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软件》2016,(12):17-20
研究MBR膜通量,进行膜污染预测,是当今污水处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有效,准确地预测MBR膜通量,提出一种改进的极限学习机(PSO-ELM)预测模型。极限学习机(ELM)能够有效地克服反向传播(BP)算法的缺陷,并能以极快的速度获得很好的泛化性能。由于随机给定输入权值和隐层阈值,ELM通常需要较多隐含层节点才能达到理想精度。利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极限学习机(ELM)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建立PSO-ELM预测模型,将提取的主成分作为该模型的输入,膜通量作为模型输出。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对MBR膜通量预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极限学习机(ELM)网络的稳定性,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极限学习机(IPSO-ELM)。结合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找ELM网络中最优的输入权值、隐层偏置及隐层节点数。通过引入变异算子,增强种群的多样性,并提高收敛速度。为了处理大规模电力负荷数据,提出基于Spark并行计算框架的并行化算法(PIPSO-ELM)。基于真实电力负荷数据的实验表明,PIPSO-ELM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及可扩展性,适合处理大规模的电力负荷数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股票价格预测中应用极限学习机预测存在稳定性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果蝇优化极限学习机(IFOA-ELM)预测模型的算法。在该算法中,果蝇群通过不断调整群半径来优化ELM的输入层与隐含层连接权值和隐含层阈值,并以优化后的结果为基础,构建ELM预测模型。将IFOA-ELM模型用于股票价格预测。实验表明,与ELM和FOA-ELM相比,IFOA-ELM在股票价格预测中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是一种高效率的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由于其训练速度快与泛化性能好,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极限学习机随机生成输入权值与隐含层偏置矩阵,随机性影响训练模型的泛化性能与稳定性,降低模型分类的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借鉴蚁狮优化算法中利用蚁狮种群中的多个个体进行并行寻优的能力,改进优化极限学习机的输入权值与隐含层偏置矩阵,得到一个分类精度更高模型。以UCI标准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分类实验分析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5类UCI数据集上基于蚁狮优化的极限学习机(ALO-ELM)相比于PSO-ELM和SaDE-ELM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5.
电池荷电状态(SOC)准确预测是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任务.针对过去电池SOC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极限学习机神经网络(ELM)的预测模型,以电池电压和电流作为模型的输入量,SOC作为输出量.在建模过程中,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ELM随机给定的输入权值矩阵和隐层阈值进行寻优,降低了随机性给模型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模型预测精度.利用实验采集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后的极限学习机模型(PSOELM)与单纯的ELM以及传统的BP和SVM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性能.为磷酸铁锂电池的SOC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船舶交通流预测的效率和准确率,分析了船舶流量预测中的影响因素多、非线性、随机性等问题,建立了ELM(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同时为了避免极限学习机算法受输入权值矩阵和隐含层偏差随机性的影响,算法又采用GA(遗传算法)对极限学习机的输入权值矩阵和隐含层偏差进行优化,建立GA-ELM船舶交通流预测模型。利用上海洋山港船舶流量对该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通过MATLAB仿真进行预测,将GA-ELM模型与单纯的BP模型、ELM模型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GA-ELM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效率,从而能够相对准确、高效地对船舶交通流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针对浆体管道临界淤积流速预测难度大、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PSO-ELM)的临界淤积流速预测模型.利用PSO算法对ELM模型参数输入权值和隐元偏置进行优化,应用优化得到的ELM模型对预测集进行预测.通过实验仿真得到预测结果的最大误差为5.73%,预测效果优于常规的ELM模型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变系数粒子群-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混合优化算法(AVCPSO-RBF).实现了径向基神经网络参数优化.建立了基于该优化算法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利用贵州电网历史数据进行短期负荷预测.仿真表明,该方法的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优于传统径向基神经网络方法和粒子群-RBF神经网络方法及基于混沌理论的神经网络模型,该优化算法克服了径向基神经网络和传统的粒子群优化方法的缺点,改善了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提高了贵州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各日预测负荷的平均百分比误差可控制在1.7%以内.该算法可有效用于电力系统的短期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9.
研究短期电力负荷的准确预测问题对城市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很重要。由于电力负荷变化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系统非线性较强。传统方法对电力短期负荷预测精度、收敛速度和泛化能力方面不理想。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核函数KPCA和KICA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对采集的含噪信号进行小波包去噪预处理,同时对不同频段的负荷分量进行区别处理以提高预测精度;利用核函数KPCA和KICA分析方法提取数据特征,提高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采用混沌粒子群算法优化LS-SVM参数提高预测模型的收敛速度。实验表明,改进算法在预测精度、泛化能力及收敛速度方面较突出,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不高、收敛较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IPSO-ELM)算法的预测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中的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来实现两种参数随着迭代次数增加的自适应调整,使PSO初期搜索范围大、速度高,后期收敛能力强、稳定。其次,针对PSO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粒子停滞扰动策略,将陷入局部最优的粒子重新引导至全局最优飞行。改进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既保证了全局寻优的能力,又对局部搜索能力有所增强。最后,将IPSO与极限学习机(ELM)结合来优化ELM的初始权值及阈值。与ELM相比,结合IPSO的ELM的预测精度提高了44.25%。实验结果表明,与PSO-ELM相比,IPSO-ELM的预测结果拟合度可达到0.99,收敛速度提升了47.43%。所提算法在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a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scheme for the recently develop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 for classifying power system disturbances us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Learning tim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while designing any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t algorithms for classifications. ELM is a single hidden layer neural network with good generalization capabilities and extremely fast learning capacity. In ELM, the input weights are chosen randomly and the output weights are calculated analytically. However, ELM may need higher number of hidden neurons due to the random determination of the input weights and hidden biases.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ELM over other methods is that the parameter that the user must properly adjust is the number of hidden nodes only. But the optimal selection of its parameter can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a hybrid optimization mechanism is proposed which combines the discrete-valued PSO with the continuous-valued PSO to optimize the input feature subset selection and the number of hidden nodes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EL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faster and more accurate in discriminating power system disturbances.  相似文献   

12.
