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文超  白向荣  李晓玲  姜德春 《金属学报》2021,26(11):1265-1272
目的:为替加环素的临床应用与未来后续群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替加环素”“群体药代动学”“群体药动学模型”“药效学”或“Tigecycline”“pharmacokinetics”等检索词为中英文关键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组合检索自建库起至2021年6月1日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替加环素群体药动学及药效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73篇,其中有效文献8篇,收集到替加环素群体药动学研究8篇,药动学/药效学研究7篇。目前已有研究在复杂腹腔内感染、皮肤与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脓毒性休克及其他重症感染患者等群体中建立了替加环素群体药动学模型,其中二室模型8项。影响替加环素血浆清除率的协变量主要为体质量、肝功能与肾功能指标。体质量也是表观分布容积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疾病类型对替加环素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临床给药方案制定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考虑和选择。药效学研究除了需考虑疾病类型、病原菌及患者因素本身情况外,也应考虑替加环素非典型非线性血浆蛋白结合情况的特点,为准确了解不同剂量方案下替加环素的疗效,有必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 CRKP)耐药机制及临床分离株与呼吸机分离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方法: 收集4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其中28株为临床分离株,13株为呼吸机分离株。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亚胺培南/EDTA结合(DDTs)及协同(DDST)试验检测金属酶,双纸片增效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纸片扩散法检测药敏试验,E-test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的MIC。PCR检测耐药基因,产物测序,确定其基因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CRKP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 结果: 所有菌株改良Hodge试验均阳性,基因检测均为blaKPC-2;只检测到一株菌产金属酶,基因型为blaNDM-1;未检测出blaGES、blaVIM、blaSPM、blaIMP及blaOXA等其它碳青霉烯酶基因。ESBLs检出率为 43.90%,但所有菌株均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以blaCTX-M-24为主(92.68%, 38/41),其次为blaSHV-12(78.05%, 32/41)。38株携带blaTEM中,其中35株为广谱blaTEM-1,只有3株为超广谱blaTEM-104。所有菌株均检测出外膜蛋白ompk35基因,95.12%的菌株有外膜蛋白ompk36基因。28株临床分离株大部分来自ICU病房(67.86%, 19/28),其中有24例感染患者使用了呼吸机;41株CRKP对临床常用的18种抗菌药物中100%耐药的有9种,耐药率最低的为四环素类,分别为替加环素(2.44%, 1/41),米诺环素(7.32%, 3/41)和四环素(14.63%,6/41)。MLST结果显示,所有呼吸机分离株均属ST11型,28株临床分离株有25株也属ST11型,2个新的ST型已被Pasteur MLST数据库确认收录并分别命名为ST1854和ST1855。结论: CRKP多重耐药情况非常严重,携带blaKPC-2基因是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存在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播散,且与呼吸机传播有关。  相似文献   

3.
谢悦良  刘晶晶  吴翠芳  陈莉  刘世坤 《金属学报》2016,21(10):1149-1154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伴肾清除率增加患者的药学监护模式。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先以经验治疗为主,以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为突破口,运用药学知识,分析血药浓度低的原因。患者肺泡灌洗液培养结果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根据药敏和抗菌药物的药动/药效学(PK/PD)特性选择替加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结果: 患者感染有效控制。结论: 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治疗过程中,利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手段为临床提供决策依据,不失为临床药师参与患者药学监护的一种可行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张哲  孙立  袁胜涛 《金属学报》2015,20(1):106-111
恶性肿瘤是世界公认的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受到学者的极大关注。拓扑替康(topotecan)属喜树碱类,为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它能导致DNA复制叉断裂,该作用方式使其不易产生耐药性。拓扑替康主要用于卵巢癌和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拓扑替康与多种化合物,如顺铂、索拉菲尼、贝伐单抗、氨柔比星、培美曲塞、吉西他滨等联合使用,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增效作用,因此研究联合应用拓扑替康抗肿瘤的课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米诺环素在大鼠血液和脑内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微透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米诺环素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大鼠尾静脉注射米诺环素,测定给药后 10 h 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液、海马CA1区中游离药物的浓度。结果: 米诺环素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82.08%,给药后迅速进入脑组织,在给药后 3.83 h 左右浓度达到峰值,其后缓慢下降,脑组织的游离药物-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0 h)可达血液的 62.42%。