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考作文采用网上阅卷双评方式.能够有效控制评分误差,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但对于构建高考作文阅卷质量保障体系来说,技术改进仅仅是系统工程的一个方面.至少还应该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严格选拔阅卷教师。阅卷教师的素质是决定阅卷质量的关键。可以尝试建立阅卷教师人才库,利用每年对阅卷教师水平的评价。淘汰较差的老师,建立一支相对稳定、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作风正派的阅卷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教育和心理测量理论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高考作文评分误差控制研究成果迭出。自21世纪初我国部分省市采用网上阅卷以来,高考作文评分误差控制理论在实践层面也获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毋庸讳言,高考作文评分误差依然(个别地方甚至还严重地)存在,因此,我们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言语行为。多少年来,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考试题型一直被语考试所运用。高考作,占据语试卷的半壁江山,以其权威性高、甄选性强、导向性大而备受社会的关注。但长期以来,作评分始终又是信度最低的。作阅卷的主观性强、误差大,是世所公认的,也一直是困扰阅卷评分准确性的一个难题。认真研究作评分,不仅是关涉选拔人才的大事,确保高考的严肃性,同时也是对考生负责,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性,并尽可能地发挥它对中学语作教学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郝敬宏 《学语文》2005,(6):28-29
2005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网上阅卷系统V2.1.1是由山东山大鸥玛软件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一套评阅系统.它由扫描、数据库处理、评阅、数据整合四个子系统。评阅子系统又分知识题与作文两大块,作文评阅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完成考生试题的评阅,包括考生数据下载、成绩判定、成绩提交、雷同卷处理、异常卷处理、简单查阅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的大规模考试中,考生在试卷上直接答题,考试结束后由考点将考生答卷装订成册送省级考试机构进行集中评卷。评卷前,出于安全保密考虑要编制保密号;评卷时,评卷点要建立答卷库存放考生答卷,并派人24小时值守。评卷的每个工作单元要取出、送回,手续比较复杂,安全保密性差,还需要很多管理人员。同时还存在主观题评分误差无法有效控制,分数统计、登分工作易产生误差及统计分析无法及时进行等问题。如何克服这些缺陷,提高评卷效率  相似文献   

6.
李美华 《中国考试》2005,(10):46-47
考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考试文化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具有规模庞大、组织严密的考试制度。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考试是评估和调节社会人才资源.实现社会控制的有效手段。考试的基本功能在于区分资质,品评等第、选拔人才。因此.考试必须体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公平、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7.
网上阅卷是20世纪末掀起的一场评卷史上的革命,迄今已在我国开展了20年。这20年随着网上阅卷在全国各地的尝试,出现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研究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网上阅卷的广泛应用,也使得网上阅卷越来越合理和科学。本文对近10年关于网上阅卷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就其中的特点作出归纳和概括,对未来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2002年全国高考,不少省市采用了网上阅卷的手段,现代高科技手段进入了作文评改这一主观性极强的领域,是一次大胆而有益的尝试。网上阅卷避开了教师和试卷的直接接触,且随机分发试卷,显示了真正的公平性;百分之百做到了一篇考生作文二人背靠背阅卷,避免了因阅卷教师个人好恶而造成的误差,这是以前直接看卷、人工复查难以做到的,从理论上说公正性大大增加了;调阅已评改的试卷方便快捷,使监督、调控更及时有效。但从有关的数据分析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今年的高分和满分作文明显减少,43~46分左右的作文数量太多…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好的学法、教法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考法是成功的一大半,而考出好的成绩从一定意义上说就等于高考的成功。2009年笔者是第四次参加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很想进一步了解一下网上阅卷的情况和特点,从中探究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毕竟平时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来研究学法、教法、考法,而改法作为前面各个环节的自然延伸,作为教学效果的最终呈现,  相似文献   

10.
今年高考作文仍然是网上阅卷。根据规则,在电脑右上角从三个角度对作文打分,一是内容,二是表达,三是发展等级。内容项主要看你是否符合题意,是否中心突出,内容是否充实,思想是否健康等:表达项看你在表达上是否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是否严谨,语言是否流畅,字迹是否工整等;  相似文献   

11.
高考语文作文的阅卷是一项科学而严肃的工程,从这个教学检验的终端来反观作文教学,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启示。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高下之别的首位考量因素,正确深刻的立意源于丰富而有深度的思想;内容是文章的血肉,例证和说理是构成内容的核心要素,而它们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获得;结构和语言属于形式的范畴,为内容服务,其内在的章法品质,构成文章思想内容之外的另一种力量,值得关注推敲。  相似文献   

12.
作文题是高考试题中分值最高的题,因此命题的信度、效度都对考生有着重要的影响。2008年高考作文试题体现出以下特点:以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为主的形式,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现,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考查。这些特点也正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所倡导的。但是作为选拔性考试,试题评价的客观性就成为第一要素。当前作文命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理性考核,立足考生材料真实,限制文体、降低作文分值等方面来保证当前的作文考试效度,从而促进高考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13.
高考与统一高考之辩——兼与孙东东教授商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7年来,中国的高考制度没有进行革命性的改革,其根本原因 是诸多论者没有区分高考与统一高考。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手段,几乎没有 人认为在教育或高等教育中要取消考试。很多人对现行高考的批评或批 判,实际上是对高考统一性的批评或批判。以"存在四大误区"为由所指责 的对象,应是统一高考制度而不是高考制度;高考不是问题,统一高考是个 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史秀娟 《海外英语》2014,(9):115-116,132
In recent years,more and more students relay on universal composition templates.Students believe that the"universal composition template"can cope with all kinds of English tests.How the pros and cons of writing methods seem to put things right once and for all?How’s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to English teaching?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two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and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mposition template,some suggestion are given to th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writing level.  相似文献   

15.
教育测量所直接得到的分数称之为原始分,它是一种绝对分数,常用于目标参照性测验,表示教学目标达成程度。标准分是由原始分转化而来的一种相对分数,可用来表示考生的考试成绩在全体考生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原始分与标准分各有利弊,其适用范围各不相同。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用标准分记分较原始分记分科学、合理,特别对于选考不同课程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更显示出其优点。因此,高校招生应以标准分划起分线,录取时应以标准分为取舍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考制度在我国长期被视为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高考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和尺度,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高考本身虽然具有相对的公平性,但究其本质,它毕竟只是一种普通的人才选拔制度,在日趋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它并不具有保障社会公平的责任和能力。目前我国高考改革领域出现的众多问题和阻碍,正是由于高考被赋予了太多它本身不该也不能承担的社会责任所致。因此,让高考回归"教育本性",才是目前高考改革的理性目标。  相似文献   

17.
高考“大综合”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各项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不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和选拔创新型的专业人才,不利于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因此高考大综合不宜提倡。  相似文献   

18.
高考改革与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不要取消高考”,这是关乎教育发展和考生利益的大问题。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高考仍有坚持的必要。而在坚持高考制度的诸多理由中,公平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漫长的考试历史告诉我们的深刻道理。我们在改革高考制度、借鉴国外经验时,必须虑及自己的文化和国情。  相似文献   

19.
高考公平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本质上是起点相同、机会均等的竞争,然而现行的高考制度存在不能忽视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极大地影响了高考公平性的体现。在分析高考公平的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减少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略讨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对高考改革的合理期望,高中新课程四实验省区已有的改革实践中的成绩和问题,以及高考改革未来的可能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