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研究肠胃宁胶囊单次和重复给药的临床前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40只小鼠分为肠胃宁胶囊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小鼠,肠胃宁胶囊给药剂量为32 g/kg,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纯水,详细观察动物体征至药后14 d,剖检肉眼大体观察各脏器形态。120只大鼠分为肠胃宁胶囊9、3、1 g/kg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3周,分别于给药13周和停药后4周时取部分大鼠进行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肠胃宁胶囊以32 g/kg剂量单日灌胃给药,药后观察至第14天小鼠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肠胃宁胶囊9、3、1 g/kg剂量连续灌胃给药13周,大鼠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肠胃宁胶囊小鼠单次给药最大给药量为32 g/kg;大鼠重复给药13周最大无毒反应剂量大于9 g/kg。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葛根黄芩黄连方(简称葛根芩连方)的3种不同提取工艺的药效及毒性的对比实验,为选择合适的葛根连芩方提取制备工艺提供依据。方法小鼠分为空白组、病理组、片剂组、丸剂组、汤剂组,其中后3组又分别分为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灌服番泻叶提取液20m L/kg(4 g/kg)造成病理模型,片剂组、丸剂组、汤剂组灌服葛根芩连方提取物水溶液20 m L/kg。片剂组给药量分别为高剂量组1.60 g/kg,中剂量组0.80 g/kg,低剂量组0.40 g/kg;丸剂组给药量分别为高剂量组6 g/kg,中剂量组3 g/kg,低剂量组1.5 g/kg;汤剂组给药量分别为高剂量组13 g/kg,中剂量组6.5 g/kg,低剂量组3.25 g/kg。以湿粪数积分为评价指标,观察不同提取工艺样品止泻的功效。取30只小鼠分为片剂组、丸剂组、汤剂组,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进行不同提取工艺样品的急性毒性试验,最大给药体积均为40 m L/kg;片剂组最大给药浓度为0.66 g/m L、最大给药量折合饮片为67.96 g/kg,丸剂组最大给药浓度为0.63 g/m L、最大给药量折合饮片为89.01 g/kg,汤剂组最大给药浓度为0.74 g/m L、最大给药量折合饮片为177.77 g/kg;分别相当于临床70 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24倍、9倍和6倍;给药后连续观察7 d,记录小鼠反应情况。结果在药效试验中,按葛根芩连方的3种剂型提取得到的样品,对小鼠的腹泻均有明显治疗效果(P0.001)。其中葛根芩连片的止泻效果最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芩连丸次之,葛根芩连汤效果较差。在毒性试验中,在最大剂量下小鼠均未出现死亡且无明显异常表现。结论葛根芩连方的3种制剂,以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录的葛根芩连片的提取制备方法所得提取物对番泻叶引起的腹泻抑制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索荷芩止痒搽剂可能的止痒作用机制.方法观察荷芩止痒搽剂对由4-氨基吡啶、右旋糖酐-40、氯喹诱发小鼠瘙痒反应的抑制作用,对磷酸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的影响,对组胺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DTH)的影响.结果荷芩止痒搽剂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有效抑制由磷酸组胺引起的豚鼠皮肤瘙痒反应;中、高剂量组能有效抑制由磷酸组胺引起的小鼠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低、中剂量组对由4-氨基吡啶引起的小鼠瘙痒症状有一定抑制作用;对由氯喹诱发全身瘙痒反应时体内IL-4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右旋糖酐-40和氯喹引起的小鼠搔抓反应及2,4-二硝基氯苯诱导产生的迟发性过敏反应作用不明显.结论荷芩止痒搽剂具有一定的止痒、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局部组胺释放、降低血清IL-4等炎性因子和抑制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定坤丹胶囊毒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定坤丹胶囊的毒理作用。方法采用最大给药量法测定小鼠口服定坤丹胶囊的最大给药量;采用3个剂量(4.08 g/kg,1.36 g/kg,0.45 g/kg)连续灌胃大鼠90 d,观察给药90 d时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组织病理变化及停药14 d时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小鼠口服定坤丹胶囊的最大给药量为31.12 g/kg,大鼠灌胃长期毒性试验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定坤丹胶囊在规定剂量下服用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黄连合剂对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续灌胃给予黄连合剂对大鼠是否产生毒性反应。方法:黄连合剂30.0、15.0、7.5 g生药/kg连续灌胃给药26周,给药结束时测大鼠体重、尿液、血液学常规、血液生化、脏器系数及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黄连合剂各剂量组大鼠发育正常,各项检测结果未见与用药相关的异常变化,主要脏器病理形态也未出现异常改变。结论:黄连合剂最大剂量7.5 g生药/kg未见毒性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啮齿动物进行急性和长期毒性实验研究,观察番石榴叶颗粒对大、小鼠的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急性毒性实验:用小鼠以口服给药,测定其最大耐受量(MTD),并推算出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倍数,以观察动物在短时间内出现的毒性反应.