结论: 微透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测定米诺环素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并实现大鼠血液和脑组织中游离米诺环素浓度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米诺环素易于透过血脑屏障,且能长时间维持较高浓度,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米诺环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自噬的影响,探讨自噬在米诺环素保护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米诺环素及自噬抑制剂干预,观察大鼠肾脏指数、肾功能变化;HE染色评价肾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 1、p62的表达。结果: 米诺环素可以显著改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肾脏损伤,而自噬抑制剂氯喹能部分逆转米诺环素的肾保护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米诺环素可上调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组织LC3并下调p62的表达水平,而氯喹能部分逆转米诺环素的自噬诱导作用。结论: 米诺环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自噬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噬在米诺环素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后,注射米诺环素或3-MA进行干预,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采用TTC法测定脑梗死体积;透射电镜法观察大脑皮层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自噬小体数目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p62的表达。结果:22.5 mg/kg和45 mg/kg米诺环素组能够显著降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提高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增加p62的降解;高剂量米诺环素(90 mg/kg)组能够进一步提高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然而其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却显著增加;自噬小体数也显著增多;当同时给予自噬抑制剂3-MA后,能显著逆转米诺环素(45 mg/kg)的神经保护作用。结论:低剂量米诺环素能够通过增加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促进p62的降解,诱导自噬从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高剂量米诺环素可能是因为其过度激活自噬导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8.
盛莉莉  吉兆宁 《金属学报》2013,18(6):715-720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大肠癌的治疗主要依靠氟尿嘧啶类、草酸铂和伊立替康等药物为主的化疗,但易产生耐药性。近年来靶向治疗的成功应用提高了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就目前大肠癌的靶向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联合vitapex糊剂治疗持续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2例持续性根尖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试验组51例,对照组采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治疗,试验组采用vitapex糊剂一次根管和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于治疗后2周和3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ELISA检测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结果:2周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1%( χ2=6.411, P=0.011);3个月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χ2=9.714, P=0.00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均降低,3个月VAS明显低于2周,且试验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2和IL-8水平均降低,3个月明显低于2周,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不适症状。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联合Vitapex糊剂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炎症反应,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环件轧制过程三维动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环件轧制受到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因素的影响,使得控制环件成形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采用传统的试凑法很难满足产品研发的需要。本文基于通用动力显式有限元软Ansys/LS dyna建立了RAW200/160-5型径轴向轧环机的三维仿真模型,对某矩形截面环件进行了虚拟轧制,结果显示了环件扩展和缺陷生成的动态过程以及应力、应变和位移云图。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计算机模拟环件轧制生产过程,对于优化毛坯形状,制定或修改环件轧制工艺,缩减产品研发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轧制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Interaction between alloying and hardening of cast iron surface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To improve wear resistance of surface will increase the service life of gray cast iron directly.This paper presents that gray cast iron surface coated with alloy powder is locally remelted by TIG arc of increase the wear resistance.The influences of arc current and scanning rate etc on surface properties are found.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the microstructure,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remelted layer are analyzed and measur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ray cast iron surface can be strengthened by TIG arc local remelting treathent.Especially,surface alloying hardening effect is best and surface properties are improved remarkably.  相似文献   

12.
