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胆囊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外科马雪平综述韩天权张圣道审校胆囊是由粘膜、平滑肌、纤维组织和外层浆膜构成的囊状器官。它有贮存和浓缩胆汁功能,粘膜上皮能吸收胆汁某些成分、也能分泌多种物质到胆汁。胆囊排出胆汁入小肠、也协助肠内多种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囊胆汁和胆囊组织中免疫球蛋白在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分别测定了56例胆囊胆固醇结石及24例非胆石对照患者胆囊组织和胆囊胆汁中sIgA、IgG、IgM、IgE的含量。结果:胆囊胆固醇结石组胆囊组织和胆囊胆汁中sIgA、IgG、IgM、IgE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并且胆囊胆固醇结石组胆囊组织中sIgA、IgM、IgE与胆囊胆汁中的sIgA、IgM、IgE成显著正相关关系。多发结石组胆囊胆汁中IgG与单发结石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sIgA、IgM、IgE及胆囊组织中sIgA、IgG、IgM、IgE与单发结石组虽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有升高。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胆囊组织及胆囊胆汁中免疫球蛋白sIgA、IgG、IgM、IgE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并在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促成核因子。  相似文献   

3.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脂蛋白E(ApoE)是由 2 9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糖蛋白 ,其基因位点具有多态性 ,由三个主要等位基因 (ε2、ε3、ε4) ,分别编码三种异构体 (ApoE2、E3、E4) ,组成六种表型 (E2 / 2、E2 / 3、E2 / 4、E3/ 3、E3/ 4、E4/ 4)。三种异构体区别在于第 112位和第 15 8位上半胱氨酸 (Cys)和精氨酸 (Arg)的互换 ,E2在这两个位点均为Cys ,E3在 112位点为Cys ,15 8位点为Arg ,而E4在两个位点均为Arg[1] 。国外学者通过对ApoE蛋白表型测定发现 ,E4型胆囊结石患者胆汁成核时间比E3及E2型明显…  相似文献   

4.
胆囊胆固醇结石的成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流波  马宁  王勋  杨忠祥 《山东医药》2010,50(10):114-115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以胆固醇结石为主。关于胆囊胆固醇结石的成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已从最初的对胆石、胆汁理化性质的分析深入到了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等领域。现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环氧合酶2抑制剂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XW  Cai JT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1):797-799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 2 (COX 2 )抑制剂塞莱昔布 (celexibo)在家兔实验性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普通家兔 30只平均分为 3组 :成石组饲以高胆固醇饲料 ,实验组在高胆固醇饲料基础上按每天 10mg/kg体重加饲塞莱昔布 ,空白组饲以普通饲料。 7周后 ,观察各组胆囊胆汁结晶情况、胆囊上皮黏膜炎症情况及COX 2含量。结果 实验组比成石组形成胆固醇结晶机会明显减少 (9/ 10、2 / 10 ,χ2 =9 988,P <0 0 5 ) ;成石组比空白组胆囊黏膜炎症程度明显升高 (U =2 3,W =6 8,P <0 0 5 ) ,实验组与成石组相比 ,炎症程度显著降低 (U =18,W =6 3,P <0 0 1)。成石组胆囊黏膜COX 2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组 (0 0 5 5± 0 0 0 6、0 0 17± 0 0 0 3,P <0 0 0 1) ,实验组比成石组COX 2表达量明显降低 (0 16 9± 0 0 0 1、0 0 5 5± 0 0 0 6 ,P <0 0 0 1)。结论 胆固醇结石形成可能包含炎症机制 ,COX 2参与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过程 ,且COX 2抑制剂可以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胆囊胆固醇结石病是一种常见疾病。近年来研究证实它的形成涉及环境变化和多基因的相互作用,遗传因素涉及的候选基因可以分为六大类,此文对其主要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宁片对胆固醇结石豚鼠胆汁中黏蛋白及血清IL-2水平的影响.[方法]雌性豚鼠60只,体重(30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胆宁片组和熊脱氧胆酸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采用“高胆固醇致石食饵诱发法”建立豚鼠胆固醇结石模型,并于造模成功后分别对各治疗组予药物干预,胆宁片组灌服胆宁混悬液0.52 g· kg-1·d-1,熊脱氧胆酸组灌服熊脱氧胆酸混悬液0.05 g·kg-1·d-1,模型组与空白组均灌服等容量的生理盐水,8周后观察各组豚鼠一般情况、胆汁中黏蛋白及血清IL-2水平.[结果]胆宁片可显著降低豚鼠胆固醇结石成石率,并能显著降低胆囊黏蛋白及血清IL-2水平(P<0.05,P<0.01).[结论]胆宁片能直接调节胆囊黏蛋白等相关促成核因子,同时能通过调节血清中IL-2间接调控胆囊黏蛋白水平,从而调控成核过程,对胆囊胆固醇结石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胆囊收缩素对胆固醇结石豚鼠离体胆囊肌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胆固醇结石实验动物模型,探讨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对胆固醇结石豚鼠离体胆囊肌条收缩的影响,并研究胆道动力因素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喂养致石饲料构建豚鼠胆固醇结石模型.采用灌流法加药,利用张力换能器记录豚鼠离体胆囊肌条张力的变化,观察10-9、10-8、10-7 mol/L的CCK-8对正常豚鼠离体胆囊肌条(A组)、喂养致石饲料4 wk(B组)、8 wk(C组)豚鼠离体胆囊肌条及正常豚鼠损伤Cai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后离体胆囊肌条(D组)的影响.结果:A组无结石发生,B组及C组共有13例结石发生:A组、B组及C组加入CCK后收缩振幅均增加,呈浓度依赖性:B、C两组振幅加入CCK后的效应值同A组相比变小,起作用时间慢(P<0.05);损伤胆囊ICC后,收缩幅度增加不明显,与CCK浓度无显著差异,而与A组相比效应值有显著性差异(10-9mol/L:0.461±0.071 vs 1.461±0.252:10-8mol,L:0.608±0.118 vs 2.484±0.283:10-7mol/L:0.641±0.129 vs 3.312±0.311,均P<0.01).