长期毒性实验: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高(62.5g/kg)、中(25g/kg)、低(10g/kg)3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个月,观察大鼠一般状态、饮食、体重,于给药1个月后及停药2周后分别处死1/2的动物,取血测定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并取出主要脏器组织做病理组织学的检查,以观察连续用药对动物产生的毒性反应,以及停药后组织和功能损害的发展和恢复情况,了解毒性反应的可逆程度和可能出现的延迟性毒性反应.结果: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番石榴叶颗粒的最大耐受量为562.5g/kg,相当于临床人用剂量的1125倍.长期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大鼠体重逐周增长,各主要血象及血生化指标均未见异常,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结论:番石榴叶颗粒对大、小鼠无明显毒性反应,在临床推荐用量下口服连续给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13-甲基肉豆蔻酸(13-MTD)对大鼠有无长期毒性作用,以评价13-MTD的安全性.方法:取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0.75、1.50、3.00g/kg3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后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指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进行恢复性观察.结果:除高剂量组大鼠给药期间平均进食量较少、体重增长较慢外,各剂量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主要脏器指数及病理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停药2周后观察未见13-MTD延迟性不良反应.结论:13-MTD以3.00 g/kg相当于临床拟用量150倍给予大鼠连续口服12周,无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舒乳通口服液急慢性毒性反应。方法 :在预试基础上测小鼠 1日最大给药量 ;大鼠给药 12周 ,每 2周测一次体重 ,12周末称重后处死一半动物 ,其余动物停药后观察 2周 ,分别于用药 12周和停药 2周取血测血液生化、血象、肝肾功能 ,取主要脏器称重 ,并制作病理切片。结果 :小鼠灌服舒乳通口服液 2 .75g kg后 7日内 ,大鼠灌服舒乳通口服液 0 .75g kg、0 .375g kg、0 .1895g kg连续 12周及停药 2周均无一例动物死亡和异常反应 ;大鼠体重增加、外周血象、血液生化均末见异常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病理组织学检查无异常。结论 :小鼠灌服舒乳通口服液 180倍临床剂量 ,大鼠连续 12周灌服舒乳通口服液 5 0、2 5、12 .5倍临床剂量并停药观察2周 ,均未显示毒性反应 ,可认为其临床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次酸霜的长期毒性。方法:将188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给药组分为:给予破损皮肤100 mg·kg-1复方甘草次酸霜小剂量组、500 mg·kg-1中剂量组、1 000 mg·kg-1大剂量组和给予完整皮肤1 000 mg·kg-1大剂量组;溶媒对照组分为:破损皮肤组和完整皮肤组,分别给予同体积空白基质。连续给药4周,停药4周,给药期间每日观察外观体征、称量大鼠体质量计算脏器系数,给药4周后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并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复方甘草次酸霜在100、500、1 000 mg·kg-1给药剂量下大鼠未出现死亡、体质量异常,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和病理组织学等指标均未见毒理学意义的异常改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复方甘草次酸霜经皮肤给药对大鼠无长期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肝毒清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作用.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1日最大给药量法,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一般情况及行为活动.长期毒性实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肝毒清25g/kg、12.5g/kg、6.25g/kg、生理盐水空白对照(NS)组四组,每组20只,采用灌胃给药法,每天1次,连续给药12周,每2周测体重1次,12周后停药观察2周;分别于12周末、停药2周末每组各取一半动物先称重后取血测血像和血液生化,同时取主要脏器称重,并制做病理切片,在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结果:小鼠肝毒清灌服100g/kg后,在观察的7天内无一动物死亡和异常表现;大鼠灌服肝毒清25g/kg、12.5 g/kg、6.25 g/kg共12周、停药2周,动物无活动异常,体重增加量、外周血像、血液生化、肝肾功能、主要脏器重量及重量指数均未见有异常,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检查显示各脏器均无出血、栓塞、坏死、增生、萎缩、水肿、炎细胞浸润等异常改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明显不同.结论:肝毒清未显示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方剂量变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脏器指数、血肌酐及尿素氮的量效关系.方法:将雄性SD大鼠(120-150g)适应性喂养1周,采用肥胖加少量链脲佐菌素尾静脉注射的方法造模,然后分为12个组,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葛根芩连汤方剂量变化的9个剂量给药组(分别为1.65、4.95、8.25、11.55、14.85、18.15、21.45、24.75、28.05g饮片/kg),每组15只.按照实验方法分别给药,实验结束后取肾脏及血清.结果:葛根芩连汤(1.65g饮片/kg-28.05g饮片/kg)剂量之间对于肾脏的脏器指数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以21.45g饮片/kg(对应于1两=13g)给药组的肾脏脏器指数的下降的药效最显著.