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呼吸道、血流、泌尿道及腹腔等多部位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近几年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已有报道多重耐药、广泛耐药甚至全耐药菌株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本文旨在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药物治疗及最新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Si含量及热处理对Al-Si-Mg铝合金焊丝堆焊层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43铝合金焊丝熔化后流动性良好,焊后不易产生结晶裂纹,广泛适用于6000系铝合金的焊接。使用4043铝合金焊丝在材料表面堆焊,可以修复部分材料表面出现划伤与磨损。本研究中,使用4043铝合金焊丝,配合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进行表面堆焊实验,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测试及耐磨性测试等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Si含量及热处理工艺对焊后堆焊层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焊丝中Si含量可以增加共晶硅颗粒的数量。而热处理可以有效球化共晶硅颗粒,显著提高堆焊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4.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性能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PASTAT30型恒电位仪测试了SUS 316奥氏体不锈钢钨极氩弧焊TIG,熔化极氩弧焊MIG和钨极氩弧焊加填丝TIG M焊缝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9.8%H2SO4溶液中,母材及焊缝的抗电化学腐蚀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母材>TIG M焊缝>MIG焊缝>TIG焊缝,在质量分数5.0%HCl溶液中为母材>MIG焊缝>TIG M焊缝>TIG焊缝,由此可知TIG焊缝金属的抗腐蚀能力最弱.由Tafel曲线可知,SUS316奥氏体不锈钢在H2SO4溶液中的钝化区间较长,在HCl溶液中的钝化区间很短暂,所以不锈钢在盐酸溶液比硫酸溶液中抗腐蚀性能差.晶间腐蚀试验结果与9.8%H2SO4溶液中电化学腐蚀试验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5.
不锈钢A-TIG焊接头的抗腐蚀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沸腾硝酸腐蚀法和室温硫酸加硫酸铜溶液浸蚀法对奥氏体不锈钢TIG焊和自制活性剂A-TIG焊接头进行了对比腐蚀试验.结果表明,自制活性剂A-TIG焊接头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耐硫酸腐蚀能力,比TIG焊接头有更强的抗沸腾硝酸腐蚀能力.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自制活性剂在焊接过程中能抑制金属中Cr、Ni等合金元素的烧损,因此提高了A-TIG焊接头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6.
借助于光学显微镜、电子分析仪等分析手段,以过共晶AZ合金为母材,通过对氧乙炔、TIG焊缝及母材的耐腐蚀性试验,对不同焊缝在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焊缝的耐腐蚀性高于母材,其中TIG焊缝的耐腐蚀性高于氧乙炔气焊焊缝,焊缝的耐蚀性完全能够达到使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
精密脉冲TIG焊接中的弧长跟踪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小电流脉冲TIG焊接弧压与弧长对应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硬件电路的弧长传感与控制技术 ,并建立了相应的弧长跟踪系统。工艺试验表明 ,采用该技术可实现较宽电流范围内的脉冲TIG焊及直流TIG焊的弧长跟踪控制 ,在平均焊接电流 2 0A ,弧长给定为 1mm时的弧长跟踪静态误差为± 0 .1mm。整个系统控制精度高 ,动态响应快 ,运行可靠。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常规的弧长跟踪方法所无法解决的复杂曲面薄壁不锈钢试件焊接过程中的弧长跟踪问题 ,取得了较好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内复合不锈钢焊管制造,采用4种焊接工艺对厚度为3mm+10mm的1Cr18Ni9Ti+Q235复合钢板对接焊缝进行了自动焊接,对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组织分析、拉伸、内外弯曲、冲击试验、电化学和晶间腐蚀试验.结果表明,采用TIG焊焊接复层,复层焊缝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加少量铁素体,在1moL/L的盐酸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腐蚀试验,其抗电化学腐蚀性能与母材复层相近,无晶间腐蚀现象.基体采用TIG焊的焊接接头,基体焊缝组织为较高强韧性的板条状马氏体,满足力学性能要求.而基体采用SAW焊的焊接接头,基体焊缝力学性能和复层焊缝抗腐蚀性能均不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双相不锈钢耐点蚀、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良,是优良的海洋用金属材料,但其焊接接头常成为薄弱区而发生腐蚀问题.从材料因素综述了双相不锈钢腐蚀研究的进展.首先,总结了合金元素和热处理对双相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合金元素分配及其引起的二次相析出及产生的元素贫化区、铁素体/奥氏体相比例的变化决定双相不锈钢的耐腐蚀...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纯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的钨极氩弧焊焊接方法连接锆R60702板材,并利用现代电化学测试手段(包括极化曲线技术和阻抗谱测试技术),结合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锆R60702焊接接头在醋酸中的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在5 mol/L的醋酸溶液中,接头的腐蚀类型以点蚀为主.接头组成部分中,热影响区不仅自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