结论:离体胆囊肌条肌张力降低及对CCK的效应性降低在胆囊结石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而损伤ICC后,胆囊离体肌条对CCK的效应性明显降低,ICC可能在胆囊结石等胆囊动力性疾病中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胆囊胆固醇结石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我们选用同系纯合的胆囊结石易患鼠和免患鼠为模型 ,研究其肝胆系脂质代谢、分泌特征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关系。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和动物餐 :年龄 6周的同系纯合雄性AKR和C5 7L鼠由美国Jackson实验室提供 ,C5 7L鼠含有结石等位基因系胆囊胆固醇结石易患鼠 ;AKR鼠具有抗结石形成等位基因 ,为胆囊结石免患鼠。实验动物在恒温 (2 2± 1)°C、光控 (光线从早晨 6时至下午 6时 )的动物房中 ,用含 0 .0 2 %胆固醇的动物餐饲养。在 10~ 12周时C5 7L和AKR鼠改用结石餐 (…  相似文献   

10.
胆囊胆汁抗—促成核蛋白活性异常与胆固醇结石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缬草提取物对胆囊结石的治疗作用对血浆载脂蛋白、血清及胆汁类脂水平影响的关系。方法:大耳白种 家兔,手术植入人胆固醇为主的混合结石 。实验组灌喂缬草提取物,对照组灌喂等容、等渗盐水,8周后取出胆囊结石称重,取胆总管胆汁测胆固醇、磷脂、总胆汁酸浓度;取血清查载脂蛋白A1、B及胆固醇、磷脂、总胆汁酸水平。结果:实验组胆囊结石平均重量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结石消失率达75%;实验组血清胆固醇及总胆汁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载脂蛋白A1高于对照组(P<0.01),载脂蛋白B低于对照组(P<0.01),胆总管胆汁酸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草提取物对胆囊结石有明显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与其对血清载脂蛋白及对血、胆汁内的类脂质水平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再次入院造影复查时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根据再次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将370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并随访造影结果的患者分为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对两组临床情况及生物化学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0例患者中有487支靶血管置入支架,94例患者的123支靶血管发生再狭窄。单因素分析显示再狭窄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非再狭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为冠状动脉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提示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阜新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的血脂分布状况,探讨高血压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和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 2004~2006年,于辽宁省阜新县农村地区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受访人群的血脂水平,2014年进行回访,最终纳入研究对象4 915人,按其Non-HDLC总体水平按四分位法分组,4组分别为:3.25 mmol/L组、3.25~mmol/L组、3.78~mmol/L组、4.33~mmol/L组,探讨Non-HDLC水平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结果随着non-HDLC水平升高,总体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而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短暂上升后又呈一定下降。与3.25 mmol/L组比较,4.33~mmol/L组发生总体脑卒中[RR=1.39(1.11~1.75),P=0.004]及缺血性脑卒中[RR=1.75(1.32~2.32),P0.001]的风险明显升高;其他两组与3.25 mmol/L组比较,发生总体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而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与non-HDLC水平无明显相关。结论 non-HDLC水平升高与高血压人群发生总体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相关,而与出血性脑卒中无明显联系。应加强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的血脂水平监测和控制,以减少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By cholesterol feeding, atherogenic VLDL, β-VLDL (IDL) and LDL increased more remarkably in SHRSP than in normotensive WKY, suggesting that hypertension may promote the productions of atherogenic lipoproteins. On the other hand, HD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SHRSP,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decrease in apoA-I and E in the HDL fraction. This indicates the decreases of two HDL subfractions, apoE HDL and apoA-HDL, in SHRSP. These decreases of HDL subfractions in SHRSP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gher h-TGL activity in SHRSP than in WKY, and could be a trigger of the excess production of atherogenic lipoproteins.  相似文献   