葛根芩连汤(1.65g饮片/kg-28.05g饮片/kg)剂量之间对于肌酐、尿素氮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分别以18.15g饮片/kg给药组(对应于1两=11g)和24.75g饮片/kg给药组(对应于1两=15g)的药效最明显.结论:葛根芩连汤方剂量变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治疗作用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最大给药量的方法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浸膏)1日内ig给予受试动物后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为多次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的剂量、可能作用的靶器官和毒性反应等指标的设计及临床剂量设计与观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受试物最大允许质量浓度(0.6 g/mL)、小鼠最大给药容积(40 mL/kg)1日内ig给药2次,连续观察14 d内有无毒性反应及动物死亡。结果 测得黄芪桂枝五物汤(浸膏)最大给药量为48 g/kg(为临床用量的218倍)。在此剂量下未见明显毒性反应,14 d内动物无一死亡,大体解剖未见对脏器的毒性改变。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黄芪桂枝五物汤(浸膏)小鼠ig给药的最大剂量为48 g/kg,未见该剂量对小鼠产生明显的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Beagle犬静脉注射疏血通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和反复给药毒性,指导疏血通注射液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给药剂量为3.83g/kg,观察药后犬出现的毒性反应.反复给药毒性试验设0.75、0.15、0.03g/kg(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00、20、4倍)3个剂量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90 d,停药后恢复期观察4周.检测指标包括动物一般状况、血液学和凝血、血清生化、尿检查及病理组织学等内容.结果 急性毒性实验药后部分动物观察到了一过性的呼吸急促、肌颤及呕吐.疏血通注射液给药90d0.75 g/kg组偶见咳嗽、呕吐、流涎,给药45 d时各给药组的RBC、HGB略低于对照组,给药结束和恢复期结束时均未见异常,给药45 d时0.75g/kg组的GLU绝对值略有增高,给药结束时未见正常.给药结束时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均可见给药部位血管刺激性病变.各组别其他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Beagle犬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急性毒性的最大耐受剂量大于3.83 g/kg;90 d连续给药,其无毒作用剂量为0.15 g/kg.结果 提示在临床长期反复用药过程中注意患者血象的监测与血管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感冒咳嗽冲剂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感冒咳嗽冲剂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以感冒咳嗽冲剂的最高浓度和能耐受的最大容量给小鼠灌胃,计算其最大给药量;长期毒性实验,分别以相当于成人每千克体重日用量的20倍、6.3倍和2倍,对大鼠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28d,给药期间观察动物的中毒反应,并且每周测体重1次,停药次日采血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给药第28日处死动物取各脏器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测得感冒咳嗽冲剂对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43g/kg,相当于成人日用量的100倍,连续观察7d,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实验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的体重增长、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器质性损害。结论:感冒咳嗽冲剂无明显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宫血净胶囊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1)急性毒性试验:昆明种小鼠4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20只,实验组用宫血净胶囊粉,采用最大给药法灌胃给药;对照组用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观察14d,记录小鼠的体重及毒性反应;(2)长期毒性试验:Wistar种大鼠8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20只,3个实验组用宫血净胶囊生药81.6、49.0、24.5g/kg连续灌胃3个月;对照组用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停药14d后分另q称量大鼠体重、计算脏器系数、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并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宫血净胶囊的最大给药量为生药450g/kg,未见小鼠行为异常,体重增长正常。长期毒性试验:给药期间各组大鼠毛色、活动、二便、摄食、饮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剂量组部分大鼠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指标和脏器系数有异常变化,停药后,上述异常变化指标均恢复正常。给药期和恢复期重要脏器病理组织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变化。结论宫血净胶囊的最大给药量为生药450g/ks;长期大剂量灌胃给予宫血净胶囊对大鼠有一定毒性,但停药后均恢复正常。