时间为17.4个月和22.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5.8个月和35.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肌肉及骨酸痛等,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安全性的影响及近期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Ⅲ期胃癌患者138例,行新辅助化疗50例(观察组),直接手术治疗88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输血、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淋巴结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脏器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0.0% vs 17.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出血量、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方案及周期等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无关(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6.9个月,对照组为30.9个月,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手术根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0% vs 68.2%,P=0.042),术后12个月复发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34.0% vs 52.3%,P=0.038)。结论 新辅助化疗不是影响胃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同时可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根治性切除率,降低术后近期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美蓝染色标记法联合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美蓝染色标记法联合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25例(联合组)与非规则性肝切除23例(非规则组)治疗肝癌作前瞻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包括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和4 d AST的水平、肿瘤标本切缘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和1年生存率等,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联合组平均手术时间较非规则组少[(120.16±15.45) min vs(130.26±8.48) min,t=2.77,P<0.0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较非规则组少[(252.40±81.25) ml vs (493.44±100.96) ml,t=8.42,P<0.05];联合组术后1 d、4 d AST水平上升幅度较非规则组小[(1 d AST:(143.76±49.48)U/L vs (253.82±77.79) U/L,t=5.90,P<0.05;4 d AST:(79.36±24.51) U/L vs(129.57±45.66) U/L,t=4.80,P<0.05];肿瘤标本切缘阳性率分别为4.0%和8.7%(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联合组较非规则组低(12.00% vs 39.13%,P<0.05);术后1年复发率联合组较非规则组低(20.00% vs 47.83%,P<0.05);术后1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0% vs 78.26%,P>0.05)。结论 美蓝染色标记法联合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较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癌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肠道支架植入术后的晚期结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不能手术切除且伴肠梗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79例,根据其后续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肠道支架植入术,解除肠梗阻后,治疗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恩度治疗,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两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肠道支架解除肠梗阻,并完成化疗计划。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15% vs 30.00%,χ2=2.921,P=0.087);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23% vs 50.00%,χ2=3.978,P=0.046)。两组患者化疗及肠道支架植入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P>0.05)。治疗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较对照组延长3个月(16个月 vs 13个月,P<0.05),中位总生存期延长6个月(25个月 vs 19个月,P<0.05)。结论  肠道支架植入术可有效解除结肠癌患者肠梗阻,后续卡培他滨联合恩度治疗的疗效优于卡培他滨单药治疗,且未增加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前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TOF方案)与 多西他赛、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TPF方案)诱导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7例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TOF组35例和TPF组32例。TOF组:多西他赛75 mg/m2,d1;奥沙利铂 130 mg/m2,d1;氟尿嘧啶750 mg/m2,d1~d5。TPF组:多西他赛75 mg/m2,d1;顺铂75 mg/m2,d1;氟尿嘧啶750 mg/m2,d1~d5。两组均静脉滴注,19 d为一个周期,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中位生存时间。结果 TOF组和TPF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71%(23/35)和62.50%(20/32),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1个月(95%CI:21.7~40.3)和33个月(95% CI:25.8~40.1),两组总有效率和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OF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肾毒性反应等发生率明显低于TPF组(P<0.05),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高于TPF组(P<0.05),脱发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采用TOF 和TPF 方案诱导化疗的疗效相当,患者均可耐受,但TOF方案不良反应较轻,可作为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较理想的术前诱导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的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06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4例FL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X-Tile 3.6.1软件计算PLR的截断值,并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PLR组(<186.8,n=59)和高PLR组(≥186.8, n=15)。采用Cox回归分析PLR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中位随访42个月(范围:6~144个月),4年无疾病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42.0%,4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为54.7%。低PLR组的4年PFS较高PLR组长(51.3% vs 6.7%,χ2=25.320,P<0.001),4年OS亦较高PLR组长(65.7% vs 8.3%,χ2=29.414,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LR≥186.8是影响FL患者PFS(HR=3.949,95%CI:1.856~8.404,P<0.001)和OS(HR=4.795,95%CI:2.259~10.178,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低危FL患者中,低PLR组的中位PFS和中位OS均高于高PLR组(PFS:75.5个月 vs 19.0个月,χ2=14.798,P<0.001;OS:85.5个月 vs 28.0个月,χ2=13.271,P<0.001)。在中高危FL患者中,低PLR组的中位PFS和中位OS亦均高于高PLR组(PFS:32.0个月 vs 12.0个月,χ2=10.766,P=0.001;OS:51.0个月 vs 19.0个月,χ2=13.404,P<0.001)。结论 PLR与FL患者预后相关,LR高的FL患者的预后较差,可作为评估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替吉奥(S-1)联合奥沙利铂(OXA)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9例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S-1口服+OXA动脉灌注及栓塞;对照组29例,给予OXA+5-氟尿嘧啶(5-FU)动脉灌注及栓塞,每6周介入治疗1次。连续2次介入治疗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RR)分别为50.0 %和44.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3.3%和68.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8.1个月和5.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3个月和13.2个月,两组DCR及中位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栓塞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和腹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33.3% vs 62.1% 和20.0% vs 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联合OXA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拓扑异构酶1(topoisomerase1,TOPO-1)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伊立替康(CPT-11)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经病理活检证实为转移性结直肠癌初诊者98例,均接受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化疗前检测肿瘤组织TOPO-1的表达水平,分析TOPO-1表达水平与近期疗效的关系,并观察远期疗效。结果 TOPO-1 表达水平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高表达组患者RR为52.2%(24/46),低表达组RR为28.8%(1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PO-1高表达组中位PFS为9.5个月(8~12个月),低表达组为8.0个月(7~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TOPO-1高表达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可从伊立替康化疗中获得更高的近期疗效和更长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可能对伊立替康化疗更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方案与伊立替康联合5-FU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经一线化疗失败行二线治疗的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不同二线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5-FU方案(FOLFIRI方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观察总生存期(OS)和疾病进展时间(TTP)。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67% vs 13.33%,χ2=1.67,P=0.20);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33% vs 36.67%,χ2=4.27,P=0.04);观察组中位OS和中位TTP较对照组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9个月 vs 7.5个月,χ2=4.461,P=0.012;5.0个月 vs  3.7个月,χ2=6.735,P=0.022);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等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肯定,较FOLFIRI方案可延长生存期,不良反应更轻,可作为一线化疗失败患者的可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