首先利用粒子群算法和投影寻踪技术构造神经网络的学习矩阵,基于负相关学习的样本重构方法生成神经网络集成个体,进一步用粒子群算法和投影寻踪回归方法对集成个体集成,生成神经网络集成的输出结论,建立基于粒子群算法-投影寻踪的样本重构神经网络集成模型。该方法应用于广西全区的月降水量预报,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降水预报中能有效从众多天气因子中构造神经网络的学习矩阵,而且集成学习预测精度高、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推广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目标威胁度估计的精确度,建立了反向学习磷虾群算法(OKH)优化极限学习机的目标威胁估计模型(OKH-ELM),提出基于此模型的算法。该模型使用反向学习策略优化磷虾群算法,并通过改进后的磷虾群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初始输入权重和偏置,使优化后的极限学习机能够对威胁度测试样本集做更好的预测。实验结果显示,OKH算法能够更好地优化极限学习机的权值与阈值,使建立的极限学习机目标威胁估计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泛化能力,能够精准、有效地实现目标威胁估计。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极限学习机的输入权值矩阵和隐含层偏差是随机给定进而可能会导致在乳腺肿瘤的辅助诊断应用研究中存在精度明显不足的情况,提出用改进鱼群算法优化ELM方法。在完成对乳腺肿瘤有效的辅助诊断的过程中,本研究工作充分利用ELM能快速地完成训练过程且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的特点,并结合用改进鱼群算法对ELM的隐含层偏差进行优化,构造出了乳腺肿瘤与从乳腺肿瘤样本数据中提取的10个特征向量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将本文提出的乳腺肿瘤识别方法的仿真结果与AFSA-ELM方法、ELM方法、LVQ方法、BP方法的仿真结果分别从识别准确率、假阴性率、学习速度三个方面做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对乳腺肿瘤诊断具有较高的分类识别准确率、假阴性率以及较快的学习速率。  相似文献   

15.
杨菊  袁玉龙  于化龙 《计算机科学》2016,43(10):266-271
针对现有极限学习机集成学习算法分类精度低、泛化能力差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优化思想的极限学习机选择性集成学习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随机分配隐层输入权重和偏置的方法生成大量差异的极限学习机分类器,然后利用一个二叉蚁群优化搜索算法迭代地搜寻最优分类器组合,最终使用该组合分类测试样本。通过12个标准数据集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该算法在9个数据集上获得了最优结果,在另3个数据集上获得了次优结果。采用该算法可显著提高分类精度与泛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建筑结构设计与评价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乎建筑的质量与安全。为解决现有机器学习模型对其预测存在预测耗时长、精度不够高,不能很好地满足施工现场对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实时性与准确性要求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新式仿生算法金枪鱼群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TSO-ELM)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ELM隐藏层初始参数中的连接权值与偏置值使用TSO进行寻优,有效提升了ELM的预测准确度。在仿真实验部分,通过两组混凝土数据集对ELM的预测速度、TSO的寻优能力、TSO-ELM模型的泛化性逐一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预测的速度与精准度,迭代次数更少,同时具有良好的泛化性,为现场施工及时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预测精准度,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建立了混凝土抗压强多因子PSO-BP预测模型。模型以每立方混凝土中水泥、高炉矿渣粉、粉煤灰、水、减水剂、粗集料和细集料的含量以及置放天数为输入参数,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作为输出参数,不仅可以克服BP算法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陷,而且模型的学习能力、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以UCI数据库中的Concrete CompressiveStrength数据集为例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PSO-BP模型预测精度较BP、GA—BP模型分别提高了8.26%和2.05%,验证了PSO—BP模型在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灰色模型在负荷增长速度较快时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交叉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代替最小二乘法来优化GM(1,1)模型中参数a、b的方法;介绍了灰色预测原理及其数学模型、CGPSO算法及基于CGPSO算法的优化灰色模型,并根据实际负荷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负荷增长速度较快时,优化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GM(1,1)模型,能够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拓展了灰色模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组合预测的预测精度,有必要对预测模型的权重分配进行研究。将粒子群算法用于求解组合预测中模型的权重,并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的不足,对粒子群算法的参数惯性权重和加速度因子进行了改进,构造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组合预测模型。以重庆市物流需求的预测为背景,以四种方法为参照对象,对比验证了该改进模型的有效性以及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