15.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的降低胆固醇临床试验均为“越低越好”的降脂理念奠定了坚固的循证医学基石.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显著减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然而在一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经达标,甚至已降至70 mg/dL以下的患者中,仍然存在着较高的心血管剩余风险.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目前,即使大剂量的强化他汀治疗仍不能完全解决剩余风险的存在.而解决剩余风险的存在对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病患者的风险又尤为重要.文章主要就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剩余风险之间的关系及最新研究进展作进一步归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反映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总量,载脂蛋白B浓度反应致动脉粥样硬化颗粒总数。近期研究发现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价值优于传统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文章就这两个指标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效能及临床操作性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The relation between gallstone size and gallbladder cancer was investigated in a matched hospital-based case-control study of surgical patients in a predominantly white population. Stone size was considered to be an indicator of the damaging effects of gallstones on gallbladder mucosa, which may enhance carcinogenesis. A radiologist determined the size of the largest gallstone within the gallbladder by reviewing hard copies of the ultrasonographic examinations of cases and controls. Between 1983 and 1989, 83 surgical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cancer were identified in 18 participating hospitals. Hard copies were available for 72 patients and 208 matched controls. For 43 cancer patients and 98 matched controls stone size could be determined. In contrast to two other studies, no 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stone size and gallbladder cancer. The reasons for this discrepanc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浆胆固醇水平对高密度脂蛋白(HDL)亚类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MS患者血浆血脂含量及载脂蛋白浓度,用双向电泳-免疫印记法测定血浆HDL亚类的含量。并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将MS患者按血浆总胆固醇(TC)浓度分为3组,即TC正常范围组:TC5.17 mmol/L、TC临界升高组:5.17 mmol/L≤TC6.21 mmol/L、TC升高组:TC≥6.21 mmol/L。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S患者血浆空腹血糖(FPG)、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100(apo B100)、preβ1-HDL、HDL3b含量及apo B100/AI和LDLC/HDLC比值均显著性增高(P0.05或P0.001),HDLC、apo AI、HDL2a、HDL2b显著降低(P0.05或P0.001);并且随着血浆TC水平的升高,小颗粒的preβ1-HDL和HDL3b含量升高,而大颗粒的HDL2a和HDL2b含量降低。MS患者HDLC的含量降低和(或)LDLC含量升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浆HDL亚类分布异常,而且HDLC含量异常时存在HDL各亚类分布异常的程度较LDLC含量异常时更显著;当二者同时异常时,小颗粒的preβ1-HDL增加,大颗粒的HDL2b减少更加明显。直线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中发现,血浆TC、HDLC和LDLC含量紊乱与HDL亚类异常分布存在关联。结论 MS患者胆固醇含量与HDL亚类分布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1年北京市中年职业人群2915人的年度体检资料,结合作者以往对血脂临床研究的经验,定量地观察了血清甘油三酯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和新提出的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探讨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适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危险水平。结果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0.9mmol/L者少于5%,低于美国白人;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呈梯度升高,甘油三酯为1.14mmol/L时相应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论男女都在合适水平,甘油三酯>1.7mmol/L时,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略有降低,甘油三酯>2.27mmol/L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偏低。因此我们主张参考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ATPⅢ)指南,将中国人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诊断界限以<0.9mmol/L代替过去制定的<1.03mmol/L。此研究提示以前所定甘油三酯合适水平(<1.7mmol/L)是恰当的,但应以甘油三酯1.7-2.26mmol/L作为边缘性增高(即临界范围),>2.27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适比值为2-3(mg/mg)。这些意见可供今后讨论我国血脂分类诊断标准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