该药按使用剂量和疗程给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莲菊感冒胶囊对大鼠长期给药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取8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莲菊感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以生药计分别为2.5、1.25、0.625 g/kg)和对照组,给药组连续给药13周,对照组给等容量蒸馏水;观察两组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测定第13周及给药组大鼠停药后2周的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莲菊感冒胶囊各组动物一般状况良好,体重增长、脏器系数、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解剖学和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莲菊感冒胶囊在临床剂量范围内毒性小,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妇炎灵颗粒的毒性。方法:实验分为4组,即对照组(蒸馏水组)及妇炎灵颗粒高、中、低剂量(20、15、10g/kg)组,一次最大剂量给药,一日分4次给药,连续给药3个月。给药后检测大鼠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并尸检各主要脏器;停药2周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以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结果:给药后,大鼠体质量逐渐增长,发育良好。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的检测均在常值范围之内。停药2周后再次检测上述各项指标和尸检各脏器未见异常。结论:妇炎灵颗粒对大鼠没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鸦葱疱疹膏对新西兰兔的长期毒性。方法 选用健康清洁级10~14周龄,体重2.0~2.5 kg新西兰兔32只,雌雄各半,按性别及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鸦葱疱疹膏高剂量组(2 g生药/kg)、鸦葱疱疹膏中剂量组(1 g生药/kg)、鸦葱疱疹膏低剂量组(0.5 g生药/kg),每组8只。四组均对称脱去脊柱两侧毛,共150 cm2。各组每周经皮给药6 d,连续用药4周,观察记录一般情况。给药4周后,每组取4只新西兰兔检测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然后解剖新西兰兔,取其脏器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并对脏器及给药局部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剩余动物停药饲养恢复2周后,检测上述各项指标。结果 给药4周后及停药恢复2周后,四组未发现明显红斑、水肿等刺激性反应;四组一般情况良好,饮水、摄食未见异常,皮毛光泽,活动行为及二便均未见异常;体重均逐渐增加,生长发育良好。鸦葱疱疹膏高、中、低剂量组均未见因药物中毒引起的动物死亡或其他毒副作用。给药4周后及停药2周后,四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比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谷丙转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晶珠降脂排毒胶囊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作用。方法 晶珠降脂排毒胶囊分别按0.5g/kg、1.5g/kg、3g/kg体重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5天,90天后及停药15天后,分别观察测定药物对大鼠行为、外观,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的重量以及各组织细胞形态,肝脏和肾脏功能及血象等各项指标。结果 晶珠降脂排毒胶囊各剂量在连续给药90天后,对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影响,仅大剂量(3g/kg)给药75天和90天后,对体重有明显抑制作用,停药15天后体重不再有下滑倾向。结论 本品安全可靠,长期服用毒副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肺心清胶囊反复给药的毒性情况,为评价该药的安全剂量范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SD大鼠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4组:溶媒对照组、肺心清胶囊提取物2.0、4.0、8.0 g/kg 3个剂量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每周给药6 d,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26周,停药恢复观察4周;每7 d称重1次,根据体重调整给药量;每日观察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及粪便情况等,并于给药中期(13周)、末期(26周)每组雌雄各随机抽取适量动物,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称重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剩余动物停药恢复观察4周,同前完成相应指标的检查.结果给药中、末期和停药恢复期,各剂量组动物活动自如、被毛光泽,一般状况良好,高剂量组雄鼠给药中期体重增长缓慢、后期恢复;3剂量组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学部分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无明显剂量-反应和时间-反应关系,且大部分在大鼠正常资料范围小幅波动,故无毒理学意义;3剂量组给药中期肝脏系数、附睾系数及中、高剂量组肾脏系数明显增加,但相关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异常,且末期恢复;高剂量组停药后肝脏系数和睾丸重量明显增加;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与给药明显相关的形态学改变.结论SD大鼠以2.0、4.0、8.0 g/kg剂量(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0、40、80倍)连续灌胃给予肺心清胶囊26周,4.0g/(kg)为无毒性反应剂量,其临床剂量的40倍以下为安全剂量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